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WAT模型在洱海流域面源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
作者 翟玥 尚晓 +1 位作者 沈剑 王欣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6-671,共6页
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因子的识别是面源污染控制的基础.通过将物理过程模拟及排污系数法计算进行整合,建立了SWAT模型,以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与污染入湖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以云南洱海流域总氮污染为例,使用验证后的SWAT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空... 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因子的识别是面源污染控制的基础.通过将物理过程模拟及排污系数法计算进行整合,建立了SWAT模型,以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与污染入湖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以云南洱海流域总氮污染为例,使用验证后的SWAT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空间单元和不同农业生产活动对入湖TN的污染贡献系数,定量分析流域内各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源结构,识别洱海流域重点农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村镇.结果表明,奶牛养殖、生猪养殖和大蒜种植是目前洱海流域内入湖TN污染的最重要农业污染源,占流域总污染负荷的66.12%.对入湖TN污染贡献最大的6个村镇为江尾、右所、三营、玉湖、凤仪和喜洲,占流域总污染负荷的63.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排污系数法 面源污染 洱海流域
下载PDF
洱海流域低污染水类型、污染负荷及分布 被引量:39
2
作者 白献宇 胡小贞 庞燕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为科学、合理地评估湖泊流域低污染水的类型及其污染负荷,以洱海流域为例,系统研究低污染水的概念及类型,确定了低污染水调查方法,并分析了洱海流域低污染水的来源、类型、产生量、污染物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洱海流域低污染水主要包... 为科学、合理地评估湖泊流域低污染水的类型及其污染负荷,以洱海流域为例,系统研究低污染水的概念及类型,确定了低污染水调查方法,并分析了洱海流域低污染水的来源、类型、产生量、污染物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洱海流域低污染水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城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含村落地表径流)3种主要类型,产生量为20069×104m3/a.由低污染水带来的总氮(TN)负荷为1393 t/a,总磷(TP)负荷为77 t/a.从空间分布上看,洱海流域西部和北部片区低污染水TN、TP负荷比例最大,分别达到88%和87%,因此应主要针对西部和北部片区特点制定洱海流域低污染水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低污染水类型 低污染水产生量 低污染水污染物量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输出系数模型的云南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辰 陆建忠 陈晓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以洱海流域北部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3个子流域作为实验区,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子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进行估算,结合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输出系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得到一组适用于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 以洱海流域北部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3个子流域作为实验区,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对子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进行估算,结合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输出系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得到一组适用于洱海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估算的输出系数.利用该组输出系数,对洱海流域范围内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研究表明:氮、磷污染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乡镇污染输出于地域分布中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趋势.不同非点源氮污染贡献率依次为大牲畜养殖>农村生活排放>种植业>生猪养殖,不同非点源磷污染贡献率依次为种植业>农村生活排放>生猪养殖>大牲畜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系数模型 农业非点源污染 洱海流域 TN TP
下载PDF
洱海流域水稻再生水灌溉节水减污能力浅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莹 高蓉 +2 位作者 黄英 崔远来 张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6,21,共5页
再生水灌溉对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洱海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总结出洱海流域适宜的水稻再生水灌溉制度及施肥制度,拟合了稻田田面水和渗漏水总氮浓度随时间的消减公式,根据田间水量平衡计算出不同典型年再生水灌溉制度下因排水... 再生水灌溉对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洱海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总结出洱海流域适宜的水稻再生水灌溉制度及施肥制度,拟合了稻田田面水和渗漏水总氮浓度随时间的消减公式,根据田间水量平衡计算出不同典型年再生水灌溉制度下因排水和渗漏流失的总氮量,比较了淹灌和间歇灌两种模式下水稻再生水灌溉节水减污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再生水总氮浓度为15 mg/L的前提下,由地表排水和渗漏带走的再生水总氮量平均不超过1 kg/hm2,再生水中总氮利用效率可达95%以上,实际被水稻利用的总氮超过20 kg/hm2;可减少清洁水用量65%以上,减少氮肥施用比例超过15%;针对洱海流域水稻再生水灌溉条件下间歇灌溉模式优于淹水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再生水灌溉 水稻 节水 氮流失
下载PDF
洱海流域大蒜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及其节水减排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明 张博超 +3 位作者 顾世祥 韩焕豪 高蓉 崔远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60,共6页
为了探究洱海流域大蒜田适宜的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及其节水减排效应,在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大理综合实验站开展了大蒜水肥调控模式试验。试验设常规灌溉(W0)、节水灌溉(W1)2种灌水水平;常规施肥(N0)、减少15%氮肥(N1)、减少30%氮... 为了探究洱海流域大蒜田适宜的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及其节水减排效应,在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大理综合实验站开展了大蒜水肥调控模式试验。试验设常规灌溉(W0)、节水灌溉(W1)2种灌水水平;常规施肥(N0)、减少15%氮肥(N1)、减少30%氮肥(N2)3种施氮肥水平,共计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W0相比,W1处理在不对大蒜产量造成大幅减产的前提下平均节水31.09%,总氮流失量减少51.15%、总磷流失量44.25%,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7%;同一灌溉模式下N1处理的大蒜产量较N0处理减少4.31%,差异不显著,总氮流失量减少35.73%,总磷流失量减少2.68%,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减少3.23%,差异不显著;N2处理下大蒜产量显著降低,较N0处理减少30.59%,总氮流失量减少42.89%,总磷流失量减少2.71%,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减少28.93%。总氮、总磷流失中通过地表径流流失分别占6.68%、12.51%,淋溶流失分别占93.32%、87.49%,即总氮、总磷流失均以淋溶流失为主。综合考虑节水、产量以及减排效应,N1施氮量并以田间持水率的70%为灌水下限,灌水上限为田间持水率的节水灌溉模式是该地区较优水肥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蒜田 水肥模式 节水效应 氮素流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