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热对HPV感染皮肤中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晓东 高兴华 +5 位作者 金力 王雅坤 洪玉晓 乌韦苏 王晓琴 陈洪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热条件处理后的正常皮肤,尖锐湿疣皮损组织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形态、数量及迁移。方法利用37℃、42℃、45℃不同的温热条件处理置于培养液中的离体尖锐湿疣皮损(16例)和正常皮肤组织(15例),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 目的探讨不同温热条件处理后的正常皮肤,尖锐湿疣皮损组织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形态、数量及迁移。方法利用37℃、42℃、45℃不同的温热条件处理置于培养液中的离体尖锐湿疣皮损(16例)和正常皮肤组织(15例),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LC形态、数量和迁移的变化。结果表皮中LC数量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减少,正常皮肤组织表皮内LC数量分别为:782.40±114.88(37℃),649.44±119.40(42℃),510.88±118.64(45℃);疣体组织表皮内LC数量分别为:646.04±135.67(37℃)、489.38±118.19(42℃)、387.93±110.15(45℃);LC树突变短、减少或消失。温热促进LC迁移至培养液中。不同温度下,游走的LC表达CD1a的数量不同,正常皮肤组织游走至培养液中LC表达CD1a的比率分别是0.19%±0.18%(37℃),0.89%±0.19%(42℃),1159%±0.28%(45℃);尖锐湿疣组织分别为0.62%±0.31%(37℃),2.31%±0.54%(42℃),6.33%±0.98%(45℃)。结论温热能够促进LC的迁移,籍此有可能增强LC在免疫应答中的抗原提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诱发 尖锐湿疣 朗格汉斯细胞
原文传递
皮肤的免疫功能 被引量:21
2
作者 郑松 高兴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2期3-8,共6页
皮肤和皮肤免疫细胞为机体遭受的损伤和感染提供免疫保护。角质形成细胞、皮肤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组成皮肤重要的免疫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通过Toll样受体和炎症复合体等预警系统感知危险因素侵扰,角质形成细胞活化后能释放细胞因子、趋化... 皮肤和皮肤免疫细胞为机体遭受的损伤和感染提供免疫保护。角质形成细胞、皮肤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组成皮肤重要的免疫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通过Toll样受体和炎症复合体等预警系统感知危险因素侵扰,角质形成细胞活化后能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抗菌肽,帮助启动皮肤免疫应答,同时招募其它固有免疫细胞参与早期固有免疫反应。皮肤树突状细胞,如表皮内分布的朗格汉斯细胞和真皮树突状细胞,能捕获摄入抗原并游走至皮肤引流区淋巴结将抗原递呈给幼稚T细胞从而启动皮肤特异性免疫应答。近年来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朗格汉斯细胞作为经典的树突状细胞在皮肤免疫反应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皮肤常驻T细胞比外周血中循环的T细胞在维持皮肤免疫稳态和皮肤病理状态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介绍皮肤免疫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皮肤免疫细胞在皮肤稳态和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角质形成细胞 树突状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T细胞
下载PDF
温热对HPV感染皮肤LC成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晓东 高兴华 +7 位作者 洪玉晓 刘宇博 祝立丽 王雅坤 王晓琴 霍伟 张丽 陈洪铎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局部温热条件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损朗格汉斯细胞(LCs)CD1a/CD83表达变化的影响,为病毒疣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皮损内LCCD1a/CD83的表达变化;利用37℃,42℃... 目的探讨不同局部温热条件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损朗格汉斯细胞(LCs)CD1a/CD83表达变化的影响,为病毒疣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皮损内LCCD1a/CD83的表达变化;利用37℃,42℃,45℃不同温热条件处理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皮损,采用流式分析技术检测游走至培养液中CD1a^+/CD83^+LC的数量变化。结果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皮损内只见CD1a^+LC,无CD83^+LC;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组织游走细胞中CD1a^+/CD83^+LC的百分比均随局部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多。温热对尖锐湿疣组织游走LC中CD1a CD83表达影响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结论局部温热可能通过促进LC的迁移和成熟,在局部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诱发 乳头状瘤病毒 朗格尔汉斯细胞 树突细胞 尖锐湿疣
原文传递
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五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白彦 李龙芸 +1 位作者 刘鸿瑞 严洪珍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提高对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 10年来确诊的 5例LCH成年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结果 男 3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36 8岁。所有病例均表现有肺、骨骼、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肝、脾、淋巴... 目的 提高对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 10年来确诊的 5例LCH成年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结果 男 3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36 8岁。所有病例均表现有肺、骨骼、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肝、脾、淋巴结等多器官病变。LCH肺部病变的典型放射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结节影 ,间质纤维化伴多发囊疱形成。有 3例患者行骨X线检查 ,可见低密度骨质破坏灶。全部患者的活检标本均可见异常的郎格汉斯细胞浸润。对 5例患者均予反复全身化疗(激素 +蒽环类细胞毒药物 ) ,化疗对肝、脾、淋巴结、皮肤病变的疗效较好 ,而对肺部病变、中枢性尿崩症、骨损害的疗效较差。结论 LCH可在任何年龄发病 ,对有尿崩症、特征性骨质破坏和肺部病变的患者应警惕此病 ,并及时行病灶部位的病理学检查 ,确诊后予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尔汉斯细胞 组织细胞增多症 LCH 肉芽肿疾病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纯化豚鼠表皮Langerhans细胞  被引量:8
