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洪水工况下尾矿库浸润线变化规律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尹光志 李愿 +2 位作者 魏作安 敬小非 张千贵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5,86,共5页
秧田箐尾矿库为铜厂铜矿规划新建的尾矿库。在规划设计期间,利用室内堆坝模型试验,演绎尾矿库堆坝过程的同时,研究了该尾矿库堆积到设计总坝高约2/3的高度(120m)时,在洪水工况和正常工况下坝体浸润线的变化规律。并以试验数据为基础,采... 秧田箐尾矿库为铜厂铜矿规划新建的尾矿库。在规划设计期间,利用室内堆坝模型试验,演绎尾矿库堆坝过程的同时,研究了该尾矿库堆积到设计总坝高约2/3的高度(120m)时,在洪水工况和正常工况下坝体浸润线的变化规律。并以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Slide5.0软件对尾矿坝在这一高度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尾矿坝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为后期继续进行试验和未来矿山安全生产服务。结果显示,坝体在正常状态下稳定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但洪水状态下稳定系数小于国家规范值,需要对原始初步设计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确保尾矿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洪水工况 稳定性 堆坝试验
下载PDF
膨胀土填筑公路路堤的物理处治技术 被引量:27
2
作者 杨和平 章高峰 +2 位作者 郑健龙 赵鹏程 贺迎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1-500,共10页
化学改良是以往膨胀土地区筑路研究和倡导(尤其是国外)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因工艺复杂、施工设备要求高、不经济而无法推广。我国西部膨胀土地区筑路往往采取弃土换填,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同样导致工程投资大为增加... 化学改良是以往膨胀土地区筑路研究和倡导(尤其是国外)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因工艺复杂、施工设备要求高、不经济而无法推广。我国西部膨胀土地区筑路往往采取弃土换填,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同样导致工程投资大为增加。为此,在实施交通部西部膨胀土项目研究中,以广西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为主要依托开展试验,同时总结在不同地区用不同类型和胀缩等级的膨胀土成功修筑多段路堤实体工程的经验,首次提出膨胀土填筑路堤的物理处治技术。通过实体工程现场跟踪监测、室内大型模型试验以及评价膨胀土路用性能的改进试验,对经物理处治后路堤土体含水率的变化、强度以及总体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论证了这一新技术的合理、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膨胀土路堤物理处治的技术要领及方法供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路堤 化学改良 物理处治 室内模型试验 现场跟踪监测
下载PDF
路堤软土地基变形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林育梁 叶朝良 《公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5-40,共6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路堤下软土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 ,探讨了软土层的厚度、荷载大小和加荷速率以及软土层的倾斜等因素对软土地基的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结论 ,例如 ,试验表明荷载作...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路堤下软土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 ,探讨了软土层的厚度、荷载大小和加荷速率以及软土层的倾斜等因素对软土地基的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结论 ,例如 ,试验表明荷载作用下均质软土地基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软土厚度的 0 .2~ 0 .3倍深度处 ,因而施工中以地表观测桩观测的侧向位移来控制施工过程的稳定性的做法值得商榷 ;软土地基发生早期破坏时 ,仍然能承受较大的外加荷载 ,对周围土体的强度提高有利 ,为在软土地基上进行“促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软土地基 变形 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寒区隧道衬砌冻胀力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渠孟飞 谢强 +1 位作者 胡熠 李朝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94-1900,共7页
