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历史城区景观感知的有效途径——广州历史城区天台视点遴选及其眺望景观保护与运营
1
作者 吕昊男 高源 张莞涵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历史城区风貌保护与景观感知是近年来城市规划工作关注的重点。针对公众实际观景行为的调查研究显示,天台成为公众感知历史城区景观的重要视点,究其原因在于相较于地面视点,天台通过较高的视点高度,有效提升了视域面积和最远可视距离,... 历史城区风貌保护与景观感知是近年来城市规划工作关注的重点。针对公众实际观景行为的调查研究显示,天台成为公众感知历史城区景观的重要视点,究其原因在于相较于地面视点,天台通过较高的视点高度,有效提升了视域面积和最远可视距离,创造出更好的观景体验。研究以广州历史城区为例,筛选出6个待培育的天台视点,将其划分为高层天台和低多层天台两类;进而借助Arcgis软件对天台视点景观视野特征进行量化解析并制定视廊导控方案;最后从监测机制、法律保障、功能交通组织和产权配置角度思考天台运营管理模式,为历史城区景观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视点 风貌保护 眺望景观 广州历史城区
下载PDF
基于山水视野约束的城镇立体空间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夏方舟 沈悦 严金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9,2+97,共9页
研究目的:为了明晰城镇立体空间开发潜力,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从"摊大饼式"的外延拓张转向"错落有致"的立体扩展,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瓶颈、景观限制和发展矛盾,保障土地管理目标的实现,支撑宏观经济调控... 研究目的:为了明晰城镇立体空间开发潜力,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从"摊大饼式"的外延拓张转向"错落有致"的立体扩展,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瓶颈、景观限制和发展矛盾,保障土地管理目标的实现,支撑宏观经济调控的效率改善,推动城市景观环境改善,引导城市均衡化发展。研究方法:DSSPM模型,潜力评价。研究结果:通过引入数字立体空间潜力模型(DSSPM),融合适宜性评价、经济需求分析和限制修正,构建了基于山水视野约束的立体空间开发评价模型与方法,并以广西柳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柳州市城镇立体空间开发3D潜力图。研究结论:通过笔者提出的模型能够直观、有效地摸清城市立体空间潜力,有利于指导和促进城镇立体空间有序合理开发,保证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立体空间 山水视野 空间约束 潜力评价
下载PDF
山水文化观照下的现代设计理念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炜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中国人的山水观经历了从原始萌芽到理性自发的心路历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构成了中国山水文化独特的内涵。现代设计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方式与东方山水精神的审美在当代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撞击。研究如何将以山水文化为主体的设计... 中国人的山水观经历了从原始萌芽到理性自发的心路历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构成了中国山水文化独特的内涵。现代设计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方式与东方山水精神的审美在当代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撞击。研究如何将以山水文化为主体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西方的设计理念中,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观 宗教 哲学 审美 现代设计
下载PDF
闻一多留美期间诗歌的风景抒写
4
作者 卢桢 《写作》 2022年第4期30-36,共7页
留美期间,闻一多写下大量涉及域外心态和行旅见闻的新诗作品,文本的古典文化气息浓重。借助风景体验,诗人摸索出以文学再现风景的诗学路径,为日后探讨新诗语言问题、精神主体建构问题和表达漂泊体验提供了经验参照。他的风景抒写以自然... 留美期间,闻一多写下大量涉及域外心态和行旅见闻的新诗作品,文本的古典文化气息浓重。借助风景体验,诗人摸索出以文学再现风景的诗学路径,为日后探讨新诗语言问题、精神主体建构问题和表达漂泊体验提供了经验参照。他的风景抒写以自然为主体,多指涉故土风光,暗含着游子的孤独和对家国的思念之情。诗人并不强调“异国感”和新奇的“观看”体验,他以“诗与画相统一”的审美思维建构文本,情思对应的多为故国景象和怀旧意绪,文本的诗义结构由“现实风景”与“故国风景”两次停顿构成,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风景观 风景抒写 诗义结构
下载PDF
“高情感”下的山水观、山水画与园林构成因子关系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子颖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0-723,共4页
山水观、山水画与园林构成因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于探究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引入“高情感”概念。阐述在提倡“高情感”的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的传承、处理传统园林中优秀元素与现代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即:为找回人们对... 山水观、山水画与园林构成因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于探究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引入“高情感”概念。阐述在提倡“高情感”的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的传承、处理传统园林中优秀元素与现代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即:为找回人们对自然的原有敬畏,用现有技术力量重建“天人合一”的关系;还原古典园林的自然山水之趣,以真正调动人们的参与感;强调情感建构与地域语境的结合,以触动人们的本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情感 山水观 山水画 园林
下载PDF
Research on Courtyard Landscape Sight
6
