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艺概》风格论的阴阳辩证精神
被引量:
3
1
作者
邓军海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3-80,共8页
对于《艺概》一书中的辩证精神,学术界一般习惯于用我们所掌握的辩证法去分析,而未注意中国自《易经》而来的辩证精神的特质。本文从成中英教授对中西辩证精神之差异的分析人手,以《艺概》中的风格论为主,对其中的“阴阳辩证法”作了一...
对于《艺概》一书中的辩证精神,学术界一般习惯于用我们所掌握的辩证法去分析,而未注意中国自《易经》而来的辩证精神的特质。本文从成中英教授对中西辩证精神之差异的分析人手,以《艺概》中的风格论为主,对其中的“阴阳辩证法”作了一番讨究,意在指出;《艺概》中的辩证精神是自《易经》而来的“阴阳辩证法”的精神,而非西方自柏拉图始,完备于马克思的“冲突辩证法”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辩证法
艺概
刘熙载
风格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艺概》的文艺批评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叶当前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4-78,83,共6页
清朝刘熙载的《艺概》是我国古典文艺批评领域里的一部杰作 ,其文艺批评方法独具特色 :在哲学方法层上主要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指导 ,注重伦理式批评、知人论世和中庸辩证法 ;在学科方法层上注重阐发前人 ,概论方法和意象批评法。
关键词
清朝
文艺批评
批评方法
《艺概》
刘熙载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位别具气质的作家——刘熙载诗词创作平论
3
作者
莫立民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5-30,共6页
在晚清文坛上,刘熙载以他清纯朴素、平易坦率的诗词创作,收获了蕴有其深深韵味的文学成果。和晚清许多作家相较,他的诗词创作具有别样的神韵、独立的风情。放眼晚清文坛,应该说刘熙载是晚近一位有才情、有禀赋、有个性的别具气质的作家...
在晚清文坛上,刘熙载以他清纯朴素、平易坦率的诗词创作,收获了蕴有其深深韵味的文学成果。和晚清许多作家相较,他的诗词创作具有别样的神韵、独立的风情。放眼晚清文坛,应该说刘熙载是晚近一位有才情、有禀赋、有个性的别具气质的作家。尤其是他的《昨非词》,清淡、朴素、平易、醇正,使得刘熙载的诗词创作具有较深层次的文化底蕴,达到一个较高的创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诗词创作
特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熙载、王国维论词中情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国岱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47-50,共4页
词本艳科,在中国的文学道统里,要中心化就得将情感雅化。于是禀性与企图之间衍生了进退抉择———情的取向是雅? 是郑? 还是什么? 情与志、情与声、情与景的地位如何考量? 词学家们络绎相继,企图作答,其中就有刘熙载和王国维。
关键词
刘熙载
王国维
词中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熙载与齐学裘的交游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抱朴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刘熙载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学者、文艺理论家和书法家,一生著述颇多,尤以《艺概》对后代影响巨大。齐学裘为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从同治六年(1867)到光绪五年(1879),他们在上海有长达10多年的交游。他们各自都有赠对方的诗词等,而...
刘熙载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学者、文艺理论家和书法家,一生著述颇多,尤以《艺概》对后代影响巨大。齐学裘为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从同治六年(1867)到光绪五年(1879),他们在上海有长达10多年的交游。他们各自都有赠对方的诗词等,而尤以齐学裘为多。齐学裘的著作中还保存了刘熙载鲜为人知的三首诗及一些题跋。他们交游的相关作品为我们从动态角度研究刘熙载的思想性格和艺术追求提供了文献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齐学裘
交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刘熙载《艺概·文概》中的散文思想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6,共5页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的散文思想相当丰富而独特。他论文宗奉“六经”,同时兼取陆、王心学;既强调文章的现实功用,又不忽视散文的审美特性;尊崇史传,却不排斥其他文章,主张文史兼济;对散文文体不作细分,详谈“叙事”、“论事”...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的散文思想相当丰富而独特。他论文宗奉“六经”,同时兼取陆、王心学;既强调文章的现实功用,又不忽视散文的审美特性;尊崇史传,却不排斥其他文章,主张文史兼济;对散文文体不作细分,详谈“叙事”、“论事”二法;提倡“法古”,同时重视文学的时代性与独创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文概》
散文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熙载《艺概·经义概》刍议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6,共5页
《经义概》是刘熙载《艺概》中专论八股文的一篇。刘熙载在论述时强调"文行并重",表现出卓越的批评眼光与研究方法,其中关于经义自身产生、发展的论述有较高的认识价值。《经义概》中还有很多关于经义写作的理论,对于文章写...
