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56
1
作者 伊海生 林金辉 +1 位作者 周恳恳 李军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新生代陆相地层中湖相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以碳氧同位素作为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试图从古湖泊演化的角度,阐明高原新生代早期环境演变历史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所有分析样品中生物碎屑灰岩类... 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新生代陆相地层中湖相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以碳氧同位素作为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试图从古湖泊演化的角度,阐明高原新生代早期环境演变历史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所有分析样品中生物碎屑灰岩类样品的δ18O和δ13C显示最低值,反映它们沉积在一个水体滞留时间短的开放性淡水湖泊系统中。泥晶灰岩类样品的δ18O和δ13C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它们发育在蒸发作用明显的封闭性咸水湖泊体系中,而叠层石灰岩类明显富集13C可能与微生物活动有关。从始新世到渐新世至中新世,湖相碳酸盐岩δ18O值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δ13C则由古近纪的负值变为新近纪的正值,反映该区古湖泊系统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预示古近纪到新近纪之交高原古气候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新生代 碳氧同位素 湖相碳酸盐岩 古气候 古环境
下载PDF
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储集特征与含油性分析——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36
2
作者 黄成刚 王建功 +3 位作者 吴丽荣 倪祥龙 杨森 吴梁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02-1115,共14页
对英西地区古近系E_3~2致密湖相碳酸盐岩储集特征与含油性进行分析.系统地开展了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物性分析和毛管压力曲线研究、超微观形貌和微区地球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其他配套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英西地区E_3~2储集层以白云石晶间孔... 对英西地区古近系E_3~2致密湖相碳酸盐岩储集特征与含油性进行分析.系统地开展了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物性分析和毛管压力曲线研究、超微观形貌和微区地球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其他配套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英西地区E_3~2储集层以白云石晶间孔为主,且饱含油,见少量有机酸溶蚀加大现象,具有形成规模油气藏的储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均可见到岩石中发育大量白云石晶间孔,在毛管压力曲线上表现为"高-宽"平台,具有"小孔径-大数量"意义;2)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白云石分子式为Ca(Mg_(0.96)Fe_(0.04))(CO_3)_2,理想状态下可形成13.36%的面孔率;3)统计数据显示少量样品存在晶间孔被有机酸溶蚀加大现象,高沉积速率的大背景下未见大气水的淋滤溶蚀证据,且碎屑长石未发生溶蚀;4)实测的孔径大小和化学理论推导值均显示孔径约为0.40~1.07μm,完全有能力储集各类石油、天然气及其共生物质且能允许其在孔隙内发生流动或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晶间孔 储集能力 溶蚀作用 湖相碳酸盐岩 古近系 英西地区 柴达木盆地
原文传递
柴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相模式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建功 张道伟 +6 位作者 易定红 袁剑英 石亚军 马新民 高妍芳 张平 王鹏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3,共13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为一套含湖相碳酸盐岩地层,在狮子沟地区已发现了高产含油层系和多口日产千吨以上的高产井。为了进一步探索湖相碳酸盐岩油藏特征和分布规律,基于测井、地震以及岩心观察和储层分析化验资料,对湖相碳...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为一套含湖相碳酸盐岩地层,在狮子沟地区已发现了高产含油层系和多口日产千吨以上的高产井。为了进一步探索湖相碳酸盐岩油藏特征和分布规律,基于测井、地震以及岩心观察和储层分析化验资料,对湖相碳酸盐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构类型、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展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柴西地区湖相碳酸盐岩为混合沉积成因,岩性主要为灰云岩和泥灰岩,其次为白云岩和灰岩;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以灰泥为主,其次为颗粒。碳酸盐岩沉积微相主要有泥灰坪和灰云坪,其次为藻滩和颗粒滩。其岩性组合受古地貌、古水介质和古气候的影响,发育有局限性湖泊、半封闭性湖泊与开阔性湖泊等3种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及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咸化湖盆 下干柴沟组上段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湖相碳酸盐岩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探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俊青 夏斌 +2 位作者 纪友亮 姜在兴 张善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656,共11页