作者 ZHAI Kunbei CHEN Bo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4期60-62,共3页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not only analyz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landscape and sight, but also classifies and studies the courtyard landscape sight. 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not only analyz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landscape and sight, but also classifies and studies the courtyard landscape sight. 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of courtyard sight, courtyard space and courtyard construction, how to optimize the courtyar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s to be discuss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and field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RTYARD landscape view Design study
下载PDF
先唐山水观发展变化的特征与基本脉络——兼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文学成熟的原因
7
作者 张世敏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95-198,201,共5页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山水文学艺术作品赖以形成的审美性的山水观便已产生,这已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认为,审美性的山水观的真正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从概念性的山水到具体的山水;从片断的山水到全景式的山水;从客观存在的...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山水文学艺术作品赖以形成的审美性的山水观便已产生,这已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认为,审美性的山水观的真正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从概念性的山水到具体的山水;从片断的山水到全景式的山水;从客观存在的美到主客观结合的美。只有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了同时符合具体的、全景式的、主客观结合的美这三个条件的山水形象时,才标志着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山水观的产生。正是这种山水观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文学才得以产生并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 山水观 具体性 全景式 主客观统一
下载PDF
总体城市设计中山体景观眺望体系构建研究-以武夷山市为例 被引量:20
8
作者 殷铭 周俊汝 +1 位作者 薛杰 吴晓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建构山体景观眺望体系是山地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关键技术环节。面临结构性控制和个体体验结合、眺望景观评估和遴选的科学性、视觉模拟和现实场景的互动校合、视觉美学与城市开发的优化博弈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针对上述困境,以福建省武... 建构山体景观眺望体系是山地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关键技术环节。面临结构性控制和个体体验结合、眺望景观评估和遴选的科学性、视觉模拟和现实场景的互动校合、视觉美学与城市开发的优化博弈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针对上述困境,以福建省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围绕山体景观眺望体系建构,多维模拟城市天际线、借助GIS工具遴选和评估视廊、加强规划导控等层面展开技术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山体景观眺望体系 规划导控 天际线 视廊控制
下载PDF
艺术是中国文人园林的美学主题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筱祥 《风景园林》 2005年第2期32-39,共8页
在封建时代,中国文人园林,是由学者、画家、诗人,或者是由被贬官谪居的士大夫或怀才不遇的才子设计的。本文阐明:第一,在中国文人园林中,艺术是作为园林造景布局的主角的(图1、图2、图3)。有时园林造景就像一幅有生命的,步移景异的天然... 在封建时代,中国文人园林,是由学者、画家、诗人,或者是由被贬官谪居的士大夫或怀才不遇的才子设计的。本文阐明:第一,在中国文人园林中,艺术是作为园林造景布局的主角的(图1、图2、图3)。有时园林造景就像一幅有生命的,步移景异的天然图画,有时一块“太湖石”便是一座抽象雕塑,有时一处人造溪谷,正在演奏一部天籁乐章,或植花木以倾情,或设亭榭以赏景。第二,本文又指出,在文人园林艺术作品的创作进程中,必经过三个递进的美学序列境界:第一为“生境”,即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境界;第二为“画境”,即视觉与听觉形象美的境界;第三为“意境”即心灵美与理想美的境界。最后,本文又提出,中国古典文人园林,是一种艺术作品,她是一个通过光信息、声信息、符号信息,贮存了艺术家对人生对自然的“爱心”与“情感”的“宝库”作为结论。本文最后还指出,这个“宝库”中的许多信息,即使是对现代的追逐时尚的崇洋的景观大师们,也许也是很有用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人园林 园林艺术主角 园林艺术创作进程的三个递进的美学序列境界 步移景异 诗情画意 尺幅窗 无心画
下载PDF
基于《环翠堂园景图》的明代坐隐园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浩 吴净 崔婧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124,共4页
坐隐园位于安徽休宁,为明代万历年间环翠堂书坊汪廷钠所有,是其生活、会友、交游、读书、收藏、游乐之处,现已不存。明代版画巨制《环翠堂园景图》描绘了坐隐园的景观风貌,是关于该园林的唯一图像史料。从《环翠堂园景图》图像内容入手... 坐隐园位于安徽休宁,为明代万历年间环翠堂书坊汪廷钠所有,是其生活、会友、交游、读书、收藏、游乐之处,现已不存。明代版画巨制《环翠堂园景图》描绘了坐隐园的景观风貌,是关于该园林的唯一图像史料。从《环翠堂园景图》图像内容入手,分析了坐隐园的空间布局,以及建筑、山石与植被的营造特色。图中显示,坐隐园隐于山水之中,规模宏大,园林依托昌公湖而建,园内空间布局张弛有度,建筑类型丰富且造型精美,筑山技艺复杂,置石颇具匠心,是明代徽派园林的代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环翠堂园景图》 坐隐园 明代 徽派园林
下载PDF
