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透过《辋川集》分析辋川别业的造园特点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福全
杨主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870-15871,15930,共3页
在辋川别业的营建过程中,王维寄情山水,在写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写意,创造了意境深远、简约、朴素而留有余韵的园林形式,使其成为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品。
关键词
王维
山水园林
山水诗画
意境
隐逸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形、神、韵——汉魏唐宋山水诗画艺术自然审美走向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定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6-79,共4页
自然美是人化自然的结果,山水诗画艺术是主体自然美感经验的物化形态。从六朝到宋代的山水诗画艺术,大致经历了从写形、传神、达意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
自然美
山水诗画
形
神
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象外圜中”:诗画虚实的互通—-兼及“诗中有画”论再反思
3
作者
杨宁宁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4,156,157,共11页
“象外圜中”本自《二十四诗品》,王夫之引而申之,以此作为诗中“景象”的美感要求:“圜中”即诗中所绘之“景象”,“象外”即诗中未言之“情感”,诗歌应由“圜中”而至“象外”。为论证这一观点,王夫之引入了画论中“咫尺有万里之势”...
“象外圜中”本自《二十四诗品》,王夫之引而申之,以此作为诗中“景象”的美感要求:“圜中”即诗中所绘之“景象”,“象外”即诗中未言之“情感”,诗歌应由“圜中”而至“象外”。为论证这一观点,王夫之引入了画论中“咫尺有万里之势”的说法,意在借上乘画作中“以实见虚”“以少见多”“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生势”过程,来阐明诗歌中“无字处皆其意”的“势”之生成过程。画论与诗论,在“超以象外”的层面上达到一种美学的契合。这实际是对“象外圍中”说的“诗画合一”式阐释。王夫之对“象外圜中”说的阐说,开启了内视觉的维度,这对厘清古典诗论中“诗中有画”的内涵,乃至重新认识其现代意义,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象外圜中”
笔外画意
“无字处皆其意”
“诗中有画”
原文传递
题名
透过《辋川集》分析辋川别业的造园特点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福全
杨主泉
机构
北京新型材料建筑设计研究院
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870-15871,15930,共3页
基金
广西教育厅项目(200702LX220)
文摘
在辋川别业的营建过程中,王维寄情山水,在写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写意,创造了意境深远、简约、朴素而留有余韵的园林形式,使其成为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品。
关键词
王维
山水园林
山水诗画
意境
隐逸文化
Keywords
WANG
Wei
landscape
garden
landscape
painting
and
poem
Artistic
conception
Recluse
culture
分类号
S731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形、神、韵——汉魏唐宋山水诗画艺术自然审美走向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定辉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6-79,共4页
文摘
自然美是人化自然的结果,山水诗画艺术是主体自然美感经验的物化形态。从六朝到宋代的山水诗画艺术,大致经历了从写形、传神、达意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
自然美
山水诗画
形
神
韵
Keywords
natural
beauty
landscape
painting
and
poem
form
spirit
romantic
charm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象外圜中”:诗画虚实的互通—-兼及“诗中有画”论再反思
3
作者
杨宁宁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4,156,157,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以情为幾:船山诗学的哲学阐释研究”(项目编号:19YJC751058)阶段性成果。
文摘
“象外圜中”本自《二十四诗品》,王夫之引而申之,以此作为诗中“景象”的美感要求:“圜中”即诗中所绘之“景象”,“象外”即诗中未言之“情感”,诗歌应由“圜中”而至“象外”。为论证这一观点,王夫之引入了画论中“咫尺有万里之势”的说法,意在借上乘画作中“以实见虚”“以少见多”“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生势”过程,来阐明诗歌中“无字处皆其意”的“势”之生成过程。画论与诗论,在“超以象外”的层面上达到一种美学的契合。这实际是对“象外圍中”说的“诗画合一”式阐释。王夫之对“象外圜中”说的阐说,开启了内视觉的维度,这对厘清古典诗论中“诗中有画”的内涵,乃至重新认识其现代意义,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王夫之
“象外圜中”
笔外画意
“无字处皆其意”
“诗中有画”
Keywords
Wang
Fuzhi
"Beyond
the
Form,Take
the
Hub"
"Power
of
landscape
within
Inches"
"What
Unsaid
Has
Its
Own
Meaning"
"
painting
in
the
poem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透过《辋川集》分析辋川别业的造园特点
李福全
杨主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形、神、韵——汉魏唐宋山水诗画艺术自然审美走向
徐定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象外圜中”:诗画虚实的互通—-兼及“诗中有画”论再反思
杨宁宁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