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漆文明的起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10年第2期16-26,共11页
漆器和生漆技术是中国独特的发明,有着7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史,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过去的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生漆是从漆树皮层采集的天然树脂,具有神奇的变色现象和惊人的黏结力,自然固化后又能形成光亮的黑色物质。远古的... 漆器和生漆技术是中国独特的发明,有着7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史,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过去的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生漆是从漆树皮层采集的天然树脂,具有神奇的变色现象和惊人的黏结力,自然固化后又能形成光亮的黑色物质。远古的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抗争中,学会了生存技巧,增长了智力,发展了谋生手段,掌握了生漆的特性,积淀了生漆的知识,并利用生漆用于制器、装饰和记事表意,美化生活,记录文字,成为贵族阶层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物。随着技术进步,生漆技术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成熟的、高级的营造工艺和极致的艺术形态,孕育出了髹漆工艺体系和生漆文明,成为人类永远的财富。探究人类对髹漆器物的最初需求以及与之相应的髹漆工艺的发生和进化轨迹,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漆与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关系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漆 漆器 文明 髹漆 工艺
下载PDF
中国古代漆器款识风格的演变及其对漆器辨伪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丽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89,共18页
  本文通过对考古发掘出土和传世具款漆器的详尽梳理,根据漆器款识的发展规律,将中国古代漆器款识风格的演变划分为三大阶段,并对各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款识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漆器的生产和管理制度等相关历史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对考古发掘出土和传世具款漆器的详尽梳理,根据漆器款识的发展规律,将中国古代漆器款识风格的演变划分为三大阶段,并对各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款识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漆器的生产和管理制度等相关历史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就漆器款识风格的演变于漆器断代和辨伪的重要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款识 考古发掘 断代 辨伪 出土 中国古代 风格 历史时期 归纳
原文传递
凉山彝族漆器色彩与纹饰的文化溯源 被引量:13
3
作者 叶宏 邱尼姑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8年第3期95-102,共8页
凉山彝族漆器的审美价值源自于色彩和纹饰的独特性。在彝文古籍和民间文学中采集到的有关色彩的描述,为以黑色、红色、黄色为主色调的彝族色彩审美奠定了文化基础。而对彝族民间信仰和文字意向的分析,进一步拓展了对于漆器纹饰象征意义... 凉山彝族漆器的审美价值源自于色彩和纹饰的独特性。在彝文古籍和民间文学中采集到的有关色彩的描述,为以黑色、红色、黄色为主色调的彝族色彩审美奠定了文化基础。而对彝族民间信仰和文字意向的分析,进一步拓展了对于漆器纹饰象征意义的理解。对凉山彝族漆器的色彩与纹饰展开文化溯源,有利于准确把握漆器文化的内涵,促使古老的漆器文化焕发生命力,走向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漆器 色彩 纹饰
下载PDF
盱眙大云山汉墓出土夹纻胎漆器保护前期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潇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2,共6页
为了了解大云山汉墓出土夹芝胎漆器制作工艺,对漆片进行了含水率分析,基本都在60%以上;进行了厚度分析,总壁厚为2~3mm,纶胎厚为1.5—2.5mm,两面的漆层厚约为0.1~0.5mm;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对红色、黑色漆膜进行了分... 为了了解大云山汉墓出土夹芝胎漆器制作工艺,对漆片进行了含水率分析,基本都在60%以上;进行了厚度分析,总壁厚为2~3mm,纶胎厚为1.5—2.5mm,两面的漆层厚约为0.1~0.5mm;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对红色、黑色漆膜进行了分析,确定为传统的中国生漆,不含桐油;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红色漆膜为含有朱砂的大漆,黑色漆膜颜料为含铁化合物的大漆,为传统的漆器制作工艺。此研究有利于大云山漆器后续的科学保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云山 夹纻胎 漆器 含水率 红外光谱
下载PDF
雕漆锦纹研究
5