目前湖相碳酸盐岩是国内外沉积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埕东地区沙一段的湖相碳酸盐岩为例,详细探讨湖相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学发育模式、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级次以及控制因素等问题,重点对湖相碳酸盐岩... 目前湖相碳酸盐岩是国内外沉积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埕东地区沙一段的湖相碳酸盐岩为例,详细探讨湖相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学发育模式、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级次以及控制因素等问题,重点对湖相碳酸盐岩准层序的类型、识别标志、形成机理以及对比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湖相碳酸盐岩可总结为陡坡和缓坡2种层序地层学发育模式;其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可划分为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组、准层序、微层序5级;准层序类型可划分为陡坡型、缓坡型和深洼型3大类和L—M型、滩坝型、滑塌型、深水蒸发型4小类,不同类型的准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各不相同;准层序的对比模式可总结为陡坡突变和缓坡第变2种模式,在不同模式中准层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准层序 高精度层序地层 模式
下载PDF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河街组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娣 侯中健 +2 位作者 王亚辉 王莹 王春联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4期92-97,131,共7页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一段发育多层碳酸盐岩沉积,岩性主要为生物灰岩、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形成碳酸盐-陆源碎屑混积岩,既有成分上的混积,也有纵向地层剖面上的混积层序。北部受物源影响含陆源碎屑较多,主要为碳酸盐与砂、泥岩...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一段发育多层碳酸盐岩沉积,岩性主要为生物灰岩、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形成碳酸盐-陆源碎屑混积岩,既有成分上的混积,也有纵向地层剖面上的混积层序。北部受物源影响含陆源碎屑较多,主要为碳酸盐与砂、泥岩混积,成分上以灰质粉砂岩和灰质砂岩为主;南部主要为碳酸盐与泥、页岩混积,成分上以灰质页岩为主。沉积相类型有滨浅湖、浅湖、半深湖等,其中生物浅滩、鲕滩等微相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混积岩 沙一段 板桥—北大港地区
下载PDF
利用相控分频反演预测英西湖相碳酸盐岩储层 被引量:23
6
作者 朱超 刘占国 +3 位作者 杨少勇 夏志远 李森明 王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2-841,共10页
柴达木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是制约其勘探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依据古地貌控相、相控储层、储层控藏的地质认识,提出了以沉积旋回为单元、古地形为框架、地震—测井岩... 柴达木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是制约其勘探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依据古地貌控相、相控储层、储层控藏的地质认识,提出了以沉积旋回为单元、古地形为框架、地震—测井岩相分析为桥梁的相控分频反演方法,该方法构建的低频模型以相带为单元进行插值,有别于以距离大小进行插值的传统方法,更符合地质实际。其技术思路为:首先,通过分析明确研究区层序格架、古地貌、岩相展布规律;其次,采用分频成像、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技术手段构建低频模型;最后采用分频非线性反演方法,利用低频模型进行约束,实现对复杂地质体的准确预测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英西地区目的层段优质储层发育区随着古低隆的向北迁移而不断变化,其叠合有利储层面积约为150km^2,预测结果与钻井及地质规律吻合度高,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评价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相控 分频反演 储层预测 英西地区
下载PDF
英西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含油性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建功 张道伟 +4 位作者 袁剑英 徐丽 黄成刚 石亚军 李延丽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典型湖相碳酸盐岩的储集特征,本文采用大量岩心、岩石薄片、成像测井和地球化学等资料,系统对研究区干柴沟组(E_3~2)的储集空间类型、成因机理及其含油气性进行分析.认为英西湖相碳酸盐岩形成盐间与盐下2套...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典型湖相碳酸盐岩的储集特征,本文采用大量岩心、岩石薄片、成像测井和地球化学等资料,系统对研究区干柴沟组(E_3~2)的储集空间类型、成因机理及其含油气性进行分析.认为英西湖相碳酸盐岩形成盐间与盐下2套含油气组合,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晶间孔,另外还发育溶蚀孔洞、构造角砾孔洞以及裂缝;构造缝的发育对应于喜山期三次幕式构造运动,多类型成岩缝由纹层状岩性差异成岩所形成,裂缝既是储层改造和油气运移的通道,同时与晶间孔和溶蚀孔洞又保证了油气藏的高产富集.研究结果表明:1)英西湖相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主体类型是准同生成因的白云石晶间孔,晶体大小为1~2μm,孔径多分布在424~750nm,面孔率为5%~8%.湖相碳酸盐岩溶蚀作用较弱,仅在白云石晶间孔基础上因有机酸微弱溶蚀形成扩溶孔,扩溶孔孔径一般小于1μm,大小多分布在540~990nm;2)研究区同时也发育一定规模的盐溶孔洞、构造角砾孔洞和裂缝.盐溶孔洞由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形成,表现为沿层理面溶蚀和分散状石盐(石膏)颗粒溶蚀2种,主要分布在盐间含油组合.构造角砾孔主要分布于盐间滑脱断层带,由断层活动作用控制形成;3)构造缝与成岩缝均大量发育,构造缝以小缝和中缝为主,宽度大多分布在2~3mm以内,成岩缝包括层间缝、收缩缝和缝合线等3种类型,缝宽大多为微米级,其中层间缝是湖湘碳酸盐岩源内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4)晶间孔普遍含油,是油气成藏的基础.扩溶孔、构造角砾孔和盐溶孔洞增加了储集空间类型,增强了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晶间孔 溶蚀孔 裂缝 英西地区 柴达木盆地
