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维数及其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212
1
作者 王国梁 周生路 赵其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550,共6页
土壤具有自相似特征或尺度不变特征。许多研究表明,土壤质量(重量)分形维数是土壤内在属性之一。但是,在计算土壤质量分形维数的推导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假设,而有些假设,如不同粒级的土壤颗粒具有相同的密度等假设,已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 土壤具有自相似特征或尺度不变特征。许多研究表明,土壤质量(重量)分形维数是土壤内在属性之一。但是,在计算土壤质量分形维数的推导过程中需要做一些假设,而有些假设,如不同粒级的土壤颗粒具有相同的密度等假设,已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此外,用传统的比重法测量土壤颗粒分布不仅工作量大,且操作结果更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鉴此,本文提出了土壤体积分形维数的概念。通过对宜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78个土壤样品的体积分形维数的测定发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和土壤质量分形维数一样,都是土壤的固有属性;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体积百分含量具有显著的对数相关关系;对茶园、菜地和农田土壤剖面上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表明,在茶园和菜地土壤剖面上,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增加,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也随之增加;在农田土壤剖面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和土壤体积分形维数也表现出基本保持一致的变化规律。此外,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颗粒的组成会产生影响,使土壤粘粒体积百分含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也随之变化,如菜地土壤体积分形维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粒 体积分形维数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63
2
作者 彭佩钦 吴金水 +4 位作者 黄道友 汪汉林 唐国勇 黄伟生 朱奇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61-2267,共7页
以湖南省沅江市典型湖垸为代表,通过密集取样分析,研究了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条件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变化及其和土壤碳、氮、磷的关系,发现水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明显高于旱地,水田土壤中双季稻高于一季... 以湖南省沅江市典型湖垸为代表,通过密集取样分析,研究了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条件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变化及其和土壤碳、氮、磷的关系,发现水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明显高于旱地,水田土壤中双季稻高于一季稻;土壤磷的含量旱地稍高于水田,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水田稍高于旱地.尽管在水田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有明显的不同,但水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典型样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占有机碳的比例为0.65%~7.24%,平均3.0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为0.98%~7.41%,平均3.8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占全磷的比例为0.16%~7.54%,平均2.80%.土壤C/N为3.87~17.31,平均9.15;BC/BN为4.06~9.29,平均7.2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碳、氮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占全磷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的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导致了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能够很好地反映洞庭湖区农田土壤碳、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氮、磷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 洞庭湖区 土地利用方式 耕作制度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0
3
作者 王树起 韩晓增 +2 位作者 乔云发 王守宇 李晓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1316,共6页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和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苜蓿和土地休闲两种方式与裸地相比脲酶、转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和碱...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和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苜蓿和土地休闲两种方式与裸地相比脲酶、转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脲酶活性增加了24.5%和25.0%,转化酶活性增加了18.4%和18.9%,磷酸酶活性增加了54.6%和50.4%,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了8.52%和59.3%,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3.8%、13.0%和36.8%、33.7%,但苜蓿和休闲两种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方式间相比,土壤酶活性、土壤全碳、全氮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相差显著,其高低顺序为:NPKOM(氮、磷、钾肥+有机肥)>NPKST(氮、磷、钾肥+秸秆)>NPK(氮、磷、钾肥)>CK(无肥)处理;施肥特别是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使土壤全碳、全氮、有效养分含量显著增加。这表明黑土经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及施肥后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施肥方式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酶活性 有效养分
下载PDF
基于GIS与耕地质量组合评价模型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 被引量:60
4
作者 涂建军 卢德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38,共5页
针对划定基本农田有质量、数量和空间的多重要求,该文从耕地的自然条件、质量条件、灌溉条件、区位条件、规划用途等5个层面选取16个指标建立了一般农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提取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然后... 针对划定基本农田有质量、数量和空间的多重要求,该文从耕地的自然条件、质量条件、灌溉条件、区位条件、规划用途等5个层面选取16个指标建立了一般农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提取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然后根据耕地质量模糊优选模型和属性层次模型2个模型评价结果的平均值对候选耕地进行质量和区位优劣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以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为例,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的空间分布范围。组合评价模型可形成多角度评价结果的综合平衡,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模型 土地利用 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整备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49