5
作者 郑茂荣 范青源 +3 位作者 谢勇 牟贤龙 方跃明 顾美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6-298,共3页
表皮Langerhans细胞(LC)仅占表皮细胞的2%~4%,但在免疫系统中占重要作用。为了对LC的表型、功能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等作进一步研究,有必要获得高纯化率且具有活性的LC。我们采用连续、间断Percoll密... 表皮Langerhans细胞(LC)仅占表皮细胞的2%~4%,但在免疫系统中占重要作用。为了对LC的表型、功能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等作进一步研究,有必要获得高纯化率且具有活性的LC。我们采用连续、间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豚鼠表皮LC。结果表明LC纯化率超过60%,产率超过80%,细胞活性超过90%。自体混合白细胞应答检测证实纯化的LC仍保持功能活性。该方法简单、快速、价廉,且获得非表面标记性的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erhans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 表皮 豚鼠
原文传递
联用密度梯度离心与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人表皮朗格汉斯细胞 被引量:8
6
作者 缪旭 骆丹 +1 位作者 吉玺 林向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获取较高纯度和活性的人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C)的实验方法。方法:联合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的方法分离纯化人表皮LC,将分选后的细胞用结合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鼠抗人CD1a单抗标记,经流式细胞仪检测LC的纯化率,采用0... 目的:探讨获取较高纯度和活性的人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C)的实验方法。方法:联合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的方法分离纯化人表皮LC,将分选后的细胞用结合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鼠抗人CD1a单抗标记,经流式细胞仪检测LC的纯化率,采用0.4%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的活性。结果:分选所得LC纯化率为84.48%,锥虫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95%。结论: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法,可获得较高纯度、有活性的LC细胞,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无菌条件下分离纯化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 免疫磁珠 密度梯度离心 细胞分选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轻UVB诱导的朗格汉斯细胞凋亡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吉玺 骆丹 +1 位作者 缪旭 林向飞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对人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C)的光损伤作用以及绿茶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的方法分离纯化人表皮LC,将分离纯化的LC随机分为对照组、30 mJ/cm^2 UVB...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对人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C)的光损伤作用以及绿茶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的方法分离纯化人表皮LC,将分离纯化的LC随机分为对照组、30 mJ/cm^2 UVB辐射组以及辐射后加用200μg/mL EGCG处理组,4h后以PI染色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30 mJ/cm^2 UVB辐射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EGCG干预组的凋亡率低于单纯UVB辐射组,但仍高于非照射对照组;且辐射后S期细胞数明显增加。几乎没有G)2/M期的细胞,EGCG处理辐射细胞后,S期细胞数减少。结论UVB可诱导人表皮LC凋亡,而EGCG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尔汉斯细胞 紫外线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病理学特点与鉴别要点 被引量:6
8
作者 于士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56-262,共7页
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分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前者好发于淋巴造血系统,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后者包括累及淋巴造血系统和(或)中枢神经系统的Rosai.Dorfman病、噬血细胞性淋巴... 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分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前者好发于淋巴造血系统,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后者包括累及淋巴造血系统和(或)中枢神经系统的Rosai.Dorfman病、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欧迪海姆.奇斯特病、幼年性黄色肉芽肿和播散性黄色瘤、脉络丛黄色肉芽肿、脉络丛黄色瘤。本文简要介绍上述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与鉴别要点。由于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病率低,未能引起神经外科和病理科医师的足够重视,易造成误诊和误治。因此,了解此类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 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口腔艾滋病的临床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来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被誉为世纪恶魔的艾滋病正在全球肆虐。根据国家最新资料 ,我国于1985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人。截止今年 6月底 ,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 6 0 85例 ,其中艾滋病病人 1111例 ,死亡 5 84例。据专家估计 ,至 2 0 0 0年底 ,全... 目的 被誉为世纪恶魔的艾滋病正在全球肆虐。根据国家最新资料 ,我国于1985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人。截止今年 6月底 ,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 6 0 85例 ,其中艾滋病病人 1111例 ,死亡 5 84例。据专家估计 ,至 2 0 0 0年底 ,全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过 6 0万人 ,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 ,包括口腔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警惕和重视。本文介绍了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关的主要口腔粘膜损害、交叉感染途径及治疗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 口腔毛状白斑 郎罕斯细胞