为了得到寒区巴郎山隧道衬砌安全性评价所需的冻胀力荷载,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将隧道板岩岩体视为裂隙介质,研究水分在裂隙中迁移产生的冻胀。模型中铺设透水布模拟裂隙,采取隧道洞腔内降温的方式模拟隧道受到的低温条件。运用热电阻元... 为了得到寒区巴郎山隧道衬砌安全性评价所需的冻胀力荷载,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将隧道板岩岩体视为裂隙介质,研究水分在裂隙中迁移产生的冻胀。模型中铺设透水布模拟裂隙,采取隧道洞腔内降温的方式模拟隧道受到的低温条件。运用热电阻元件和应变片测试试验中衬砌的温度和应变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衬砌的冻胀应变在仰拱和仰拱脚处较小,在拱顶、拱脚和边墙处较大,最大处发生在边墙。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岩石圈整体冻胀模型和含水风化层冻胀模型在衬砌上的应力分布模式,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相比较,选择含水风化层冻胀模型为巴郎山隧道冻胀荷载计算方法,即冻胀荷载可为衬砌边墙上的水平侧向荷载,冻胀力的大小可以按照洞口0.9 MPa、洞身0.6 MPa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公路隧道 冻胀力 室内模型试验 裂隙介质
原文传递
砂土中成桩工艺对桩基承载性能影响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鲁嘉 喻军 +2 位作者 陈金祥 叶启军 赵春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5-1063,共9页
模型试验是桩基承载性能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科研手段。通过设计模型试验,基于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砂土中成桩工艺差异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经过对比研究,分析桩基的受力分布特点和沉降变形特性,探讨成孔卸荷对灌注桩承载特性... 模型试验是桩基承载性能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科研手段。通过设计模型试验,基于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砂土中成桩工艺差异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经过对比研究,分析桩基的受力分布特点和沉降变形特性,探讨成孔卸荷对灌注桩承载特性产生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试桩的荷载-沉降(Q-s)曲线均呈陡降型。静压桩承载力最大,但曲线突降性方面不如预埋桩和灌注桩明显;成桩工艺不同会影响桩基的荷载传递性能,由于成孔卸荷和挤土效应差异,静压桩沿深度方向的荷载传递性能相对于灌注桩和预埋桩要差;4桩桩侧摩阻力在一定深度都出现强化现象,静压桩桩侧阻力强化位置略高于灌注桩和预埋桩,这是因为挤土效应使桩侧阻力增大,成孔卸荷和裹膜撤除产生的侧向卸荷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桩侧阻力;桩侧阻力的极值发挥和极值点位置受成桩工艺影响较大;侧阻与端阻异步发挥且其最大值并非同时到达,端承力占桩顶荷载的比例随上部荷载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成孔卸荷 灌注桩 室内模型试验 侧摩阻力 荷载传递
下载PDF
劣化古建砖石砌体的微生物注浆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钻 程晓辉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53,共6页
微生物灌浆加固劣化砌体结构是在不适合使用石灰、水泥和环氧树脂等传统灌浆材料情况下,在被加固空腔内原位填充颗粒,使其作为加固材料的骨架,并通过注入微生物和胶凝溶液的方法,在填充颗粒孔隙内诱导生成碳酸钙、胶凝颗粒,形成具有一... 微生物灌浆加固劣化砌体结构是在不适合使用石灰、水泥和环氧树脂等传统灌浆材料情况下,在被加固空腔内原位填充颗粒,使其作为加固材料的骨架,并通过注入微生物和胶凝溶液的方法,在填充颗粒孔隙内诱导生成碳酸钙、胶凝颗粒,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微生物砂浆体。通过微生物加固实验室简化模型与现场灌浆试验等方法相结合,对高强度微生物砂浆加固各类劣化砌体的方法进行优化研究,为微生物灌浆技术应用于高质量砖石砌体文物建筑加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化砖石建筑 微生物注浆 实验室模型试验 原位试验
原文传递
隧道锚抗拔作用机理的室内模型试验 被引量:14
7
作者 汤华 熊晓荣 +2 位作者 吴振君 袁从华 邓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5-939,945,共6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隧道锚的抗拔作用机理和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设计加工了隧道锚室内模型装置,通过多种配比材料的强度和变形试验确定了用于模拟隧道锚区现场围岩的相似材料,采用多种监测手段进行了隧道锚拉拔荷载作用下地表和围岩内...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隧道锚的抗拔作用机理和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设计加工了隧道锚室内模型装置,通过多种配比材料的强度和变形试验确定了用于模拟隧道锚区现场围岩的相似材料,采用多种监测手段进行了隧道锚拉拔荷载作用下地表和围岩内部的变形、应变和应力监测.结果表明:在拉拔荷载的作用下,锚塞体顶部靠近地表的岩体先进入拉破坏,随着锚塞体的传力作用,锚塞体与围岩接触部位侧摩阻力逐渐达到极限,然后荷载逐渐传递到围岩内部,锚塞体附近围岩进入剪切破坏,个别部位为拉破坏,围岩破坏形态为从锚塞体底部向上发散的倒锥型破坏面.隧道锚承载能力由两部分组成:1锚塞体和围岩接触面的极限摩阻力;2围岩剪切-拉破坏的极限阻力,即夹持效应.50倍设计缆力下围岩处于弹性阶段,这表明目前的隧道锚设计是偏于保守的,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锚 室内模型试验 抗拔作用机理 剪切-拉破坏 承载力
