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德军 皱顺平 《山西建筑》 2009年第29期355-356,共2页
针对土地测量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介绍了几种不同时期、不同技术手段的土地测量方法,指出新一代3D激光扫描系统和GPCAD软件结合生成三维地面模型直观反映出宗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体现了快速、简单、精确的特性,满足了诸多需求。
关键词 土地测量 测量方法 精度
下载PDF
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与土地开发管理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一品 《建筑技术开发》 2016年第8期122-123,共2页
在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我国国土资源严重稀缺的国情之下,土地开发管理工作对土地测绘提出了更高层次和更加严格的要求。作为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性和必备工作,土地测绘不仅能为土地规划部门提供精确的数据资料和技术保障,而且能对土地开... 在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我国国土资源严重稀缺的国情之下,土地开发管理工作对土地测绘提出了更高层次和更加严格的要求。作为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性和必备工作,土地测绘不仅能为土地规划部门提供精确的数据资料和技术保障,而且能对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的引导。为探究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对土地开发管理的必要性、土地开发管理对土地测绘信息化提出的具体要求,并系统地总结土地测绘信息化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相关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测绘 土地开发管理 信息化
下载PDF
GPS遥感测绘方法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忠赣 伍慧群 《中国锰业》 2020年第1期75-77,共3页
土地测绘是查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后期规划、利用的基础依据,因此,如何更准确的、快速的获得现阶段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GPS遥感测绘方法为研究对象,以某地区土地测绘实例为分析目标,着重讲述GPS遥感测绘方法... 土地测绘是查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后期规划、利用的基础依据,因此,如何更准确的、快速的获得现阶段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GPS遥感测绘方法为研究对象,以某地区土地测绘实例为分析目标,着重讲述GPS遥感测绘方法中的CORS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的提高了测绘精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测绘效率,在土地测绘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遥感测绘 土地测绘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土地测绘坐标系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树芳 许云燕 王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101,共6页
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土地测绘坐标系选择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测量方式进行精度对比.研究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能够高精度、高效率、更便捷地获得观测量,计算出投影变形,进而判断坐标系的选择是否满足土地测绘的精度需求.
关键词 北斗导航 土地测绘 工程测量
下载PDF
CORS系统在国土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于亚杰 王敬泉 黎光明 《山西建筑》 2015年第24期200-202,共3页
介绍了CORS系统的基本概念,针对CORS系统的主要特点,分析了CORS系统的设置方法,对其在外业中的应用技术作了论述,指出CORS系统提高了国土测绘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关键词 CORS系统 国土测绘 应用 准确性
下载PDF
城市国土测绘数据管理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鹏飞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第4期82-84,共3页
城市测绘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具体的参数和信息会有更高要求。城市测绘不仅要辅助城市规划设计,还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深化,积累了大量的土地测绘成果数据,是重要的资源。用于城... 城市测绘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具体的参数和信息会有更高要求。城市测绘不仅要辅助城市规划设计,还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深化,积累了大量的土地测绘成果数据,是重要的资源。用于城市测绘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日益成熟和普及,包括GIS系统处理能力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特别是通过云计算和网络大数据集成技术的大规模测绘信息。规模化城市测绘土地管理测绘项目成果各类统计数据综合管理和利用,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测绘成果数据综合管理效率和综合应用管理效果。大规模城市地理空间和地图信息统计数据库系统的全面建设,各类信息管理和服务应用智能终端的全面建设和推广,包括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设备,可用于系统访问全市国土测绘工程成果统计数据库,获取丰富的统计数据管理信息。城市测绘机构和企业在大型信息化城市建设中开展各种战略整合和资源整合,促进城市测绘、土地管理、测绘工程绩效和统计数据综合管理高效发展。同时,也直接推动了我国城市测绘建设的巨大而快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测绘 数据管理 城市建设
下载PDF
GPS遥感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7
作者 曹传龙 《建筑与装饰》 2022年第12期193-195,共3页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新型设备与技术,在各行业中不断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此时,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加重了新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使用,尤其是遥感技术和GIS技术。但是,目前这两种技术的融合还在初...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新型设备与技术,在各行业中不断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此时,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加重了新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使用,尤其是遥感技术和GIS技术。但是,目前这两种技术的融合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对土地测绘数据精准性造成了影响。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既往土地测绘实践经验,对GPS遥感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进行全面探讨,以期众测绘同业人员能对其中的成功经验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遥感测绘 土地测绘 工程测量
下载PDF
中海达一体化蓝牙RTK5800G在国土系统的应用
8
作者 黄榕波 《地理空间信息》 2006年第4期74-76,共3页