下载PDF
温热对HPV感染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磷酸肌醇3-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晓东 高兴华 +7 位作者 洪玉晓 祝立丽 王雅坤 刘宇博 霍玮 王晓琴 张丽 陈洪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局部温热条件对HPV感染皮损游走朗格汉斯细胞(LC)磷酸肌醇3激酶(P13一K)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37℃,42℃,45℃的温热处理培养液中的离体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皮损,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游走至培养液中纯化的CD... 目的探讨不同局部温热条件对HPV感染皮损游走朗格汉斯细胞(LC)磷酸肌醇3激酶(P13一K)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37℃,42℃,45℃的温热处理培养液中的离体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皮损,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游走至培养液中纯化的CD1a^+LCPI3~Kp85α、p110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人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组织游走纯化的CD1a+LC中PI3-Kp85α、p110α mRNA的表达量均随局部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少。正常皮肤组织游走纯化的CD1a+LC中PI3-Kp85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37℃为1.00±20.00,42℃为0.78±0.13,45℃为0.54±0.17;PI3-Kp110α mRNA在不同温度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0.80±0.11,0.61±0.12;不同温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尖锐湿疣组织游走纯化的CD1α+LC中PI3-K p85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37℃为1.00±0.00,42℃为0.20±0.11,45℃为0.1±0.08;PI3-K p110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0.49±0.21,0.09±0.03;不同温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温热对尖锐湿疣组织游走LC中PI3-K活性影响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结论局部温热可能通过抑制LC PI3-K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能力,消除HP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尔汉斯细胞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高温 诱发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的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小霞 周强 +1 位作者 程浩 朱红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LC)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在尖锐湿疣(CA)感染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23例 CA 患者皮损中 CD1a^+LC 和 CD2AP^+pDC、CD123^+pDC 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以其中13例 CA 组织的边缘...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LC)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在尖锐湿疣(CA)感染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23例 CA 患者皮损中 CD1a^+LC 和 CD2AP^+pDC、CD123^+pDC 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以其中13例 CA 组织的边缘正常皮肤为对照,比较 CA 皮损和边缘正常皮肤中 CD1a^+LC、CD2AP^+pDC、CD123^+pDC 表达密度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CD1a^+LC 主要位于表皮基底层上棘层,少数在真皮乳头层。 CA皮损中 CD1a^+LC 在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密度及阳性率与边缘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2AP^+pDC、CD123^+pDC 主要位于真皮乳头层,CA 患者皮损中 CD2AP^+pDC、CD123^+pDC 的密度和阳性率均比边缘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5)。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影响局部黏膜的 pDC 数量,LC 数量未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郎格尔汉斯细胞 树突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角膜朗格汉斯细胞在干眼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阳雪 李莹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干眼为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眼表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为泪液渗透压升高及眼表慢性炎性反应。角膜朗格汉斯细胞是眼表免疫系统中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随着认识的深入,逐步发现其在眼表疾病过程中的双面性,既可进行抗原吞噬导致免疫耐受,... 干眼为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眼表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为泪液渗透压升高及眼表慢性炎性反应。角膜朗格汉斯细胞是眼表免疫系统中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随着认识的深入,逐步发现其在眼表疾病过程中的双面性,既可进行抗原吞噬导致免疫耐受,又可完成抗原呈递导致免疫激活,进而引起效应T细胞放大炎性反应。以往对千眼炎性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着重于T淋巴细胞的作用,而对角膜朗格汉斯细胞研究较少。但实际上,角膜朗格汉斯细胞的功能状态对眼表免疫过程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对近年来角膜朗格汉斯细胞在干眼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综合征 角膜 郎格尔汉斯细胞 炎症
