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波分析在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换过 姜节胜 +1 位作者 闫云聚 余龙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0-142,共3页
利用小波变换技术 ,研究了含裂纹悬臂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损伤振动检测问题。用小波分析技术分解完好板与损伤板在方波信号激励下的动力响应信号 ,得到一系列子信号 ,并从中提取出结构损伤信息—响应信号能量谱 。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 损伤检测
下载PDF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关键技术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卫杰 陆日超 +1 位作者 叶茂烜 余楚江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主塔楼结构高223.46m,上部楼层设置斜柱,分别进行小震常规分析、大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主体结构达到所设定的C级抗震性能目标,底部加强区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提高...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主塔楼结构高223.46m,上部楼层设置斜柱,分别进行小震常规分析、大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主体结构达到所设定的C级抗震性能目标,底部加强区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提高至0.4%,以满足罕遇地震下,筒体抗震性能要求;本项目进行详细风洞试验,保证结构在强风作用下安全可靠;从PMM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叠合柱可满足压弯承载力,给出了叠合柱的梁柱节点做法大样及加强措施要求;对于上部区域斜柱传力路径分析,通过加强与斜柱相连梁板配筋,以满足斜柱传力要求,为后续工程项目提供有意义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叠合柱 斜柱 性能目标 组合结构
下载PDF
Laminated Fe-34.5 Mn-0.04C composite with high strength and ductility 被引量:5
3
作者 Yuhui Wang Jianmei Kang +3 位作者 Yan Peng Tiansheng Wang Niels Hansen Xiaoxu Hu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939-1943,共5页
To obtain a good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and ductility, a laminated composite structure composed of recovered hard lamellae and soft recrystallized lamellae has been produced in a single phase austenitic Fe-34.5 Mn-0.... To obtain a good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and ductility, a laminated composite structure composed of recovered hard lamellae and soft recrystallized lamellae has been produced in a single phase austenitic Fe-34.5 Mn-0.04C steel by cold rolling and partial recrystallization.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both strength and ductility have been obtained in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compared to a fully recrystallized coarse grain structure. A further increase in strength with only minor loss in total elongation has been achieved by a slight cold rolling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which also removes the small yield drop and Luders elongation observed in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ated composite structure Partial recrystallization Constraint effect Strength DUCTILITY
原文传递
柔性抗冲击纺织材料及其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楚艳艳 李施辰 +4 位作者 陈超 刘莹莹 黄伟韩 张越 陈晓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3-212,共10页
针对软体柔性抗冲击纺织品轻质与高防护间的矛盾,综述了抗冲击纤维薄膜新材料、纤维表面改性及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新型纤维薄膜材料包括石墨烯纤维及碳纳米管纤维的理论强度、制备方法及宏观制备存在问题;阐述了剪切增稠... 针对软体柔性抗冲击纺织品轻质与高防护间的矛盾,综述了抗冲击纤维薄膜新材料、纤维表面改性及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新型纤维薄膜材料包括石墨烯纤维及碳纳米管纤维的理论强度、制备方法及宏观制备存在问题;阐述了剪切增稠剂、纳米无机材料对纤维表面的改性应用的方法及抗冲击效果;阐明了单层织物结构、叠层结构等的结构优势及劣势以及气凝胶复合结构、硬软仿生结构在抗冲击方面的应用前景。研究认为:在满足抗冲击性能的前提下,通过表面改性、织物结构、层间结构、硬软结构等组合设计,可使其抗冲击性与舒适性协同;高纯度石墨烯、碳纳米管纤维和薄膜的宏量化无缺陷制备将是未来抗冲击纺织品超轻量化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击纺织材料 石墨烯 碳纳米管 剪切增稠剂 纳米无机材料 气凝胶复合结构 硬软仿生结构
