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土-气候关系模型评述 被引量:60
1
作者 李新 程国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5-321,共7页
冻土气候关系模型是目前冻土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评述了冻土对气候系统的响应模型以及陆面过程模型中的各种冻土参数化方案 .建立在传热学基础上的物理模型具有动态性、普适性的优点 ,适合于冻土工程计算 ,当把它们推广到面上时 ,需要对... 冻土气候关系模型是目前冻土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评述了冻土对气候系统的响应模型以及陆面过程模型中的各种冻土参数化方案 .建立在传热学基础上的物理模型具有动态性、普适性的优点 ,适合于冻土工程计算 ,当把它们推广到面上时 ,需要对其进行简化 .经验模型大都只使用有限的变量 ,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紧密 ,因此模型具有空间性 ,较为适合于冻土制图 .陆面过程模型中的冻土参数化目前有 3类方法 :1)限定或修正水热参数 ;2 )比较单位土层中耗热或放热量与可耗热或可放热量而计算产冰率 ;3)使用土壤基质势定义土壤冻结后的未冻水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气候关系模型 冻土模型 冰土参数化 陆面过程 气候系统
下载PDF
陆气相互作用及陆面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2
作者 陈海山 孙照渤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7-288,共12页
较为全面地回顾了有关陆气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陆面模式的发展现状 ,结合近年来开展的有关陆气相互作用的 2 0多个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和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陆面模式 ,分析了当前陆气相互作用及陆面模式研究中存在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 较为全面地回顾了有关陆气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陆面模式的发展现状 ,结合近年来开展的有关陆气相互作用的 2 0多个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和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陆面模式 ,分析了当前陆气相互作用及陆面模式研究中存在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气相互作用 陆面模式 研究进展 大气 地表反照率 土壤湿度 土壤温度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结构日变化的高分辨模拟对比 被引量:54
3
作者 陈炯 王建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3-411,共9页
使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分别选用两种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YJ,YSU)和3种陆面参数化方案(SLAB,Noah,RUC),对2004年7月1日08:00—7月4日20:00(北京时)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结构进行1 km的高分辨模拟。对比分析了近地面层风场、温度场以... 使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分别选用两种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YJ,YSU)和3种陆面参数化方案(SLAB,Noah,RUC),对2004年7月1日08:00—7月4日20:00(北京时)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结构进行1 km的高分辨模拟。对比分析了近地面层风场、温度场以及边界层的日变化特征,结果发现:WRF模式基本模拟出了北京夏季边界层的日变化特征;在边界层方案中,MYJ方案描述的边界层结构较YSU方案合理;Noah陆面模式较好地反映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无降水时,风速及边界层高度对于陆面过程不敏感,而降水发生后,陆面过程对于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增大;各方案模拟的城区风速明显偏大,这是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建筑物的阻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边界层参数化 陆面过程 城市边界层
下载PDF
A Land Surface Model(IAP94) for Climate Studies PartI:Formulation and Validation in Off-line Experiments 被引量:57
4
作者 戴永久 曾庆存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9,共23页
The IAP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land-surface model (IAP94) is described. This model is a comprehensive one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 for the processes of vegetation, snow and soil. Particular attention has ... The IAP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land-surface model (IAP94) is described. This model is a comprehensive one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 for the processes of vegetation, snow and soil. Particular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ases with three water phases in the surface media. On the basis of the mixture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fluid dynamics of porous media, the system of universal conservational equations for water and heat of soil, snow and vegetation canopy has been constructed. On this background, all important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he water and heat balance in media can be considered naturally, and each factor and term possess distinct physical meaning. In the computation of water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the water phase change and the heat transportation by water flow are taken into account. Moreover, particular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water vapor diffusion in soil for arid or semi-arid cases, and snow comp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rface turbulent