原文传递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紫外线照射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小英 张萍 +1 位作者 冯艳君 刘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评估外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皮肤光损伤后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计正常皮肤组(G1组)、单纯2MED照射组(G2组)、基质+2MED照射组(G3组)、含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样品外用+2MED照射组(G4)共四组,连续3天同样处理24小时... 目的:评估外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皮肤光损伤后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计正常皮肤组(G1组)、单纯2MED照射组(G2组)、基质+2MED照射组(G3组)、含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样品外用+2MED照射组(G4)共四组,连续3天同样处理24小时后对皮肤取材,进行CD1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G2组朗格汉斯细胞明显减少,G4组朗格汉斯细胞数比正常皮肤略有增多,并且树突明显增多变长。结论: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能够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照射所致的免疫抑制,其机制可能与防止紫外线照射所致的朗格汉斯细胞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 紫外线照射 CD1A 朗格汉斯细胞
下载PDF
斑秃皮损内朗格汉斯细胞及CD8+T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小婷 李水凤 +5 位作者 赵莹 叶艳婷 戚世玲 杨雨清 曹慧 章星琪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脱发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在斑秃病理进程中的分布以及与T细胞的关系。方法对29例斑秃患者(活动期16例,非活动期13例)头皮脱发皮损进行CDla免疫组化染色,对其中17例斑秃患者行CD4、CD8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半定量PCR测...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脱发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在斑秃病理进程中的分布以及与T细胞的关系。方法对29例斑秃患者(活动期16例,非活动期13例)头皮脱发皮损进行CDla免疫组化染色,对其中17例斑秃患者行CD4、CD8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半定量PCR测定局部皮损浅层和深层CDla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斑秃患者表皮和真皮各处包括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毛囊周围,真皮深层血管周围、毛囊周围CDla阳性Lc数量均较健康对照显著增加(Z=4.354,2.884,4.640,3.217,3.496,均P〈0.01),活动期皮损表皮层、深层血管、深层毛囊CD1a阳性Lc数量较非活动期皮损高(z=2.457,2.130,1.954,P≤0.05)。斑秃患者CD1a、GM—CSFmRNA相对表达量在皮损真皮浅层虽与健康对照无差异,但在深层均高于健康对照(Z=2.702,2.941,均P〈0.01)。斑秃患者浅层血管周围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618,P〈0.05),活动组浅层血管周围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T细胞数量分布呈正相关关系(r=0.795,P=0.01),非活动组浅层血管周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T细胞数量分布则无相关关系。结论斑秃患者皮损LC数量增加,且在活动期皮损升高更明显。活动期斑秃皮损中浅层血管周围LC与深层毛囊周围CD8+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推测LC在斑秃疾病进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郎格汉斯细胞 T淋巴细胞 CD1a蛋白
原文传递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巍 何云燕 《医学信息》 2022年第13期57-61,共5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由骨髓前体细胞异常克隆扩增引起,可导致多器官受累和功能障碍,因而临床表现多样化。LCH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研究提示其可能与克隆增殖、免疫失调、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LCH的治疗目标是降低死亡率、...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由骨髓前体细胞异常克隆扩增引起,可导致多器官受累和功能障碍,因而临床表现多样化。LCH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研究提示其可能与克隆增殖、免疫失调、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LCH的治疗目标是降低死亡率、预防再激活和减少后遗症。临床上多根据受累部位而合理分型,采用分层治疗的策略。单系统LCH通常采用保守的局部治疗为主、预后较好,多系统LCH治疗主要为化疗、靶向治疗等,其低风险组预后较好,而高风险组预后较差。此外,需要警惕LCH治疗后远期的后遗症。本文现就LCH的流行病学、病理特点与诊断、临床表现与分型、发病机制、治疗与预后等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朗格汉斯细胞 骨髓前体细胞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云刘 何焱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26,共4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广泛分布于组织及器官中。在皮肤中DCs主要包括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LCs)、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及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广泛分布于组织及器官中。在皮肤中DCs主要包括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LCs)、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及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s)三种亚型。近年来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DCs在银屑病中的作用被大家所关注。pDCs在抗原刺激或应激下,通过分泌IFN-α启动银屑病;mDCs在抗原及IFN-α作用下成熟并迁移至淋巴结,通过抗原提呈及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及迁移,参与银屑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朗格汉斯细胞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髓样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张庭秀 胡绳 +2 位作者 滕悦 马李杰 肖贞良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PLCH)患者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对PLCH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1例PLCH患者临床资料,查阅并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患者以张口受限、胸闷...