中海达HD5800G一体化蓝牙RTKGPS测量系统的诞生推动我国国产GPS行业整体水平向国际水平靠拢。阐述了本单位使用中海达GPS系列HD5800G一体化蓝牙RTK测量系统应用于国土系统测绘中的优点及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GPS 差分技术 蓝牙一体化 双频RTK 国土测绘
下载PDF
基于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的广州市建设用地识别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翔 朱江 +3 位作者 尹向东 姚江春 黄嘉玲 李密滔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02-1810,共9页
夜间灯光数据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可用于识别城市建设用地。目前主要利用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建设用地识别,由于数据质量原因,这两类数据的识别结果精度较差。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与比以往夜间灯光数据相比,时间分辨... 夜间灯光数据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可用于识别城市建设用地。目前主要利用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建设用地识别,由于数据质量原因,这两类数据的识别结果精度较差。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与比以往夜间灯光数据相比,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明显提升,是进行建设用地提取的更理想的数据源。本研究首先对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进行辐射和影像配准,提高数据质量,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影像分类方法对广州市2017年建设用地分区识别,并利用Kappa系数分区、分地类评价识别结果精度。研究发现:①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识别建设用地的精度明显优于利用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识别结果的精度;②广州市中心城区辖区的建设用地识别结果精度较高,识别结果Kappa系数均在0.9以上;外围辖区识别结果精度相对较低,识别结果Kappa系数为0.85左右;③城市、建制镇等单个地块面积较大、灯光亮度较高的地类识别结果精度较高,识别结果Kappa系数均在0.9以上;村庄用地、铁路公路用地由于单个地块面积小、布局比较分散、部分路段无照明条件等原因,识别结果Kappa系数相对较低,为0.85左右;采矿、风景及特殊用地夜间基本无人类活动,缺少夜间灯光,难以用夜间灯光数据识别,Kappa系数为0.45左右。本研究证明了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能有效识别建设用地,同时丰富了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珈一号卫星 夜间灯光数据 支持向量机 建设用地识别 广州市
原文传递
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耕地遥感精准提取与分析——以贵州省北盘江镇与花江镇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馨 周忠发 +4 位作者 王玲玉 骆剑承 孙营伟 刘巍 吴田军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9-302,共14页
选取北盘江镇与花江镇作为研究区,利用谷歌高精度遥感影像,结合分区分层分级思想,基于深度学习与传统约束方法对研究区耕地进行精准提取。结果表明:1)在数量精度上,以视觉形态差异对研究区进行分区并选取不同模型训练获得的精细地块,面... 选取北盘江镇与花江镇作为研究区,利用谷歌高精度遥感影像,结合分区分层分级思想,基于深度学习与传统约束方法对研究区耕地进行精准提取。结果表明:1)在数量精度上,以视觉形态差异对研究区进行分区并选取不同模型训练获得的精细地块,面积约为9867 hm2,与实际数量基本一致,F-Measure主要分布在[0.82,0.98]之间,受到地形和岩石裸露率的影响,石漠化严重地区耕地提取精度较低。2)在形态精度上,预测耕地与实际耕地的GIOU主要分布在[0.7,1]之间,分割正确率>0.85,表明预测耕地边界与实际地块边界吻合度高,提取结果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3)利用地貌坡度等约束条件对耕地进行划分发现,研究区以喀斯特耕地为主,占比74%,并且石漠化程度较严重,其中轻度石漠化耕地与中度石漠化耕地占总耕地的32%。在石漠化地区,耕地的狭长程度、破碎程度受人类影响较大;距离居民地越近、可达性越高的地区,其土地利用率越高,斑块越破碎。文章所提出方法可用于耕地破碎、地形复杂地区的耕地提取,能够为地区的发展、耕地治理与研究、环境保护与决策等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石漠化耕地 深度学习 耕地制图 耕地提取
下载PDF
浅谈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鹏 《价值工程》 2018年第29期216-218,共3页
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下,我国在土地开发工作中更为严格,开始向着现代化发展。在该程度上,需要将土地测绘技术应用到土地开发整理中,达到信息的准确获取,促使全面测量,以保证工作意义的发挥和实现。因此,在文章中,对土地测绘技术... 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下,我国在土地开发工作中更为严格,开始向着现代化发展。在该程度上,需要将土地测绘技术应用到土地开发整理中,达到信息的准确获取,促使全面测量,以保证工作意义的发挥和实现。因此,在文章中,对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做出详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测绘技术 土地开发 整理 应用
下载PDF
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超杰 《黑龙江科学》 2019年第16期146-147,共2页
影响土地测绘工作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如果土地测绘工作的周边环境较差,测绘设备的性能以及测绘人员的操作水平就会受到限制,使土地测绘的实际误差不断扩大,土地测绘仪器的精度也会受到影响。部分测绘人员的专业素质... 影响土地测绘工作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如果土地测绘工作的周边环境较差,测绘设备的性能以及测绘人员的操作水平就会受到限制,使土地测绘的实际误差不断扩大,土地测绘仪器的精度也会受到影响。部分测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偏低,测绘方法不够严谨,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完成测绘,导致测绘结果的准确率偏低。介绍了测绘技术信息化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获取、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还可以快速、高效、精确地获取相关影像,进而实现三维处理的智能化、自动化,为土地开发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信息。土地测绘技术信息化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如保证土地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确定土地资源的应用方向和应用分区,从多角度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及分配。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用地信息、闲置的土地面积进行更加准确地测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数据库,利用数据之间的共享性对测绘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保证土地资源数据信息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测绘技术 信息化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for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and State-Level Climate Mediation Policy: A GIS Methodology Applied to Connecticut 被引量:1
13