5
作者 魏孝荣 邵明安 高建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879-2884,共6页
研究不同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下的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对于全面准确评估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状况和土壤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 研究不同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下的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对于全面准确评估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状况和土壤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总有机碳变异较小(变异系数为34%),高活性有机碳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43%),有机碳的变异性随其活性的增强而增大.各组分有机碳之间极显著正相关,而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含量顺序一致.各组分有机碳在不同地形条件下以塬面土壤最高,沟道土壤最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以林地和农田土壤较高,草地土壤较低;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则以黑垆土最高,红土最低.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组分有机碳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环境条件不但直接影响有机碳的分布,还通过影响有机碳不同组分之间的关系来改变其分布特征.研究区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之间的关系受环境条件影响最大,中活性与高活性有机碳之间的关系受环境条件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有机碳 土地利用 地形条件 土壤类型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艳君 姜彤 吕宏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近20年来,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与城市化相关的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同样的环境问题。为了研究南京市的城市化和土地... 近20年来,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与城市化相关的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同样的环境问题。为了研究南京市的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1987、1998、2000年的三期遥感数据,通过分层分类的方法对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专题信息提取,结合GIS技术,获得研究区1987-1998,1998-2000年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据此全面分析了南京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13年来,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以大量蚕食耕地而显著增加,年均增幅达到1.92%;耕地和未利用地则明显减少,年均减幅分别为0.62%和1.21%;林地和水域有所增加,主要来自未利用地的转变,剩余12.35%的未利用地则转化为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引起这一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制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南京市 建设用地 耕地 城乡居民 增加 增幅 时空动态 林地 水域
下载PDF
黄土塬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大孔隙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高朝侠 徐学选 +2 位作者 宇苗子 张少妮 赵传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8-1584,共7页
土壤导水率及大孔隙数量是决定降雨-入渗的重要参数,对模拟土壤水分及溶质运移、建立流域水文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为确定黄土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大孔隙特征的影响,本文通过Hood入渗仪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较了该区刺槐林地、草地、小... 土壤导水率及大孔隙数量是决定降雨-入渗的重要参数,对模拟土壤水分及溶质运移、建立流域水文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为确定黄土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大孔隙特征的影响,本文通过Hood入渗仪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较了该区刺槐林地、草地、小麦地、苹果林地土壤导水率、大孔隙度和大孔隙连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刺槐林地、草地、小麦地、苹果林地的平均饱和导水率分别为58.60×10-6、54.90×10-6、35.30×10-6、23.40×10-6m·s-1,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单位面积有效大孔隙数目、大孔隙度及大孔隙连通性均依次为:刺槐林地≈草地>小麦地>苹果林地.植被恢复通过植物根系穿插、土壤动物活动等形成大孔隙,可显著提高土壤入渗性能.黄土区应坚持林草植被恢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Hood入渗仪 导水率 大孔隙度
原文传递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区土地利用的土壤养分效应 被引量:24
8
作者 马志敏 吕一河 +1 位作者 孙飞翔 王江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328-6334,共7页
土地利用影响地表覆被状况和生态过程,关系到土壤肥力与土壤碳库功能"源-汇"关系的改变。黑河中游甘州区和临泽县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荒漠绿洲区,以土壤表层(0—20 cm)养分变化为对象,利用2011—2012年甘州区和临泽县的土... 土地利用影响地表覆被状况和生态过程,关系到土壤肥力与土壤碳库功能"源-汇"关系的改变。黑河中游甘州区和临泽县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荒漠绿洲区,以土壤表层(0—20 cm)养分变化为对象,利用2011—2012年甘州区和临泽县的土壤野外调查数据和该区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两时期土壤表层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pH值)的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分别降低了3.54%和12.5%;而全氮、全钾和pH值分别增加了74.4%、98.2%和4.9%。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荒漠、耕地与草地三者在各土壤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林地在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上显著高于前三者。2011—2012年,耕地土壤的全磷、全氮与其它土地利用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利用的保持和改变对土壤养分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耕地的长期耕作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4.94%,全氮增加86.93%,全磷减少5.02%,土壤碱性增强;荒漠植被的自然演替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66.21%,全氮增加71.70%,全磷含量减少37.33%,土壤碱性变弱。所以,耕地扩张及其长期耕作活动将导致地力退化并有盐碱化风险,而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改善和土壤固碳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养分变化 荒漠绿洲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 被引量:23
