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连墩出土漆器漆灰层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普军 胡雅丽 +1 位作者 谷旭亮 吉学高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1,137+2,共6页
利用SEM的背散射电子和能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出土的两件具有厚漆灰层漆膜样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研究。实验数据表明:漆膜主要分为三层,即漆灰层、底漆层和色漆层;采用了石英(SiO2)和骨灰Ca(5PO4)(3OH)颗... 利用SEM的背散射电子和能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出土的两件具有厚漆灰层漆膜样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研究。实验数据表明:漆膜主要分为三层,即漆灰层、底漆层和色漆层;采用了石英(SiO2)和骨灰Ca(5PO4)(3OH)颗粒作为漆灰中的无机填料;漆灰层在髹制时首先髹制混合着大颗粒骨灰的漆灰,然后再髹制调和细粒径石英颗粒的漆灰。研究结果揭示出楚人已经认识到无机填料种类和粒径对漆灰层物化性质的影响,形成了完善的漆灰层制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漆灰 九连墩 骨灰 垸漆 楚文化
原文传递
长沙风篷岭M1出土漆器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成光 佘玲珠 +1 位作者 莫泽 金普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长沙市风篷岭M1出土漆器百余件,为研究该批漆器的制造工艺及保护修复方法。选取多个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含水率、木胎种质、漆膜和漆灰成分多项检测。结果显示:木胎漆器含水率远大于夹... 长沙市风篷岭M1出土漆器百余件,为研究该批漆器的制造工艺及保护修复方法。选取多个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含水率、木胎种质、漆膜和漆灰成分多项检测。结果显示:木胎漆器含水率远大于夹纻胎;木胎漆器材质有楠木、梓木等;底漆层厚度大于面漆层;漆膜中的红色颜料为HgS,黑色颜料为C,白色颜料中含Ag较高;漆灰中含有大量SiO_2和CaO。本研究成果为研究夹苎胎漆器制作工艺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篷岭 漆器 材质 分析
下载PDF
商周螺钿漆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洪石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90,共14页
螺钿漆器是嵌蚌饰漆器的通称,周代称为蜃器,主要作为祭器使用。商周螺钿漆器多出自当时王畿内大型墓葬,主要有豆、罍、方彝、案、俎、禁、抬盘、鼍鼓、磬架、车等,以豆、罍为多,花纹由彩绘与蚌饰组成,蚌泡的孔内嵌绿松石片。蚌饰较厚,... 螺钿漆器是嵌蚌饰漆器的通称,周代称为蜃器,主要作为祭器使用。商周螺钿漆器多出自当时王畿内大型墓葬,主要有豆、罍、方彝、案、俎、禁、抬盘、鼍鼓、磬架、车等,以豆、罍为多,花纹由彩绘与蚌饰组成,蚌泡的孔内嵌绿松石片。蚌饰较厚,厚度在1毫米以上。漆器嵌蚌饰后再彩绘,多为红彩。墓主身份等级很高,有商王,也有公卿或侯伯等。螺钿漆器的起源可追溯至夏代,周代有专门的"掌蜃"官负责管理蜃物,西周以后,螺钿工艺衰落,唐代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周代 漆器 螺钿工艺 蜃器
原文传递
剔黑器概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经泽 《中国生漆》 2016年第3期13-21,共9页
笔者于2015年10月编印了《漆缘观汇录——剔黑篇》一书,此为该书前面的概述。该书积本人四、五十年间在世界各地考察漆器之心得,所有写到的器物都经本人亲自过目、记录、拍照,很多都看了不止一次。尽管文字不多,却是实际经验的积累,绝... 笔者于2015年10月编印了《漆缘观汇录——剔黑篇》一书,此为该书前面的概述。该书积本人四、五十年间在世界各地考察漆器之心得,所有写到的器物都经本人亲自过目、记录、拍照,很多都看了不止一次。尽管文字不多,却是实际经验的积累,绝不人云亦云。书中有一大批在国内各收藏单位几乎看不到的宋代剔黑器物,这些实物原来都收藏在日本,后来逐渐流向欧美,以后又有些回流到中国。这批器物非常精美,对研究中国漆器史十分重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宋代漆器曾经达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剔黑 漆器 鉴定
下载PDF
从日本轮岛漆器谈传统漆器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汪瑾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2-86,共5页
轮岛漆器,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美的莳绘、沈金髹饰技法和巧妙的推销方式及独特的管理方法成为日本传统漆器的代表。轮岛庞大的漆器产业,孕育出优秀的轮岛文化,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漆艺家,也使得轮岛成为漆器文化传播的中心。轮岛漆器对... 轮岛漆器,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美的莳绘、沈金髹饰技法和巧妙的推销方式及独特的管理方法成为日本传统漆器的代表。轮岛庞大的漆器产业,孕育出优秀的轮岛文化,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漆艺家,也使得轮岛成为漆器文化传播的中心。轮岛漆器对漆器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某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轮岛 漆器
下载PDF
曾侯乙墓若干漆木器定名及用途补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春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99,共4页