flux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erodynamic and thermal roughness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aerodynamic roughness of vegetation is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canopy density, height and zero-plane displacement. An extrapolation of log linear and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is used when calculating the wind profile within canopy. The model has been validated against field measurements in off-line simulations. The desirable model′s performance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AP94 is able to reproduce the main physical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energy and water balances in the global land surface. Part II of the present study will concern the validation in a 3-D experiment coupled with the IAP Two-Level AG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surface model Off-line Experiment VALIDATION
下载PDF
CLDAS土壤湿度模拟结果及评估 被引量:50
5
作者 韩帅 师春香 +7 位作者 姜立鹏 张涛 梁晓 姜志伟 徐宾 李显风 朱智 林泓锦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9-378,共10页
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 V1.0)由陆面驱动数据融合和陆面模式模拟两部分组成。基于驱动数据,选取Canmunity Land Model 3.5(CLM3.5)作为CLDAS V1.0系统的陆面模式进行模拟试验,并对土壤模拟结果进行评估。利用2013年经过质量... 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 V1.0)由陆面驱动数据融合和陆面模式模拟两部分组成。基于驱动数据,选取Canmunity Land Model 3.5(CLM3.5)作为CLDAS V1.0系统的陆面模式进行模拟试验,并对土壤模拟结果进行评估。利用2013年经过质量控制的中国气象局业务化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实况数据、青藏高原试验观测数据及国际同类产品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各省以及全国平均结果看,相关系数普遍在0.8以上,偏差基本为-0.04~0.04 mm^3·mm^(-3),平均均方根误差为0.04~0.05 mm^3·mm^(-3),在青藏高原地区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精度也有一定提高。总体而言,模拟结果已达到较高精度,数据集产品对中国区域干旱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DAS 陆面模式 土壤湿度 干旱监测
下载PDF
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进展——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6
作者 吴统文 宋连春 +24 位作者 李伟平 王在志 张华 辛晓歌 张艳武 张莉 李江龙 吴方华 刘一鸣 张芳 史学丽 储敏 张洁 房永杰 汪方 路屹雄 刘向文 魏敏 刘茜霞 周文艳 董敏 赵其庚 季劲钧 Laurent Li 周明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9,共18页
较全面地介绍了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发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全球近280 km较低分辨率的全球海-陆-气-冰-生物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和110 km中等大气分辨率的BCC_CSM1.1(... 较全面地介绍了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发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全球近280 km较低分辨率的全球海-陆-气-冰-生物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和110 km中等大气分辨率的BCC_CSM1.1(m),以及大气、陆面、海洋、海冰各分量模式的发展。BCC_CSM1.1和BCC_CSM1.1(m)气候系统模式均包含了全球碳循环和动态植被过程。当给定全球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源排放后,就可以模拟和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BCC_CSM1.1和BCC_CSM1.1(m)已应用于IPCC AR5模式比较,为中外开展气候变化机理分析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还介绍了BCC_CSM1.1和BCC_CSM1.1(m)参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大量试验分析评估结果,BCC_CSM能够较好地模拟20世纪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平均态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近1000年的历史气候变化,所预估的未来100年气候变化与国际上其他模式的CMIP5试验预估结果相当。初步的分析表明,分辨率相对高的BCC_CSM1.1(m)在区域气候平均态的模拟上优于分辨率较低的BCC_CSM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 大气环流模式 陆面过程模式 海洋环流模式
下载PDF
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5
7
作者 黄春林 李新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4年第5期424-430,共7页
大气、海洋数据同化系统的完善和发展,促进了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研究。本世纪初,随着北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建立,利用卫星、雷达数据同化地表土壤水分、地表温度、能量通量等工作正逐步展开。与此同时,陆面数据同化的研究也已经... 大气、海洋数据同化系统的完善和发展,促进了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研究。本世纪初,随着北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建立,利用卫星、雷达数据同化地表土壤水分、地表温度、能量通量等工作正逐步展开。与此同时,陆面数据同化的研究也已经成为当前陆面过程和水文过程研究的热点。以北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欧洲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中国西部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为例,对当前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的基本框架作了详细介绍;并指出了当前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发展中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陆面模型 KALMAN滤波 模拟退火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BCC Climate System Mode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for Climate Change Studies 被引量:40