下载PDF
金属橡胶/碟簧叠层复合结构阻尼特性及其非对称迟滞模型参数识别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乙万 程湖 +2 位作者 白鸿柏 訾宝 汤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70-276,314,共8页
针对碟簧(disc springs,DS)、橡胶–碟簧等结构的阻尼性能差以及抗高温等恶劣环境能力弱,采用正弦力激励法对添加弹性阻尼金属橡胶(entangled metallic wire material,EMWM)后的叠层复合结构进行试验研究。以耗能量、损耗因子和动态平... 针对碟簧(disc springs,DS)、橡胶–碟簧等结构的阻尼性能差以及抗高温等恶劣环境能力弱,采用正弦力激励法对添加弹性阻尼金属橡胶(entangled metallic wire material,EMWM)后的叠层复合结构进行试验研究。以耗能量、损耗因子和动态平均刚度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激励条件和不同金属橡胶密度对金属橡胶/碟簧叠层复合结构阻尼性能的影响。基于迹法等效阻尼模型,考虑弹性恢复力和阻尼力随变形幅值、频率的变化规律,用参数分解识别法建立该复合结构在一定载荷下的非对称迟滞模型。结果表明,预测的滞回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度高,参数识别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EMWM) 碟簧(DS) 叠层复合结构 动态阻尼 非对称迟滞模型 参数识别
下载PDF
转换层钢管(骨)叠合柱-钢骨劲性混凝土梁组合结构施工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守辉 丘秉达 +1 位作者 华瑞荣 林兴流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转换层 钢管(骨)叠合柱 钢骨劲性混凝土梁 组合结构
下载PDF
EB-PVD制NiAl/Al_2O_3微叠层复合材料的研究
7
作者 张志刚 李树索 宫声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3-187,共5页
采用多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EB-PVD)制备了总厚度为0.3mm的NiAl/Al2O3微叠层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组织结构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多层的结构特征,其组织由纳米级NiAl微晶层和Al2O3层交替叠加而成。N... 采用多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EB-PVD)制备了总厚度为0.3mm的NiAl/Al2O3微叠层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组织结构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多层的结构特征,其组织由纳米级NiAl微晶层和Al2O3层交替叠加而成。NiAl/Al2O3层界面平直清晰,NiAl颗粒和Al2O3颗粒在层界面处没有明显的混合现象。性能测试表明该材料的室温硬度值达到800HV,明显高于同制备态下的NiAl沉积薄膜,同时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其经1050℃,100h静态氧化后,氧化增重约为1.9mg/cm2,介于等原子比NiAl铸态合金的氧化增重和含有活性元素的NiAl铸态合金的氧化增重之间。组织稳定性研究表明当温度高于900℃时,该复合材料的晶粒急剧长大,多层的结构特征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微叠层材料 多层结构 性能 组织稳定性
下载PDF
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加筋蒙皮结构固化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晓博 程勇 +3 位作者 张龙 李浩 胡中强 杨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50,共9页
考虑不同成型工艺的影响,研究了加筋蒙皮复合材料结构的固化变形。通过真空袋压工艺,分别采用共固化、共胶结和二次胶结固化制备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加筋蒙皮结构并测量其固化变形。针对不同的成型工艺,采用瞬时线弹性固化本构模型,... 考虑不同成型工艺的影响,研究了加筋蒙皮复合材料结构的固化变形。通过真空袋压工艺,分别采用共固化、共胶结和二次胶结固化制备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加筋蒙皮结构并测量其固化变形。针对不同的成型工艺,采用瞬时线弹性固化本构模型,将固化残余应力作为预应力,提出一种考虑不同成型方式的有限元仿真方法,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成型工艺、铺层方式和加筋厚度对加筋蒙皮结构固化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工艺、铺层和加筋厚度等对结构的固化变形有较大影响,通过合理的铺层,增加加筋厚度及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可以较大降低加筋蒙皮结构的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加筋蒙皮 成型工艺 固化变形
下载PDF
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劲松 魏东 曾广武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37-40,共4页
导出了一种修正的等效复合材料层叠圆柱壳稳定性计算公式,计算了导弹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在轴压、外压和轴/外压工况下的稳定性,利用有限元ALGORFEAS程序系统进行了验证.对轴/外压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整流罩结构 稳定性分析 潜地导弹
全文增补中
Analysis of Dynamic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Response of a Floating 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