原文传递
惠民凹陷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孙钰 钟建华 +3 位作者 袁向春 姜在兴 杨伟利 李世银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针对惠民凹陷西部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薄、横向变化快、旋回性发育的特点,利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该区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旋回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湖相碳酸盐岩在滨浅湖、半深湖和火山锥附近均有发育,且不同沉... 针对惠民凹陷西部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薄、横向变化快、旋回性发育的特点,利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了该区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旋回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湖相碳酸盐岩在滨浅湖、半深湖和火山锥附近均有发育,且不同沉积环境的碳酸盐岩准层序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识别标志及形成机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发育受海侵作用、气候变化和火山活动的影响,其中气候的周期性波动和火山的多期喷发控制着湖相碳酸盐岩准层序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准层序分布特征 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沙河街组 惠民凹陷
下载PDF
中国陆相湖盆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及其成藏条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杜江民 龙鹏宇 +5 位作者 杨鹏 丁强 胡秀银 李伟 柏杨 盛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69,共18页
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地质学家们在湖相碳酸盐岩勘探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银额盆地白垩系和柴达木盆地渐新统(E23)等4个典型的湖相碳酸盐岩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其储集层特征、烃源岩... 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地质学家们在湖相碳酸盐岩勘探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银额盆地白垩系和柴达木盆地渐新统(E23)等4个典型的湖相碳酸盐岩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其储集层特征、烃源岩生烃能力和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普遍较为致密,以纳米—微米级储集空间为主,包括白云石晶间孔、生物体腔孔和堆积孔、微裂缝系统及其溶蚀扩大孔。咸化环境有利于白云石化作用,可改善湖相碳酸盐岩的储集能力,但绝大多数渗透率小于0.1 mD。②湖相碳酸盐岩既有储集能力,又可作为生油岩,有机质丰度不高,且成熟度普遍较低,但源岩中的分散可溶有机质可在低熟阶段大量生排烃,具有较高的液态烃产率。③油气藏多具有"初期产量高—产量大幅下降—长期低产稳产"的产量特征,为典型"裂缝—孔隙型"油气藏。裂缝网络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油气初次运移和聚集成藏、现今的油气开采过程中均提供运移通道作用。④油气藏为"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藏,常与邻区的常规油气藏共同组成区域性油气田群。该研究成果为重新评价湖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潜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白云石晶间孔 可溶有机质 低丰度—低熟 “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藏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莱南斜坡带沙四段沙三下亚段--原型盆地恢复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启明 黄晓波 +2 位作者 周晓光 刘睿 李晓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371-380,共10页
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后期经历多次大规模构造运动改造,导致原始盆地面貌不清,沉积体系分布不明确。以构造演化分析为主线,通过地震解释、声波时差法和趋势厚度法相结合,对沙河街组早期沙四段—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的原型盆地面貌及其配... 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后期经历多次大规模构造运动改造,导致原始盆地面貌不清,沉积体系分布不明确。以构造演化分析为主线,通过地震解释、声波时差法和趋势厚度法相结合,对沙河街组早期沙四段—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的原型盆地面貌及其配置关系进行了恢复,并明确了不同沉积体系的平面分布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沙四沉积时期,莱南斜坡带整体受断裂伸展活动引起的块体差异升降,西部受两组东西向断层分割形成3个东西向展布的断槽,东部及南部为潍北凸起的隆起区,早期断层分割东西古地貌变化;(2)沙三下沉积时期,整体快速沉降,西部受东西向断裂差异抬升,形成局部高地,潍北凸起东部一部分后期逐渐淹没于水下,形成宽缓台地背景;(3)不同物源体系供给控制了沙四段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差异分布,古地貌与物源差异供给共同控制了沙三下亚段湖相碳酸盐岩与风化残积相的发育与垂向分布。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分布对于盆地原型面貌具有重要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南斜坡带 原型盆地恢复 差异分布 湖相碳酸盐岩 渤海海域
