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及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30
1
作者 蒋豫 吴召仕 +4 位作者 赵中华 王晓龙 刘新 郦倩玉 蔡永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90-1599,共10页
为了解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及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对全湖开展了大范围调查,基于综合污染指数、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w(TN)、w(TP)平均值分别为3 433、379 ... 为了解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及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特征,对全湖开展了大范围调查,基于综合污染指数、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w(TN)、w(TP)平均值分别为3 433、379 mg/kg,湖区氮磷污染严重且空间差异明显,w(TN)高值区位于阳澄东湖,w(TP)高值区位于阳澄西湖;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整个阳澄湖TN均为重度污染状态,TP除阳澄西湖外大部分区域处于轻度污染状态.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w(Cu)、w(Zn)、w(Pb)、w(Cr)、w(Cd)、w(As)、w(Hg)、w(Ni)的平均值分别为35.0、141、12.6、62.6、0.36、27.5、0.145、47.6 mg/kg,分别是江苏省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值的1.50、2.17、0.57、0.83、4.22、2.93、5.78、1.45倍,阳澄西湖的重金属含量要高于阳澄中湖和阳澄东湖.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均表明,Hg和Cd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二者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31.23、126.6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Cd、Hg和Ni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说明其具有相似的来源,结合水系结构和周边企业分布,推测其主要来自于相城区和常熟市的工业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沉积物 氮磷 重金属 污染评价
下载PDF
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月娟 王武 +5 位作者 刘其根 彭自然 陈立婧 胡忠军 薛俊增 曲宪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1-716,共6页
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调查研究。共采集到螺类4科5属6种,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次优种为长角涵螺。阳澄湖螺类平均密度为22.0±4.7ind./m2,平均生物量为23.31±4.69g/m2,螺类密度和生物量在... 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调查研究。共采集到螺类4科5属6种,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次优种为长角涵螺。阳澄湖螺类平均密度为22.0±4.7ind./m2,平均生物量为23.31±4.69g/m2,螺类密度和生物量在年际和季节间均无明显差异,但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密度在东湖区和中华绒螯蟹围网养殖区较大、西湖区最小,生物量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铜锈环棱螺密度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长角涵螺密度东湖区最高、围网养殖区次之、入湖河流及其它湖区极低。中华绒螯蟹养殖未导致围网养殖区螺类数量下降,螺类(主要是铜锈环棱螺)的投放可能是该区螺类密度、生物量及铜锈环棱螺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深是影响螺类群落整体密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子;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铜锈环棱螺主要分布在叶绿素a较高的水域,而长角涵螺和纹沼螺则主要分布在透明度较大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中国绒螯蟹围网养殖 螺类 群落结构 密度 生物量 空间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梯度变换的浅水湖泊围网区遥感提取算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帅 宋开宏 +2 位作者 罗菊花 赵晋陵 马荣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0-497,共8页
获取并掌握浅水湖泊围网养殖区域的时空分布信息对合理规划围网养殖进而提升湖泊水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下游典型的围网养殖浅水湖泊——阳澄湖作为研究区,利用资源三号(ZY-3)高分遥感影像,针对围网区与非围网区的光谱空间变化特征... 获取并掌握浅水湖泊围网养殖区域的时空分布信息对合理规划围网养殖进而提升湖泊水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下游典型的围网养殖浅水湖泊——阳澄湖作为研究区,利用资源三号(ZY-3)高分遥感影像,针对围网区与非围网区的光谱空间变化特征,采用梯度变换方法,尝试提出一种浅水湖泊围网区的遥感提取算法;并以人工解译结果作为参考,对提取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该算法对浅水湖泊围网养殖区的提取精度为90.66%,可进一步用于开展长时序的浅水湖泊围网区动态变化研究,进而为湖泊环境的政府部门制定湖泊水质提升和围网区合理规划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围网养殖区 梯度变换 卫星遥感 阳澄湖
下载PDF
不同丰枯情景下长江三角洲非通江湖泊(滆湖、淀山湖和阳澄湖)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组成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石玉 李元鹏 +5 位作者 张柳青 郭燕妮 周蕾 周永强 张运林 黄昌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8-180,共13页