传统园林画卷中的“声色”风景研究——以明代长卷版画《环翠堂园景图》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严敏 《风景园林》 2020年第7期121-127,共7页
《环翠堂园景图》是一幅明代徽州长卷版画,清晰刻画出一座私家园林—坐隐园的全貌。以该版画为研究对象,以声景为研究视角,探寻传统园林绘画中的园林声景营造价值。通过画面观察结合诗文资料补充,提炼画卷中园林声景的声音要素,分析画... 《环翠堂园景图》是一幅明代徽州长卷版画,清晰刻画出一座私家园林—坐隐园的全貌。以该版画为研究对象,以声景为研究视角,探寻传统园林绘画中的园林声景营造价值。通过画面观察结合诗文资料补充,提炼画卷中园林声景的声音要素,分析画卷中的坐隐园声景类型,总结画卷中传统园林“声色”风景营造在选址、时间维度、声景联想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得出:从传统园林绘画中可有效地提炼声景的构成要素,有助于深入理解传统园林的声景营造思想与特征,表明园林绘画在声景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环翠堂园景图》 声景 园林绘画 坐隐园
下载PDF
基于主题策划与GIS的生态旅游线路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文晖 胡桢 周韬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1期40-42,共3页
文章以镇域生态旅游线路的选择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分析镇域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主题策划划分旅游片区、设置项目类型,进而探索基于GIS叠加分析与景观视域分析,综合考虑旅游资源价值与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成本、景点可... 文章以镇域生态旅游线路的选择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分析镇域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主题策划划分旅游片区、设置项目类型,进而探索基于GIS叠加分析与景观视域分析,综合考虑旅游资源价值与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成本、景点可达性与可视度的生态旅游线路方案的生成与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线路 主题策划 GIS 叠加分析 景观视域分析
下载PDF
明代坐隐园花木种植与景观审美研究——以版画《环翠堂园景图》·文集《坐隐先生全集》为视角
13
作者 严敏 韩晓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4期111-118,共8页
坐隐园是建于明代末年的徽州私家园林,是戏曲作家、出版家汪廷讷回乡建造的隐居之园。以徽州万历年间长卷版画《环翠堂园景图》、汪氏自编文集《坐隐先生全集》相关诗文为研究视角,对坐隐园的花木种植景观进行分析。先对版画、文集中涉... 坐隐园是建于明代末年的徽州私家园林,是戏曲作家、出版家汪廷讷回乡建造的隐居之园。以徽州万历年间长卷版画《环翠堂园景图》、汪氏自编文集《坐隐先生全集》相关诗文为研究视角,对坐隐园的花木种植景观进行分析。先对版画、文集中涉及的花木要素进行整理,总结花木种植的分布情况;再从空间营造的视角,分析坐隐园中花木配置与地形、建筑、水、山石之间的营造手段;最后,解读坐隐园花木景观的审美意境,以期真实再现明代徽州园林的花木景观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隐园 花木种植 《环翠堂园景图》 《坐隐先生全集》 景观审美
下载PDF
从《环翠堂园景图》看晚明文人市隐心态
14
作者 漆媛媛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4期124-125,共2页
坐隐园选址于安徽休宁,为徽商、戏曲家、版刻家汪廷讷所有,是晚明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环翠堂园景图》作为研究坐隐园的唯一图像史料,完整描绘了其全盛时期的园景风貌,为探析园林环境营造、解读文士生活风尚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以《... 坐隐园选址于安徽休宁,为徽商、戏曲家、版刻家汪廷讷所有,是晚明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环翠堂园景图》作为研究坐隐园的唯一图像史料,完整描绘了其全盛时期的园景风貌,为探析园林环境营造、解读文士生活风尚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以《环翠堂园景图》为研究对象,从山水环境描绘、园林生活展示、人物形象刻画、园景命名隐喻四方面入手,探讨晚明文人造园特点及渴望摆脱世俗烦扰又不愿割舍世情的矛盾心态。对于解读晚明文人造园思想,丰富古代徽州园林研究成果等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翠堂园景图》 坐隐园 晚明 市隐心态
下载PDF
园林景观动画设计初探
15
作者 杨琴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X期98-101,95,共5页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三维动画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初步探讨,并结合环境景观动画的制作实例,介绍了该技术在园林景观动画设计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园林景观 动画 设计 前景
下载PDF
基于城市意象认知的城市景观风貌调查——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响 《福建建筑》 2016年第3期46-51,共6页
当前的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中普遍存在着风貌特色定位及要素选取缺乏依据等问题。文章探讨了如何运用城市意向理论进行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前期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意象地图法征询居民对晋江市景观风貌的现状评价意见及建议、居... 当前的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中普遍存在着风貌特色定位及要素选取缺乏依据等问题。文章探讨了如何运用城市意向理论进行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前期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意象地图法征询居民对晋江市景观风貌的现状评价意见及建议、居民心中对城市环境的感受和需求,描绘出当前居民眼中的晋江意象地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晋江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优化方向,实现景观风貌总体意象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意象地图 景观风貌
下载PDF
西湖城市“景—观”互动的规划理论与技术探索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建国 杨俊宴 +1 位作者 陈宇 徐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9,70,共7页