下载PDF
半咸水湖盆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分析——以东营凹陷南坡中段沙四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勇强 邱隆伟 陈世悦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8-294,共7页
湖相碳酸盐岩分布于淡水湖盆和咸水湖盆地中,不同类型湖盆碳酸盐岩层序发育特征与构成样式明显存在差异。综合利用岩芯、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南坡中段地区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发现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湖侵体系域,研究... 湖相碳酸盐岩分布于淡水湖盆和咸水湖盆地中,不同类型湖盆碳酸盐岩层序发育特征与构成样式明显存在差异。综合利用岩芯、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南坡中段地区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发现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湖侵体系域,研究区主要存在五种准层序类型:油页岩—白云岩型、油页岩—泥(晶)灰岩型、深水(泥)页岩—颗粒灰岩型、(泥)页岩—颗粒灰岩型、(泥)页岩—生物灰岩型准层序,通过对碳酸盐岩准层序的类型、识别标志、形成机理的研究,总结了各准层序在平面和垂向的分布特征,建立了适于咸水湖盆碳酸盐岩准层序对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准层序类型 湖相碳酸盐岩 咸水湖 对比模式 东营凹陷 山东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地质认识新进展及重要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国欣 石亚军 +3 位作者 张永庶 陈琰 张国卿 雷涛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共18页
经过几代石油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柴达木盆地已建成青藏高原唯一的油气生产基地,成为甘青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通过系统综述近年来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进展和勘探成果,总结了成盆、成烃、成储和成藏规律,指出了未来勘探转型的重... 经过几代石油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柴达木盆地已建成青藏高原唯一的油气生产基地,成为甘青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通过系统综述近年来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进展和勘探成果,总结了成盆、成烃、成储和成藏规律,指出了未来勘探转型的重要领域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7年设立科技重大专项以来,尤其“十二五”以来,依托科技创新,支撑昆北断阶、英雄岭构造、阿尔金山前、扎哈泉凹陷等相继发现了亿吨级大油气田,形成了其他盆地鲜见的成烃、成储、成藏等原创性成果。(2)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十二五”以来的勘探发现、启示及重要地质认识,提出了未来油气勘探从浅层向深浅结合、从构造向构造-岩性结合、从碎屑岩向多岩性复合、从常规向常规-非常规结合的四大转变,厘定出柴西古近系—新近系页岩油、柴东第四系泥岩生物气、柴北缘深层和柴西古近系多类型岩性等四大勘探领域。(3)研究成果将推动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转型发展和强改造型盆地油气地质理论技术发展,为各类型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藏勘探持续发现提供重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湖相碳酸盐岩 页岩油 生物气 第四系 古近系 新近系 含油气系统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生产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彩凤 王连进 +3 位作者 邵先杰 胥昊 孙玉波 刘英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3,118,共4页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发育1套储油能力较好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受不均匀溶蚀作用的影响,其平面非均质性强,局部地区孔隙度较大,但连通性差,储层渗透率低。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的生产特征与砂岩油藏油井的生产特征完全不同,表现...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发育1套储油能力较好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受不均匀溶蚀作用的影响,其平面非均质性强,局部地区孔隙度较大,但连通性差,储层渗透率低。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的生产特征与砂岩油藏油井的生产特征完全不同,表现为自然产能低,实施酸化措施后产量提高幅度大;不同位置的油井产油量差异大;投产初期含水率高;油井产油量递减存在常规递减和突变递减2种形式。通过对研究区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资料的分析,在深入研究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储层总有效厚度和单井储层有效渗流半径是影响湖相碳酸盐岩油藏油井产油量的2个主要因素,进而明确研究区投产储层的筛选条件。根据湖相碳酸盐岩油藏的特征,提出了多次酸化、压裂、侧钻井、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等开发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油井生产特征 储层总有效厚度 有效渗流半径 储层筛选条件 开发技术对策 苏北盆地
下载PDF
湖相碳酸盐岩测井岩相识别技术与应用——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明智 朱超 +6 位作者 李森明 夏志远 宋光永 王艳清 宫清顺 李亚锋 刘占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3,共9页
