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0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 被引量:183
1
作者 李昆仑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3-147,152,共6页
城市道路景观评价的难点是不可量度指标,由于其不确定性而且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将其尽量量化是较好的办法. 结合城市道路的景观特点提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景观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被引量:168
2
作者 李和平 肖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4,共5页
阐述了文化景观这一新的遗产类型的起源和概念;借鉴西方国家的类型划分标准,结合历史遗产的地域文化特性,将我国文化景观划分为设计景观、遗址景观、场所景观、聚落景观和区域景观5种类型;按照其物质载体和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将文化景观... 阐述了文化景观这一新的遗产类型的起源和概念;借鉴西方国家的类型划分标准,结合历史遗产的地域文化特性,将我国文化景观划分为设计景观、遗址景观、场所景观、聚落景观和区域景观5种类型;按照其物质载体和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将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划分为物质和价值两大系统,物质系统分为行为、建筑、空间、结构、环境5个要素,价值系统分为人居文化、产业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4个要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化景观类型与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类型 构成 物质系统 价值系统
下载PDF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动态度量指标体系 被引量:106
3
作者 赵景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2-186,共5页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度量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建立了度量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动态指标体系,包括类斑匀度、斑匀度、类斑散度、斑散度、斑块的贴近度、斑块的形状指标、类斑丰度、斑丰度、带丰...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度量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建立了度量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动态指标体系,包括类斑匀度、斑匀度、类斑散度、斑散度、斑块的贴近度、斑块的形状指标、类斑丰度、斑丰度、带丰度、带斑比、边缘强度、景观网络的连通度和景观网络的环圈度指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空间格局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30
4
作者 李雄 《中国园林》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简要概述了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历史;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深刻剖析原有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对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 简要概述了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历史;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深刻剖析原有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对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在此基础上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期望对于规范我国风景园林的教育体系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本科 教学体系 培养方案 改革
下载PDF
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九对关系 被引量:98
5
作者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共4页
建立中国国家公园制度应设立双重目标,即在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同时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妥善处理9对关系:一与多,即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关系;存与用,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前与后,即代际关系;上... 建立中国国家公园制度应设立双重目标,即在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同时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妥善处理9对关系:一与多,即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关系;存与用,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前与后,即代际关系;上与下: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左与右,即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内与外,即自然保护地边界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关系,其中尤其应关注社区问题;新与旧,即新设自然保护地类型与已有自然保护地类型之间的关系;公与众,即公共管理部门和其他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好与快,即国家公园制度质量和国家公园制度建立速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 国家公园 体制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世界遗产
下载PDF
流域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整体表述 被引量:61
6
作者 吴刚 蔡庆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5-581,共7页
流域,作为一个在自然地理方面有着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普遍存在因果关系的特殊区域,其经济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江流域最大的特点是丰富的水资源。但水体常作为不透明的、异质的嵌块在景观地图上被描绘,而水体科学家不常借... 流域,作为一个在自然地理方面有着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普遍存在因果关系的特殊区域,其经济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江流域最大的特点是丰富的水资源。但水体常作为不透明的、异质的嵌块在景观地图上被描绘,而水体科学家不常借用景观生态学的工具和概念解释它们。因为淡水生态系统格局很难被看到(多一个水的介质、可视的格局也很短暂),而且淡水是陆地海洋的“生境岛屿”(空间上断裂、功能上隔离)。也由于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易受岸上周边地区包括生命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仅仅研究水体本身是不够的。故从更高的层次研究水体,将视野从水体扩大到汇水区域(对静水水体而言),或流域(对流水水体而言),将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即流域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水、陆之间的斑块镶嵌及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关系,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必然趋势。流域生态学不同于景观生态学,是淡水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间的一个交叉学科,且在研究过程中尚需借鉴计算机科学和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以长江流域为对象,探讨流域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为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学 长江 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上海市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 被引量:79
7
作者 王云才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4-292,共9页