《经义概》是刘熙载《艺概》中专论八股文的一篇。刘熙载在论述时强调"文行并重",表现出卓越的批评眼光与研究方法,其中关于经义自身产生、发展的论述有较高的认识价值。《经义概》中还有很多关于经义写作的理论,对于文章写作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经义概》
八股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熙载与柏拉图文艺思想比较——从镜喻到日喻的两种转变切入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0-36,共7页
刘熙载和柏拉图分别代表了中西方镜喻向日喻的转变所包含的两种不同指向,这两种指向暗合中西方不同的思维特征,并导致二人在文艺思想上存在截然不同的特质。刘熙载以日喻代替镜喻,从审美意义上突显中国传统心静如明镜、至虚以达情景交...
刘熙载和柏拉图分别代表了中西方镜喻向日喻的转变所包含的两种不同指向,这两种指向暗合中西方不同的思维特征,并导致二人在文艺思想上存在截然不同的特质。刘熙载以日喻代替镜喻,从审美意义上突显中国传统心静如明镜、至虚以达情景交融的审美思维特征;而柏拉图以洞喻为桥梁,沟通基于摹仿论的镜喻和基于理式论的日喻,从认识论和价值论意义上突显西方究极理性以构建知识体系的思维特征。但在刘熙载注重“心学”以及柏拉图引入洞喻侧重灵魂之观上,二人在心灵和艺术层面最终又存在某种惊人的相通一致性。二人文艺思想存在的优越性与缺陷性,或许可以通过将它们互补“拼接”,以呼应生命因审美和知识的完满,而拥有切实的生存论意义和存在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喻
日喻
刘熙载
柏拉图
心灵与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古典赋论与近代赋论之间——论清人刘熙载的赋学批评
被引量:
1
9
作者
孙晶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8,共5页
刘熙载《艺概.赋概》在我国赋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熙载论赋往往能融会贯通,"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刘熙载赋学批评集中体现在论赋之体、赋之创作、赋之风格、赋之鉴赏等几个方面。其赋学批评既有中国古典赋论...
刘熙载《艺概.赋概》在我国赋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熙载论赋往往能融会贯通,"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刘熙载赋学批评集中体现在论赋之体、赋之创作、赋之风格、赋之鉴赏等几个方面。其赋学批评既有中国古典赋论以点评、启悟为主的特点,也表现出近代赋学批评的一些共同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赋体论
创作论
风格论
鉴赏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综述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束舒娅
徐倩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以时间维度为经,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而以学界研究的不同视角为纬,又可见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点、主导价值观和成就所在。《艺概》研究史主要成就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20年。综合《艺概》研究不同时期的特点,不仅为《...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以时间维度为经,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而以学界研究的不同视角为纬,又可见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点、主导价值观和成就所在。《艺概》研究史主要成就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20年。综合《艺概》研究不同时期的特点,不仅为《艺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历史借鉴,也将引导接下来的刘熙载《艺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研究史
概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刘熙载的书法美学思想
11
作者
张佳伟
张佳蕾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艺概·书概》中汇集了刘熙载对于书法的深刻思想,其中的论述全面且严谨、系统而深刻。刘熙载将自身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见解独到。全文共246条论述,既包含对书法艺术的本质、技法、创作风格、审美特征和理想的探析,又涉及...
《艺概·书概》中汇集了刘熙载对于书法的深刻思想,其中的论述全面且严谨、系统而深刻。刘熙载将自身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见解独到。全文共246条论述,既包含对书法艺术的本质、技法、创作风格、审美特征和理想的探析,又涉及学习方法、字体、书法史等诸多方面知识。他的论述简明精要但并非泛泛而谈,论述触类旁通、发人深思。从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的书法美学思想切入,能够更好地探寻其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书概》
书法
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为心学”——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探微
12
作者
赵晓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刘熙载的美学思想丰富多彩,他堪称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者。他一向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而"文,心学也"即是他对创作主体论的最佳诠释。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以心为本,强调主观情志的核心地位,又以"清而厚"为审美理想...