作者 王凯飙 费博 《中国生漆》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雕漆锦纹是雕漆图案中的辅助纹饰,在雕漆工艺中属于“下手活”,因其常设置于主体图案的下方空隙处作为背景,故又称作“锦地纹”,起衬托和装饰作用。雕漆与木雕、玉雕等其它手工艺雕刻门类相比,雕漆剔刻的锦纹精巧细腻,个性鲜明,形式复... 雕漆锦纹是雕漆图案中的辅助纹饰,在雕漆工艺中属于“下手活”,因其常设置于主体图案的下方空隙处作为背景,故又称作“锦地纹”,起衬托和装饰作用。雕漆与木雕、玉雕等其它手工艺雕刻门类相比,雕漆剔刻的锦纹精巧细腻,个性鲜明,形式复杂多样,因此锦纹也成为雕漆工艺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元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藏元明清雕漆文物为依据,对雕漆中的锦纹进行专门研究,从雕漆锦纹的来源、审美特征、分类、画法和雕刻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雕漆工艺的传承有所帮助,为雕漆文物的修复、保护和研究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雕漆 锦纹 剔红
下载PDF
陕西出土明代漆棺制作工艺及材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樊晓蕾 王丽琴 +2 位作者 赵西晨 高愚民 寇天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亚浸水漆器的制作工艺及材质,为该类文物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工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对出土于陕西长安县明代墓葬一漆棺的制作工艺及主要制作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漆... 为了更好地了解亚浸水漆器的制作工艺及材质,为该类文物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工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对出土于陕西长安县明代墓葬一漆棺的制作工艺及主要制作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漆棺是按照木胎-纤维-灰层-漆膜-颜料的工序制作的,主要使用材料有麻、粘土类物质、生漆、金及朱砂颜料。漆棺制作工艺及材质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是中国古代漆棺传统工艺制作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制作工艺 制作材料
下载PDF
长沙考古出土一批宋代卷木胎漆器的保护修复
7
作者 蒋成光 《出土文献》 2023年第3期123-129,157,158,共9页
宋代是汉代以后又一个漆器繁荣时期,但此前全国出土宋代卷木夹纻胎漆器数量较少。近几年来,湖南长沙科学发掘出土了多批宋代卷木夹纻胎漆器。在对36件漆器开展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多件书或刻有铭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该批... 宋代是汉代以后又一个漆器繁荣时期,但此前全国出土宋代卷木夹纻胎漆器数量较少。近几年来,湖南长沙科学发掘出土了多批宋代卷木夹纻胎漆器。在对36件漆器开展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多件书或刻有铭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价值。该批漆器存在饱水、糟朽、残缺和变形等病害。在选取多个漆器样品之后,对其材质、微观结构、含水率等进行科学检测,提取文物信息,评估保存现状,并且开展清洗、整形、脱水、拼接、胎体及漆面修复等工作,已完成全部36件漆器的保护修复,再现了文物原状。既为考古人员整理发掘资料提供支持,也为学界研究宋代素胎漆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保护修复该批漆器所总结的经验,还能为同类型漆器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卷木胎漆器 保护修复 髹漆
下载PDF
汉代漆器纹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姗姗 《设计》 2018年第23期34-35,共2页
漆器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自夏商以来除了承担日常的实用功能之外,也用于祭祀等社会活动,具有与身俱来的社会文化属性。漆器工艺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汉代漆器则是继战国漆器工艺繁荣以后,漆器发展史上又一鼎盛时期,《... 漆器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自夏商以来除了承担日常的实用功能之外,也用于祭祀等社会活动,具有与身俱来的社会文化属性。漆器工艺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汉代漆器则是继战国漆器工艺繁荣以后,漆器发展史上又一鼎盛时期,《盐铁论·散不足》说"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体现的就是汉代漆器工艺之精良,艺术成就之高,因此挖掘与汲取汉代漆器艺术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纹样是汉代漆器艺术皇冠上最闪亮的明珠,以当代设计视角审视传统漆器纹样,并探讨其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漆器纹样现代包装运用
下载PDF
凉山漆器的图像提取与设计再生
9
作者 付莎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凉山漆器是彝族原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髹饰技艺也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现代图像学角度分析凉山漆器的图像文化,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与提取,借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先将凉山漆器的图像进行矢量绘制,再运用镜像、复... 凉山漆器是彝族原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髹饰技艺也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现代图像学角度分析凉山漆器的图像文化,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与提取,借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先将凉山漆器的图像进行矢量绘制,再运用镜像、复制、旋转、矩阵等数字指令,实现其图像的提取、重组与衍生设计,生成新的图像,继而实现其在当代的设计生成,让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融合,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 漆器 图像 设计再生
