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组织VEGF与外周血AFP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常实 汤恢焕 +1 位作者 龚学军 周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与外周血液中甲胎蛋白 (AFP)mRNA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用巢式逆转录PCR法检测 2 0例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液中的AFPmRNA ,对其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与外周血液中甲胎蛋白 (AFP)mRNA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用巢式逆转录PCR法检测 2 0例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液中的AFPmRNA ,对其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1) 2 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 10例VEGF为阳性表达 ,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 ;(2 ) 2 0例肝癌中 13例AFP≥ 2 0 0 μg/L ,15例外周血液中AFPmRNA阳性 ;(3 )VEGF阳性的 10例病例中有 9例在外周血中可检测到AFPmRNA。结论  (1)肝癌组织VEGF和外周血中AFPmRNA检测都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肝癌有无血行转移倾向的指标 ,前者较为简单 ,而后者较为客观准确。 (2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普查和肝癌术后随访 ,应用外周血中AFPmRNA的检测方法较血清AFP水平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VEGF AFP MRNA
下载PDF
BC047440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郑璐 李靖 +3 位作者 杨彤翰 赵弘智 梁平 黄小兵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相关的新基因BC 0 4 7 4 4 0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3 6例HCC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中BC 0 4 7 4 4 0 mRNA的表达,并将该基因在HCC中的表达分为过高表达组及... 目的探讨肝癌相关的新基因BC 0 4 7 4 4 0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3 6例HCC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中BC 0 4 7 4 4 0 mRNA的表达,并将该基因在HCC中的表达分为过高表达组及较高表达组,分析其与肿瘤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3 6例HCC中BC 0 4 7 4 4 0基因mRNA的表达较癌旁肝组织高,其平均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2 5 9 4±0.0 9 2 8和0.0 9 4 2±0.0 4 4 3,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 1);过高表达组与较高表达组相比较,前者肝癌直径较大,门静脉受侵较严重,差异有显著性(P<0.0 5)。结论BC 0 4 7 4 4 0基因与HC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肝细胞癌/病理学 基因-BC047440
下载PDF
肝细胞癌Ki-67抗原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圣华 黄建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Ki67抗原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对20例正常肝组织、20例肝硬化组织、5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85例HCC和85例癌旁组织Ki67抗原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HCC的Ki67抗原表达... 目的 探讨Ki67抗原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对20例正常肝组织、20例肝硬化组织、5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85例HCC和85例癌旁组织Ki67抗原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HCC的Ki67抗原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及FNH(P<0.01),Ki67抗原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1)、肿瘤大小(P<0.01)、门静脉有无瘤栓形成(P<0.01)、包膜是否完整(P<0.05)密切相关;而与术前AFP水平、HBsAg、病灶个数无关(P>0.05);与预后密切相关,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Ki67指数<200者为53个月,Ki67指数≥200者为18个月(P<0.01)。结论 检测Ki67抗原表达有助于鉴别HCC和FNH,Ki67指数可能作为判断HCC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瘤/病理学 肝肿瘤/病理学 抗原 Ki-67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翟学敏 和水祥 +4 位作者 任牡丹 陈静宏 王治伦 韩敏 侯和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经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作用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值;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SP法及灰度测...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经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作用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值;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SP法及灰度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EGF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以0.5μg/ml作用终浓度抑制效果最明显,其48h的抑制率为72.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0.5μg/ml丹参酮ⅡA作用后,随时间的延长,凋亡率逐渐升高,48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24h,48h,72h凋亡率分别为(4.06±0.27)%、(7.58±0.56)%、(5.23±0.13)%],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都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Hoechst33342染色可见凋亡细胞皱缩,核染色质浓缩,核碎裂,亦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免疫细胞化学SP法显示:随着丹参酮ⅡA作用浓度的增大,EGF及EGFR表达下调,其0.5μg/ml组48h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0%,20%,灰度值分别为181.52±1.63,179.37±1.59,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射免疫法显示:丹参酮ⅡA作用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GF含量明显下降。结论:丹参酮ⅡA可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EGF及EGFR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丹参酮/药理学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丹参酮ⅡA SMMC-7721 凋亡