下载PDF
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铮 汪波 +2 位作者 何川 王均勇 程天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2,共8页
根据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地质概况,以控制拱顶沉降、洞周变形、地表沉降和内力作为安全标准,通过现场试验段、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表明:上CD下台阶... 根据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地质概况,以控制拱顶沉降、洞周变形、地表沉降和内力作为安全标准,通过现场试验段、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城市浅埋隧道穿越饱和砂土复合地层时适宜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表明:上CD下台阶五部施工工法为较适宜的工法;采用该工法时,洞室位移变化平稳,地表最大沉降不超过5mm,围岩—支护体系处于安全状态;该工法能将各工序紧密衔接,机械与人工配合形成流水作业,初支封闭时间缩短,有效加快施工进度,避免拱脚长时间处于淤泥质黏土、饱和砂土等软弱地层中,单导坑施工后形成封闭整体并取消了下台阶中隔壁,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收敛和沉降;在城市浅埋隧道穿越含有饱和砂土的复合地层时,此工法可同时兼顾结构安全与周边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浅埋隧道 施工工法 现场试验段 室内模型试验
下载PDF
上海地铁九号线宜山路站降水引起的沉降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栾长青 阚宏明 唐益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61-1968,共8页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和轨道交通的开发利用,深基坑工程所伴随的降水沉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上海地铁九号线宜山路站的室内模型试验、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宜山路站降水引起的沉降问题作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和轨道交通的开发利用,深基坑工程所伴随的降水沉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上海地铁九号线宜山路站的室内模型试验、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宜山路站降水引起的沉降问题作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九号线宜山路地铁站的室内模型试验,在整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的地下连续墙深度下降水井水位与地表沉降之间的规律。②借助于精确的测量分层沉降多点位移计测出的沉降曲线,分析出分层沉降曲线有着"分叉性"和"不协同性"规律性,即有些土层发生了向下的膨胀,导致位于较深的土层比较浅的土层产生较大的变形,首次发现了"逆回弹"现象。③运用数值计算软件MODFLOW对"逆回弹"现象的产生机理作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模型试验 地面沉降 逆回弹 降水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坡顶斜向受荷桩工作性能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年廷凯 鲁志杰 杨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4,共6页
位于边坡顶面上的建(构)筑物桩基,具有承重和阻滑双重功能,又兼有抵抗水平荷载或倾斜荷载作用,其受力性状远比边坡内部的抗滑桩、水平地面上的横向受荷桩或倾斜受荷桩复杂。通过对位于粉土边坡顶面上5组11根刚性混凝土短桩的室内模型试... 位于边坡顶面上的建(构)筑物桩基,具有承重和阻滑双重功能,又兼有抵抗水平荷载或倾斜荷载作用,其受力性状远比边坡内部的抗滑桩、水平地面上的横向受荷桩或倾斜受荷桩复杂。通过对位于粉土边坡顶面上5组11根刚性混凝土短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初步得出了坡顶斜向受荷桩的位移、弯矩、桩侧土抗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对桩侧土抗力与桩身位移等试验结果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坡顶斜向受荷桩侧向阻力与位移关系曲线的可能型式及统一的简化p-y曲线表达形式,为有关规范的修订和改进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斜向受荷桩 倾斜荷载 模型试验 桩侧阻力 P-Y曲线
下载PDF
隧道式锚碇承载机制的室内模型试验探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东英 汤华 +2 位作者 尹小涛 邓琴 乔文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690-2703,共14页