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PLCH)患者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对PLCH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1例PLCH患者临床资料,查阅并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结果患者以张口受限、胸闷、胸痛起病,胸部CT提示肺部团片影,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院外多次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未明确诊断,就诊于我院后经验性抗感染的同时再次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最终明确诊断为PLCH,经化疗治疗后症状缓解,病灶吸收。结论成人PLCH是罕见的以朗格汉斯细胞弥漫性增殖浸润为主的组织内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差异较大,容易误诊,必要时需行多次组织活检,免疫组织化学试验对明确诊断至关重要。成人PLCH的治疗应根据疾病程度严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应定期随访,动态评估预后,及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 组织细胞增生症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原文传递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4例报道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水仙 李时荣 +1 位作者 宝鲁日 徐晓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818-823,共6页
目的探讨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4例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中,男女各2例,发病年龄52~69岁,平均61岁。CT... 目的探讨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4例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中,男女各2例,发病年龄52~69岁,平均61岁。CT均提示纵隔内胸腺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密度较均匀。肉眼观察:肿物最大径2~6 cm,切面实性,灰白、灰黄色,质地中等。镜下见肿瘤大部分包膜完整,境界清楚,只有1例一小处似有包膜侵犯;高倍镜下显示上皮样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分布,结节呈多发性散在或局部融合,细胞形态温和,呈短梭形或卵圆形,胞质粉染,细胞核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明显核异型及核分裂象。间质内可见丰富的淋巴细胞,部分区域可见初级淋巴滤泡或伴有生发中心的次级淋巴滤泡。免疫组化:结节内肿瘤细胞CK5/6、CK19、CD57和p63均(+),EMA(-);上皮细胞巢内可见个别CD3、Td T阳性的T淋巴细胞;淋巴间质内淋巴滤泡主要为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CD3和CD5阳性的T淋巴细胞分布在淋巴滤泡间区,非生发中心区域尤其是套区bcl-2(+);Ki-67增殖指数在上皮性结节中低表达,在未成熟的淋巴细胞中高表达;并发现langerhans细胞标记物CD1α和Langerin在上皮细胞巢内散在星状分布。结论 MNT非常罕见,肿瘤细胞p63和CK5/6弥漫(+),推测MNT可能来源于胸腺髓质上皮细胞;另外本文主要强调MNT中langerhans细胞的增生及其特有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种罕见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 langerhans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朗格汉斯细胞在皮肤免疫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航 王晖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6,共3页
朗格汉斯细胞(LC)作为一种皮肤免疫细胞,在摄取、处理和递呈抗原,诱导T细胞反应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LC在皮肤中的免疫功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明确LC在皮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治疗相关的皮肤疾病。本文对LC的抗原呈递作用、LC迁... 朗格汉斯细胞(LC)作为一种皮肤免疫细胞,在摄取、处理和递呈抗原,诱导T细胞反应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LC在皮肤中的免疫功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明确LC在皮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治疗相关的皮肤疾病。本文对LC的抗原呈递作用、LC迁移与成熟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 皮肤免疫 抗原递呈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银屑病Langerhans细胞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焱玲 丁桂凤 +4 位作者 张波 邓玉兰 王宪 朱铁君 范少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CGRP)与银屑病皮损Langerhans细胞的相关性 ,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抗生物素蛋白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确定CGRP的靶细胞 ,用双相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 :探讨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CGRP)与银屑病皮损Langerhans细胞的相关性 ,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抗生物素蛋白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确定CGRP的靶细胞 ,用双相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 ,把CD1a单克隆抗体和CGRP抗体作用于寻常型银屑病斑块型皮损同一切片 ,用PE αMIgG和FITC αRIgG抗体显示 ,通过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 ,并利用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表皮树枝状细胞CGRP的来源。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银屑病皮损显示CGRP阳性表皮树枝状细胞 ,经双相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扫描断层光切 ,可见CGRP存在于银屑病皮损表皮CD1a+Langerhans细胞膜表面 ,Langerhans细胞内有CGRPmRNA的表达。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斑块型皮损表皮Langerhans细胞与神经肽CGRP密切接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郎格汉斯细胞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