8
作者 吴统文 宋连春 +24 位作者 李伟平 王在志 张华 辛晓歌 张艳武 张莉 李江龙 吴方华 刘一鸣 张芳 史学丽 储敏 张洁 房永杰 汪方 路屹雄 刘向文 魏敏 刘茜霞 周文艳 董敏 赵其庚 季劲钧 Laurent LI 周明煜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1期34-56,共23页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BCC_CSM) and its four component models (atmosphere, land surface, ocean, and sea ice). Two recent versions ...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BCC_CSM) and its four component models (atmosphere, land surface, ocean, and sea ice). Two recent versions are described: BCC_CSMI.1 with coarse resolution (approximately 2.8125°× 2.8125°) and BCC_CSMI.I(m) with moderate resolution (approximately 1.125°×1.125°). Both versions are fully cou- pled climate-carbon cycle models that simulate the global terrestrial and oceanic carbon cycles and include dynamic vegetation. Both models well simulate the concentration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atmospheric CO2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with anthropogenic CO2 emissions prescribed. Simulations using these two versions of the BCC_CSM model have been contributed to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five (CMIP5) in sup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1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 These simulations are available for use by bo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for investiga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for future climate projections. Simulations of the 20th century climate using BCC-CSMI.1 and BCC_CSMI.I(m) are presented and validated,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seasonal evolu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n global and continental scales. Simulations of climate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and projections of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next century are also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Both BCC_CSMI.1 and BCC_CSMI.I(m) perform well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CMIP5 models. Preliminary analyses in- dicate that the higher resolution in BCC CSMI.I(m) improves the simulation of mean climate relative to BCC_CSMI.1, particularly on regional sc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BCC_ CSM)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model land surface model ocean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ea ice model
原文传递
中国西部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9
作者 卢玲 李新 +1 位作者 黄春林 Frank Veroustraete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7-784,共8页
利用净初级生产力模型C-FIX,陆面过程模型CoLM以及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数据集,定量估算了2002年西部地区1 km分辨率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时空格局分布.模型估算2002年西部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总量约为0.96 PgC,蒸散发总量约为2 098 km3,整... 利用净初级生产力模型C-FIX,陆面过程模型CoLM以及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数据集,定量估算了2002年西部地区1 km分辨率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时空格局分布.模型估算2002年西部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总量约为0.96 PgC,蒸散发总量约为2 098 km3,整个西部地区平均单位面积上年均WUE约为0.32 gC.mm^-1.西部地区WUE时空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异质性:WUE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区域,年均WUE最高可达4 gC.mm^-1.m^-2;其次为西藏东南隅以及陕西和甘肃南部山区,年均WUE约在1~2 gC.mm^-1.m^-2之间.WUE最低值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北沙漠地区,年均WUE基本在0.4 gC.mm^-1.m^-2以下.研究发现,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荒漠植被呈现出相对高的WUE水平,反映出适度水分亏缺地区的天然植被生态系统可能具有较水分充足地区植被生态系统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功能.通过定量分析比较不同植被生态系统WUE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廓线,得到西部地区主要植被生态系统的年均WUE大小为山区森林〉荒漠乔灌丛〉灌溉农田〉高寒草地〉寒漠和戈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陆面过程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模型 遥感 中国西部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区域土壤水分供给量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 被引量:24
10
作者 牛振国 李保国 张凤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3-177,共5页
