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巫山蓝家寨遗址发现食虫目和翼手目动物 被引量:8
1
作者 武仙竹 邹后曦 黄秒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1,共5页
2012年巫山蓝家寨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距今2 4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喜马拉雅水麝鼩(Chimmarogale himalayicus)、小臭鼩(Suncus etruscus)、微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等骨骼标本。这些骨骼标本的鉴... 2012年巫山蓝家寨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距今2 4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喜马拉雅水麝鼩(Chimmarogale himalayicus)、小臭鼩(Suncus etruscus)、微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等骨骼标本。这些骨骼标本的鉴定和研究反映出春秋时期三峡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水土保持良好,有繁茂的森林环境;当时遗址古居民食物资源丰富,但人类居室及室内卫生条件等比较落后;古遗址人类居住点的室内环境比较阴暗、潮湿,并且有多种昆虫、食虫目动物等与人类伴栖。蓝家寨遗址食虫目(Insectivora)、翼手目(Chirortera)动物骨骼研究,为分析三峡地区春秋时期古环境、古居民生活与居住条件、三峡地区环境演变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上述动物骨骼标本也是首次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以后古文化遗址中被发现。该项工作为今后开展动物考古中的小哺乳动物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本观测数据,并且在鉴定标准及工作方法等方面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虫目 翼手目 骨骼 古环境 三峡地区 蓝家寨遗址
原文传递
巫山蓝家寨遗址家畜的动物骨骼 被引量:7
2
作者 武仙竹 邹后曦 黄秒斌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366,共14页
2012年巫山蓝家寨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春秋时期的马(Equus caballus)、黄牛(Bos taurus)、山羊(Capra hircus)、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狗(Canis familiaris)、猪(Sus domestica)6种家畜的骨骼。这是三峡地区唯一一个在先秦... 2012年巫山蓝家寨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春秋时期的马(Equus caballus)、黄牛(Bos taurus)、山羊(Capra hircus)、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狗(Canis familiaris)、猪(Sus domestica)6种家畜的骨骼。这是三峡地区唯一一个在先秦时期六畜兼备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中的马、牛,是三峡地区同类家畜中时代最早的发现资料。三峡地区早期历史时期,人类肉食资源以野生动物为主,家畜动物骨骼发现材料较少。蓝家寨遗址出现种类较多的家畜动物种类,为全面分析和认识三峡地区经济形态发展过程、古居民行为模式和区域文化等,提供了重要资料。遗址中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家畜马和黄牛,与该时期各种区域文化在三峡地区的碰撞、交流、融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家畜 蓝家寨遗址 长江三峡
下载PDF
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石灰墓灰浆成分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利平 武仙竹 +1 位作者 金普军 王运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7,共6页
古代使用石灰的历史非常悠久,人工烧制石灰的历史不晚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本研究从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明代石灰墓取样,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发现,该墓葬是由古人用生石灰、糯米浆、黄土等... 古代使用石灰的历史非常悠久,人工烧制石灰的历史不晚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本研究从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明代石灰墓取样,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发现,该墓葬是由古人用生石灰、糯米浆、黄土等3种材料制作出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浇筑而成。在该墓葬的死者头部还发现了1只石灰枕,制作工艺较为优良。上述发现表明,在明代三峡地区,人们不仅用石灰糯米浆浇筑墓葬,而且还用来制作死者的陪葬用品。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了有机-无机材料——糯米灰浆的特殊性。该材料的物质成分是有机物与无机物相互混合,物质红外光谱吸收峰存在一定程度的位移。该物质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为颗粒状形态,而非块状的、棱角分明的碳酸钙;这种颗粒状的物质结构经互相匹配、互相嵌构,具有结构致密、受力强度大、密封性能好等特点。在地势险要偏僻的三峡地区发现的明代这种材料的加工及建筑技术,对研究该地区各历史时期的生产技术、葬俗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巫山 蓝家寨遗址 石灰墓 灰浆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巫山蓝家寨遗址中华鲟骨骼的发现及其意义
4
作者 常云平 武仙竹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67-1475,共9页
蓝家寨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兴胜村(31°15'95"N,109°48'23"E),自然地貌特征为长江三峡北岸大宁河中游的一级阶地。2012年,在对蓝家寨春秋时期(距今2489多年前)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1件保存较... 蓝家寨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兴胜村(31°15'95"N,109°48'23"E),自然地貌特征为长江三峡北岸大宁河中游的一级阶地。2012年,在对蓝家寨春秋时期(距今2489多年前)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1件保存较好的中华鲟骨鳞板,该枚骨鳞板长64 mm,宽35 mm;骨板平面最大厚度5 mm,骨板尾端高度为16 mm。根据该标本生长形态和中华鲟骨鳞板排列规律,可以确定该标本为中华鲟背鳍前部的最后一块骨鳞板。中华鲟是鲟形目中在地球上分布最南端的种类,主要生活于亚洲东部沿海大陆架水域和中国长江干流,是起源于白垩纪(恐龙时代)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种之一。中国长江三峡地区,是世界上唯一发现有中华鲟考古材料的地区。中华鲟体内骨骼以软骨为主,自然状态下很难在土壤中保存,并且其体内软骨自古被人们视为名馔珍肴,所以考古发掘中迄今没有发现中华鲟体内骨骼。中华鲟体表分布有5列骨质鳞板,由于鳞板形态近似,数目较多,并且骨鳞板埋在地层中极易破碎,所以此前考古发现的零散骨鳞板,均未能鉴定出其具体生长体位。本文报道的重庆巫山县蓝家寨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1件骨鳞板,也是我国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可以确认具体生长体位的中华鲟骨骼。三峡地区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巨岭交错,陡峡深谷,其特殊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及特色资源,使该地区形成富有特色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圈。史前时期,该地有盐业经济圈、太阳崇拜文化圈等。蓝家寨遗址中华鲟标本及其相关研究,使我们认识到春秋时期(距今2489多年前),三峡地区长江干流沿岸生活有专门捕捞中华鲟的渔民,这些沿岸渔民以中华鲟等渔获物与周围山区古居民进行物质交流,至少在沿江两岸35 km的直线范围内,还存在有以中华鲟为重要交换物的经济文化交流圈。中华鲟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蓝家寨遗址 春秋时期 中华鲟 骨板
原文传递
巫山蓝家寨遗址发现的金丝猴骨骼标本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芳 常云平 张硕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0,共3页
巫山蓝家寨遗址春秋时期的灰坑发掘中,发现有1枚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右上第1臼齿(右M1)。该枚标本齿冠面具有"剪切型"功能,齿冠中裂较深,齿冠面泛黄,形态特征为典型的金丝猴臼齿特点。金丝猴臼齿标本上,保存有人... 巫山蓝家寨遗址春秋时期的灰坑发掘中,发现有1枚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右上第1臼齿(右M1)。该枚标本齿冠面具有"剪切型"功能,齿冠中裂较深,齿冠面泛黄,形态特征为典型的金丝猴臼齿特点。金丝猴臼齿标本上,保存有人类行为造成的破损,还有小家鼠(Mus musculus)的啃咬痕迹。该金丝猴臼齿标本的发现,反映三峡地区距今2 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曾经分布有金丝猴,三峡古居民曾开展有专门针对金丝猴的捕猎行为。臼齿标本上的小家鼠啃咬痕迹,证明三峡地区春秋时期小家鼠与人类伴栖;小家鼠还会对人类居室周围丢弃的动物骨骼进行改造和利用。这一现象对分析古居民居室环境、伴栖动物及居住点环境卫生状况等有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标本 金丝猴 巫山蓝家寨遗址 春秋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