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和海南扶桑绵粉蚧的天敌调查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华燕 何嫏芬 +3 位作者 郑春红 李盼 易晴辉 许再福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9-272,共4页
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对广东和海南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天敌进行调查,共发现8种天敌。其中,捕食性天敌有4种,分别是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Swa... 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对广东和海南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天敌进行调查,共发现8种天敌。其中,捕食性天敌有4种,分别是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Swartz)、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us(Fabricius)和圆斑弯叶毛瓢虫Nephus quadrimacu-latus(Kamiya);寄生性天敌有4种,分别是松粉蚧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occois Smith、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长崎原长缘跳小蜂Prochiloneurus nagasakiensis(Ishii)和粉蚧广腹细蜂Allotropa sp.。文内简要描述了6种天敌的主要鉴别特征,并提供了一些形态特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天敌 飘虫 寄生蜂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食蚧瓢虫名录 被引量:26
2
作者 曾涛 庞虹 《昆虫天敌》 CSCD 2000年第2期59-67,共9页
食蚧瓢虫在蚊虫生物防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食性可分为专性食蚧瓢虫和兼性食蚧瓢虫。本文记录了我国食蚧瓢虫8亚科26属65种,其中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为国外引进种。
关键词 瓢虫 蚧虫 名录 生物防治 引进 食性 澳洲 亚科 记录
全文增补中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的抗性及其与瓢虫的联合控害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衍干 黄吉 +4 位作者 施伟迪 王碧媛 贾永超 禹田 李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5-819,共5页
调查了26个玉米品种(系)在云南昭通地区的玉米蚜及其捕食型天敌瓢虫的发生情况,采用蚜量比值法比较了玉米品种在田间对玉米蚜的抗性,并分析了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与益害比(瓢虫/玉米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感蚜条件下,高抗品种... 调查了26个玉米品种(系)在云南昭通地区的玉米蚜及其捕食型天敌瓢虫的发生情况,采用蚜量比值法比较了玉米品种在田间对玉米蚜的抗性,并分析了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与益害比(瓢虫/玉米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感蚜条件下,高抗品种有9个,分别为路单15号、胜玉6号、云瑞62、靖单11号、云瑞339、云瑞407、云瑞668、云瑞89、云瑞7号;抗性品种6个,分别为云瑞392、云瑞222、临玉9号、云瑞999、云瑞10号、云瑞505;中抗品种1个,为珍禾99;感蚜品种4个,分别为云瑞666、足单808、宣黄单5号、临玉8号;高感品种6个,分别为临玉10号(白粒)、大天一号、海玉92、宣黄单2号、云瑞108、师单4号。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蚜性与益害比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益害比与蚜量比值呈幂函数关系,说明玉米的抗蚜性与瓢虫对玉米蚜有明显的联合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蚜 瓢虫 抗性 益害比
下载PDF
棉田瓢虫、蜘蛛种群调查及作用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朱世华 范爱华 +1 位作者 宋加祥 洪小状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3年第1期5-7,32,共4页
调查结果表明,望江棉田瓢虫以龟纹瓢虫为主,蜘蛛以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为主,瓢虫、蜘蛛的数量比约为7∶3;不同棉花品种间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瓢虫对棉蚜有明显的追随关系,基本能控制棉蚜的为害;对棉田天敌应采取以次要害虫养天... 调查结果表明,望江棉田瓢虫以龟纹瓢虫为主,蜘蛛以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为主,瓢虫、蜘蛛的数量比约为7∶3;不同棉花品种间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瓢虫对棉蚜有明显的追随关系,基本能控制棉蚜的为害;对棉田天敌应采取以次要害虫养天敌,利用天敌控制主要害虫,充分利用又不完全依赖天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调查 瓢虫 蜘蛛 棉蚜 次要害虫 主要害虫 天敌 生物防治 棉花害虫
原文传递
温度和光周期对两种瓢虫捕食习性和发育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OMKAR Bhupendra KUMAR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6,共13页