下载PDF
宋代漆器设计及工艺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振纪 《创意与设计》 2015年第5期45-51,共7页
中国宋代的漆器设计精致、艺术风格鲜明,近代以来出土的大量宋代漆器以及宋时经由海路流传于近邻日本的漆器,为我们提供了探究宋代漆器设计及工艺技术的文物资源。本文便通过对国内及日本保存的宋代漆器为例进行剖析,对其时的漆器造型... 中国宋代的漆器设计精致、艺术风格鲜明,近代以来出土的大量宋代漆器以及宋时经由海路流传于近邻日本的漆器,为我们提供了探究宋代漆器设计及工艺技术的文物资源。本文便通过对国内及日本保存的宋代漆器为例进行剖析,对其时的漆器造型、纹样设计与制胎、髹饰工艺展开探究,试图为宋代漆器的设计研究理出一些关乎其具体制作工艺方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漆器 设计 工艺
下载PDF
六朝髹漆工艺研究(上)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15年第4期22-25,32,共5页
六朝是一个科技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取得辉煌成就、开创"六朝文明"的时代。在各类工艺美术门类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雕刻、金工,髹漆工艺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密陀僧的使用,绿沉漆、犀皮漆的出现,漆画工艺的盛行,夹纻... 六朝是一个科技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取得辉煌成就、开创"六朝文明"的时代。在各类工艺美术门类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雕刻、金工,髹漆工艺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密陀僧的使用,绿沉漆、犀皮漆的出现,漆画工艺的盛行,夹纻造像技术的兴起,以及多种镶嵌工艺的综合运用,都是这一时期漆器艺术的主要成就,显露出六朝髹漆工艺的勃勃生机。社会虽然消沉了,但漆艺的光辉依然灿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艺 漆器 髹漆工艺 漆画 六朝
下载PDF
漆器的发现与成长:从史前到战国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飞龙 吴昊 《中国生漆》 2016年第3期22-28,共7页
中国是一个漆器之国,漆器和髹漆技术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抗争中发现了桼的奥秘,创造了漆器,使其能够为人类的生活需要服务,开漆器文化发展之滥觞。跨湖桥文化遗址出现的漆弓,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漆器... 中国是一个漆器之国,漆器和髹漆技术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抗争中发现了桼的奥秘,创造了漆器,使其能够为人类的生活需要服务,开漆器文化发展之滥觞。跨湖桥文化遗址出现的漆弓,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漆器,距今8000年。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朱髹漆器标本。马家浜文化时期出现了彩绘漆器,良渚文化时期出现了嵌玉漆器,彩绘艺术精彩,达到了史前漆器艺术的高峰。先秦时期,漆器艺术已趋成熟,漆器品种之杂,数量之多,造型之美,纹样之繁,色彩之绚,制作之精,工艺之巧,器物之美,分布之广,都远远超过了前代。青铜工艺和治铁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漆器制胎技术的革命,漆器手工业无论在数量、品种以及制作技术诸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普及化、日用化、生活化、情趣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生漆 文化 史前 先秦 历史
下载PDF
中国漆艺的学术场域——基于citespace和词频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培枫 《中国生漆》 2020年第2期15-21,共7页
以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库1937-2018年间的所有相关论文为数据前提,采用Citespace为工具和词频研究方法,通过"漆艺"、"漆画"、"漆器"三个主题词对中国漆艺整体学术场域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得出漆艺学术场域中... 以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库1937-2018年间的所有相关论文为数据前提,采用Citespace为工具和词频研究方法,通过"漆艺"、"漆画"、"漆器"三个主题词对中国漆艺整体学术场域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得出漆艺学术场域中,研究者合作程度低,各有领域分割;研究机构类型多样,漆画主题的研究机构呈现极高寡占型特征,机构所在地受传统产区影响。关键词变化揭示研究热点持续时间逐渐变短,工艺研究促进了漆画表现和漆材料应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艺 漆画 漆器 场域 CITESPACE
下载PDF
从考古资料看楚漆画产生的历史背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道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8-52,共5页