刘熙载的美学思想丰富多彩,他堪称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者。他一向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而"文,心学也"即是他对创作主体论的最佳诠释。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以心为本,强调主观情志的核心地位,又以"清而厚"为审美理想。刘熙载这一理论观点既是对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经验的总结,又为现代文艺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心学
真性情
主观情志
清而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刘熙载对楚辞源流的考辨
13
作者
施仲贞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61-66,共6页
刘熙载在研究楚辞源流时,主要探讨了楚辞对《诗经》和古乐章的继承,对后世之诗和后世之赋的影响。
关键词
刘熙载
楚辞
渊源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刘熙载《艺概》看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范畴
14
作者
张瑞鑫
《江科学术研究》
2019年第3期46-50,共5页
刘熙载的思想体系受到了历代文艺思想的影响,可以从中研究传统文艺美学范畴的基本完成形态。自然在刘熙载的思想中可以呈现为艺术形象,表现形态与思想内核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意义层次体系,由此探究过程亦可以窥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刘熙载的思想体系受到了历代文艺思想的影响,可以从中研究传统文艺美学范畴的基本完成形态。自然在刘熙载的思想中可以呈现为艺术形象,表现形态与思想内核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意义层次体系,由此探究过程亦可以窥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具有的独特理论价值和深刻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自然范畴
传统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概·赋概》研究综述
15
作者
袁明慧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32-134,共3页
《艺概·赋概》是晚期近代赋论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它内容丰富,论述简单明确,可以说是古典赋论的终结。文章从注释、批评史、赋学研究专著、学术论文四个方面,对从1935年开始到现在的《赋概》研究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相对来说,《赋...
《艺概·赋概》是晚期近代赋论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它内容丰富,论述简单明确,可以说是古典赋论的终结。文章从注释、批评史、赋学研究专著、学术论文四个方面,对从1935年开始到现在的《赋概》研究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相对来说,《赋概》一直是《艺概》研究中冷门的部分,它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综合讨论《赋概》的研究现状,不仅可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也可以对后来学者研究《赋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赋概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熙载书法篆刻活动新证
16
作者
吴坤培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2-89,共8页
今发现一些涉及刘熙载的史料尚未见学者使用。这些史料有刘熙载佚文,有目前发现刘熙载唯一的一则印论,有涉及刘熙载的行迹、教育和书法应酬,有涉及刘熙载与海派书画篆刻家的交游,有涉及刘熙载晚年的书法创作与观念,有涉及《艺概》的写...
今发现一些涉及刘熙载的史料尚未见学者使用。这些史料有刘熙载佚文,有目前发现刘熙载唯一的一则印论,有涉及刘熙载的行迹、教育和书法应酬,有涉及刘熙载与海派书画篆刻家的交游,有涉及刘熙载晚年的书法创作与观念,有涉及《艺概》的写作时间、传播和影响等,不仅可补《刘熙载文集》之阙,亦可补证目前研究刘熙载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可辑入《刘熙载年谱》,对研究刘熙载的美学思想乃至晚清书法篆刻发展大势皆不无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书法应酬
交游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熙载“日喻说”及其现代阐释
17
作者
孙士聪
黄文祥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5期74-77,120,共5页
刘熙载作为一位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在晚清对我国古代文论做了最后的总结,他提出的日喻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他重视并实践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突出了对人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不同于传统文论的特点从而具有了现代意义。
关键词
刘熙载
现代阐释
传统文论
古代文论
正统
知识分子
突出
理论内涵
整体性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熙载《艺概》以声为中心的主要概念
18
作者
李国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50-54,共5页
刘熙载《艺概》有较多涉及诗声的命题。从诵与歌的区分上看,诵侧重在意义,歌重在声情。诵与歌是不同文体的表现方式,歌有较多虚词或结语,诵则更庄重且用词更简练。从乐府之声与古诗之声区别上看,乐府为歌、古诗歌诵兼有,乐府与古诗有不...
