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陆画龙王图像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骎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5期55-73,共19页
自元以降,以山西地区为中心的水陆画中的龙王形象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头戴梁冠、手持笏板的王侯高官形象。这类龙王形象还可以细分为朝元和献宝两种模式。另一类为武士形象,多出现在水陆画守斋护戒龙王图像中,图像内容受到佛教龙王护法... 自元以降,以山西地区为中心的水陆画中的龙王形象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头戴梁冠、手持笏板的王侯高官形象。这类龙王形象还可以细分为朝元和献宝两种模式。另一类为武士形象,多出现在水陆画守斋护戒龙王图像中,图像内容受到佛教龙王护法故事影响。由水陆画的画面布局可知,龙王与五岳四渎、风雨雷电以及四值使者关系密切。水陆画的龙王形象融合了民间对龙王的理解以及佛教、道教和外来文化等多重因素,有着复杂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画 龙王形象 五岳四渎 风雨雷电 四值使者
下载PDF
十二宫辰水陆画研究
2
作者 兰维 《艺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3期70-82,共13页
黄道十二宫起源于古巴比伦,公元6世纪随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这一题材分布广泛,在中西绘画、雕刻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受我国古代天文、道教、佛教等传统文化影响,黄道十二宫传入后逐渐中国化,具体表现在名称、象征符号、人格化等方面。... 黄道十二宫起源于古巴比伦,公元6世纪随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这一题材分布广泛,在中西绘画、雕刻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受我国古代天文、道教、佛教等传统文化影响,黄道十二宫传入后逐渐中国化,具体表现在名称、象征符号、人格化等方面。水陆画中的黄道十二宫图像具有鲜明的人格化特征,与代表十二宫辰身份的象征符号相比,人格神已成为画面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十二宫 水陆画 佛教 人格化
下载PDF
巴蜀水陆画的抢救与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黎鹤 李远国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4,共10页
水陆画是佛道信仰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也是一个宗教画种之一,是中国美术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水陆画都未能得到有效地重视、保护与研究,特别是巴蜀地区的上万幅水陆卷轴画,一直处于研究领域的盲点,所以,非常有必要对... 水陆画是佛道信仰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也是一个宗教画种之一,是中国美术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水陆画都未能得到有效地重视、保护与研究,特别是巴蜀地区的上万幅水陆卷轴画,一直处于研究领域的盲点,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蜀水陆画 抢救 整理与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