漆画是附属于漆器的装饰图像,其绘制技法、题材以及所表露的时代风格,均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一些特征。由于迄今遗留下来的楚绘画资料过于贫乏,楚漆画理所当然地就成为目前了解楚绘画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考古发掘所得楚漆画,多出自湖... 漆画是附属于漆器的装饰图像,其绘制技法、题材以及所表露的时代风格,均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一些特征。由于迄今遗留下来的楚绘画资料过于贫乏,楚漆画理所当然地就成为目前了解楚绘画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考古发掘所得楚漆画,多出自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墓葬之中。有关漆画的研究成果虽有不少,但多集中于对个别漆画的内容进行考证,而整体研究显得极为不足,如对它产生的背景研究就是一例。论文结合考古出土实物,从材料与技术、工具与颜料、社会因素、题材内容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楚漆画产生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墓 漆器 漆画 贵族生活 巫文化
下载PDF
测量脆弱漆膜强度的夹具的研制及其在漆器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丽琴 樊晓蕾 +2 位作者 寇天骄 高愚民 赵西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3-97,共5页
为了评价漆器修复过程中的回软程度,自行研制了一种能够表征面积微小、形态不规则的脆弱漆膜强度的夹具。该夹具与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合使用,可对漆膜回软前后的强度进行定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陕西兴平墓葬出土的一明代漆棺残片,经聚乙... 为了评价漆器修复过程中的回软程度,自行研制了一种能够表征面积微小、形态不规则的脆弱漆膜强度的夹具。该夹具与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合使用,可对漆膜回软前后的强度进行定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陕西兴平墓葬出土的一明代漆棺残片,经聚乙二醇水溶液回软处理后,膜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回软修复效果良好,该工作对亚浸水类型漆器文物的回软修复、保护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漆膜 强度 回软 聚乙二醇
下载PDF
西汉饮酒具研究——以漆器为中心(下) 被引量:4
16
作者 洪石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3,109,共8页
西汉漆器饮酒具主要有杯、卮、觯和高足杯,以杯、卮为主。作者根据器物型式及组合变化,将其分为西汉早期和中晚期两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酒具的收纳与配套使用,装饰工艺及工官制度,以及使用者等级、性别的差异。
关键词 酒具 漆器 西汉
原文传递
汉代漆器金银贴花工艺探微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芳芳 《中国生漆》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黄金与白银是具有优美光泽且延展性能良好的贵金属。金银贴花工艺早在商代就开始出现,但是流行于汉代。汉代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金银贴花工艺是汉代漆器装饰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金银贴花漆器的流行除了金银为贵... 黄金与白银是具有优美光泽且延展性能良好的贵金属。金银贴花工艺早在商代就开始出现,但是流行于汉代。汉代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金银贴花工艺是汉代漆器装饰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金银贴花漆器的流行除了金银为贵金属的原因之外,可能与汉代流行的黄白之术有关。汉代金银贴花工艺为唐代金银平脱工艺之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漆器 金银贴花工艺 探微
下载PDF
西汉饮酒具研究--以漆器为中心(上) 被引量:4
18
作者 洪石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73,111,共16页
西汉漆器饮酒具主要有杯、卮、觯和高足杯,以杯、卮为主。作者根据器物型式及组合变化,将其分为西汉早期和中晚期两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酒具的收纳与配套使用,装饰工艺及工官制度,以及使用者等级、性别的差异。
关键词 酒具 漆器 西汉
原文传递
印笼为例谈唐代中日漆艺文化交流
19
作者 郑勇 陈杰 《中国生漆》 2023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是对“印笼”造型和审美意蕴进行分析。通过剖析“印笼”的演变来深度解读唐代中日漆艺文化交流情况,利用理论梳理、田野调查和调研分析相结合,将“印笼”造型、材质、审美综合研究比较,探寻古代器物美学之道。“印笼”作为古代的... 目的是对“印笼”造型和审美意蕴进行分析。通过剖析“印笼”的演变来深度解读唐代中日漆艺文化交流情况,利用理论梳理、田野调查和调研分析相结合,将“印笼”造型、材质、审美综合研究比较,探寻古代器物美学之道。“印笼”作为古代的印章和药品的包装是东方文化荟萃载体,其多种材料、繁复的装饰都能作为研究唐代中日交流的媒介,其蕴含深厚的审美、文化和技艺传承值得不断探索和钻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笼 漆器 无用之用 莳绘
下载PDF
明代御用监造漆器的款识及伪款辨识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荣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81,共9页
庋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代漆器是国内收藏之最。作者利用在故宫文物库房工作的有利条件,用十几年的时间,将故宫及世界各地博物馆、私人收藏的明代官造漆器的款识,特别是对伪款的类型进行排比与研究,去伪存真,试图解决明代官造漆器中真假... 庋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代漆器是国内收藏之最。作者利用在故宫文物库房工作的有利条件,用十几年的时间,将故宫及世界各地博物馆、私人收藏的明代官造漆器的款识,特别是对伪款的类型进行排比与研究,去伪存真,试图解决明代官造漆器中真假款并存的问题,为深入研究明代漆器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漆器 御用监造 款识 伪款 文物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