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些漆木器的定名及用途问题还可进一步研讨。本文结合楚墓相关漆木器资料,认为曾侯乙墓出土"碗形穿孔器"当属马纛之类,"长方形漆木杆"应是长柄羽翣之柄,"透雕圆木器"似当归属车器。
关键词 曾侯乙墓 漆木器 定名及用途
原文传递
殷墟漆器的发现与研究--以辛店遗址出土漆器为例
7
作者 孔德铭 孔维鹏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114,共8页
殷墟时期漆器主要仿青铜器,种类较多,制作精美,纹饰繁缛,色彩艳丽,与当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宴乐战争等有密切关系。殷墟漆器制作与青铜铸造、制骨、制玉等一样,都是当时最重要的专业手工业门类。以辛店遗址为代表的殷墟漆... 殷墟时期漆器主要仿青铜器,种类较多,制作精美,纹饰繁缛,色彩艳丽,与当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宴乐战争等有密切关系。殷墟漆器制作与青铜铸造、制骨、制玉等一样,都是当时最重要的专业手工业门类。以辛店遗址为代表的殷墟漆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大量的漆器参与到高等级墓葬的随葬器物组合中去,漆器与青铜器等配置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礼器组合,也使漆器具备了礼器的地位和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辛店遗址 漆器 发现 研究
原文传递
扬州西湖高南汉墓出土虎首龙形漆件的保护修复
8
作者 王子尧 杨晖 +3 位作者 朱雨薇 靳祎庆 杜可竹 淡猛 《中国生漆》 2020年第3期22-26,共5页
扬州西湖高南汉墓出土虎首龙形漆件造型独特,纹饰逼真,为全国所罕见,在对其进行现状评估与分析检测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经过清洗、脱水、修复、封护等保护修复步骤,恢复了其完整性,保护修复后的器物整体效果良好,有利于其... 扬州西湖高南汉墓出土虎首龙形漆件造型独特,纹饰逼真,为全国所罕见,在对其进行现状评估与分析检测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经过清洗、脱水、修复、封护等保护修复步骤,恢复了其完整性,保护修复后的器物整体效果良好,有利于其在适宜条件下长期稳定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漆器 汉代 保护修复
下载PDF
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加固材料及修复方法 被引量:25
9
作者 卢燕玲 韩鉴卿 +1 位作者 张岚 马清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探索一种适合于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保护的材料和方法 ,从而解决这类漆器的保护问题。通过试验比较 ,以水、乙醇和丙三醇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的回软修复材料 ;选用乳液型粘合剂与纸、绢、古代木材作为回软... 为探索一种适合于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保护的材料和方法 ,从而解决这类漆器的保护问题。通过试验比较 ,以水、乙醇和丙三醇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的回软修复材料 ;选用乳液型粘合剂与纸、绢、古代木材作为回软漆皮的加固材料 ;选用聚乙二醇乙醇溶液与ParaloidB72丙酮溶液为渗透加固剂 ,对三件糟朽漆器加固取得很好的效果。实验表明 ,本方法为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的保护修复 ,提供了一种科学易行的方法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糟朽漆器 加固材料 修复方法
下载PDF
高级醇加固饱水木器的可逆性实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韦荃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为了给已加固饱水木器文物留下再处理的空间,本研究对高级醇加固的饱水木器进行了可逆性实验。高级醇加固漆木器文物是利用甲醇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亲水性,置换出木材中的水分子,然后再以硬脂醇置换甲醇,使失水后的木材纤维细胞壁得到加... 为了给已加固饱水木器文物留下再处理的空间,本研究对高级醇加固的饱水木器进行了可逆性实验。高级醇加固漆木器文物是利用甲醇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亲水性,置换出木材中的水分子,然后再以硬脂醇置换甲醇,使失水后的木材纤维细胞壁得到加固。可逆性实验是使已加固饱水木器重新回到饱水状态。通过控制环境温度,利用硬脂醇与甲醇共溶原理,改变置换溶液的浓度,用甲醇置换出其器物内的硬脂醇,再用水置换出甲醇,水又重新替代了降解木材的原有空间。实验结果显示,硬脂醇属于“可逆”性加固材料。该方法保护加固原理及工艺简单,并且加固时间短、资金投入少、保护加固设备要求不高,因此对抢救漆木器文物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木器保护 高级醇 可逆性
下载PDF
山东日照海曲墓地出土夹纻胎漆器初步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双成 蔡友振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选择了19块残片,运用体视显微镜观察(OM)、X光探伤机拍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残片的制作工艺、材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漆器是实用器;其苎麻之间无漆灰层粘结,...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选择了19块残片,运用体视显微镜观察(OM)、X光探伤机拍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残片的制作工艺、材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漆器是实用器;其苎麻之间无漆灰层粘结,有别于现代制作工艺;其易存水,是使其易遭受腐蚀的重要因素。本分析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古代夹纻胎工艺提供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纻胎漆器 汉代 制作工艺