长三角地区大部分湖泊为非通江湖泊,地势低平,港汊及闸坝众多,水流宣泄不畅,水力滞留时间较长,加之周边地区城镇人口稠密.因此与水滞留时间短的通江湖泊相比,非通江湖泊的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来源和组成具有差异性.本文选取了3个重... 长三角地区大部分湖泊为非通江湖泊,地势低平,港汊及闸坝众多,水流宣泄不畅,水力滞留时间较长,加之周边地区城镇人口稠密.因此与水滞留时间短的通江湖泊相比,非通江湖泊的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来源和组成具有差异性.本文选取了3个重要的中型非通江供水湖泊——滆湖、淀山湖和阳澄湖,对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3种水文情景下CDOM组成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揭示该类湖泊CDOM来源和对水文情景响应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滆湖、淀山湖和阳澄湖通过平行因子分析法得到2种类腐殖质(C1和C4)和2种类蛋白质(C2和C3),湖泊CDOM结构受到降雨事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三个湖泊类蛋白质的高值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频繁的湖区,并且类蛋白质平均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浓度相关性较差,说明湖泊类蛋白质组分受到内源藻类降解、外源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双重作用的影响.三个湖泊类蛋白质的平均荧光强度和总氮浓度均在枯水期显著高于丰水期,说明降雨量的增加可以稀释湖泊有机质浓度;同时,陆源类腐殖质C1与溶解性有机碳、总氮、总磷、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并且随着降雨量增加,类蛋白质的占比逐渐降低,滆湖从86.84%降低至62.49%,淀山湖从96.53%降低至90.56%,阳澄湖从98.40%降低至96.26%,说明降雨事件也可以增强径流的冲刷作用,携带更多腐殖化程度高的陆源有机质进入湖泊.本研究发现降雨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于滆湖、淀山湖和阳澄湖CDOM库,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保障太湖流域人类用水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 光学性质 平行因子分析 人类活动 滆湖 淀山湖 阳澄湖
下载PDF
阳澄湖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其主控因子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武瑾 金文龙 陈亢利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了解阳澄湖的富营养化状态和影响阳澄湖水质的主控因子,基于2019年阳澄湖6个水质监测点位的10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评价了阳澄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识别了影响阳澄湖水质的主控... 为了解阳澄湖的富营养化状态和影响阳澄湖水质的主控因子,基于2019年阳澄湖6个水质监测点位的10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评价了阳澄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识别了影响阳澄湖水质的主控因子。研究表明,2019年阳澄湖的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TP和TN;2019年阳澄湖全湖呈中营养状态,各湖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大小依次为阳澄中湖>阳澄东湖>阳澄西湖;2019年阳澄湖的Chl-a、COD_(Mn)和SD指标对阳澄湖TLI值的影响最显著;2019年阳澄西湖水质受指标TN、NH_(3)-N、水温、DO的影响较大,阳澄中湖水质主要受指标水温、DO和TN的影响,阳澄东湖水质受指标水温、COD_(Mn)、DO、TN和Chl-a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富营养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主控因子
下载PDF
阳澄湖入湖河道分类、污染特征分析及治理策略
6
作者 刘帅 谢茂嵘 +8 位作者 吕文 宋娜 杨惠 杨文晶 姜宇 白瑞泉 沈逸 史书 杨金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1-755,共15页
为进一步揭示阳澄湖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2017—2021年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入湖水量选取1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分析,其中位于阳澄湖东岸的白曲港在七浦塘拓浚工程建成之前主导流... 为进一步揭示阳澄湖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2017—2021年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入湖水量选取1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分析,其中位于阳澄湖东岸的白曲港在七浦塘拓浚工程建成之前主导流向为出湖,工程建成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了其流向与七浦塘引水时的水力关系,因此白曲港被选为主要入湖河道。采用距平系数法、系统聚类法和物元分析法将阳澄湖主要入湖河道分为3个类别:第1类别包括白荡、蠡塘河、北河泾、永昌泾4条河道,第2类别包括渭泾塘、界泾和施家斗港3条河道,第3类别包括南消泾、七浦塘和白曲港3条河道。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第1类别河道的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溶解氧(DO)和总磷(TP),第2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NH_(3)-N、总氮(TN)、pH、TP和DO,第3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pH、TP、TN和DO。通过对上游河道水质情况分析、文件研究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得出第1类别河道区域的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第2类别河道区域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与种植业污染源,第3类别河道污染源主要为陆地水产养殖污染源与种植业污染源。针对总体污染源情况,建议通过控制点源污染、削减面源污染、增强上游河道治理、开展生态治理修复以及加强巡查监管等方式对各类别河道区域进行针对性治理,以提高入湖河道水质,为阳澄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治理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入湖河道 系统聚类 物元分析 因子分析 污染源 河道治理
下载PDF
中国江苏太湖和阳澄湖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时空动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向阳 李媛 +3 位作者 杨紫琳 李丹 曾思育 何苗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87-198,I0001-I0005,共17页
为了调查与比较太湖和阳澄湖浮游细菌群落的分布、多样性及动态,采用密集时间(每周)采样法于2012年6月至10月采集了85个样品,并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其菌群组成。原始读长序列经过滤后,共获得142354条高质量读长序列,归属于... 为了调查与比较太湖和阳澄湖浮游细菌群落的分布、多样性及动态,采用密集时间(每周)采样法于2012年6月至10月采集了85个样品,并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其菌群组成。原始读长序列经过滤后,共获得142354条高质量读长序列,归属于4589个运算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其中变形菌门(主要包括γ-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两个湖泊的主要类群。两个湖泊的菌群共同拥有19.55%的OTUs,这些OTUs占总读长序列条数的95.01%,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高度重叠。阳澄湖的群落α-多样性高于太湖,这可能主要归因于两个湖泊的稀有菌群。有趣的是,我们观察到浮游细菌群落的组成随时间急剧波动,推测在极浅湖泊中菌群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较低。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对人们更好地理解湖泊菌群的组成差异及时空动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 16S RRNA基因 454焦磷酸测序 太湖 阳澄湖
下载PDF
阳澄湖桡足类种类组成与季节变化
8