与以数量结构生态优化为目标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不同 ,提出了基于主要生态过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的思路。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在对主要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的基础上 ,建立了土地利用最小耗费表面模型 ,探讨了土地利用时空格局... 与以数量结构生态优化为目标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不同 ,提出了基于主要生态过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的思路。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在对主要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的基础上 ,建立了土地利用最小耗费表面模型 ,探讨了土地利用时空格局优化模式研究的技术途径。最后 ,以受沙质荒漠化威胁地区较严重的鄂尔多斯高原的考考赖沟流域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土壤水分供给量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 优化模式 耗费表面模型
下载PDF
陆面模式中土壤冻融过程参数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1
作者 王澄海 董文杰 韦志刚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4-52,共9页
土壤冻融过程在寒区水文和气候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陆面模式中土壤冻融过程的参数化对模式的设计和模拟结果有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广泛应用的Bucket ,SIB ,BATS ,VIC ,BEAS ,LSM等几种主要的陆面模式中的冻融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总结... 土壤冻融过程在寒区水文和气候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陆面模式中土壤冻融过程的参数化对模式的设计和模拟结果有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广泛应用的Bucket ,SIB ,BATS ,VIC ,BEAS ,LSM等几种主要的陆面模式中的冻融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总结和比较。首先 ,详尽地描述了土壤冻融与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结和评述了土壤冻融过程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其次 ,对几种主要的陆面过程模式在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中对冻融过程的考虑及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还对冻结深度和冻结周期的预报模式进行了简介 ,最后对该领域当前面临的主要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融 大气环流模式 陆面过程模式 参数化方案 气候变化
下载PDF
LASG/IAP大气环流谱模式对陆面过程的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32
12
作者 包庆 刘屹岷 +3 位作者 周天军 王在志 吴国雄 王鹏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7-1090,共14页
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最近发展的高分辨率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26,分别与两个陆面模式———NCAR通用陆面模式CLM和简化的简单生物圈模式SSiB进行耦合。在比较了两个陆面过... 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最近发展的高分辨率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26,分别与两个陆面模式———NCAR通用陆面模式CLM和简化的简单生物圈模式SSiB进行耦合。在比较了两个陆面过程模式,指出CLM改进方面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两个陆气耦合模式所模拟的陆气通量交换结果,指出新版本的陆气耦合模式(SAMIL-R42L26与CLM耦合)对表面感热、温度、降水率、潜热通量和海平面气压场的模拟能力大大提高,尤其对于夏季表面感热通量场,使亚洲北部和东南部、格陵兰岛以及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数值从100 W/m2降低到接近60 W/m2,与NCEP再分析资料一致。新版本的陆气耦合模式模拟陆地表面能量收支趋于平衡,为下一步发展海-陆-气-冰耦合气候系统模式提供保障。采用CLM陆面模式,SAMIL-R42L26能较好地模拟亚洲季风区地表感热和潜热的季节演变趋势,而采用SSiB陆面模式的结果,则存在较大误差。文中的结果表明,不同的陆面模式所模拟的大气下垫面(包括洋面)通量发生的变化,通过陆气耦合过程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局地性的,而且是全球范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式 陆面模式 陆气通量
下载PDF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雍斌 张万昌 刘传胜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1-970,共10页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何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陆面过程模式的双向耦合,并将其有机嵌入大气模式中,是未来大气环流模式(GCM)和区域气候模式(RCM)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简单介绍陆面过程模式和...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何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陆面过程模式的双向耦合,并将其有机嵌入大气模式中,是未来大气环流模式(GCM)和区域气候模式(RCM)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简单介绍陆面过程模式和水文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水文模型和陆面过程耦合研究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模式耦合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和未来工作的研究要点.最后,探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在全球变化研究框架中的地位与意义,并展望了陆面水文过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陆面模式 陆面水文过程 耦合 全球变化 参数化
下载PDF
近30年来中国陆地蒸散量和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邴龙飞 苏红波 +1 位作者 邵全琴 刘纪远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共13页