下载PDF
山东日照市大古城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深富 王仕安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7,I0002-I0003,共12页
西汉时的日照市东港区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海曲县,故城位于日照街道办事处烟墩岭村南,城垣至今犹存。1987年在距故城1公里处的“苗姑墩”清理汉墓3座,出土了精美的汉代漆器、铜器、铁器、木器、釉陶等,这是日照地区出土的第一批汉代实物... 西汉时的日照市东港区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海曲县,故城位于日照街道办事处烟墩岭村南,城垣至今犹存。1987年在距故城1公里处的“苗姑墩”清理汉墓3座,出土了精美的汉代漆器、铜器、铁器、木器、釉陶等,这是日照地区出土的第一批汉代实物资料,对于鲁东南沿海地区汉代葬制、葬俗和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市 大古城 汉墓 漆器 王溥铜印
下载PDF
甘肃漆器艺术发展探源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9-172,共4页
甘肃漆器的出产历史久远,考古工作者曾在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葬中发现大量残破漆皮,可见当时甘肃漆器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近代,天水、临洮成为甘肃漆艺生产的两大中心地区,尤以天水漆器独具风采,最富盛名。甘肃漆器的发展是华夏文明... 甘肃漆器的出产历史久远,考古工作者曾在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葬中发现大量残破漆皮,可见当时甘肃漆器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近代,天水、临洮成为甘肃漆艺生产的两大中心地区,尤以天水漆器独具风采,最富盛名。甘肃漆器的发展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漆器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甘肃艺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漆器 天水漆器 陇右文化
下载PDF
从《季札挂剑图》漆盘看汉末漆器彩绘风格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新地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季札挂剑图》漆盘装饰画是汉末至三国时期漆器装饰向人物故事画领域的新拓展。这种混杂的写实风格并非蜀郡漆绘手法,其用色注重深浅对比搭配.着意塑造物体的明暗立体效果,并注重形象刻画《季札挂剑图》漆盘的盘面外缘部分装饰画,明显... 《季札挂剑图》漆盘装饰画是汉末至三国时期漆器装饰向人物故事画领域的新拓展。这种混杂的写实风格并非蜀郡漆绘手法,其用色注重深浅对比搭配.着意塑造物体的明暗立体效果,并注重形象刻画《季札挂剑图》漆盘的盘面外缘部分装饰画,明显采用了近似“凹凸花”技法。与朱然墓出土的其他漆器装饰画相比,《季札挂剑图》漆器装饰画具有明确的教化作用。漆器装饰中人物故事画的兴起并非出于单一的审美追求,而是缘于其社会性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札挂剑图》 漆器装饰画 写实性风格 社会功用
原文传递
西汉时期山东漆器及其纹饰的美学意味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纪洋 唐济川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山东地区西汉漆器是较为发达的,其出土数量以及艺术水平都值得关注。山东西汉时期漆器装饰方法巧妙而多样,漆器纹样丰富且精美,主要有卷云纹、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以及文字等,通过对其深入分析...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山东地区西汉漆器是较为发达的,其出土数量以及艺术水平都值得关注。山东西汉时期漆器装饰方法巧妙而多样,漆器纹样丰富且精美,主要有卷云纹、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以及文字等,通过对其深入分析,旨在探讨该地区漆器的主要纹饰及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美学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西汉漆器 纹饰 美学意味
下载PDF
中国生漆文明的起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10年第2期16-26,共11页
漆器和生漆技术是中国独特的发明,有着7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史,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过去的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生漆是从漆树皮层采集的天然树脂,具有神奇的变色现象和惊人的黏结力,自然固化后又能形成光亮的黑色物质。远古的... 漆器和生漆技术是中国独特的发明,有着7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史,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过去的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生漆是从漆树皮层采集的天然树脂,具有神奇的变色现象和惊人的黏结力,自然固化后又能形成光亮的黑色物质。