作者 刘孟宇 《生物化工》 2018年第5期63-64,70,共3页
阳澄湖是苏州地区主要水源。2015—2017年,每年的4月、8月、10月对阳澄湖桡足类种类组成及生物密度季节变化进行调查,发现桡足类共6属9种,优势种主要是汤匙华哲水蚤、中华窄腹剑水蚤等。桡足类生物密度空间与季节变化明显,呈春夏秋递增... 阳澄湖是苏州地区主要水源。2015—2017年,每年的4月、8月、10月对阳澄湖桡足类种类组成及生物密度季节变化进行调查,发现桡足类共6属9种,优势种主要是汤匙华哲水蚤、中华窄腹剑水蚤等。桡足类生物密度空间与季节变化明显,呈春夏秋递增的趋势。季节间群落更替一般。阳澄湖季节间水环境变化较小,水质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足类 种类组成 季节性 阳澄湖
下载PDF
Spatial variations of macrozoobenthos and sediment nutrients in Lake Yangcheng: Emphasis on effect of pen culture of Chinese mitten crab 被引量:16
9
作者 Liping Chen Ying Zhang +4 位作者 Qigen Liu Zhongjun Hu Yuejuan Sun Ziran Peng Lijing Ch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18-129,共12页
We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Chinese mitten crab(CMC) pen culture on the quantifie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acrozoobenthic community and sediment nutrients in Lake Yangcheng.Redundanc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wa... We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Chinese mitten crab(CMC) pen culture on the quantifie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acrozoobenthic community and sediment nutrients in Lake Yangcheng.Redundanc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water temperature, macrophyte occurrence, sediment type, and crab culture were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patiotemporal macrozoobenthic distribution. Macrozoobenthic assemblages in the lak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utrophic indicator species. In the most polluted estuaries,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indices of the whole community and abundance of chironomids and oligochaetes were significantly depressed, and sediment carbon(C) and phosphorus(P)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western, middle(MB), and eastern basin(EB). Crab culture in this lak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macrozoobenthic community in one of three CMC culture pens(CP), and generally depressed the abundance of most chironomid and oligochaete speci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iversity, evenness, sediment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 and sediment C:P ratio in the CP were foun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three basins.However, no conspicuous difference in sediment P content between the CP and the two basins of MB and EB was detecte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hanced diversity and evenness of macrozoobenthos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joint effect of macrophyte planting and crab predation, and macrophyte planting may modify the effects of CMC culture by leading to disproportional accumulation of C and N in the sediment relative to P in the CP of the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e yangcheng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structure Sediment nutri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Pen farming
原文传递
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规划方法探讨——以苏州阳澄湖半岛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利霞 朱颖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5年第2期48-53,共6页
以苏州阳澄湖半岛湿地公园为例,提出整体性及循序渐进的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规划方法,通过与其他功能空间的融合途径,提出了灵活多样的科普宣教形式及具有本土语言的科普宣教内容。
关键词 湿地公园 科普宣教 规划设计 阳澄湖半岛
下载PDF
阳澄湖西湖水源地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吕文 孙瑞瑞 +3 位作者 王诚 杨惠 杨金艳 郑芸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87-90,共4页
研究了阳澄湖西湖南部、中部和北部2016年8月-2017年7月营养状态及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阳澄湖西湖营养状态及营养盐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分异显著;阳澄西湖整体为中度富营养状态,时间变化特征中,TSI和Chl.a呈春夏单峰型,但T... 研究了阳澄湖西湖南部、中部和北部2016年8月-2017年7月营养状态及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阳澄湖西湖营养状态及营养盐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分异显著;阳澄西湖整体为中度富营养状态,时间变化特征中,TSI和Chl.a呈春夏单峰型,但TN和NH_3—N呈冬季单峰型,TP夏、秋两季相对于冬、春两季浓度较高;虽然N、P营养盐与营养状态时间变化差异较大,但浓度均已不构成限制,在气温和光照适宜时,春夏季藻类繁殖旺盛;空间分布特征上,阳澄湖西湖区营养状态、Chl.a和N、P营养盐呈现研究区南部劣于中部和北部,南部的河道污染物量相比北部和中部大,需要加强南部入湖河流的监管,控制入湖河流的营养盐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时空变化 水源地 阳澄湖西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