【目的】在农业上,气候变化影响作物产量、蚜虫动态以及捕食性瓢虫对蚜虫的调节作用。一些瓢虫为广布种,而另一些瓢虫种类却只在特定地理范围内分布,而有关气候因子如何影响瓢虫分布了解甚少。【方法】评价不同温度(15℃,20℃,25℃,30℃... 【目的】在农业上,气候变化影响作物产量、蚜虫动态以及捕食性瓢虫对蚜虫的调节作用。一些瓢虫为广布种,而另一些瓢虫种类却只在特定地理范围内分布,而有关气候因子如何影响瓢虫分布了解甚少。【方法】评价不同温度(15℃,20℃,25℃,30℃和35℃)和光周期(8L∶16D,12L∶12D和16L∶8D)对两种瓢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Linnaeus)(一种广布种)和狭臀瓢虫Coccinella transversalis Fabricius(一种东方/南亚瓢虫)]幼虫取食和利用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Harris)的影响。【结果】尽管两种瓢虫的捕食作用和发育速率均在25℃时最高,但是随着日长的增加(即光周期从8L∶16D增加到16L∶8D)捕食作用进一步增强。与狭臀瓢虫相比,在所有温度和光周期下,七星瓢虫幼虫的取食量更高,生长和发育速率更快,其新羽化的成虫体重更重。非线性回归模型显示,七星瓢虫和狭臀瓢虫的最低发育温度分别为11℃和10.5℃左右,最高发育温度分别为41℃和43℃左右。狭臀瓢虫的幼虫捕食和发育速率对气候因子的依赖性强于七星瓢虫。【结论】本研究表明,广布种瓢虫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比土著种瓢虫弱,因而可以广泛分布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因此,与土著种瓢虫相比,广布种瓢虫更适于作为生防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狭臂瓢虫 瓢虫 温度 光周期 蚜虫
下载PDF
中国瓢虫体型的地理分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毕孟杰 沈梦伟 +3 位作者 周可新 毛岭峰 陈圣宾 彭培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5-783,共9页
生物体的外在形态(个体大小及异速生长)不仅是分类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功能性状。昆虫体型的地理分异及其机制是昆虫生物地理学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中国省级行政区的瓢虫体型、分布和环境因子数据,运用相关... 生物体的外在形态(个体大小及异速生长)不仅是分类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功能性状。昆虫体型的地理分异及其机制是昆虫生物地理学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中国省级行政区的瓢虫体型、分布和环境因子数据,运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探索了中国瓢虫体型(体长、体宽与长宽比)的纬度地带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了确定营养级对瓢虫体型特征的影响,我们对全部瓢虫、植食性瓢虫和捕食性瓢虫分别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瓢虫的体型大小具有显著的纬度地带性,即纬度越高,瓢虫的体长或体宽越大,符合贝格曼法则。与温度相关的环境因子是导致瓢虫体型大小地理分异的主要环境因素,因为瓢虫以成虫越冬,体型越大则能量储存越多,冬眠期间的耐饥力越强;(2)由于食性和食物空间分布的差异,在各个纬度上,植食性瓢虫体型总是大于捕食性瓢虫;捕食性瓢虫的长宽比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即纬度越高,瓢虫体型越狭长;而植食性瓢虫的长宽比与纬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捕食性瓢虫的长宽比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因为年降水量降低导致植被的斑块化增加,引起捕食对象分布更为分散,从而要求瓢虫具有更强的飞行能力,即更大的长宽比。综上所述,在省级尺度上,温度和降水分别主要影响瓢虫的大小和长宽比,其效应随营养级(食性)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 体型 环境因子 体长 体宽 长宽比
原文传递
Aphidophagous guilds on nettle (Urtica dioica) strips close to fields of green pea, rape and wheat 被引量:3
7
作者 AMMAR ALHMEDI ERIC HAUBRUGE +1 位作者 BERNARD BODSON FREDERIC FRANCIS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19-424,共6页
The common nettle (Urtica dioica L.) is a perennial and cosmopolitan plant species and is known to be the source of food for a great diversity of insect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nettle in agro-ecosystem... The common nettle (Urtica dioica L.) is a perennial and cosmopolitan plant species and is known to be the source of food for a great diversity of insect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nettle in agro-ecosystems,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n experimental farm at Gembloux (Belgiu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ettle margin strips on aphid and aphidophagous populations in close field crops, namely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green pea (Pisum sativum L.) and rape (Brassicae napus L.). The aphids and related beneficial populations were weekly assessed, from March to August 2005, by visual observations in two plots per field crop. A higher abundance of aphidophagous beneficials was collected in nettle strips when compared to the field crops. Particularly, the presence of predatory anthocorids, mirids and green lacewings was observed on nettle only. Nevertheless, the most abundant aphid predatory family, the Coccinellidae, was distributed in both environments, in nettle strips and in crop fields. The field margin support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density