下载PDF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肺耐药蛋白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百林 杨海燕 +4 位作者 翟淑萍 陈孝平 仲永 张庆业 孟磊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MRP)和肺耐药蛋白基因 (LRP)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和PCR技术检测 5 4例HCC和 2 4例癌旁组织及 1 2 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中的两种基因表达。结果 MRP和...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MRP)和肺耐药蛋白基因 (LRP)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和PCR技术检测 5 4例HCC和 2 4例癌旁组织及 1 2 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中的两种基因表达。结果 MRP和LRP在 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HCC组织中其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 (P< 0. 0 5 )。HCC中两种基因表达呈正相关 (r= 0. 3 1 2, P <0. 0 5; r= 0. 3 2 8, P< 0. 0 5 );其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5 )。并且其表达阳性组患者化疗后AFP有效率和平均生存期分别高于和长于阴性组 (P< 0. 0 5 ),但LRP与平均生存期无关 (P> 0. 0 5 )。结论 HCC多药耐药 (MDR)与两种基因表达有关,起源于内源性耐药;检测其表达对预测化疗耐药具有指导意义;MRP可能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肝细胞瘤/病理学 基因表达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肺耐药蛋白基因
下载PDF
MUC1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袁时芳 王岭 +4 位作者 李开宗 窦科峰 颜真 韩苇 张英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 探讨MUC 1在原发性肝癌及肝硬化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3例原发性肝癌组织 (肝细胞癌 3 4例 ,胆管细胞癌 9例 )和 12例肝硬化及 6例正常肝组织中MUC1的表达。结果 肝... 目的 探讨MUC 1在原发性肝癌及肝硬化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3例原发性肝癌组织 (肝细胞癌 3 4例 ,胆管细胞癌 9例 )和 12例肝硬化及 6例正常肝组织中MUC1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可见MUC 1强阳性表达 ,阳性反应信号为棕黄色颗粒 ,主要位于细胞膜上 ;肝硬化病变组织中仅 2例可见MUC 1弱阳性反应信号 ;正常肝组织中未见MUC1表达。MUC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其它两组肝组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1)。MUC 1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与肝癌组织的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化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门静脉有无癌栓两组之间有差异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MU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可作为肝癌的辅助鉴别诊断指标 ,有可能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靶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肝硬化/病理学 肝细胞瘤/病理学 多态性上皮黏蛋白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2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唐四元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2(BMP-2)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ELISA法检测BMP-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以Westernblot法检测BMP-2处理后Bcl-2和Fas抗原的表达变化。结果1~100ng/mL浓度BMP-2均对HepG2细胞有诱导凋亡的...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2(BMP-2)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ELISA法检测BMP-2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以Westernblot法检测BMP-2处理后Bcl-2和Fas抗原的表达变化。结果1~100ng/mL浓度BMP-2均对HepG2细胞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并能下调Bcl-2的表达量,同时增加Fas抗原的表达。结论BMP-2可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Fas介导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骨形成蛋白-2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中STAT1,STAT2与hMLH1,hMSH2的表达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钧 钟德玝 +2 位作者 华颂文 戴卫东 易石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STAT1,STAT2与hMLH1,hMSH2的表达关系及意义。方法 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7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STAT1,STAT2,hMLH1,hMSH2蛋白的表达。结果 HCC组织中STAT1,STAT2 ( 2. 3 0±1. 8 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STAT1,STAT2与hMLH1,hMSH2的表达关系及意义。方法 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7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STAT1,STAT2,hMLH1,hMSH2蛋白的表达。结果 HCC组织中STAT1,STAT2 ( 2. 3 0±1. 8 1, 2. 4 9±2. 1 3 )和hMSH1,hMSH2 ( 2. 2 4±1. 7 7, 1. 6 5±1. 7 0 )蛋白阳性率和阳性信号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 ( 3. 7 3±0. 9 9, 3. 6 2±1. 8 5, 3. 3 8±1. 3 2, 3. 30±1. 3 7 ) (P < 0. 0 5 ); 4种蛋白活性在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中高分化阳性表达 ( 4. 1 5±2. 4 5, 4. 35±2. 4 5, 3. 5 2±1. 7 3, 4. 3 9±1. 5 0 )显著高于低分化者 ( 1. 8 0±2. 2 0, 2. 0 3±2. 1 4,1. 78±1. 6 2, 1. 5 8±1. 8 4 ) (P< 0. 0 5 ),癌旁组织中STAT1与hMSH2,STAT2与hMLH1,hMSH2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P< 0. 0 1 )。