为揭示隧道式锚碇的承载机制,探究加载过程中锚碇及周围岩体的力学响应规律,依托绿枝江大桥隧道锚工程,开展隧道锚1∶100室内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通过有效模拟散索鞍、主缆散股、预应力管道、钢绞线、等传力构件,真实地还原了隧道式... 为揭示隧道式锚碇的承载机制,探究加载过程中锚碇及周围岩体的力学响应规律,依托绿枝江大桥隧道锚工程,开展隧道锚1∶100室内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通过有效模拟散索鞍、主缆散股、预应力管道、钢绞线、等传力构件,真实地还原了隧道式锚碇的传力路径和特征。通过分析从加载到破坏过程中锚–岩界面压力,围岩应力、变形响应,揭示出隧道式锚碇抗拔承载过程的时空演化机制,并在分析深部岩体位移峰值点迁移规律和表观裂纹扩展过程的基础上,预测隧道式锚碇的破坏形态。主要结论有:(1)从加载到破坏过程中,锚–岩界面应力呈无响应(0~5P)–弹性增长(5P~13P)–加速增长(13P~19P)–迅速衰减(21P~23P)的阶段性特征;(2)自加载至破坏过程中,锚塞体是由后向前、逐层挤压上覆岩体,由近及远、逐步调动周围岩体联合承载的;(3) 5P荷载前,锚塞体和围岩基本无变形,5P~13P荷载下,锚体和围岩位移低速线性增长,13P~21P荷载下,锚体和围岩位移均加速增长且锚体位移增长速度大于岩体,23P荷载下岩体损伤严重,锚体因克服岩体束缚被拔出;(4)隧道锚表观裂纹是在锚塞体、围岩的位移加速增长后才产生,极限荷载下形成的网状破裂区为:拱顶以上50cm、洞底以下35 cm、墙左墙右各35 cm,隧道式锚碇最终的破坏形态为不对称的喇叭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隧道式锚碇 承载机制 室内模型试验 时空演化机制
原文传递
土-膨润土系竖向隔离工程屏障阻滞重金属污染物运移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睿 杜延军 +3 位作者 梅丹兵 蒋宁俊 梅志华 冯晓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5-821,共7页
通过室内试验及理论分析对砂土-膨润土系竖向隔离工程屏障(简称S-B隔离屏障)阻滞重金属运移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维化学渗透土柱试验研究了S-B隔离工程屏障材料对典型重金属Pb的阻滞规律。S-B工程屏障材料对Pb具有一定的化学渗透膜效应... 通过室内试验及理论分析对砂土-膨润土系竖向隔离工程屏障(简称S-B隔离屏障)阻滞重金属运移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维化学渗透土柱试验研究了S-B隔离工程屏障材料对典型重金属Pb的阻滞规律。S-B工程屏障材料对Pb具有一定的化学渗透膜效应,其化学渗透效率系数ω随溶质浓度增大而减小,且在半对数坐标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Pb浓度在5~60mmol/L时,其化学渗透效率系数ω的范围为0.008~0.030。同时,Pb在材料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随溶质浓度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隔离工程屏障 膨润土 重金属 半透膜效应 模型试验 阻滞性能
下载PDF
强夯置换滨海软土成墩效果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民 贺可强 +1 位作者 刘强 李效臣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9-156,共8页
强夯置换的碎石墩深度和直径是表征墩型的重要指标,而强夯参数、施工方式是影响墩型的重要因素。研究强夯置换机制对优化强夯置换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关系比0.05设计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重塑软土形成的模型地基,研... 强夯置换的碎石墩深度和直径是表征墩型的重要指标,而强夯参数、施工方式是影响墩型的重要因素。研究强夯置换机制对优化强夯置换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关系比0.05设计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重塑软土形成的模型地基,研究了不同夯击能(0.018、0.027、0.036、0.045 kN·m)、不同填料方式(1/4填料、1/3填料、1/2填料、满填料)、不同夯锤锥体角度(0°、30°、60°、70°、80°)3个独立影响因素及其组合变化对成墩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墩径随置换深度的变化曲线以最大墩径埋深为分界点,其上满足二次多项式分布规律,其下满足线性递减规律。夯击能与置换深度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锥体角度与置换深度呈负相关关系;锥体角度与夯击能对墩体直径的影响较小;夯坑填料方式对墩体直径的影响显著,与墩体扩径系数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软土 强夯置换 夯击能 锥体角度 室内模型试验 成墩效果
原文传递
斜坡上嵌岩抗拔桩竖向承载变形特性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季雨坤 王钦科 +2 位作者 赵国良 张健 马建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04-1614,1624,共12页