ofHarmonia axyridis than the field crops. In contrast, the field crops, green pea particularly, supported a higher density of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phidophagous species, mainly the ladybirds, wa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host plant and related aphid species and their potential effect o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hidophagous ladybirds beneficials insect diversity nettle WHEAT greenpea RAPE margin strips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Microlophium camosum Acyrthosiphonpisum Sitobion avenae
原文传递
3种瓢虫对月季长管蚜与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任向辉 杨萌 +1 位作者 程辉 邓方超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7期16-17,56,共3页
室内研究了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对月季长管蚜与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3种瓢虫的雌成虫对月季长管蚜与麦长管蚜野生种群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为HollingⅡ型。利用麦夸特迭代算法进行Holling’s圆盘方程... 室内研究了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对月季长管蚜与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3种瓢虫的雌成虫对月季长管蚜与麦长管蚜野生种群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为HollingⅡ型。利用麦夸特迭代算法进行Holling’s圆盘方程分析表明,3种瓢虫对两种蚜虫捕食效率较高。对两种蚜虫处理时间最短的是七星瓢虫,对月季长管蚜攻击系数最高的为异色瓢虫,而对麦长管蚜攻击系数最高的则为七星瓢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长管蚜 麦长管蚜 瓢虫 捕食功能反应
下载PDF
温度和光周期影响两种同域发生瓢虫同种和异种组合时的猎物消耗量和利用率 被引量:3
9
作者 Bhupendra KUMAR OMKAR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7-307,共11页
【目的】印度次大陆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地理景观。气候条件的略微变动可能对其季节周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并引起农业生态系统中蚜虫的大暴发。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和狭臀瓢虫C.transversalis Fab.是该次大陆上广泛分布... 【目的】印度次大陆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地理景观。气候条件的略微变动可能对其季节周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并引起农业生态系统中蚜虫的大暴发。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和狭臀瓢虫C.transversalis Fab.是该次大陆上广泛分布、同域发生的两种食蚜性瓢虫。【方法】设计异地试验,来探究同种和/或异种组合时的这两种瓢虫用共同的猎物资源(豌豆蚜)饲养时,对增加的温度(15,20,25,30和35℃)和光周期(8L∶16D,12L∶12D和16L∶8D)的响应。【结果】结果表明,在这5个不同温度和3个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同种或异种组合时这两种瓢虫表现出了拮抗作用。尽管表现出拮抗作用,但是同种或异种组合的两捕食动物在25℃和长光周期(16L∶8D)条件下消耗、转化和利用的猎物生物量最大。然而,它们的猎物消耗率、转化效率和生长速率在异种组合中最高。在5个不同温度下,4龄幼虫均更有效地利用猎物生物量,将其转变成自身生物量,而雌成虫在3个不同光周期条件下也是如此。【结论】因此可以推断,增加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可能不会阻止同种和异种组合中的瓢虫发生拮抗作用,但是在25℃和长光周期(16L∶8D)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瓢虫的猎物消耗量和利用率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 七星瓢虫 狭臀瓢虫 转化效率 生长速率 捕食关系 温度 光周期
下载PDF
通辽地区捕食性瓢虫初步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安瑞军 包明耀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5期436-437,共2页
通辽地区捕食性瓢虫一年发生三或四代,3月上旬出哲,首先出现在易感蚜虫的植物上觅食,第一代发生于5月下旬~7月中旬,第二代于6月上旬发生,第三代于6月下旬发生,第四代于7月中下旬发生,世代重叠现象严重,9月下旬10月初以二、三或四代成... 通辽地区捕食性瓢虫一年发生三或四代,3月上旬出哲,首先出现在易感蚜虫的植物上觅食,第一代发生于5月下旬~7月中旬,第二代于6月上旬发生,第三代于6月下旬发生,第四代于7月中下旬发生,世代重叠现象严重,9月下旬10月初以二、三或四代成虫越冬.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越冬有群集性.捕食性瓢虫食性广,食量大,对蚜类发生有追随性,攻击取食,有卵食习性.温度、湿度、光照、风雨对成幼虫活动、取食、个体发育有影响,无孤雌生殖现象.捕食性瓢虫是本地区蚜虫等害虫的很好天敌,应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 捕食性 瓢虫
下载PDF
Survival, development and life tables of two congeneric ladybirds in aphidophagous guilds
11
作者 AVANISH K. GUPTA SHEFALI SRIVASTAVA GEETANJALI MISHRA KALPANA SINGH OMKAR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9-126,共8页