结论 STAT1,STAT2和hMLH1,hMSH2均可能在细胞早期的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肝细胞瘤/病理学 基因表达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错配修复蛋白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天保 盛茂鑫 +1 位作者 付华群 杨爱国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C)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LSAB )法对 30例PHCC和 2 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后的石蜡标本组织中的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C)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LSAB )法对 30例PHCC和 2 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后的石蜡标本组织中的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VD)进行检测。结果 VEGF表达、MVD在PHCC组织中比癌旁组织明显增高 ;在PHCC中 ,有转移者及包膜不完整者VEGF表达、MVD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及包膜完整者 ;VEGF表达、MVD在大肿瘤 (直径 >5cm )与小肿瘤 (直径≤ 5cm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VEGF的表达与MVD相关。结论 PHCC组织中的VEGF表达、MVD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行为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定PHCC发生、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为监测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肿瘤转移 血液供给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癌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中RUNX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江小杰 李建国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RUNX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肝组织样本的总RNA(包括65例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6株肝癌细胞株及1株正常肝细胞株),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RUNX3 mRNA的表达水平,并经We... 目的探讨RUNX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肝组织样本的总RNA(包括65例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6株肝癌细胞株及1株正常肝细胞株),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RUNX3 mRNA的表达水平,并经Western blot法验证。结果 (1)对照组(癌旁组织)RUNX3 mRNA表达量为肝癌组(癌组织)的4.2倍。41例(63.08%)肝癌组织中的RUNX3 m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织显著下调:下调8倍以上者17例,下调4倍以上者21例,下调2倍以上者3例。(2)66.67%(4/6)肝癌细胞株RUNX3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肝细胞株明显下调。(3)RUNX3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在肝癌组织中RUNX3的表达与患者肝硬化(P=0.028)及组织分型(P<0.001)相关。结论 RUNX3基因的缺失或低表达可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4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RUNX3
原文传递
BDNF,TrkB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BDNF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克兰 王志明 +2 位作者 陈能志 黎有典 黄跃衡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6-524,共9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BDNF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作用。方法 (1)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BDNF和TrkB的表达,分析BDNF和Trk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2)检测BDNF,...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BDNF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作用。方法 (1)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BDNF和TrkB的表达,分析BDNF和Trk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2)检测BDNF,TrkB,Bcl-2在肝癌细胞株Bel-7402及正常肝细胞株L-02的表达及其对Bel-7402细胞增殖、失巢凋亡、黏附、浸润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1)肝癌组织中BDNF呈高表达(60.4%,29/48),与Edmondson分级、有无包膜有关(P<0.05);TrkB表达率为52.1%(25/48),与Edmondson分级及肿瘤结节数有关(P<0.05);BDNF与TrkB在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5)。BDNF和TrkB在正常肝组织中均无表达。两者在肝癌组织中表达远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1)。肝癌组织中BDNF和TrkB呈高表达者,其2年内复发率增高(P<0.05)及生存率下降(P<0.01)。(2)外源性BDNF均能增强Bel-7402细胞的增殖、黏附、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及抵抗失巢凋亡的能力(P<0.01);(3)各浓度的BDNF均可上调Bel-7402细胞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1)BDNF及TrkB在肝癌中高表达,可能与复发、生存率有关;(2)BDNF可调节肝癌细胞的生长、黏附、迁移和侵袭;(3)BDNF可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失巢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BDNF TRKB 肿瘤侵润
原文传递