刘熙载《艺概》有较多涉及诗声的命题。从诵与歌的区分上看,诵侧重在意义,歌重在声情。诵与歌是不同文体的表现方式,歌有较多虚词或结语,诵则更庄重且用词更简练。从乐府之声与古诗之声区别上看,乐府为歌、古诗歌诵兼有,乐府与古诗有不同的声音系统。言出于声与声出于言的前提是乐歌,表达了两种文学体裁的不同创作方式,是语言中心论与声调中心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诵
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概》风格论的阴阳辩证精神
被引量:
3
1
作者
邓军海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系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3-80,共8页
文摘
对于《艺概》一书中的辩证精神,学术界一般习惯于用我们所掌握的辩证法去分析,而未注意中国自《易经》而来的辩证精神的特质。本文从成中英教授对中西辩证精神之差异的分析人手,以《艺概》中的风格论为主,对其中的“阴阳辩证法”作了一番讨究,意在指出;《艺概》中的辩证精神是自《易经》而来的“阴阳辩证法”的精神,而非西方自柏拉图始,完备于马克思的“冲突辩证法”的精神。
关键词
阴阳辩证法
艺概
刘熙载
风格论
Keywords
Yin-yang
dialectics
General
Survey
of
Arts
liu
xi
-
zai
theory
of
stylistics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艺概》的文艺批评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叶当前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4-78,83,共6页
文摘
清朝刘熙载的《艺概》是我国古典文艺批评领域里的一部杰作 ,其文艺批评方法独具特色 :在哲学方法层上主要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指导 ,注重伦理式批评、知人论世和中庸辩证法 ;在学科方法层上注重阐发前人 ,概论方法和意象批评法。
关键词
清朝
文艺批评
批评方法
《艺概》
刘熙载
文学评论
Keywords
liu
xi
-
zai
Yigai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art's
criticism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位别具气质的作家——刘熙载诗词创作平论
3
作者
莫立民
机构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5-30,共6页
文摘
在晚清文坛上,刘熙载以他清纯朴素、平易坦率的诗词创作,收获了蕴有其深深韵味的文学成果。和晚清许多作家相较,他的诗词创作具有别样的神韵、独立的风情。放眼晚清文坛,应该说刘熙载是晚近一位有才情、有禀赋、有个性的别具气质的作家。尤其是他的《昨非词》,清淡、朴素、平易、醇正,使得刘熙载的诗词创作具有较深层次的文化底蕴,达到一个较高的创作水平。
关键词
刘熙载
诗词创作
特色
Keywords
liu
xi
-
zai
poem
and
poem
ci
individual
styl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熙载、王国维论词中情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国岱
机构
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47-50,共4页
文摘
词本艳科,在中国的文学道统里,要中心化就得将情感雅化。于是禀性与企图之间衍生了进退抉择———情的取向是雅? 是郑? 还是什么? 情与志、情与声、情与景的地位如何考量? 词学家们络绎相继,企图作答,其中就有刘熙载和王国维。
关键词
刘熙载
王国维
词中情
Keywords
liu
xi
-
zai
WANG
Guo-wei
the
emortion
of
Ci
verses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熙载与齐学裘的交游
被引量:
2
5
作者
杨抱朴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文摘
刘熙载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学者、文艺理论家和书法家,一生著述颇多,尤以《艺概》对后代影响巨大。齐学裘为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从同治六年(1867)到光绪五年(1879),他们在上海有长达10多年的交游。他们各自都有赠对方的诗词等,而尤以齐学裘为多。齐学裘的著作中还保存了刘熙载鲜为人知的三首诗及一些题跋。他们交游的相关作品为我们从动态角度研究刘熙载的思想性格和艺术追求提供了文献佐证。
关键词
刘熙载
齐学裘
交游
Keywords
liu
xi
-
zai
Qi
Xue-qiu
make
friends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刘熙载《艺概·文概》中的散文思想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志
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6,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杰出作家研究"资助
文摘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的散文思想相当丰富而独特。他论文宗奉“六经”,同时兼取陆、王心学;既强调文章的现实功用,又不忽视散文的审美特性;尊崇史传,却不排斥其他文章,主张文史兼济;对散文文体不作细分,详谈“叙事”、“论事”二法;提倡“法古”,同时重视文学的时代性与独创精神。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文概》
散文思想
Keywords
liu
xi
-
zai
Fundamentals
of
Arts
Fundamentals
of
Literature
essay
aesthetic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熙载《艺概·经义概》刍议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志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文摘
《经义概》是刘熙载《艺概》中专论八股文的一篇。刘熙载在论述时强调"文行并重",表现出卓越的批评眼光与研究方法,其中关于经义自身产生、发展的论述有较高的认识价值。《经义概》中还有很多关于经义写作的理论,对于文章写作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经义概》
八股文
Keywords
liu
xi
-
zai
The
Summary
of
Arts
The
Summary
of
Jing
Yi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D69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熙载与柏拉图文艺思想比较——从镜喻到日喻的两种转变切入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健
机构
广西教育研究院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0-36,共7页