随着我国输电线路工程逐步进入西部山区,越来越多的输电塔基础需要修建在陡峭的山坡上。然而,斜坡桩基在强风、雪等极端气候的抗拔承载变形特性研究不足,现行规范也尚无完善说明。基于此,开展了平地与斜坡上嵌岩抗拔桩的室内模型试验,... 随着我国输电线路工程逐步进入西部山区,越来越多的输电塔基础需要修建在陡峭的山坡上。然而,斜坡桩基在强风、雪等极端气候的抗拔承载变形特性研究不足,现行规范也尚无完善说明。基于此,开展了平地与斜坡上嵌岩抗拔桩的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荷载-位移曲线、地面变形及裂缝扩展、破坏模式、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岩相对位移。使用试验结果与ABAQUS数值模拟结果相比较,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斜坡坡度对嵌岩抗拔桩承载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地与斜坡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变化规律一致,均呈陡变型。斜坡对嵌岩抗拔桩的承载变形特性具有不利影响,当斜坡坡度在0°~30°范围内变化时,斜坡坡度对极限承载力的削弱影响呈近似线性增加(0%~12.8%)。随着斜坡坡度增加到45°时,斜坡对嵌岩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削弱影响急剧凸显(25.9%)。斜坡上的基岩破坏面主要发生在下坡3.2d(d为桩径)、角度为120°的扇形范围内,逆坡破坏范围约为1d,不同于平地呈对称、复合形的破坏。值得注意的是,当桩顶荷载达到约80%的极限承载力时,平地地表或斜坡下坡出现了可见的裂缝。该研究成果为斜坡上输电塔桩基抗拔优化设计及规范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嵌岩抗拔桩 承载变形特性 室内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断面公路隧道临近溶洞开挖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志杰 唐力 +3 位作者 蒋新政 侯伟名 徐海岩 季晓峰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6-24,共9页
为探明三台阶开挖中半揭露溶洞对大断面公路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以李洞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不同位置、不同尺寸溶洞对隧道围岩变形及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位置、不同尺寸溶洞存在下隧道拱... 为探明三台阶开挖中半揭露溶洞对大断面公路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以李洞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不同位置、不同尺寸溶洞对隧道围岩变形及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位置、不同尺寸溶洞存在下隧道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时程曲线均呈"S"形变化,大致分为初期缓慢增长-突变-增长减缓-稳定4个阶段。2)掌子面挤出随溶洞内压变化呈现"指数型"增长,具有明显的内压突变点,仰拱位置处溶洞突变内压最低、边墙位置处溶洞突变内压最高,直径越小的溶洞对应的突变内压越高。3)溶洞位置对近侧的支护结构影响较大,对于远侧的支护结构影响偏小。改变溶洞位置,隧道钢拱架左侧的轴力呈现一定的波动,而右侧的轴力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室内模型试验 围岩稳定性 位移变化规律 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征
下载PDF
砂土中组合荷载下单桩承载特性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顾国峰 赵春风 +2 位作者 李尚飞 赵程 徐建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79-383,共5页
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下,考虑相似比配制砂土为模型试验用土,自行设计了模型桩和组合荷载的加载装置,完成了两组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了对组合荷载作用下单桩的荷载–位移规律、单桩极限承载力规律及桩身内力和桩侧土体抗力的规律。分析... 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下,考虑相似比配制砂土为模型试验用土,自行设计了模型桩和组合荷载的加载装置,完成了两组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了对组合荷载作用下单桩的荷载–位移规律、单桩极限承载力规律及桩身内力和桩侧土体抗力的规律。分析了水平荷载对竖向承载力、弯矩荷载对水平承载力的影响机理,对考虑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桩身设计提出局部加强的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荷载 承载特性 室内模型试验 桩身内力 土体抗力
下载PDF
桩承式路堤“土拱结构”形成演化规律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付海平 郑俊杰 赖汉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50-2057,共8页
"土拱结构"作为桩承式路堤中的主要荷载传递媒介,对路堤荷载传递和路堤填料位移有显著影响。基于室内模型试验,采用颗粒流软件PFC^(2D)建立桩承式路堤离散元(DEM)数值分析模型,基于应力主方向、接触力链及路堤填料沉降分布规... "土拱结构"作为桩承式路堤中的主要荷载传递媒介,对路堤荷载传递和路堤填料位移有显著影响。基于室内模型试验,采用颗粒流软件PFC^(2D)建立桩承式路堤离散元(DEM)数值分析模型,基于应力主方向、接触力链及路堤填料沉降分布规律对路堤中"土拱结构"形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堤中"土拱结构"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增加而逐渐发展并最终趋于稳定,最终的"土拱结构"形态呈0.8倍桩净间距高的抛物线形;路堤填筑高度对"土拱结构"形态、演化规律以及荷载传递效率有显著影响;路堤填料粗糙度、桩净间距及桩梁宽度对路堤荷载传递效率有显著影响,但对"土拱结构"最终形态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承式路堤 “土拱结构” 室内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盐沼泽区冻融作用下桥梁桩基腐蚀损伤模拟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忠居 郭穗柱 +5 位作者 孟莹莹 胡海波 王富春 徐占慧 姚贤华 刘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78,共10页