9
作者 薛志婧 马露莎 +1 位作者 安韶山 王万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17-2925,共9页
通过对上黄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14个样点的采样分析,结合地统计学原理对小流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除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较弱外,其余两层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并呈现东部天然... 通过对上黄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14个样点的采样分析,结合地统计学原理对小流域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除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较弱外,其余两层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并呈现东部天然草地分布区与中部带状灌丛林地分布区空间变异程度较强的分布特点。不同土层深度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有机碳密度则表现为10—30cm最高,30—60cm其次,0—10cm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密度表现为:天然草地>果园>灌丛林地>河滩、河台地>撂荒地>人工草地>耕地。以土地利用方式为基本单元,对上黄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上黄小流域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46527.12t,其中,灌丛林地(22052.81t)和天然草地(14573.14t)的储量最高,占总储量的7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碳储量 土地利用方式 半方差函数模型
下载PDF
金沙江支流冲沟侵蚀区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入渗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维 张建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337,共5页
在保持原有植被条件下,采用野外双环入渗法对金沙江支流安宁河谷冲沟侵蚀发生区4种土地利用条件下(荒草地活动沟、荒草地稳定沟、裸地活动沟、耕地)土壤入渗性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前21.5 min土壤平均渗透率和累计入渗量均以荒草地稳定... 在保持原有植被条件下,采用野外双环入渗法对金沙江支流安宁河谷冲沟侵蚀发生区4种土地利用条件下(荒草地活动沟、荒草地稳定沟、裸地活动沟、耕地)土壤入渗性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前21.5 min土壤平均渗透率和累计入渗量均以荒草地稳定沟为最大,以裸地活动沟为最小,其余二者居中。4种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入渗过程相似,并且可以用考斯恰可夫(костяковАН)公式f(t)=at-b得到很好的表达。植被能够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而后者对改善土壤结构起着显著作用。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尤其是其中的大粒径团聚体(>3 mm)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土壤入渗性能。根量是能反映入渗性能强弱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具有良好入渗性的土壤,其地表径流减少,冲沟侵蚀得到有效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土地利用 入渗性 植被覆盖 冲沟侵蚀
下载PDF
基于RS、GIS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的研究——以扎龙湿地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袁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28,共4页
基于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以1995和2004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图像为基础数据源,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定性、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上探讨扎龙湿... 基于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以1995和2004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图像为基础数据源,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定性、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上探讨扎龙湿地区域的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呈现以沼泽地景观为基质的草地、耕地和盐碱地景观等相对为主体的交错湿地景观格局;各类生态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及空间位置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高盖度草地景观和盐碱地景观的景观面积和斑块数变化量远大于其它景观类型;自然环境是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分布的基础条件,土地覆盖格局指导人类对区域土地的利用;人文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诱导因素,直接体现在人口数目的增加和土地利用类型和利用程度的改变;发展经济的同时,按照一定的规划原则对土地进行利用,做到土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动态分析 土地利用 驱动力
下载PDF
雾灵山低山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田雨 庄莹 +2 位作者 曹义 张笑语 王学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4,共4页
针对雾灵山低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农田、果园、绿化林、果农间作和未利用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雾灵山地区的土地合理利用和水土保持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绿... 针对雾灵山低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农田、果园、绿化林、果农间作和未利用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雾灵山地区的土地合理利用和水土保持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绿化林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为最高,而含水量最低;果农间作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最低;未利用地的含水量和容重最高,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其他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其减少量有明显差异。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相比,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全氮和有机质含量较为缺乏,其中绿化林的各养分均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土地利用 雾灵山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易扬 信忠保 +2 位作者 覃云斌 肖玉玲 赵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49,56,共6页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典型流域选取林地、耕地、果园、撂荒地和草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地、耕地和撂荒地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果园和草地。