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mb-Jenkinson环流客观分型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朱艳峰 陈德亮 +1 位作者 李维京 张培群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297,共9页
介绍了Lamb-Jenkinson客观环流分型方法。利用1948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NCEP逐日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中国16个区逐日的6个环流指数及相应的环流分类,分析了中国各区域不同季节各种环流类型出现的频率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介绍了Lamb-Jenkinson客观环流分型方法。利用1948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NCEP逐日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中国16个区逐日的6个环流指数及相应的环流分类,分析了中国各区域不同季节各种环流类型出现的频率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适用,虽然在西部高海拔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可能有订正误差,但该方法是可行的。对1958—2004年以来3个主要环流指数的线性趋势分析显示,华北及河套至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夏季的经向风指数和纬向风指数下降明显,涡度指数也有明显的下降,表明控制上述地区的高值系统有增多趋势,而准地转西南风减弱,这可能是造成这些地区干旱化的重要环流背景。对冬季而言,我国东北、华北和新疆北部等地区的纬向风指数上升明显,表明我国北部地区冬季的近地层西风有加强的趋势,这与近年来这些地区冬季气温显著升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jenkinson方法 环流分型 气候变化 中国
下载PDF
宁波区域霾过程的天气分型及环流场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俞科爱 胡晓 +5 位作者 黄旋旋 顾小丽 徐宏辉 刘洁 丁烨毅 郭建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4-1524,共11页
利用2001—2012年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宁波7个县(市)区的地面气象资料,运用Lamb-Jenkinson客观分型方法和统计方法,分析宁波区域霾发生规律和大气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宁波区域霾具有冬季频发、夏季少发的季节分布特点,年均15次,2011... 利用2001—2012年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宁波7个县(市)区的地面气象资料,运用Lamb-Jenkinson客观分型方法和统计方法,分析宁波区域霾发生规律和大气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宁波区域霾具有冬季频发、夏季少发的季节分布特点,年均15次,2011和2012年区域霾明显增多与大气环流密切相关;区域霾的主要环流类型为A型、AN型、AS和C型,分别占总数的65.9%、12.3%、6.7%和4.7%,A型主要出现在稳定平直环流的秋、冬季,AN型出现在环流经向度明显增加的冬季,AS型出现在冷暖气流转换空隙期的春、秋季,C型出现在西太平洋高压明显加强的地面弱低压环境场的春、夏季;东部沿海500 hPa气旋性环流、偏西气流及850 hPa微风有利于宁波区域霾发生,反之,500 hPa反气旋环流、850 hPa强盛偏南气流则不利于霾发生;A型环流在弱冷空气影响或静稳天气条件下,连续霾日、重度霾出现概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霾 环流分型 特征 lamb-jenkinson方法
下载PDF
福州市大雾天气环流分型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赖绍钧 何芬 +2 位作者 赵汝汀 林金淦 吴毅伟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0,共5页
利用1981~2005年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结合Lamb-Jenkinson(L—J)环流分型方法和传统天气形势分型方法,分析了福州大雾发生时的天气形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分型方法和L—J分型方法对大雾发生时的主要天气... 利用1981~2005年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结合Lamb-Jenkinson(L—J)环流分型方法和传统天气形势分型方法,分析了福州大雾发生时的天气形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分型方法和L—J分型方法对大雾发生时的主要天气形势分型具有基本一致的气压场分布,即大雾发生时海平面气压为均压场分布;并且L-J分型方法可得到较传统分型方法更细致和全面的结果,可为福州大雾的客观预报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环流分型 lambjenkinson方法
下载PDF
天津区域霾过程统计特征及环流分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洋 孙树鹏 +1 位作者 赵雨馨 张嘉霖 《天津科技》 2020年第3期75-81,85,共8页
利用1998—2017年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天津9个区的地面气象资料,运用Lamb-Jenkinson客观分型方法和统计方法,分析天津区域霾发生规律和大气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天津4种标准的区域性霾日数均先增加后减小,其月分布具有双峰型特征,峰值... 利用1998—2017年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天津9个区的地面气象资料,运用Lamb-Jenkinson客观分型方法和统计方法,分析天津区域霾发生规律和大气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天津4种标准的区域性霾日数均先增加后减小,其月分布具有双峰型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冬季及夏季.在天津区域霾日下9种环流型出现频率较高,其中ANE型发生区域性轻微霾的频率最高,C型发生区域性轻度霾的频率最高,各环流类型发生区域性中度霾的频率相当,A型、C型、W型和SW型环流出现区域性重度霾日概率较高.A型、W型和SW型500 hPa环流均为平直气流,A型天津地区地面受大陆高压控制,W型则位于低压底部受偏西风影响,SW型位于低压前部受西南风影响,而C型500 hPa环流存在浅薄的一脊一槽,地面受弱低压影响,风力均较弱,均易形成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霾 环流分型 lamb-jenkinson方法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统计分析及预报方程建立