我国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分布广泛,具有极大的油气勘探前景。但该类储层陆源碎屑含量高、岩相种类多,导致岩相识别困难且严重制约了该领域勘探拓展和高效开发,这在埋藏深度普遍大于4000m的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_(3)^(... 我国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分布广泛,具有极大的油气勘探前景。但该类储层陆源碎屑含量高、岩相种类多,导致岩相识别困难且严重制约了该领域勘探拓展和高效开发,这在埋藏深度普遍大于4000m的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尤为典型。以英西地区为例,充分利用区内大量岩心、薄片和实验分析资料,系统分析湖相碳酸盐岩岩相特征及测井响应特征,并建立了识别方法和图版。分析结果表明,英西地区E_(3)^(2)发育颗粒灰云岩、泥晶灰云岩、纹层状灰云岩、泥质膏岩和灰云质泥岩等5种类型的岩相。基于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确定自然伽马、骨架密度、体积密度为岩相识别敏感参数,进而首次提出岩石结构因子(RFF)技术;利用计算得到的RFF参数,结合元素测井资料建立了岩相识别图版,将其应用于研究区48口井,在12口取心井中岩相解释平均符合率达到80.2%,应用效果较好。岩石结构因子技术提高了湖相碳酸盐岩岩相识别符合率,对研究储层分布规律、指导勘探开发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湖相碳酸盐岩 岩相识别 测井评价
下载PDF
柴西地区上油砂山组咸化湖沼沉积与微生物岩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建功 张道伟 +6 位作者 白亚东 孙秀建 李翔 王爱萍 张世铭 易定红 杨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228-3248,共21页
利用大量岩芯、薄片、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围绕南翼山—大风山地区的上新统上油砂山组(N^22)咸化湖沼沉积,研究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建立沉积模式,分析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上新统上油砂山组(N^22)沉积时期,南翼山—大风山地区为咸化... 利用大量岩芯、薄片、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围绕南翼山—大风山地区的上新统上油砂山组(N^22)咸化湖沼沉积,研究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建立沉积模式,分析控制因素。研究表明:(1)上新统上油砂山组(N^22)沉积时期,南翼山—大风山地区为咸化湖沼环境,因咸水与淡水频繁融合,构成独特的生态系统,发育适应性的水生生物与微生物等,由生物、化学、物理沉积作用共同影响,形成咸化沼泽沉积组合。(2)明确了咸化湖沼相识别标志,主要包括沼泽土以及大量近地表暴露标志等,并伴生湖沼相微生物岩与微体化石组合等。(3)沼泽环境共发育7类岩相,进一步分析主要岩相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4)沼泽环境可分为滨岸带、植被带及浸没区,不同环境可形成不同的沉积层序、发育不同沉积岩相组合。咸化湖沼相的沉积层序主要包括退积型准层序,进积型准层序以及加积型准层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湖沼沉积 咸化湖泊 南翼山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演化与分布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超 刘占国 +7 位作者 宋光永 龙国徽 宫清顺 赵健 李森明 夏志远 吴颜雄 田明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58-1567,1622,共11页
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及实验数据,对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的类型、演化规律和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井-震资料分析和古地貌恢复,对其岩相古地理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指... 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及实验数据,对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的类型、演化规律和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井-震资料分析和古地貌恢复,对其岩相古地理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指出了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英雄岭构造带下干柴沟组上段主要发育藻灰岩、颗粒灰质白云岩、泥晶灰质白云岩3类碳酸盐岩,多具有混积特征,从早至晚经历了半咸化、咸化和盐湖3个沉积演化阶段;由于矿物组分及岩石结构的差异,湖相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呈现较强的非均质性,其中,藻灰岩的储集性能相对最好;储层的岩相组合在垂向上主要存在3种类型,分别发育于湖盆的不同位置。研究建立了凹隆型和缓坡型2种沉积发育模式,指出湖平面的升降频率及陆源碎屑输入量控制不同岩相的单层厚度,微古地貌控制不同岩相组合的平面分布。恢复的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早、晚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显示,泥晶灰质白云岩+颗粒灰质白云岩组合主要分布在英西—干柴沟—游园沟缓坡沿岸区和隆起区,其平面叠合面积约为600 km^(2),是下一步寻找常规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纹层泥晶灰质白云岩主要分布在游园沟及其以东地区的半深湖相凹陷区,其平面叠合面积可达2500 km^(2),是下一步寻找非常规源内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沉积模式 沉积序列 演化与分布 英雄岭构造带
原文传递
南堡凹陷湖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识别及分布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汶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9-584,共6页