对NOAH陆面模式模拟的近30年中国陆地蒸散量和土壤含水量,按照6大片区和5种生态系统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全国以及各大区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蒸散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研究不同类型蒸散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中国陆地蒸散量总体呈增加的... 对NOAH陆面模式模拟的近30年中国陆地蒸散量和土壤含水量,按照6大片区和5种生态系统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讨论全国以及各大区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蒸散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研究不同类型蒸散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中国陆地蒸散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年内蒸散量最大的月份是7月,年末和年初蒸散量较小。而我国中南、西南、华东、东北和西北蒸散量变化趋势和全国的总趋势一致,呈增加的趋势。华北地区蒸散量近30年来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华北蒸散量最大的年份是上世纪90年代。在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中,林地蒸散最大的有东北、华东、西南和中南4区;而华北和西北草地在各类型中蒸散量所占比例最高。6大片区对比,林地蒸散水量最大的地区是西南和中南,最小的西北;草地蒸散水量最大的地区是西南,最小的是东北区;农田蒸散水量最高的是华东,最低的是西北;荒漠蒸散量最大的片区是西北;湿地蒸散最大的是东北。80年代以来,全国土壤含水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从各片区的情况看,仅西北地区稍有增加,其余5区土壤含水量皆是下降的。植被覆盖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蒸散量最重要的因子,在植被覆盖较差时,土壤水分和蒸散量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土壤含水量 植被覆盖度 NOAH 陆面模式 LUCC
原文传递
影响青藏高原植被生理过程与大气CO_2浓度及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9
15
作者 范广洲 程国栋 范广洲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9-518,共10页
利用-陆面过程模式,初步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夏季风盛行期植被生理过程与大气CO2浓度及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气候以及大气CO2浓度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植被生理过程有较明显的影响,高温、高湿和高CO2浓度将加强高原植被的光合... 利用-陆面过程模式,初步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夏季风盛行期植被生理过程与大气CO2浓度及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气候以及大气CO2浓度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植被生理过程有较明显的影响,高温、高湿和高CO2浓度将加强高原植被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利于植被生长。高原植被也可通过生理过程,产生净CO2吸收,降低大气CO2含量,起到调整温室效应的作用,从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当气温升高、大气CO2增加时,这种作用更加有效。青藏高原地区大气CO2浓度加倍,对高原地区气候的直接影响不明显。植被的存在也会影响区域气候变化,并可通过改变高原热源,进而影响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变化。文中还归纳出了植被生理与气候相互作用的简单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生理过程 大气 CO2浓度 气候变化 陆面模式
下载PDF
CLM3模拟的1979-2003年中国土壤湿度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可能响应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杜川利 刘晓东 WU Wanli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3-473,共11页
利用NCAR公用陆面模式CLM3(Common Land Model 3),以1979—2003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Reanalysis-2)作为外界强迫,对在分辨率为0.5°纬度×0.5°经度下中国区域进行独立(off-line)模拟试验,并分析了土壤湿度对全球变暖的响... 利用NCAR公用陆面模式CLM3(Common Land Model 3),以1979—2003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Reanalysis-2)作为外界强迫,对在分辨率为0.5°纬度×0.5°经度下中国区域进行独立(off-line)模拟试验,并分析了土壤湿度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模拟结果显示:土壤湿度随深度的增加调整(Spin-up)到稳态时间加长,最长可高达20年,这说明模式陆面过程对土壤初始状态的敏感性。模拟结果与台站实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输出的土壤湿度的对比表明,季节与年际变化及其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我们的结果还显示,随着近年来气候逐渐变暖,包括中国北方(30°N以北)在内的东亚北部地区夏季土壤湿度有逐渐减少趋势,最多减少15(mm3.mm-3).(100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陆面模式 土壤湿度 全球变暖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a Surface Runoff Model with Horton and Dunne Runoff for VIC 被引量:19
17
作者 谢正辉 苏凤阁 +3 位作者 曾庆存 郭裕福 梁旭 郝振纯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5-172,共8页
Surface runoff is mainly generated by two mechanisms, infiltration excess (Horton) runoff and saturation excess (Dunne) runoff; an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antecedent soil moisture, topography, and... Surface runoff is mainly generated by two mechanisms, infiltration excess (Horton) runoff and saturation excess (Dunne) runoff; an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antecedent soil moisture, topography, and rainfall will result in different surface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s. For a large area (e.g., a model grid size of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or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these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s are commonly present at different portions of a grid cell simultaneously. Missing one of the two major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s and failing