远古的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抗争中,学会了生存技巧,增长了智力,发展了谋生手段,掌握了生漆的特性,积淀了生漆的知识,并利用生漆用于制器、装饰和记事表意,美化生活,记录文字,成为贵族阶层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物。随着技术进步,生漆技术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成熟的、高级的营造工艺和极致的艺术形态,孕育出了髹漆工艺体系和生漆文明,成为人类永远的财富。探究人类对髹漆器物的最初需求以及与之相应的髹漆工艺的发生和进化轨迹,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漆与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关系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漆 漆器 文明 髹漆 工艺
下载PDF
中国古代漆器款识风格的演变及其对漆器辨伪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丽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89,共18页
  本文通过对考古发掘出土和传世具款漆器的详尽梳理,根据漆器款识的发展规律,将中国古代漆器款识风格的演变划分为三大阶段,并对各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款识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漆器的生产和管理制度等相关历史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对考古发掘出土和传世具款漆器的详尽梳理,根据漆器款识的发展规律,将中国古代漆器款识风格的演变划分为三大阶段,并对各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款识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漆器的生产和管理制度等相关历史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就漆器款识风格的演变于漆器断代和辨伪的重要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款识 考古发掘 断代 辨伪 出土 中国古代 风格 历史时期 归纳
原文传递
凉山彝族漆器色彩与纹饰的文化溯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叶宏 邱尼姑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3期95-102,共8页
凉山彝族漆器的审美价值源自于色彩和纹饰的独特性。在彝文古籍和民间文学中采集到的有关色彩的描述,为以黑色、红色、黄色为主色调的彝族色彩审美奠定了文化基础。而对彝族民间信仰和文字意向的分析,进一步拓展了对于漆器纹饰象征意义... 凉山彝族漆器的审美价值源自于色彩和纹饰的独特性。在彝文古籍和民间文学中采集到的有关色彩的描述,为以黑色、红色、黄色为主色调的彝族色彩审美奠定了文化基础。而对彝族民间信仰和文字意向的分析,进一步拓展了对于漆器纹饰象征意义的理解。对凉山彝族漆器的色彩与纹饰展开文化溯源,有利于准确把握漆器文化的内涵,促使古老的漆器文化焕发生命力,走向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漆器 色彩 纹饰
下载PDF
雕漆锦纹研究
19
作者 王凯飙 费博 《中国生漆》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雕漆锦纹是雕漆图案中的辅助纹饰,在雕漆工艺中属于“下手活”,因其常设置于主体图案的下方空隙处作为背景,故又称作“锦地纹”,起衬托和装饰作用。雕漆与木雕、玉雕等其它手工艺雕刻门类相比,雕漆剔刻的锦纹精巧细腻,个性鲜明,形式复... 雕漆锦纹是雕漆图案中的辅助纹饰,在雕漆工艺中属于“下手活”,因其常设置于主体图案的下方空隙处作为背景,故又称作“锦地纹”,起衬托和装饰作用。雕漆与木雕、玉雕等其它手工艺雕刻门类相比,雕漆剔刻的锦纹精巧细腻,个性鲜明,形式复杂多样,因此锦纹也成为雕漆工艺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元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藏元明清雕漆文物为依据,对雕漆中的锦纹进行专门研究,从雕漆锦纹的来源、审美特征、分类、画法和雕刻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雕漆工艺的传承有所帮助,为雕漆文物的修复、保护和研究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雕漆 锦纹 剔红
下载PDF
陕西出土明代漆棺制作工艺及材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樊晓蕾 王丽琴 +2 位作者 赵西晨 高愚民 寇天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亚浸水漆器的制作工艺及材质,为该类文物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工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对出土于陕西长安县明代墓葬一漆棺的制作工艺及主要制作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漆... 为了更好地了解亚浸水漆器的制作工艺及材质,为该类文物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工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对出土于陕西长安县明代墓葬一漆棺的制作工艺及主要制作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漆棺是按照木胎-纤维-灰层-漆膜-颜料的工序制作的,主要使用材料有麻、粘土类物质、生漆、金及朱砂颜料。漆棺制作工艺及材质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是中国古代漆棺传统工艺制作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制作工艺 制作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