耕地和果园的饱和持水量显著大于草地。各...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典型流域选取林地、耕地、果园、撂荒地和草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地、耕地和撂荒地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果园和草地。耕地和果园的饱和持水量显著大于草地。各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分物理因子基本具有一致性,其变异系数均属于中等变异。水平方向上各个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较为均一,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含水量平均为0.84mm/min和19.18%,土壤容重平均为1.34g/cm3,但毛管孔隙度均在10%以下,表层土壤通气透水性能较差。近年来虽大面积新修梯田、发展经济林,表土水分物理性质得到改良,但从整体性能上来看,还是较差,今后需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 水分物理性质 饱和导水率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土壤磷素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荣贵 林葆 H.Tiessen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8,共8页
对海拔2600~3000m农牧交替带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原、草原开垦后土壤磷素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退化草原包括:轻度(LDP),中度(MDP)和重度(HDP)3种类型,耕种土壤开垦年限从1至50年不等,土壤样品取自甘肃省7县市18个地点,主要土壤类型为黑钙... 对海拔2600~3000m农牧交替带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原、草原开垦后土壤磷素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退化草原包括:轻度(LDP),中度(MDP)和重度(HDP)3种类型,耕种土壤开垦年限从1至50年不等,土壤样品取自甘肃省7县市18个地点,主要土壤类型为黑钙土。通过进行磷的分级发现,草原开垦后土壤有机磷组分明显下降。种植8、16、41年后土壤有机磷分别下降8%、20%和36%;区域性土壤分析结果亦表明,耕种30年以上的土壤有机磷平均下降35%。有机质矿化,土壤侵蚀后由于耕作措施造成的底土与表土混合,以及无机磷肥的施用使得耕种土壤中Ca P明显增加。NaOH浸提的潜在活性有机磷,随着草原退化程度的增加和耕作年限的延长有递减的趋势。活性有机磷与总有机磷显著相关(R2=0 63),而活性有机磷的多寡与耕种和施肥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土壤磷素动态 土地利用 活性有机磷 总有机磷 施肥 耕作措施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蒋跃利 赵彤 +2 位作者 闫浩 黄懿梅 安韶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探讨植被区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在陕西省延河流域森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原区采集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样品(0—10cm,10—30cm),并对其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和微生物量磷(SMBP)及土壤理化性质... 为探讨植被区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在陕西省延河流域森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原区采集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样品(0—10cm,10—30cm),并对其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和微生物量磷(SMBP)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量磷的含量在3个植被区中均是在农地、撂荒地中相对较高,微生物量碳、氮在森林区表现为:乔木林地>农地;在森林草原区表现为:灌木林地>天然草地>乔木林地>农地>撂荒地;在草原区表现为:天然草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农地>撂荒地。相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在森林区最高,森林草原区次之,草原区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量碳、氮、磷、代谢熵、微生物量碳氮比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极为密切。因此,土壤微生物量能够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不同植被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用不同,林地和天然草地作用效果好,对土壤微生物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区 土地利用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
下载PDF
环太湖典型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磷素随地表径流迁移特征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鹏 高超 +1 位作者 姚琪 申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6-830,共5页
在环太湖丘陵地区选择4种有代表性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野外原位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磷素随地表径流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各场降雨水相总磷的“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呈对数正态分布。悬浮颗粒态磷是水相磷素迁移的主要形态,占水相... 在环太湖丘陵地区选择4种有代表性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野外原位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磷素随地表径流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各场降雨水相总磷的“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呈对数正态分布。悬浮颗粒态磷是水相磷素迁移的主要形态,占水相总磷的76%~89%,其浓度主要由表土总磷含量及地表径流量决定;而溶解态磷(DP)主要与表土中的有效磷含量以及径流与表土相互作用深度有关。溶解态无机磷(DIP)占溶解态磷的57%~85%,竹林的DIP浓度最高。菜地径流的有机磷含量(DOP)明显高于另外3种土地利用。不同土地利用下溶解态和悬浮态磷的迁移通量分别为23~92.7mg·m-2·a-1和113.4~364.3mg·m-2·a-1,与地表径流量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非点源污染 太湖流域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区域不同用地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梦婷 沈城 +3 位作者 吴健 黄沈发 李大雁 王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89-4896,共8页