作者 Linda Powers Tomasso Mark Leight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4年第17期1572-1587,共16页
Greenhouse gas (GHG) inventories conducted at state and regional levels serve to quantify long-term emissions trends and set benchmarks against which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ate government-mandated emission... Greenhouse gas (GHG) inventories conducted at state and regional levels serve to quantify long-term emissions trends and set benchmarks against which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ate government-mandated emissions reductions. GHG inventories which incompletely account for land use, land change, and forestry (LUCF) due to insufficient measurement tools discount the value of terrestrial carbon (C) sinks. In consequence, sink preservation is often omitted from regional land use plann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ccounting methodology which estimates foregone C sequestration derived LUCF change in the southern New England State of Connecticut (CT). The Natural Capital Project’s InVEST program provided a template for modeling C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for CT’s land class categories. LandSat mapping of long-term land cover patterns in CT conducted by CLEAR at the University of CT served as input data for InVEST computer modeling of C sequestration, both realized and foregone due to LUC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Land converted from high C density forestland to low density C land cover classes reduced the rate of C sequestration loss at 4.62 times the rate of forest reduction. Forest loss of 3.83% over twenty-five years was responsible for foregone C sequestration equivalent to 17.68% of total 2010 sequestration. 2) Accumulating C stocks pushed total annual sequestration from a 1985 baseline level of 866 MMTCO2 to 1116 MMTCO2 by 2010—a 250 MMTCO2 increment. 3) C sequestration from forest loss since 1985 would have yielded additional sequestration of 53.74 MMTCO2 by 2010. By 2002, foregone yield surpassed CT’s annual fossil fuel emissions, currently at 40 MMTCO2. 4) Preservation of forest C stocks over time becomes the determining factor for influencing biomass C sequestration levels. Deciduous forests have a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CO2 budgets. The ground-up methodology to quantify land-based C sequestration presented here demonstrates the influence of forest biomass in state-level C mitigation eff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 CARBON Density CLIMATE CHANGE GIS land mapping land Use CHANGE
下载PDF
城镇勘测定界中运用Visual LISP语言快速制作宗地图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瑞莲 毛卫民 +2 位作者 曹树军 朱建军 宋义军 《城市勘测》 2008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Visual LISP语言编程在AutoCAD软件环境下快速制作宗地图,自动注记距离、面积、点号,并改线型、缩比例尺,充分运用子程序,减小文件字节,方便操作,提高效率。
关键词 城镇勘测定界 VISUAL LISP AUTOCAD 宗地图
下载PDF
试论土地整理测绘 被引量:46
15
作者 张金亭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年第1期29-31,共3页
土地整理测绘是开展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和施工放样等环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详细比较土地整理测绘与地形测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程测绘和一般的地籍测绘的异同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界定了“土地整理测绘”... 土地整理测绘是开展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和施工放样等环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详细比较土地整理测绘与地形测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程测绘和一般的地籍测绘的异同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界定了“土地整理测绘”这一新的测绘工作。对其内涵、类型、内容、特点、施测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为完善测绘理论和指导土地整理测绘实践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测绘 专题测绘 整理规划
下载PDF
SPOT4-VEGETATION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盖制图与验证 被引量:27
16
作者 卢玲 李新 +4 位作者 董庆罕 Else Swinnen Frank Veroustraete 王建华 王一谋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4-220,T005,共8页
利用SPOT4 VEGETATION的遥感数据产品生成的NDVI与NDWI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图像集 ,通过ISODATA非监督分类方法 ,编制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盖图。以TM影像人工解译结果作为真实值 ,通过对西北五省共计 47个均匀分布且异质性强的 2 5km× ... 利用SPOT4 VEGETATION的遥感数据产品生成的NDVI与NDWI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图像集 ,通过ISODATA非监督分类方法 ,编制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盖图。以TM影像人工解译结果作为真实值 ,通过对西北五省共计 47个均匀分布且异质性强的 2 5km× 2 5km样本区内的土地覆盖类型及其面积进行统计分析 ,修正了SPOT4 VEGETATION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建立了各省验证结果的样本统计直方图并计算其回归系数。结果表明SPOT4 VEGETATION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盖图在总体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影响遥感数据自动分类精度 ,造成土地覆盖误判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即异物同谱和混合像元问题。对于前者通过叠加各种辅助数据如DEM等可以降低误判的机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北地区 土地覆盖 制图 遥感数据 NDVI TM影像