Two congeneric aphidophagous ladybirds,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and Coccinella transversalis, were reared on three aphid species, Lipaphis erysimi, Myzus persicae and Aphis nerii,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prey qual... Two congeneric aphidophagous ladybirds,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and Coccinella transversalis, were reared on three aphid species, Lipaphis erysimi, Myzus persicae and Aphis nerii,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prey quality and intra- and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on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stages. Mortality of first instar ladybirds of both species was highest feeding on A. nerii. Preimaginal mortafity was lowest when feeding on L. erysimi (C. septempunctata, 1.6% and C. transversalis, 3.2%), and highest when feeding on A. nerii ( C. septempunctata, 6.2% and C. transversalis, 8.2%). Comparatively higher weight and larger size of C. septempunctata along with the lower levels of mortality recorded suggested that it is more likely to have acted as an intraguild predator than C. transversalis. High recorded mortality of C. transversalis is attributed to probable intraguild predation on account of its smaller size. The major sources of mortality were probably cannibalism, intraguild predation and other unknown factors. Lower prey quality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cannibalism and intraguild predation, especially in C. transversalis. The investigation suggests an intrinsic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C. septempunctata over C. transversalis in guilds of three aphid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Coccinella transversalis ladybirds life table aphids CANNIBALISM intraguild predation
原文传递
瓢虫全年保护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峰 鲁晋秀 +1 位作者 许玉娟 安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89-4590,4593,共3页
已查清山西瓢虫资源共52种,其中捕食性47种,分属7亚科。通过20年监测资料分析,瓢虫与蚜害种群动态存在跟随现象;实施林带、诱集带、陪作带、秋菜园"三带一园"保护措施,保卵、保源、保转移、保越冬,取得良好效应。
关键词 瓢虫 动态监测 三带一园
下载PDF
Aphids-induced plant volatiles affect diel foraging behavior of a ladybird beetle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被引量:1
13
作者 Milda Norkute Ulf Olsson Velemir Ninkovic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266-1275,共10页
The ladybird beetle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L.)is an important biocontrol agent of pests such as various aphid species.Despite being one of the most studied coccinellid species,many aspects of its foraging behavior ... The ladybird beetle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L.)is an important biocontrol agent of pests such as various aphid species.Despite being one of the most studied coccinellid species,many aspects of its foraging behavior are still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iel foraging behavior of C.septempunctata,investigating their olfactory orientation toward aphid-infested plants,walking activity on plants and on the soil,and feeding rates.In the scotophase the ladybird beetle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ttracted to the odor of aphid-infested plants,on which they also showed considerably higher walking activity then on uninfested controls.Females were more prone to utilize olfactory cues when searching for prey and fed at higher rates than males;this shows that they are better adapted to nocturnal activity,as they require higher food intake.