文摘
刘熙载和柏拉图分别代表了中西方镜喻向日喻的转变所包含的两种不同指向,这两种指向暗合中西方不同的思维特征,并导致二人在文艺思想上存在截然不同的特质。刘熙载以日喻代替镜喻,从审美意义上突显中国传统心静如明镜、至虚以达情景交融的审美思维特征;而柏拉图以洞喻为桥梁,沟通基于摹仿论的镜喻和基于理式论的日喻,从认识论和价值论意义上突显西方究极理性以构建知识体系的思维特征。但在刘熙载注重“心学”以及柏拉图引入洞喻侧重灵魂之观上,二人在心灵和艺术层面最终又存在某种惊人的相通一致性。二人文艺思想存在的优越性与缺陷性,或许可以通过将它们互补“拼接”,以呼应生命因审美和知识的完满,而拥有切实的生存论意义和存在性基础。
关键词
镜喻
日喻
刘熙载
柏拉图
心灵与艺术
Keywords
mirror
metaphor
sun
metaphor
liu
xi
-
zai
Plato
mind
and
artistic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古典赋论与近代赋论之间——论清人刘熙载的赋学批评
被引量:
1
9
作者
孙晶
机构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8,共5页
文摘
刘熙载《艺概.赋概》在我国赋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熙载论赋往往能融会贯通,"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刘熙载赋学批评集中体现在论赋之体、赋之创作、赋之风格、赋之鉴赏等几个方面。其赋学批评既有中国古典赋论以点评、启悟为主的特点,也表现出近代赋学批评的一些共同倾向。
关键词
刘熙载
赋体论
创作论
风格论
鉴赏论
Keywords
liu
xi
-
zai
Fu's
body
theory
creation
theory
style
theory
connoisseurship
theory
分类号
I222.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综述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束舒娅
徐倩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文摘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以时间维度为经,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而以学界研究的不同视角为纬,又可见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点、主导价值观和成就所在。《艺概》研究史主要成就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20年。综合《艺概》研究不同时期的特点,不仅为《艺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历史借鉴,也将引导接下来的刘熙载《艺概》研究。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研究史
概述
Keywords
liu
xi
-
zai
Summari-zation
of
Art
research
history
on
mainland
summarization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刘熙载的书法美学思想
11
作者
张佳伟
张佳蕾
机构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文摘
《艺概·书概》中汇集了刘熙载对于书法的深刻思想,其中的论述全面且严谨、系统而深刻。刘熙载将自身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见解独到。全文共246条论述,既包含对书法艺术的本质、技法、创作风格、审美特征和理想的探析,又涉及学习方法、字体、书法史等诸多方面知识。他的论述简明精要但并非泛泛而谈,论述触类旁通、发人深思。从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的书法美学思想切入,能够更好地探寻其理论价值。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书概》
书法
美学
Keywords
liu
xi
-
zai
Art
Outline·Calligraphy
Outline
calligraphy
aesthetic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为心学”——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探微
12
作者
赵晓丛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文摘
刘熙载的美学思想丰富多彩,他堪称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者。他一向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而"文,心学也"即是他对创作主体论的最佳诠释。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以心为本,强调主观情志的核心地位,又以"清而厚"为审美理想。刘熙载这一理论观点既是对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经验的总结,又为现代文艺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刘熙载
心学
真性情
主观情志
清而厚
Keywords
liu
xi
-
zai
a
study
for
heart
true
disposition
subjective
emotions
clear
and
profound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刘熙载对楚辞源流的考辨
13
作者
施仲贞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61-66,共6页
文摘
刘熙载在研究楚辞源流时,主要探讨了楚辞对《诗经》和古乐章的继承,对后世之诗和后世之赋的影响。
关键词
刘熙载
楚辞
渊源
影响
Keywords
liu
xi
-
zai
ChuCi
origin
influenc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刘熙载《艺概》看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范畴
14
作者
张瑞鑫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江科学术研究》
2019年第3期46-50,共5页
文摘
刘熙载的思想体系受到了历代文艺思想的影响,可以从中研究传统文艺美学范畴的基本完成形态。自然在刘熙载的思想中可以呈现为艺术形象,表现形态与思想内核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意义层次体系,由此探究过程亦可以窥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具有的独特理论价值和深刻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自然范畴
传统美学
Keywords
liu
xi
-
zai
generality
of
art
natural
category
traditional
aesthetic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概·赋概》研究综述