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系统,具有景观破碎化现象严重、高连通性低连接度等特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理论,探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景观生态连通性和连接度的内涵和特征,在城市景观生态网络构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连接度指数、廊道... 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系统,具有景观破碎化现象严重、高连通性低连接度等特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理论,探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景观生态连通性和连接度的内涵和特征,在城市景观生态网络构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连接度指数、廊道密度和引入交通网络指数等建立起景观生态连接度评价方法和体系,对上海市城市景观生态网络中道路网络、绿地网络、水系网络及其形成的"三网合一"的复合网络连接度进行评价。目的在于为我国生态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规划提供理论基础。从评价结果来看,单个网络的连接度较高但特征各不相同。将水系网络、路网和绿地网络进行复合的一体化网络的连接度却急剧下降,揭示出上海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存在分割多、连接少的网络平面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生态网络 景观连接度 指数体系 生态评价 上海市
原文传递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 被引量:79
8
作者 翟俊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1,共6页
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描述与解读城市化过程、构建城市结构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一个新的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景观城市,以适应当今乃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 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从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阐述了景观都市主义在描述与解读城市化过程、构建城市结构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一个新的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景观城市,以适应当今乃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都市主义 生态体系 加厚的地面 景观基础设施 景观城市
原文传递
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4
9
作者 谢花林 刘黎明 赵英伟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8,共4页
乡村景观评价作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其根本任务是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乡村景观所发挥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合理评价,揭示现有乡村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将来发展的方向,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 乡村景观评价作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其根本任务是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乡村景观所发挥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合理评价,揭示现有乡村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将来发展的方向,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从乡村景观的内涵出发,并根据乡村景观所具有的3层次功能,构建了包括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果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5个乡镇,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下载PDF
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评价体系 被引量:60
10
作者 王云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9-393,共5页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 ,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 ,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景观美景度、敏感度、可达...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 ,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 ,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景观美景度、敏感度、可达性、相容度和可居性的评价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乡村景观 理论基础 景观评价 评价体系 景观科学 景观规划学 景观地理学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园林树木健康评价体系 被引量:69
11
作者 翁殊斐 黎彩敏 庞瑞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7-181,共5页
准确、及时地评估园林树木的健康状况,可让管理者了解树木的生长状况,及早发现园林树木潜在的危险,制定和调整与之相适应的养护措施,使园林树木发挥最佳的生态、社会及景观效益。本研究在绿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从整体状况、树... 准确、及时地评估园林树木的健康状况,可让管理者了解树木的生长状况,及早发现园林树木潜在的危险,制定和调整与之相适应的养护措施,使园林树木发挥最佳的生态、社会及景观效益。本研究在绿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从整体状况、树冠、树干、根部等4方面着手,选择14个直观综合性指标构建园林树木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从评价模型的权重结果来看,权重值较高的3个指标分别是树势(0.202)、顶梢枯死(0.140)、干基腐朽(0.143),而权重值较低的指标则是倾斜(0.025)、寄生(0.017)、根部损伤(0.025)和通气透水性(0.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树木健康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英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评述 被引量:72
12
作者 王应临 杨锐 埃卡特.兰格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9,共9页
英国国家公园以乡村为主,属于半自然景观。国家公园设立的目标有2个:保护与优化自然美景、野生生物和文化遗产;为公众理解和欣赏特殊品质提供机会。自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讨论国家公园可行性以来,英国在近100年内形成了较为实用且成熟的... 英国国家公园以乡村为主,属于半自然景观。国家公园设立的目标有2个:保护与优化自然美景、野生生物和文化遗产;为公众理解和欣赏特殊品质提供机会。自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讨论国家公园可行性以来,英国在近100年内形成了较为实用且成熟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尤其在处理公园自然性与生产性、公共性与私有性2个矛盾方面有突出表现。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英国国家公园在规模和定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但中国在如何处理风景区内人(居民和游客)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尚存在很多问题,表现为景区内居民与游客人口规模发展过快、居民点和旅游设施建设不当等。对英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进行的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述,可为解决中国风景名胜区的现状问题提供一些线索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英国 管理体系 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被引量:64
13
作者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3,共4页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是指景观替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媒介,是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概念的理论先锋。该理论被证实适用于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如工业废弃地的恢复再生、不断萎缩的城市中心区...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是指景观替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媒介,是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概念的理论先锋。该理论被证实适用于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如工业废弃地的恢复再生、不断萎缩的城市中心区复兴以及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城开发等。研究景观城市主义的起源、发展与内涵,通过一系列实例论证该理论适用的范围,总结出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旨在进一步丰富景观城市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都市主义 理论体系 景观实践 启示
下载PDF