5
作者 吴洋 赵玥 +1 位作者 孙树鹏 廖云琛 《天津科技》 2022年第11期24-28,共5页
通过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客观分型法对津南区2020年5月14日至8月13日的大气环流进行分型,并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筛选影响臭气浓度(以下称为OU值)的气象要素、建立OU值统计预报方程。结果表明:津南区大韩庄垃圾填埋场OU值... 通过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客观分型法对津南区2020年5月14日至8月13日的大气环流进行分型,并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筛选影响臭气浓度(以下称为OU值)的气象要素、建立OU值统计预报方程。结果表明:津南区大韩庄垃圾填埋场OU值具有明显日变化,呈明显单峰型;当出现W型、SW型、A型、C型、ASW型和AW型大气环流时,不利于恶臭气体扩散;气温、风速与OU值呈负相关,相对湿度及大气稳定度与OU值具有明显正相关。选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建立OU值的统计预报方程,其预报准确率为85.42%,但OU值的预报值明显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污染 气象条件 lamb-jenkinson方法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江南地区近31a的大气环流分型及与温度场演变的关系
6
作者 陈洁 肖天贵 +2 位作者 王玉 霍雅姝 丁帅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8年第4期268-281,共14页
本文应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利用1987~2017年的逐日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江南地区逐日的6个环流指数及相应的环流分类,分析了江南地区不同季节各种环流类型出现的频率及其变化特征。通过对27类逐日环流分型结果的统... 本文应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利用1987~2017年的逐日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江南地区逐日的6个环流指数及相应的环流分类,分析了江南地区不同季节各种环流类型出现的频率及其变化特征。通过对27类逐日环流分型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江南地区主导环流类型依次为E型、N型和AE型,其频率分别为33.15%、22.62%和13.61%,划分的环流型符合实际情况。春季江南地区主导环流为N、AN型;夏季主导环流类型较复杂,主导环流为N、CN、SE及C型;秋季和冬季主导环流均有E型与N型,但冬季AN型环流出现频率比E、N型高。通过主导环流型和江南地区气温之间变化规律的分析可知:冬季在AN型控制下,江南地区多为低温天气,夏季在CN型环流控制下,江南地区气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地区 lamb-jenkinson方法 大气环流型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大气环流型及挥发性有机物对广东佛山市臭氧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咪 曾永康 +7 位作者 李将永 周炎 朱迪 罗超 庄延娟 张春林 王伯光 司徒淑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5-225,共11页
基于2019—2022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再分析数据,用Lamb-Jenkinson客观大气环流分型方法(LWTs)分析了广东省典型工业城市佛山市的臭氧污染大气环流型,并比较了2022年典型臭氧污染天气类别下超标日与非超标日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 基于2019—2022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再分析数据,用Lamb-Jenkinson客观大气环流分型方法(LWTs)分析了广东省典型工业城市佛山市的臭氧污染大气环流型,并比较了2022年典型臭氧污染天气类别下超标日与非超标日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特征.结果表明,佛山市2022年臭氧浓度月变化呈双峰形态,峰值出现在春季和秋季.特别是秋季臭氧超标情况严重,占总超标天数50%以上.共有15种天气型下发生了臭氧超标情况.E型、C型、NE型、AE型、A型和SE型天气均有较高比率发生臭氧污染,尤其是9月NE型和C型发生臭氧超标的频率分别高达92.3%和52.9%.而A型对春季的臭氧超标贡献较大.根据850 hPa风场的风向变化及中心系统的不同位置,将15种天气型合并为5个天气类别,N-E-S方向类和A类易发生臭氧超标,且这两类别天气下VOCs在臭氧超标日的浓度及其臭氧生成潜势(OFP)都远高于非超标日.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高温、强太阳辐射,协同高浓度和高活性VOCs,促进了臭氧超标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jenkinson天气分型方法 大气环流分型 臭氧污染 挥发性有机物
原文传递
华北冬季地面环流型对不同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兆阳 奚晓霞 +1 位作者 丁明科 杨辉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1期43-48,共6页
采用Lamb-Jenkinson客观环流分型方法,对华北地区2014年-2018年冬季日均海平面气压场进行分型,并分析了不同环流型下不同城市冬季能见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型、N型、NE型、AN型、E型、ANE型、C型、AE型和SE型等9种环流出现频率超过3%... 采用Lamb-Jenkinson客观环流分型方法,对华北地区2014年-2018年冬季日均海平面气压场进行分型,并分析了不同环流型下不同城市冬季能见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型、N型、NE型、AN型、E型、ANE型、C型、AE型和SE型等9种环流出现频率超过3%,为主要环流型;其中C、E、SE型为全区性低能见度环流型,A、N、AN型为全区性高能见度环流型,NE、AE、ANE型对不同城市能见度的影响存在局地差异;低能见度环流型对应高相对湿度、高PM2.5浓度,而高能见度环流型对应低相对湿度、低PM2.5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 华北地区 大气能见度 lamb-jenkinson环流分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