肝癌促血管生成因子对肝癌手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帅 古维立 +2 位作者 杨劭宇 翁杰锋 梁柳森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8-712,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的表达量与肝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评估PIGF表达量对肝癌切除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2006年5月—2008年8月行肝癌切除患者的肿瘤标本63例。采用...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的表达量与肝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评估PIGF表达量对肝癌切除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2006年5月—2008年8月行肝癌切除患者的肿瘤标本63例。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VEGF-A,VEGF-C和PIGF的表达量;采用ELISA检测各个标本PIGF蛋白的浓度。以CD34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肝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分析上述3个血管生成因子与肝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与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并观察PIGF含量与肝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 VEGF-A,VEGF-C和PIGF在肝癌早期转移病例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2.5%(10/16),68.8%(11/16)和87.5%(14/16),PIGF基因在早期转移病例中的高表达率高于前两者(P<0.05);VEGF-C和PIGF表达量与AFP浓度相关,AFP浓度>245 ng/dL时,VEGF-C和PIGF的高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肝癌处于II期或III期时,PIGF蛋白含量越高,早期复发的可能性越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II+III期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I期患者的微血管密度(P<0.05),肿瘤直径大于5 cm患者的微血管密度与PIGF表达量呈正相关(r=0.58,P=0.025)。结论 PI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肝癌切除后复发有关,尤其在肝癌的II,III期存在相关性。PIGF可以作为晚期肝癌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肝肿瘤/病理学 促血管生成因子 肿瘤复发
原文传递
MRP1/CD9蛋白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卫国 王一 +3 位作者 吴伟清 冼志红 关新元 吴孟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MRP1/CD9蛋白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构建肝癌组织芯片.样本包括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152例,癌栓22例,肝内转移癌4例,肝外转移癌17例.正常对照肝组织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 目的探讨MRP1/CD9蛋白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构建肝癌组织芯片.样本包括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152例,癌栓22例,肝内转移癌4例,肝外转移癌17例.正常对照肝组织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组织芯片中样本MRP1/CD9蛋白的表达.结果 27%(41/152)肝细胞癌原发灶表达MRP1/CD9蛋白.伴癌栓形成HCC中MRP1/CD9蛋白表达率低于无癌栓形成者(分别为21.82%和40.48%; P<0.05).巨块型肝癌中MRP1/CD9蛋白表达率亦低于直径在10cm以下者(分别为5%和34.82%; P<0.01).MRP1/CD9蛋白表达尚与HCC病理分级及血清AFP水平有关:病理分级2级的阳性表达率高于3~4级(分别为39.02%和22.52%;P=0.043),血清AFP≤20μg/L者阳性表达率高于>20μg/L者(分别为41.94%和22.50%;P=0.029).结论肝细胞癌MRP1/CD9蛋白表达水平低下可能与癌组织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肝细胞瘤/病理学 基因表达 MRP1/CD9蛋白
下载PDF
抗凋亡基因bag-1的表达及其与肝内胆管细胞癌分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庆国 王文勇 +3 位作者 李玉松 胡沛臻 黄高 王文亮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bag 1在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 (ICC )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bag 1基因在ICC组织 (n =48)及肝细胞肝癌癌旁胆管上皮 (对照组 ,n =2 5 )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CC组的bag ...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bag 1在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 (ICC )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bag 1基因在ICC组织 (n =48)及肝细胞肝癌癌旁胆管上皮 (对照组 ,n =2 5 )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CC组的bag 1基因表达强于对照组 (P <0 .0 1)。在ICC组内 ,2 7例中低分化胆管细胞癌中bag 1基因的表达强于 2 1例高分化胆管细胞癌 (P <0 .0 1)。结论 bag 1的表达在分化越低的胆管细胞癌中越强 ,提示bag 1基因可能与其肿瘤的分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因学 胆管细胞癌/病理学 肿瘤分化 抗凋亡基因bag—1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在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建青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检测细胞色素C在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和胞浆中的分布及其与caspase-9活化的关系。方法用1×10-2mol/L的5-FU处理HepG2细胞,分别作用2,4,8,16,24 h,用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凋亡... 目的检测细胞色素C在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和胞浆中的分布及其与caspase-9活化的关系。方法用1×10-2mol/L的5-FU处理HepG2细胞,分别作用2,4,8,16,24 h,用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色素C分布变化;Western-blot检测caspase-9的活化和细胞色素C在胞浆及线粒体中的分布。结果氟尿嘧啶处理肝癌细胞4 h后,caspase-9活性开始升高,于16 h后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Western-blot分析发现caspase-9被蛋白酶水解切断后形成10kD片段;细胞色素C在胞浆中的分布从4h后逐渐增加,16 h最明显,而其在线粒体中的分布却正相反;细胞色素C的分布改变和caspase-9的活化基本同步。结论在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9被活化,并伴有细胞色素C自线粒体中释放到胞浆,提示细胞色素C可能在Caspase-9的活化和肝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氟尿嘧啶/治疗应用 凋亡 CASPASE-9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GDA65和PKC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乐平 杨竹林 +3 位作者 胡继雄 黄生福 邓星辉 苗雄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590-593,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癌中心癌组织、边缘癌组织、癌旁组织及非癌肝组织谷氨酸脱羧酶(GDA 65 )和蛋白激酶C (PKC)的表达特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标本经 1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 ,GDA 65及PKC染色均为免疫ABC组化法。... 目的 研究肝癌中心癌组织、边缘癌组织、癌旁组织及非癌肝组织谷氨酸脱羧酶(GDA 65 )和蛋白激酶C (PKC)的表达特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标本经 1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 ,GDA 65及PKC染色均为免疫ABC组化法。结果 肝癌组织GDA 65和PK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非癌肝组织 ,中心癌组织GDA 65和PKC评分均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非癌肝组织 ;边缘癌组织与中心癌组织PKC评分之间有明显差异 (P <0 .0 1) ;GDA 65评分与阳性率与肝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无肝硬化及转移有明显关系 ,PKC评分及阳性率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GDA 65和PKC表达可能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肝癌的重要酶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遗传学 GDA65 PKC 肝肿瘤/病理学