以上海市闵行区典型快速城市化区域为例,基于36个地块595个点位土壤样品数据,分析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8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通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锌和镉含量的变异系数... 以上海市闵行区典型快速城市化区域为例,基于36个地块595个点位土壤样品数据,分析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8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通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锌和镉含量的变异系数较高,受人为活动影响特征明显.涉重工业用地、非涉重工业用地的重金属赋存相对较高,住宅用地和耕地重金属含量总体不高但具有其特异性组成特征,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相对最低.重金属锌和镉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较高,分别处于重度和中度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均为警戒或轻度污染水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为:涉重工业用地>非涉重工业用地≈住宅用地>耕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由于行业类别多、历史生产复杂和管理水平差异大等原因,具有较大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住宅用地和耕地等其他用地类型也呈现出一定的重金属累积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和地块再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及风险管控,是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区域 土壤重金属 土地利用类型 涉重工业用地 生态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莹 阮宏华 +2 位作者 黄亮亮 冯育青 齐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3-918,共6页
围湖造田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出现的与水争地的人类干扰活动。以太湖流域肖甸湖区为试验地,测定分析了该围湖造田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围湖造田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出现的与水争地的人类干扰活动。以太湖流域肖甸湖区为试验地,测定分析了该围湖造田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林和农田4种不同典型土地利用方式35年后0~10 cm、10~20 cm、20~40 cm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的差异,以及土壤易氧化碳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林地显著高于农田,阔叶林高于针叶林。土壤易氧化碳含量随季节与土层深度的变化而变化,香樟林与毛竹林春夏季节大于冬季,水杉林与农田季节波动较平缓。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均随土层增加含量递减。与围湖地区内的溪流底泥相比,林地与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有明显增加;与旱地发育的植被土壤相比,围湖后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易氧化碳含量较高,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较差。围湖造田作为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干扰方式,显著改变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特征,因此在研究全球碳循环中,围湖造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应该给予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湖造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易氧化碳 季节动态
下载PDF
贵州普定喀斯特关键带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倩 韩贵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69-3277,共9页
采用BCR分步提取法对普定喀斯特关键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如Cd、Cr、Zn、Fe、Ni和Mn)的分布及其形态进行分析,评估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生态环境潜在风险.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Fe、Zn、Cr和Ni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不... 采用BCR分步提取法对普定喀斯特关键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如Cd、Cr、Zn、Fe、Ni和Mn)的分布及其形态进行分析,评估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生态环境潜在风险.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Fe、Zn、Cr和Ni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不易被生物所利用;而Cd和Mn的有效态含量较高,有较强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普定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质有利于重金属Cd、Fe、Cr和Ni的可氧化态转化,Ni、Fe和Mn的可氧化态倾向于富集在土壤大团聚体内.风险评估指数法(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评估结果显示,普定土壤表现出轻微生态危害,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除Cd)对生态环境有较低的风险,耕地和弃耕地中Cd对环境构成的风险更高,与施肥和喷洒农药等活动造成土壤中外源金属元素输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化学形态 普定喀斯特关键带 风险评估 土地利用方式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形和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祎 李鹏 +2 位作者 肖列 赵宾华 时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0-1150,共11页
土壤有机碳(SOC)作为土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植物生长的主要元素,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球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以黄土高原王茂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间隔为150m经纬网格分5层采集0~100cm土壤样品,... 土壤有机碳(SOC)作为土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及植物生长的主要元素,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球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以黄土高原王茂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间隔为150m经纬网格分5层采集0~100cm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包括4种地形(坡顶、坡上、坡中、坡下)和5种土地利用类型(坡耕地、林地、草地、灌木、梯田),共采集土壤样品1540个,探讨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SOC含量和分布影响,并通过Kriging插值计算流域内SOC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黄土丘陵第一副区王茂沟小流域在0~100cm土层中,SOC平均含量坡上(4.49g·kg^-1)和坡中(4.30g·kg^-1)含量最高,其次为坡下(3.97g·kg^-1),坡顶SOC含量最低(3.34g·kg^-1);坡耕地SOC含量最低。林地(4.31g·kg^-1)、梯田(4.25g·kg^-1)、草地(4.12g·kg^-1)和灌木(3.82g·kg^-1)分别较坡耕地(3.47g·kg^-1)SOC含量增加24.2%、22.4%、18.7%和10.1%。表层SOC更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可明显固存深层(>20cm)SOC。方差成分估计表明,土地利用、地形、深度以及土地利用与地形的交互作用对流域剖面SOC含量空间分布有着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地形对SOC含量的贡献率最高(32.50%)。土地利用与地形的交互作用在各因子的交互作用中表现出对SOC含量变异解释度最高(7.4%)。流域SOC在空间上呈斑块分布,随着深度的增加,流域SOC的空间分布向均一性发展。研究结果为黄土区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及退耕还林的固碳效益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有机碳 地形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