10
作者 Tang, WY Wang, DY Chen, TY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1997年第4期363-372,共10页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ransverse shear deformation and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fluid force between a floating 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 and liquid surface is obtained. By...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ransverse shear deformation and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fluid force between a floating 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 and liquid surface is obtained. By expanding the displacements into Fourier series, the structure-fluid coupling dynamic response is solved. The effects of lamination angle, layer number, depth of fluid region and loading forms on dynamic response ar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structure laminated plate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dynamic response
下载PDF
Dynamic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Response of a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 Submerged in Water
11
作者 Tang, WY Zhang, SK Chen, TY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1998年第3期297-307,共11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ynamic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response of a submerged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 Dynamic equations based on the first-order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 include the initial stresses and st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ynamic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response of a submerged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 Dynamic equations based on the first-order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 include the initial stresses and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forces due to fluid. The field equation is solved by expanding the velocity potential into series similar to transverse deflection of the cylindrical shell and the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force is obtained. The dynamic response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eries expans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on dynamic response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structure laminated cylindrical shell structure-fluid interaction dynamic response
下载PDF
爆炸焊接Nb/Q345R层状复合材料的热震性能研究
12
作者 宋晓毓 王德志 +3 位作者 吴壮志 段柏华 毕海莲 刘新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8131-18135,共5页
铌作为一种难熔金属,具有熔点高、塑性好、抗酸和抗液态金属腐蚀能力强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本工作研究了爆炸焊接Nb/Q345R层状复合材料的热震性能,通过将Nb/Q345R试样在氢气中分别加热到800℃和1000℃后迅... 铌作为一种难熔金属,具有熔点高、塑性好、抗酸和抗液态金属腐蚀能力强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本工作研究了爆炸焊接Nb/Q345R层状复合材料的热震性能,通过将Nb/Q345R试样在氢气中分别加热到800℃和1000℃后迅速冷却完成一次热震,研究材料在进行10次、30次、50次热震循环后,试样的界面组织形貌及其结合强度的变化,进而评价其热震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分析材料成分和界面组织形貌的变化,并通过压缩剪切试验测量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在800℃热震10次时,层状材料界面处开始产生微裂纹,而在1000℃热震50次时,材料界面处裂纹沿界面扩展、延伸,导致界面结合强度显著降低,降低至材料本身结合强度的13.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Nb/Q345R 层状复合材料 热震性能 压缩剪切试验 界面组织与性能
