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湄公河五国对接中国产业转移能力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9
1
作者 华坚 张瑶瑶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8,共9页
全面认知湄公河五国对接中国产业转移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推动澜湄合作、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计算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揭示中国和湄公河五国比较优势互补特征,认为湄公河五国具备一定对接中国产业转移的基... 全面认知湄公河五国对接中国产业转移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推动澜湄合作、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计算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揭示中国和湄公河五国比较优势互补特征,认为湄公河五国具备一定对接中国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依据“四力模型”构建湄公河五国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法对湄公河五国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湄公河五国产业转移承接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时间上,2009-2015年湄公河五国产业转移承接力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有所下降;空间上,湄公河五国产业转移吸引力和产业转移发展力分布较为均衡,产业转移鉴别力和产业转移支撑力分布较为不均衡。结合中国和湄公河五国不同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从转移不同类型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人才合作、建设产业园区等角度为深化澜湄六国合作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承接力 湄公河五国 澜湄合作 全球产业链 国际产能合作 比较优势 产业园区
原文传递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兴球 刘晓娴 刘宗瑞 《水利经济》 2015年第6期34-36,44+80,共5页
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社会经济现状及现有的水资源合作开发基础,借鉴国际上水资源开发的成功合作经验,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机制框架,构建涵盖国家、地方、社会和市场4个层面的多主体合作,以期为推进湄公河流... 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社会经济现状及现有的水资源合作开发基础,借鉴国际上水资源开发的成功合作经验,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机制框架,构建涵盖国家、地方、社会和市场4个层面的多主体合作,以期为推进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合作提供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水资源开发 多主体合作 合作机制
下载PDF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的国际法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寇勇栎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7-53,共7页
由于沿岸各国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需求或体现在水资源开发上的国家利益不一致,近年来由此引发的冲突越来越频繁。中国作为澜沧江-湄公河的上游国家和主要的开发国家,已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国际合作... 由于沿岸各国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需求或体现在水资源开发上的国家利益不一致,近年来由此引发的冲突越来越频繁。中国作为澜沧江-湄公河的上游国家和主要的开发国家,已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国际合作之列。现实决定了由中国参与甚至主导建构新的水资源国际合作法律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水资源合作 国家利益 国际合作法律机制
下载PDF
中国-东盟国际河流航运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近年来澜沧江-湄公河跨国违法犯罪活动较多,中国-东盟有必要构建国际河流航运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但是,中国-东盟国际河流航运执法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相关的法律依据入手,寻求国际法与区域法律的支撑,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构建中国-东盟... 近年来澜沧江-湄公河跨国违法犯罪活动较多,中国-东盟有必要构建国际河流航运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但是,中国-东盟国际河流航运执法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相关的法律依据入手,寻求国际法与区域法律的支撑,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国际河流航运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的相关措施,主要以法律保障为基础,以协调合作为核心,以信息共享为渠道,提高澜沧江-湄公河沿岸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确保该流域的社会安全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 合作机制 联合执法 安全合作
原文传递
澜湄次区域联合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化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武译天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1-17,共7页
澜湄次区域非传统安全威胁严重,跨国犯罪问题泛滥。2012年中老缅泰四国共同建立的湄公河联合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有力地维护了该区域的安全与稳定,并成为我国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创新的典范。但到目前为止,该机制依然存在法律基础不完善、组... 澜湄次区域非传统安全威胁严重,跨国犯罪问题泛滥。2012年中老缅泰四国共同建立的湄公河联合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有力地维护了该区域的安全与稳定,并成为我国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创新的典范。但到目前为止,该机制依然存在法律基础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情报信息共享层次较低、争议协调与监督问责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阻碍了合作的深入开展。建议签署联合执法合作协议,明确相关执法部门职责,搭建情报数据共享平台,促进学术研讨成果交流,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湄次区域 国际警务 联合执法 安全合作 警务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