to consider spatial soil variability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under/over estimation of surface runoff which can directly introduce large errors in soil moisture states over each model grid cell. Therefore, proper modeling of surface runoff is essential to a reasonable representation of feedbacks in a land-atmosphere syst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urface runoff parameterization with the Philip infiltration formulation that dynamically represents both the Horton and Dunne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s within a model grid cell. The parameterization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soil heterogeneity on Horton and Dunne runoff. The new parameterization is implemented into the current version of the hydrologically based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VIC) land surface model and tested over one watershed in Pennsylvania, USA and over the Shiguanhe Basin in the Huaihe Watershed in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parameteriz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artitioning the water budget between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moisture in the atmosphere-land coupling system, and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n large hydrological simulations and land-atmospheric interactions. It is further found that the Horton runoff mechanism should be consider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subgrid-scal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and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ton runoff Dunne runoff subgrid-scale spatial variability soil heterogeneity land surface model hydrologic model soil moisture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埋深对气候变化响应 被引量:23
18
作者 谢正辉 梁妙玲 +3 位作者 袁星 陈锋 刘春蓁 刘志雨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5,共6页
地下水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气候条件和植被地形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对于水资源管理及其相关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陆面水文模型VIC驱动统计模... 地下水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气候条件和植被地形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对于水资源管理及其相关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陆面水文模型VIC驱动统计模型RTFN开展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试验,探讨黄淮海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地下水埋深对降水变化的敏感程度远大于温度变化,埋深较浅区比埋深较深区敏感。在温度变化2~5°C,降水变化±15%的情景下,黄淮海平原区平均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大致为-81~96 mm。由于地下水具有自记忆性,导致埋深对降水盈余响应滞后,该地区最大的埋深变化出现在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气候变化 陆面水文模型 带噪声传递函数模型 黄淮海平原
下载PDF
基于HJ-1B的城市热岛季节变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帅 李琦 朱亚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基于中国的HJ-1B卫星反演地表温度,通过建立一种2.5维高斯表面模型来对北京城市热岛建模,定量描述热岛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并用这种模型来描述城市热环境及其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市热岛效应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市中心形成热岛且强度... 基于中国的HJ-1B卫星反演地表温度,通过建立一种2.5维高斯表面模型来对北京城市热岛建模,定量描述热岛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并用这种模型来描述城市热环境及其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市热岛效应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市中心形成热岛且强度和范围最大,冬季城区中心变成冷岛。在2009年夏季,北京市热岛区域东西横跨33.92 km,南北横跨40.92 km,面积约为1 090.14 km2。相对的,在冬季,北京市区温度比郊区低,从而形成一个冷岛。研究表明HJ-1B卫星是城市热环境监测中的一个良好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地表温度 HJ-1B 高斯表面模型
下载PDF
陆面水文过程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20
作者 苏凤阁 郝振纯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95-801,共7页
在简单介绍陆面过程模式发展的基础上 ,从裸土蒸发、植被蒸散、土壤水传输、排水和径流等五个方面详细综述了陆面模式研究中对水文过程的参数化。目前陆面参数化方案中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中陆面水文过程参数化的关键问题包括 :土... 在简单介绍陆面过程模式发展的基础上 ,从裸土蒸发、植被蒸散、土壤水传输、排水和径流等五个方面详细综述了陆面模式研究中对水文过程的参数化。目前陆面参数化方案中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中陆面水文过程参数化的关键问题包括 :土壤分层、土层厚度、根带分布 ;参数的代表性和移植 ;观测资料 ;径流的参数化。分析了径流在陆面模式中的重要性 ,及目前陆面模式中对径流参数化存在的不足 ,介绍了部分陆面模式对径流的模拟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模式 陆面水文过程 径流 参数化 裸土蒸发 植被蒸发 土壤水传输 排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