下载PDF
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2
17
作者 张奇 胡石元 +1 位作者 施秧秧 朱彦刚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8年第2期20-22,共3页
在概述土地整理测绘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以江西省大余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和探讨,得出GPS-RTK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土地整理测绘。
关键词 土地整理测绘 GPS-RTK技术 应用
下载PDF
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地形梯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路昌 雷国平 +1 位作者 周浩 杨雪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3-60,F0003,共9页
研究目的: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揭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原因、过程及机理,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法、地形位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研究结果:(1)各地类在地形梯度上表... 研究目的: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揭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原因、过程及机理,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法、地形位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研究结果:(1)各地类在地形梯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层级分布特征,水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地形梯度优势分布区均为低区段,旱地和建设用地为低、中低区段,林地为中低、中高和高区段;(2)土地利用变化以稳定型和前期变化型为主,二者分布较为分散,稳定型主要为低、中低地形梯度的旱地和中、高地形梯度林地,前期变化型主要为低地形梯度的旱地和中地形梯度的林地二者转变为水田,其余图谱类型的比例均在5%以下,分布较为集中,主要表现为低地形梯度耕地内部结构转变。研究结论:在自然、社会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下,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地形梯度效应显著,未来应加强对低地形梯度耕地和中、高地形梯度林地的规划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 地形位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标准差椭圆 挠力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预测①——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韩杏杏 陈杰 +2 位作者 王海洋 巫振富 程道全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59,共8页
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掌握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对土壤肥力定向培养和农业生产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辉县市5 922个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斑中心点为基础数据,并分别按8∶2、7∶3、6∶4的比例随机划分... 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掌握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对土壤肥力定向培养和农业生产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辉县市5 922个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斑中心点为基础数据,并分别按8∶2、7∶3、6∶4的比例随机划分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以土壤类型作为辅助定性变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模拟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自然环境变量(坡向、曲率、坡度、高程、土壤质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社会经济因子(排水能力、灌溉状况)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①当训练集与检验集中样点数量的比例为8∶2时,对应的随机森林模型总体上预测精度较高;②选用80%基础数据作为训练集时,预测得到的地图与已有图件相比,相关性达到0.859;③当用303个实地数据验证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595。通过对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发现土壤质地是研究区农用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重要影响因子。因此,随机森林模型作为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模拟输入变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预测图件与实际情况相符,但对有机质含量精细的差异不能很好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土壤有机质 耕地预测制图 辉县市
下载PDF
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及应用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鲍丽然 李瑜 +2 位作者 贾中民 严明书 邓海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基于Arcgis平台,以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对重庆市荣昌区耕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价及其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质量较好,地球化学等级以中等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74.44%,优质和良好等级占24%。土壤养分综合等级以中等为主,有... 基于Arcgis平台,以耕地图斑为评价单元,对重庆市荣昌区耕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价及其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质量较好,地球化学等级以中等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74.44%,优质和良好等级占24%。土壤养分综合等级以中等为主,有机质、氧化钙和磷元素较缺乏,钾、硫、锌等多种元素较丰富。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清洁和轻微污染区面积较大,轻度至重度污染区不足1%,土壤污染主要由Cd元素引起。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可广泛应用于耕地分等定级、基本农田划定、土地整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图斑 地球化学评价 荣昌区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