西湖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作为景观与城市紧密连接的典范,西湖与城市的景观规划具有很多敏感性和未知性。在西湖景区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规划提出"景—观"互动的双向规划理念,并采用... 西湖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作为景观与城市紧密连接的典范,西湖与城市的景观规划具有很多敏感性和未知性。在西湖景区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规划提出"景—观"互动的双向规划理念,并采用多种技术方法的探索创新,建立了基于理性分析的景观规划框架,优化了西湖动态游览路线、城市空间形态、视觉廊道等专项要素。成果结合城市发展走向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可使相关规划的理论与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以适应各不同城市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 “景-观”互动 城市景观规划 理论与技术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观览评价的视觉景观研究探索——以南京市滨江型公共空间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成实 王建国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7-62,共6页
视觉评价研究作为城市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反应公众环境偏好程度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全方位地评价、管控并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形态。过往的视觉研究多聚焦于静态视点的分析评价,缺少对于人群不同观景行为方式动态视觉感知的充分考量。延续"... 视觉评价研究作为城市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反应公众环境偏好程度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全方位地评价、管控并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形态。过往的视觉研究多聚焦于静态视点的分析评价,缺少对于人群不同观景行为方式动态视觉感知的充分考量。延续"景-观"互动的双向规划理念,提出动态观览评价的视觉景观研究新方法,并结合南京滨江型公共空间的实例研究对评价方法加以验证,试图丰富既有视觉景观评价体系,为后续城市形态量化及视觉评价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互动 动态观览评价 视觉景观研究 数字景观技术
下载PDF
寄生到共生——依附于工业巨构的新城市景观演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雯 章明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工业遗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城市发展和文脉延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将生物学概念拓展至建筑学范畴,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以“寄生”“演化”和“共生”的概念阐释“旧”工业遗存与“新”建筑之... 【目的】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工业遗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城市发展和文脉延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将生物学概念拓展至建筑学范畴,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以“寄生”“演化”和“共生”的概念阐释“旧”工业遗存与“新”建筑之间的关系,从创作理念、设计手法、建构表达3个层面解读民生码头水岸贯通项目。【结果】探讨了民生码头水岸贯通项目在城市更新层面对于公共空间营造和公众文化价值塑造的重要意义。通过类比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首尔路7017、杨树浦水厂栈桥和高线公园4个代表性的线性空间改造案例,揭示城市景观在新一轮城市更新背景下所发挥的“新陈代谢”作用。【结论】进一步说明了工业建筑与后工业景观相互结合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跨领域的融合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科内核的进步,更拓展了类型学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设计评论 巨构 城市景观 线性空间 寄生与共生 新陈代谢 城市有机更新
下载PDF
基于地域特色的园林夜景景观规划设计——以潍坊市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东和 赵鹏 +1 位作者 孙保山 高鹏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97-403,共7页
园林夜景景观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夜景景观不仅能够达到照明功能、园林造景艺术与地域民俗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而且在提高人们夜间休闲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综合形象、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园林夜景景观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夜景景观不仅能够达到照明功能、园林造景艺术与地域民俗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而且在提高人们夜间休闲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综合形象、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潍坊市园林夜景景观规划设计是在对现有的园林景观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园林夜景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遵循生态性、景观整体性、安全性、以人为本和地域性特色原则,分别以"鸢都之光"、"璀璨明珠"、"湖山真意"、"摩登之光"、"灯塔白浪"、"康庄大道"为主题对潍坊市北海路、东苑公园、自怡园、白浪河广场、北海与胜利街交叉及胜利大街六处园林绿地进行夜景方案规划设计,营造出一个舒适宜人、动感优美的夜间休闲、娱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夜景景观 地域特色 生态设计 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