南堡凹陷曹妃甸A油田沙一下亚段发育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常表现出岩性特征复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征,识别该类储层中的优质储层并预测其分布范围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岩心、薄片、测井、压汞曲线等资料分析,对研究区各类... 南堡凹陷曹妃甸A油田沙一下亚段发育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常表现出岩性特征复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征,识别该类储层中的优质储层并预测其分布范围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岩心、薄片、测井、压汞曲线等资料分析,对研究区各类储层的岩性特征、测井响应特征、孔喉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生物碎屑白云岩发育体腔孔、铸模孔,储层物性、连通性及孔喉结构较好,为研究区的优质储层。同时,根据在等时地层隔架内分析的有利岩相与古地貌、古环境的关系,结合井上岩性组合特征,建立了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模式,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展布形态;再将地质模式与钻井资料相结合,转换为数学模型,定量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及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破酸盐岩 生物碎屑白云岩 优质储层 沉积模式 南堡凹陷
下载PDF
缓坡坡折带类型与特征及其控沉积作用——以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玉萍 董春梅 +2 位作者 林承焰 王延章 侯庆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9-341,380,共14页
为了揭示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坡折带类型和特征,明确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规律,利用地震、钻/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确定了坡折带发育位置,研究了坡折带与碳酸盐岩沉积的关系,建立了缓坡背景下碳酸盐岩沉积模式,认为碳酸盐岩沉积... 为了揭示东营凹陷南部缓坡坡折带类型和特征,明确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规律,利用地震、钻/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确定了坡折带发育位置,研究了坡折带与碳酸盐岩沉积的关系,建立了缓坡背景下碳酸盐岩沉积模式,认为碳酸盐岩沉积受到坡折带、物源体系、湖平面的联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低位体系域时期,湖平面低,碎屑物源供给充足,中—低坡折带控制碳酸盐岩发育;湖侵域时期,湖平面持续上升,碎屑物源供给减弱,高—中坡折带处碳酸盐岩最为发育;高位体系域时期,湖平面开始缓慢下降,碎屑物源供给逐渐变强,各坡折带碳酸盐岩沉积规模均有减小.东营凹陷南部缓坡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高坡折带控制的高台阶发育高能灰(云)滩,总面积57 km^(2),沉积厚度平均为21.1 m,孔隙度平均为12.3%;中坡折带控制的中台阶发育厚层中—高能灰(云)滩,总面积119 km^(2),沉积厚度平均为43.5 m,孔隙度平均为8.6%,碳酸盐岩发育最好;低坡折带控制的低台阶沉积薄层低能灰(云)滩,厚度平均为9.4 m,孔隙度平均为7.4%;深洼带碳酸盐岩发育程度差,沉积厚度平均为4.0 m,孔隙度平均为6.1%,但油页岩发育,中坡折带碳酸盐岩储层和深洼带油页岩储层可作为下一步重点勘探开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坡折带 湖相碳酸盐岩 沉积模式 沙四上亚段 东营凹陷
原文传递
川中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博 刘红岐 +4 位作者 王拥军 周华英 张艳梅 田杰 孙杨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针对川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岩石化学分析数据统计、薄片观察,同时采用扫描电镜、高压压汞、CT扫描等高分辨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 针对川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岩石化学分析数据统计、薄片观察,同时采用扫描电镜、高压压汞、CT扫描等高分辨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微孔、有机质孔等次生孔隙为主,部分孔隙已被不同程度充填。利用CT扫描技术对储层致密灰岩微观孔喉三维模型重建,发现大量纳米级孔隙存在于储层基质内部,孔喉连通性差。根据压汞曲线形态及孔隙结构参数将大安寨段储层孔隙结构分为3种类型。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及沥青质充填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储层渗流有效性;次生微裂缝成为孔隙间良好通道,有效提高了储层渗流能力。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基质内部纳米孔隙及广泛发育微裂缝的贡献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孔隙结构 湖相碳酸盐岩 四川盆地 大安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20
作者 王玉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99-300,共2页
东营凹陷是典型的箕状断陷含油气盆地,其沙四上亚段广泛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沉积。随着陆相页岩油研究的大力推进和取得的重要进展(赵文智,2020),湖相碳酸盐岩研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与海相碳酸盐岩相比,湖相碳酸盐岩岩性特征复杂多变,不... 东营凹陷是典型的箕状断陷含油气盆地,其沙四上亚段广泛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沉积。随着陆相页岩油研究的大力推进和取得的重要进展(赵文智,2020),湖相碳酸盐岩研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与海相碳酸盐岩相比,湖相碳酸盐岩岩性特征复杂多变,不仅形成于滨浅水环境,而且在深水细粒混积岩中也有明显发育。因此,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对常规、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四上亚段 湖相碳酸盐岩 储层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