下载PDF
从钢中珠光体看脆性材料强韧化仿生结构设计
13
作者 马勤 王海平 郭鑫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0年第2期423-425,435,共4页
叠层复合材料是人们受自然界贝壳结构的启发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钢中共析珠光体具有片层状结构,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叠层复合材料。介绍了珠光体和贝壳珍珠层的微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特征、脆性材料强韧化结构的设计,并综述了叠... 叠层复合材料是人们受自然界贝壳结构的启发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钢中共析珠光体具有片层状结构,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叠层复合材料。介绍了珠光体和贝壳珍珠层的微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特征、脆性材料强韧化结构的设计,并综述了叠层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新型叠层复合材料的许多不足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初步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中珠光体 叠层复合材料 仿生结构设计
下载PDF
室温累积叠轧Mg/Al多层复合板材的界面表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常海 郑明毅 +1 位作者 Heinz Guenter Brokmeier 甘为民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6,共7页
通过室温累积叠轧技术制备了Mg/Al多层复合板材,借助SEM、EDS、TEM和同步辐射CT形貌观察等先进表征手段对累积叠轧Mg/Al金属复合板材界面结合进行表征,揭示累积叠轧Mg/Al金属复合板材界面宏观结合状态以及微观界面结构。结果表明,Mg/Al... 通过室温累积叠轧技术制备了Mg/Al多层复合板材,借助SEM、EDS、TEM和同步辐射CT形貌观察等先进表征手段对累积叠轧Mg/Al金属复合板材界面结合进行表征,揭示累积叠轧Mg/Al金属复合板材界面宏观结合状态以及微观界面结构。结果表明,Mg/Al复合板材界面总体上结合良好,没有明显孔洞和开裂,但板材内部仍然存在一些孔洞和局部微小裂纹。3次循环后Mg/Al界面处形成了厚度为150 nm的Mg_(17)Al_(12)层。Mg和Mg_(17)Al_(12)之间存在一种确定的晶体学位相关系[111]Mg_(17)Al_(12)//[1210]Mg、(110)Mg_(17)Al_(12)//(1011)Mg,而Mg_(17)Al_(12)和Al之间是否有位相关系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叠轧 Mg/Al多层复合板材 界面宏观结合 界面结构 位相关系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铺层几何对结构声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黎胜 赵德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采用基于复合材料一阶剪切理论———Mindlin理论的板单元和基于Rayleigh表面积分方程的边界元 ,对嵌在无限障板上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低频简谐平面声波斜入射情况下 ,建立了考虑流体结构耦合的传声计算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计算研究了对... 采用基于复合材料一阶剪切理论———Mindlin理论的板单元和基于Rayleigh表面积分方程的边界元 ,对嵌在无限障板上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低频简谐平面声波斜入射情况下 ,建立了考虑流体结构耦合的传声计算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计算研究了对称角铺设、反对称角铺设和正交铺设等不同铺设方式对层合板传声损失的影响以及在板侧流体介质分别为空气和水时层合板的传声特性 ,指出层合板的铺层几何对其传声损失有较大影响 ,应在设计中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铺层几何 传声损失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传声特性 传声计算模型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板相似模型的几何区间确定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忠 朱云鹏 +2 位作者 陈晓兵 赵雪彦 王德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8-64,共7页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类结构的相似试验模型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在固有特性相似的情况下,不完全几何相似(畸变)模型的尺寸区间确定方法。用量纲分析与平衡方程分析相结合,建立层合板模型与原型间的相似关系,导出三种固有特性相似关系式。...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类结构的相似试验模型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在固有特性相似的情况下,不完全几何相似(畸变)模型的尺寸区间确定方法。用量纲分析与平衡方程分析相结合,建立层合板模型与原型间的相似关系,导出三种固有特性相似关系式。以一种常用复合材料层合板为例,在深入研究使模型与原型在一阶固有相似(即固有频率成比例映射关系、且振型保持一致)时,畸变模型的尺寸适用区间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解析和有限元法相对照,最终得到复合材料层合板模型和原型在不同阶次下,固有特性相似的畸变模型几何结构适用区间的确定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该研究结果为层合板的相似模型设计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振动特性 相似模型 适用区间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碳纳米管膜加热结构设计及验证