下载PDF
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caveolin-1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伊遐 付蕾 +1 位作者 席蕾 冯德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caveol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 0例正常肝组织和5 0例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中caveol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HCC)中c... 目的探讨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caveol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 0例正常肝组织和5 0例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中caveolin-1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HCC)中caveolin-1蛋白和mRNA表达的细胞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其表达强度与HCC的分化程度无关。癌旁肝组织中caveolin-1蛋白和mRNA阳性信号多位于肝窦内皮细胞、肝星状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caveolin-1蛋白和mRNA在肝硬化及不典型增生的癌旁组织的肝细胞中呈强表达。在胆管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呈强阳性。caveolin-1蛋白和mRNA在胆管细胞性肝癌中表达强度显著高于HCC;HBsAg和AFP阳性的肝癌患者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阴性患者。结论HCC中caveolin-1蛋白和mRNA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可能是HCC较胆管细胞性肝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和易发生转移的重要原因;检测caveolin-1表达有可能作为鉴别HCC和胆管细胞性肝癌的有用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CAVEOLIN-1
下载PDF
小肝癌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文和 冯懿正 +5 位作者 张翔龙 周杏仁 方宝山 马志敏 王慧萍 丁伟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59-61,共3页
作者总结了42例直径≤5cm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表明:术前AFP水平、肿瘤包膜形成、肿瘤肉眼形态学、肿瘤细胞分级是影响术后复发与预后的主要因素。从而作者提出小肝癌的外科治疗原则,并对AFP在肝癌发生及术... 作者总结了42例直径≤5cm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表明:术前AFP水平、肿瘤包膜形成、肿瘤肉眼形态学、肿瘤细胞分级是影响术后复发与预后的主要因素。从而作者提出小肝癌的外科治疗原则,并对AFP在肝癌发生及术后复发中的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病理学 分类 预后 甲胎蛋白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中p16状态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健东 全志伟 +1 位作者 周旭宇 张晓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原发性肝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 18例患者原发性肝癌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石蜡标本 3 6块 ,以PCR SSCP方法检测p16基因exon 2。结果  18例中p16变异占 2 2 .2 % (4 /18) ,其中 2例仅在转移灶发现 ...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原发性肝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 18例患者原发性肝癌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石蜡标本 3 6块 ,以PCR SSCP方法检测p16基因exon 2。结果  18例中p16变异占 2 2 .2 % (4 /18) ,其中 2例仅在转移灶发现 ,另 2例为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发生变异 ,ex on 2缺失占 11.1% (2 /18) ,突变占 11.1% (2 /18) ,但该 4例变异均发生在 7例原发性肝癌转移同时伴有复发的患者 (5 7.1% ,4/7) ,显著高于仅转移无复发患者 (0 /11) (P <0 .0 5 )。 4例p16变异病例的术后复发转移时间 (7个月 )显著早于 14例无变异者 (2 1个月 ) (P <0 .0 5 )。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的复发转移过程中 ,p16变异起重要作用 ;小部分p16变异也可始发于转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肝细胞/病理学 肿瘤转移 基因 P16
下载PDF
入肝血流阻断下射频消融后毁损灶周围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建波 仇毓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0-844,共5页
目的:评估血流阻断射频术后毁损灶周围正常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兔VX2肝肿瘤接种成功后分为单独射频组与射频联合入肝血流阻断组(联合射频组)。射频采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参数设定为30 W,8 min),入肝血流阻断采用Pringle法。1周... 目的:评估血流阻断射频术后毁损灶周围正常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兔VX2肝肿瘤接种成功后分为单独射频组与射频联合入肝血流阻断组(联合射频组)。射频采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参数设定为30 W,8 min),入肝血流阻断采用Pringle法。1周后处死动物,通过HE染色观察术后毁损灶周围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单独射频组比较,联合射频组毁损灶周边正常肝组织内中央静脉及Glisson鞘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聚集,且肝细胞肿胀,门静脉、中央静脉扩张、胆管上皮增生等病理变化均更明显(均P<0.05)。结论:血流阻断后射频对毁损灶周围正常肝组织的病理损害较单独射频的损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射频消融 血流阻断 VX2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