为探究高寒盐沼泽区冻融循环作用下桥梁桩基的腐蚀损伤,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模拟在养护冻融循环条件下不同桩基混凝土配合比与不同复合盐溶液体积浓度对桩基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桩基混凝土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以... 为探究高寒盐沼泽区冻融循环作用下桥梁桩基的腐蚀损伤,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模拟在养护冻融循环条件下不同桩基混凝土配合比与不同复合盐溶液体积浓度对桩基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桩基混凝土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以及微观SEM测定的方法,分析桩基础的腐蚀损伤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桩基混凝土配合比对桩基础的抗侵蚀性能有严重影响,当在桩基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硅灰和膨胀剂(配比Ⅲ)时,其相对动弹性模量减小不到10%,抗侵蚀系数稳定大于0.9,质量损失小于5%,桩基混凝土表面只有轻微脱落现象,能够提升桩基础抗侵蚀性能;在不同体积浓度的复合盐溶液中浸泡,桩基混凝土在冻融循环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体积浓度越大,复合盐离子相互抑制作用越明显,桩基混凝土腐蚀情况减弱,当体积浓度达到15.4%时,质量损失出现负增长。由微观SEM测试结果,钙矾石、硅灰石膏、Friedel盐是导致桩基混凝土腐蚀损伤的主要产物;建议选用桩基础的设计年限折减系数为0.6,可防止冻融循环对基准体积浓度溶液腐蚀下的桩基础设计年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桩基 高寒盐沼泽区 冻融循环 腐蚀损伤 室内模拟试验 相对动弹性模量
下载PDF
城市隧道下穿密集建筑区静、动力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铮 汪波 +1 位作者 骆耀文 郭新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4-392,共9页
以莞惠城际隧道下穿密集建筑区段为依托,利用现场监测结果、室内模型试验以及动静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城市隧道穿越不同结构类型、位置和高度的既有房屋时的综合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屋基础埋置较浅的浅埋隧道段,砌体结构房... 以莞惠城际隧道下穿密集建筑区段为依托,利用现场监测结果、室内模型试验以及动静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城市隧道穿越不同结构类型、位置和高度的既有房屋时的综合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屋基础埋置较浅的浅埋隧道段,砌体结构房屋变形和振速均比框架结构大,随着楼层高度增加,房屋水平位移的影响明显大于竖向位移,且低层结构更易发生受拉破坏,同时振速呈现出放大效应;隧道静力开挖时,位于掌子面前方的结构受力和位移均明显大于后方的房屋结构;随着爆心距增大,振速逐渐变小,但到达远端墙体时振速出现放大趋势,在确定监控方案时,需考虑对远方墙体的振动监控;爆心距离越小,其振速高度效应越明显,需重点监测顶层的振速;在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隧道开挖影响范围距掌子面约20 m,偏离隧道中心线超过20 m时,沉降速率增大,量值呈明显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动静结合 城市隧道 室内模型试验 现场试验段
下载PDF
粉煤灰桩加固软基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顾强生 张小平 杨丽娟 《岩土工程技术》 1999年第1期41-46,共6页
通过粉煤灰桩的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桩的变形破坏特性、桩土应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机理。随着荷载的增加,桩间土应力逐渐增大,桩体应力增长较快,达到峰值时桩体屈服,复合地基开始发生破坏,桩体应力下降;桩... 通过粉煤灰桩的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桩的变形破坏特性、桩土应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机理。随着荷载的增加,桩间土应力逐渐增大,桩体应力增长较快,达到峰值时桩体屈服,复合地基开始发生破坏,桩体应力下降;桩土应力比随着荷载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与桩土模量比、桩的长径比有关,在桩基设计时应把桩土应力比作为一个变值来考虑。粉煤灰桩强度较高且透水性好,加固软基时其挤密作用、置换作用和时间效应都很显著,故粉煤灰桩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柔性材料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桩 室内模型试验 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