17
作者 唐超 岑志雄 +3 位作者 殷正翰 王海瑞 袁培毓 谢宗蕻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8-2075,共8页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轻质高强、低压安全、高效节能的磷酸铁锂电池抗低温纤维碳纳米管膜加热功能结构并开展了实验验证。采用热压工艺实现了碳纳米管薄膜与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一体化成形。实验验证...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轻质高强、低压安全、高效节能的磷酸铁锂电池抗低温纤维碳纳米管膜加热功能结构并开展了实验验证。采用热压工艺实现了碳纳米管薄膜与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一体化成形。实验验证了FCL(fiber carbon-nanotube film laminated composite)加热器良好的温度均匀性、稳定性以及抗热疲劳性能。开展了低温环境下磷酸铁锂电池加热实验,并与传统的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TC加热器,FCL加热器质量减轻了59%,能量消耗降低了3.5%,温升效率提高了26%,功率质量比提升了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纤维碳纳米管膜复合材料 抗低温性能 功能结构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合薄壁短圆柱壳动力学相似模型几何适用区间确定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忠 朱云鹏 +1 位作者 韩清凯 王德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3-51,共9页
针对旋转复合材料层合薄壁短圆柱壳结构的相似试验模型设计问题,提出一种不完全几何相似(畸变)模型的几何尺寸区间确定方法。用动力学平衡方程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建立层合薄壁短圆柱壳模型与原型间的相似关系,通过对导出的三种固... 针对旋转复合材料层合薄壁短圆柱壳结构的相似试验模型设计问题,提出一种不完全几何相似(畸变)模型的几何尺寸区间确定方法。用动力学平衡方程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建立层合薄壁短圆柱壳模型与原型间的相似关系,通过对导出的三种固有特性相似关系进行修正,得到层合圆柱壳动力学相似关系。以一种常用复合材料层合薄壁短圆柱壳为例,在深入研究使模型与原型在固有特性相似(即固有频率成比例映射关系、且振型保持一致)时,畸变模型的几何尺寸适用区间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数值分析方法,最终得到复合材料层合薄壁短圆柱壳模型和原型在不同阶次下,固有特性相似的畸变模型几何结构适用区间及其边界函数的确定方法。该研究结果为旋转层合薄壁短圆柱壳的动力学相似模型设计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薄壁短圆柱壳 动力学 敏感性 相似模型 适用区间
下载PDF
Ti-Cu-Mo层状复合材料的轧制行为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玉豪 曹远奎 +2 位作者 李娜 李谋 刘咏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1年第4期346-354,共9页
以Ti箔、Cu箔和Mo箔为原料,采用热压法制备Ti-Cu-Mo层状复合材料,随后进行热轧加工,研究材料的轧制行为以及轧制量对复合材料各层组织演化规律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组元层及界面结构对复合材料整体强塑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轧制主要引... 以Ti箔、Cu箔和Mo箔为原料,采用热压法制备Ti-Cu-Mo层状复合材料,随后进行热轧加工,研究材料的轧制行为以及轧制量对复合材料各层组织演化规律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组元层及界面结构对复合材料整体强塑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轧制主要引起Ti-Cu-Mo层状复合材料中Cu层组织细化与持续硬化,而对Ti层和Mo层影响较小。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总体符合混合法则,受组元层硬化与颈缩的影响。采用80%的轧制量时,Cu层充分硬化而Mo层不发生颈缩断裂,可获得具有较高屈服强度(561 MPa)与良好塑性(伸长率7%)的Ti-Cu-Mo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u-Mo层状复合材料 热轧 显微组织 界面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正交胶合木约束钢板剪力墙的约束板厚需求
20
作者 邹庆炜 凌志彬 宋千军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2-50,共9页
为探究CLT板对钢板剪力墙的约束机理,基于ABAQUS对其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混凝土约束板,CLT约束板仅使得钢板剪力墙弹性阶段的最高承载力与刚度略微降低,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自重,木材的高延性还可以在约束板产生较大... 为探究CLT板对钢板剪力墙的约束机理,基于ABAQUS对其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混凝土约束板,CLT约束板仅使得钢板剪力墙弹性阶段的最高承载力与刚度略微降低,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自重,木材的高延性还可以在约束板产生较大面外变形时仍保持墙体的完整性,使得约束板可以持续发挥对钢板的约束作用。通过数据拟合,得到单面CLT板约束改进型钢板剪力墙在达到2 rad层间位移角时,约束板厚度与其面外变形关系的拟合公式。研究结果可为屈曲约束式钢板剪力墙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 正交胶合木 板厚需求 有限元分析 钢木组合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