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have the same feeding rate during the scotophase as in the photophase.Our study shows that C.septempunctata has the potential to forage in the scotophase if prey is abundant.Th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volatiles of aphid-infested plants can attract or arrest foraging adult ladybird beetles,even in the darkness,which makes a considerable contribution to efficient prey search and enhances feed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HIDS C7 FEEDING ladybirds photophase scotophase
原文传递
释放异色瓢虫对甜瓜蚜虫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旭东 王蓓 +7 位作者 黄忠阳 李伟明 江丰 谢洪芳 刘庆叶 陈莉莉 胡卫丛 王东升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109,共6页
为探究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释放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防治甜瓜蚜虫(Aphis gossypii Glover)的综合效果,按不同益害比释放异色瓢虫,评价其在设施条件下对甜瓜蚜虫的防控效果以及天敌和害虫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于甜瓜蚜... 为探究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释放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防治甜瓜蚜虫(Aphis gossypii Glover)的综合效果,按不同益害比释放异色瓢虫,评价其在设施条件下对甜瓜蚜虫的防控效果以及天敌和害虫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于甜瓜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特别是长期防控效果优于化学农药,益害比1∶5与益害比1∶10的投放密度对蚜虫的防控效果好,两者比较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释放后28 d时防效仍在70%以上。但考虑到生产成本,益害比1∶10为甜瓜上异色瓢虫释放的最佳密度;前期异色瓢虫定殖量随着蚜虫数量增加而升高,14 d时天敌投放处理的瓢虫定殖量达到峰值,故应结合病虫害测报,在蚜虫发生高峰期前尽早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化学农药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甜瓜蚜虫(Aphis gossypii Glover) 益害比
下载PDF
三种瓢虫集团内捕食卵对初龄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佳妮 李保平 孟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6-1831,共6页
种内和种间捕食卵现象常见于对食蚜瓢虫的研究报道中。源自亚洲、入侵北美和欧洲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由于卵含有生物碱而被认为可能是威胁本土瓢虫生存的原因,但该推测只有在明确异色瓢虫在原产地是否对本土瓢虫具有类似负面... 种内和种间捕食卵现象常见于对食蚜瓢虫的研究报道中。源自亚洲、入侵北美和欧洲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由于卵含有生物碱而被认为可能是威胁本土瓢虫生存的原因,但该推测只有在明确异色瓢虫在原产地是否对本土瓢虫具有类似负面影响后,才能确证。通过饲喂实验,旨在明确异色瓢虫在原产地是否对本土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具有食卵负面作用,为揭示异色瓢虫入侵机理提供依据。实验中用蚜虫(对照)和3种瓢虫卵对瓢虫初孵1龄幼虫进行饲喂处理,观察幼虫生长发育指标。对瓢虫初龄幼虫存活表现的分析结果表明:(1)龟纹瓢虫初孵幼虫取食同种卵和七星瓢虫卵后存活至2龄的比率均高于取食异色瓢虫卵的近7倍;(2)七星瓢虫幼虫取食异色瓢虫卵未存活到2龄,但取食其他瓢虫卵和蚜虫后85%以上个体存活至2龄;(3)异色瓢虫初孵幼虫取食同种和其他2种瓢虫卵后有90%以上存活至2龄。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1龄幼虫取食异种卵比同种卵后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异色瓢虫并未表现出差异。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1龄幼虫取食同种和异种卵后的体增重相同,但七星瓢虫取食龟纹瓢虫卵后体增重比取食同种卵减小。研究结果说明,异色瓢虫卵对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初孵幼虫的生存具有负面影响,反之不然。所以,取食异色瓢虫卵本身并非是导致北美和欧洲本土瓢虫数量减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生态学 捕食性瓢虫 种间互作 集团内捕食 自残
下载PDF
多杀菌素和氟虫睛对瓢虫、寄生蜂和菜缢管蚜选择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亢春雨 吴刚 《华东昆虫学报》 2006年第4期294-297,共4页
采用药膜法研究了多杀菌素和氟虫睛对3种瓢虫、2种寄生蜂和菜缢管蚜的选择性。与菜缢管蚜相比,2种杀虫剂对3种瓢虫的毒性较低(LC50比值=1.73-41.9),尤其是氟虫睛对3种瓢虫以及多杀菌素对稻红瓢虫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LC50比值大于5)。菜... 采用药膜法研究了多杀菌素和氟虫睛对3种瓢虫、2种寄生蜂和菜缢管蚜的选择性。与菜缢管蚜相比,2种杀虫剂对3种瓢虫的毒性较低(LC50比值=1.73-41.9),尤其是氟虫睛对3种瓢虫以及多杀菌素对稻红瓢虫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LC50比值大于5)。菜蚜茧蜂和蚜虫宽缘金小蜂对2种杀虫剂的敏感性远高于3种瓢虫和菜缢管蚜,2种杀虫剂对菜蚜茧蜂和蚜虫宽缘金小蜂均是高毒的(LC50比值=0.006-0.05)。3种瓢虫对多杀菌素和氟虫睛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这将有助于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瓢虫 寄生蜂 菜缢管蚜 杀虫剂 选择性