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 被引量:68
14
作者 欧阳勇锋 黄汉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综合体,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复合性、延续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兼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其保护对象除保留下来的古代人文景观外,还包括其所蕴含的生存智慧和有意味的形式。在保护...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综合体,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复合性、延续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兼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其保护对象除保留下来的古代人文景观外,还包括其所蕴含的生存智慧和有意味的形式。在保护技术层面上,提出分级分类编制乡村文化景观名录和构建乡村景观设计体系。前者结合立法最大程度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后者则应用于农村建设实践,为乡村文化景观注入时代的活力。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延续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 文化景观 景观名录 设计体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68
15
作者 郜春丽 翁殊斐 赵宝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6-209,共4页
滨水绿道植物景观是最具地域特色的绿道景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运用专家系统从生态、美学、心理等3个方面,选择了物种多样性、植物乡土性、适地适树、综合生态效益、植物色彩和季相性、植物景观与环... 滨水绿道植物景观是最具地域特色的绿道景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运用专家系统从生态、美学、心理等3个方面,选择了物种多样性、植物乡土性、适地适树、综合生态效益、植物色彩和季相性、植物景观与环境的协调性、植物景观空间层次丰富性、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安全感、舒适感等10个评价因子,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指标层权重的范围为0.039 3~0.240 1,计入结果的问卷各矩阵的一致性检验范围为0~0.095,均<0.1。为检验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选取广州蕉门河滨水绿道的10个样方,请25位专家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对10个样方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能够实际反映滨水绿道植物景观的建设水平高低,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法 滨水 绿道 植物景观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乡村景观美感评价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谢花林 刘黎明 徐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3-426,432,共5页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分层次的乡村景观美感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景观美感评价,...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分层次的乡村景观美感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景观美感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美感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
下载PDF
三江平原湿地景观生态制图分类系统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刘红玉 吕宪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2-436,共5页
湿地景观生态制图分类系统的研究是景观制图的关键。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在研究湿地景观生态制图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引起该区域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得出人文因素、水文因素、地貌和植被因素为其主导因素。从而建立了一... 湿地景观生态制图分类系统的研究是景观制图的关键。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在研究湿地景观生态制图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引起该区域景观分异的主导因素。得出人文因素、水文因素、地貌和植被因素为其主导因素。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景观生态制图分类系统:第一级按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划分为:自然湿地景观、半自然湿地景观、人工湿地景观; 第二级按地貌划分为: 河漫滩、阶地、湖滨、洼地、谷地; 第三级对沼泽湿地植被25 种类型进行模糊聚类归并,得出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制图景观类型。河流作为重要湿地类型分为永久性河流和沼泽性河流两类。该分类系统的建立能为三江平原湿地在景观制图、景观格局研究及景观规划建设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景观生态 制图 分类系统 三江平原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乡村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以川西林盘为例 被引量:58
18
作者 李宇奇 罗奕爽 +2 位作者 黎燕琼 彭培好 郑绍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268,共6页
为了更好地开展乡村景观保护,明确乡村景观质量的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川西林盘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乡村景观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103个林盘样地的分析,从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3个方面,选取民居乡土特色、水体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乡村景观保护,明确乡村景观质量的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川西林盘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乡村景观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103个林盘样地的分析,从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3个方面,选取民居乡土特色、水体质量、维护碳氧平衡功能、巴蜀文化等17个评价指标;通过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川西林盘生态价值(0.466)>美学价值(0.275)>社会价值(0.259)。生态价值中最重要的因子为净化功能,美学价值中最重要的因子为民居乡土特色,社会价值中最重要的因子为巴蜀文化。提出川西林盘景观质量评价的综合模型,为乡村景观质量的研究作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林盘 景观质量 评价体系 AHP法
下载PDF
杭州西湖湖西景区的湿地景观设计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红艳 周为 《中国园林》 2004年第10期37-39,共3页
经过综合治理,在杭州西湖湖西景区营建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湿地景观系统,成为锦鳞可数、水草丰盈的湿地。新拓展的水域大致分为相互贯通,各具特色的四部分,现从水系组织、驳岸处理、植物栽种、野生动物引导以及净水系统等方面介绍湖西景区... 经过综合治理,在杭州西湖湖西景区营建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湿地景观系统,成为锦鳞可数、水草丰盈的湿地。新拓展的水域大致分为相互贯通,各具特色的四部分,现从水系组织、驳岸处理、植物栽种、野生动物引导以及净水系统等方面介绍湖西景区的湿地景观设计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湿地 规划设计 水系 驳岸 植物 野生动物 净水
下载PDF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 被引量:47
20
作者 董丽 胡洁 吴宜夏 《中国园林》 2006年第8期34-38,共5页
主要阐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基础的相关研究,以及贯穿规划设计始终的生态思想。规划的目标是在了解北京市自然植被概况的基础上,针对公园基址条件,利用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间的影响关系,在公园中建立适当的植物群... 主要阐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基础的相关研究,以及贯穿规划设计始终的生态思想。规划的目标是在了解北京市自然植被概况的基础上,针对公园基址条件,利用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间的影响关系,在公园中建立适当的植物群落模式和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种植设计 生态系统 植物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