15
作者
袁明慧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32-134,共3页
文摘
《艺概·赋概》是晚期近代赋论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它内容丰富,论述简单明确,可以说是古典赋论的终结。文章从注释、批评史、赋学研究专著、学术论文四个方面,对从1935年开始到现在的《赋概》研究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相对来说,《赋概》一直是《艺概》研究中冷门的部分,它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综合讨论《赋概》的研究现状,不仅可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也可以对后来学者研究《赋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刘熙载
赋概
研究综述
Keywords
liu
xi
-
zai
Summari-zation
of
Fu
summarization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熙载书法篆刻活动新证
16
作者
吴坤培
机构
琼台师范学院美术系
出处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2-89,共8页
文摘
今发现一些涉及刘熙载的史料尚未见学者使用。这些史料有刘熙载佚文,有目前发现刘熙载唯一的一则印论,有涉及刘熙载的行迹、教育和书法应酬,有涉及刘熙载与海派书画篆刻家的交游,有涉及刘熙载晚年的书法创作与观念,有涉及《艺概》的写作时间、传播和影响等,不仅可补《刘熙载文集》之阙,亦可补证目前研究刘熙载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可辑入《刘熙载年谱》,对研究刘熙载的美学思想乃至晚清书法篆刻发展大势皆不无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书法应酬
交游
影响
Keywords
liu
xi
-
zai
introduction
to
arts
social
activities
on
calligraphy
acquaintance
influence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熙载“日喻说”及其现代阐释
17
作者
孙士聪
黄文祥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系
出处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5期74-77,120,共5页
文摘
刘熙载作为一位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在晚清对我国古代文论做了最后的总结,他提出的日喻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他重视并实践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突出了对人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不同于传统文论的特点从而具有了现代意义。
关键词
刘熙载
现代阐释
传统文论
古代文论
正统
知识分子
突出
理论内涵
整体性
中国
Keywords
liu
xi
_
zai
analogy
to
the
sun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I20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熙载《艺概》以声为中心的主要概念
18
作者
李国新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50-54,共5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清代诗声理论研究(2014Z104)
文摘
刘熙载《艺概》有较多涉及诗声的命题。从诵与歌的区分上看,诵侧重在意义,歌重在声情。诵与歌是不同文体的表现方式,歌有较多虚词或结语,诵则更庄重且用词更简练。从乐府之声与古诗之声区别上看,乐府为歌、古诗歌诵兼有,乐府与古诗有不同的声音系统。言出于声与声出于言的前提是乐歌,表达了两种文学体裁的不同创作方式,是语言中心论与声调中心论的表现。
关键词
刘熙载
《艺概》
诵
歌
Keywords
liu
xi
zai
Yigai
“
Song”
“
G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艺概》风格论的阴阳辩证精神
邓军海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艺概》的文艺批评方法
叶当前
《巢湖学院学报》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位别具气质的作家——刘熙载诗词创作平论
莫立民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刘熙载、王国维论词中情
郑国岱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刘熙载与齐学裘的交游
杨抱朴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刘熙载《艺概·文概》中的散文思想
陈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刘熙载《艺概·经义概》刍议
陈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刘熙载与柏拉图文艺思想比较——从镜喻到日喻的两种转变切入
黄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在古典赋论与近代赋论之间——论清人刘熙载的赋学批评
孙晶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综述
束舒娅
徐倩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刘熙载的书法美学思想
张佳伟
张佳蕾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文为心学”——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探微
赵晓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刘熙载对楚辞源流的考辨
施仲贞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刘熙载《艺概》看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范畴
张瑞鑫
《江科学术研究》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艺概·赋概》研究综述
袁明慧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刘熙载书法篆刻活动新证
吴坤培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刘熙载“日喻说”及其现代阐释
孙士聪
黄文祥
《常熟高专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刘熙载《艺概》以声为中心的主要概念
李国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