下载PDF
西宁地区农田瓢虫种类调查及横带瓢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宁 邱丹 马琪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4-47,共4页
经调查,西宁地区农田瓢虫种类主要有横带瓢虫、二星瓢虫、孪斑瓢虫、多异瓢虫、横斑瓢虫、纵条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斑菌瓢虫、龟纹瓢虫、菱斑巧瓢虫、十三星瓢虫共12种。其中优势种为横带瓢虫、二星瓢虫和孪斑瓢虫,分别占41 ... 经调查,西宁地区农田瓢虫种类主要有横带瓢虫、二星瓢虫、孪斑瓢虫、多异瓢虫、横斑瓢虫、纵条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斑菌瓢虫、龟纹瓢虫、菱斑巧瓢虫、十三星瓢虫共12种。其中优势种为横带瓢虫、二星瓢虫和孪斑瓢虫,分别占41 25%、27 90%和14 9%,其他种类占16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种类 优势种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天敌瓢虫种群遗传学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浩森 庞虹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1-227,共7页
天敌瓢虫常在农业生产的生物防治中被广泛引进和使用。这种使用过程往往会导致天敌瓢虫在遗传水平的改变,并最终影响到其生物防治的使用效果和本地生态多样性。对天敌瓢虫种群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甚至预测这种遗传改变的规律和... 天敌瓢虫常在农业生产的生物防治中被广泛引进和使用。这种使用过程往往会导致天敌瓢虫在遗传水平的改变,并最终影响到其生物防治的使用效果和本地生态多样性。对天敌瓢虫种群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甚至预测这种遗传改变的规律和生态机制,从而为生物防治计划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种群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在生物防治中促进天敌瓢虫遗传改变的因素,以及几种常见的天敌瓢虫种群演变情况,并讨论种群遗传学在天敌瓢虫研究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敌瓢虫 种群遗传学 生物防治 生物入侵 进化
下载PDF
水杨酸甲酯缓释调控果园捕食性瓢虫控害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长兵 肖达 +5 位作者 刘飞宇 孙潇然 王杰 王甦 郭晓军 徐庆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6-1674,共9页
【目的】利用化学信息素调控天敌昆虫是害虫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明确应用新型缓释材料释放水杨酸甲酯对苹果园捕食性瓢虫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苹果绣线菊蚜的防治效果。【方法】连续2 a(年)调查了苹果园内苹果绣线菊蚜的种群消长动态... 【目的】利用化学信息素调控天敌昆虫是害虫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明确应用新型缓释材料释放水杨酸甲酯对苹果园捕食性瓢虫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苹果绣线菊蚜的防治效果。【方法】连续2 a(年)调查了苹果园内苹果绣线菊蚜的种群消长动态以确定水杨酸甲酯的使用时间,处理区采用5×5的布局均匀悬挂水杨酸甲酯PE缓释管防治绣线菊蚜,分别以未做任何防治的果园和化学防治的果园为对照,调查捕食性瓢虫及苹果绣线菊蚜种群发生动态以及检测水杨酸甲酯缓释速率,并使用5种常用聚集度指标参数法分析水杨酸甲酯对捕食性瓢虫及苹果绣线菊蚜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北京地区苹果园苹果绣线菊蚜的发生高峰期在5月底至6月中旬,在发生高峰期前1周悬挂水杨酸甲酯PE缓释管,处理区内捕食性瓢虫数量显著高于化学防治区,并且显著降低了苹果绣线菊蚜的发生数量;空间分布结果显示苹果绣线菊蚜在各苹果园区内均表现出边缘型聚集分布的特征。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水杨酸甲酯PE缓释管的释放速率约为0.68 g·周^(-1)。【结论】水杨酸甲酯PE缓释管在果园持效期可超过4周,可以提高捕食性瓢虫的种群数量并降低苹果绣线菊蚜的发生数量,最高密度的苹果绣线菊蚜出现在水杨酸甲酯PE缓释管处理园区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绣线菊蚜 捕食性瓢虫 水杨酸甲酯 调控作用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棉田棉蚜种群动态及瓢虫对棉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林霞 田长彦 +2 位作者 马英杰 胡敏芳 洪梅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421-424,共4页
根据新疆尉犁县4种棉花品种的棉田调查,利用棉蚜数量和时间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其种群动态,应用棉蚜数量和瓢虫数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棉田棉蚜种群与瓢虫种群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的棉田中,棉蚜种群数量基本呈指数规律上升与下降... 根据新疆尉犁县4种棉花品种的棉田调查,利用棉蚜数量和时间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其种群动态,应用棉蚜数量和瓢虫数量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棉田棉蚜种群与瓢虫种群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的棉田中,棉蚜种群数量基本呈指数规律上升与下降。在尉犁县孔雀农场的中棉35和军棉1棉田中,从2001年5月31日至6月28日棉蚜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从6月28日至7月26日棉蚜种群数量呈指数下降。在尉犁县达西村的抗虫棉9和新陆中11棉田中,棉蚜种群数量开始发生和发生高峰期均比中棉35和军棉1推迟1周左右,其中抗虫棉9棉田的棉蚜发生高峰期数量最多,而新陆中11棉田的棉蚜发生期数量最少。在不同品种的棉田中,瓢虫是棉田棉蚜的主要天敌,对棉蚜起控制作用,它与棉蚜种群数量呈显著的跟随关系,发生期比棉蚜滞后1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蚜 种群动态 瓢虫 种群数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