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药理作用及药对配伍比例研究进展 被引量:237
1
作者 李冀 李想 +2 位作者 曹明明 董婉茹 姜金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7期83-87,共5页
综述甘草药理作用及其药对配伍比例研究进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免疫、抗溃疡、解毒抗癌、抗肝纤维化等药理作用。甘草不仅单味药有治疗效果,甘草-桔梗、甘草-芍药、甘草-桂枝、甘草-大黄等药对不同... 综述甘草药理作用及其药对配伍比例研究进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免疫、抗溃疡、解毒抗癌、抗肝纤维化等药理作用。甘草不仅单味药有治疗效果,甘草-桔梗、甘草-芍药、甘草-桂枝、甘草-大黄等药对不同比例配伍,也可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药理作用 配伍 综述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7
2
作者 张友波 徐嵬 +3 位作者 杨秀伟 杨鑫宝 王文全 刘亚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9,229,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草药材中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B、甘草素、刺甘草查尔酮、异甘草素和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草药材中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B、甘草素、刺甘草查尔酮、异甘草素和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76 nm(0~20 min)、360 nm(20~30 min)、276 nm(30~35 min)、370 nm(35~48 min)、248 nm(48~55 min),柱温为40℃。结果: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B、甘草素、刺甘草查尔酮、异甘草素和甘草酸的浓度分别在13.1-262μg.mL-1(r=0.9994)、8.3-100μg.mL-1(r=0.9997)、5.2~104μg.mL-1(r=0.9997)、0.96~11.5μg.mL-1(r=0.9995)、0.31~10.00μg.mL-1(r=0.9999)、1.11~22.2μg.mL-1(r=0.9991)、0.23~7.25μg.mL-1(r=0.9998)、0.52~10.40μg.mL-1(r=0.9996)、25.25~808.0μg.mL-1(r=0.9995)与各自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3.6%、104.5%、104.9%、100.4%、102.2%、101.5%、100.4%、98.5%、101.7%。结论: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以更好地用于甘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甘草 甘草素 甘草酸 芹糖基甘草苷 芹糖基异甘草苷 甘草查尔酮B
原文传递
甘草对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减毒增效作用 被引量:45
3
作者 李涯松 童培建 +3 位作者 马红珍 戴巧定 关天容 宋欣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探讨甘草对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120例确诊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单用或在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甘草雷公藤复方煎剂治疗,对照组在单用或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等效剂量雷公藤多甙... 目的探讨甘草对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120例确诊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单用或在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甘草雷公藤复方煎剂治疗,对照组在单用或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等效剂量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和79.6%,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关节肿胀指数下降、双手平均握力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甘草对雷公藤治疗RA有减毒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雷公藤 类风湿关节炎 减毒增效
下载PDF
甘草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敏 《齐鲁药事》 2005年第10期614-616,共3页
本文概述甘草的化学成分,国内外对甘草药理研究的新成果,介绍近年来甘草及其制剂在解痉镇痛,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治疗皮肤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抗癌,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及其毒副作用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甘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甘草红枣枸杞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40
5
作者 余晓红 陈洪兴 刘汉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64-668,共5页
以甘草、红枣、枸杞为原料,研制出一种营养丰富又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饮料。确定了甘草、红枣、枸杞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操作要点。采用保温浸提法对甘草、红枣和枸杞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保温浸提,在浸提过程中添加0.02%的抗坏血酸... 以甘草、红枣、枸杞为原料,研制出一种营养丰富又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饮料。确定了甘草、红枣、枸杞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操作要点。采用保温浸提法对甘草、红枣和枸杞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保温浸提,在浸提过程中添加0.02%的抗坏血酸对其进行护色,以维持产品原有的色泽。对影响饮料风味和品质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甘草汁:红枣汁:枸杞汁为1:3:2,白砂糖添加量为9%,柠檬酸添加量为0.2%,水的添加量为甘草汁、红枣汁和枸杞汁总量的一倍。在此基础上还对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1%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4%的黄原胶。最后测定了成品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以确保达到食用饮料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红枣 枸杞 保健饮料 稳定性
下载PDF
黄连与黄芩、甘草配伍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严梅桢 高晓山 +5 位作者 刘林祥 陈馥馨 杨桦 宋红月 王旭华 易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5-377,共3页
以MIC相对值为指标,观察黄连、黄芩、甘草煎液单味或不同比例配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黄连与黄芩配伍,黄芩的抑菌作用有所降低,但黄连则未见降低;黄芩多于黄连时,黄连的抑菌作用似有增强。黄连与甘草... 以MIC相对值为指标,观察黄连、黄芩、甘草煎液单味或不同比例配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黄连与黄芩配伍,黄芩的抑菌作用有所降低,但黄连则未见降低;黄芩多于黄连时,黄连的抑菌作用似有增强。黄连与甘草配伍,无论比例如何,配伍后的抑菌作用均呈降低趋势。当三药同时配伍时,黄连、甘草的抑菌作用不变,或反增强,只有黄芩的抑菌作用有减弱趋势。黄连与黄芩、甘草两两配伍,单独使用时,其抑菌作用似不如组成三药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黄芩 甘草 金黄色葡萄球菌 配伍 抑菌
下载PDF
甘草粗提物对鲫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文博 方平 +4 位作者 林小涛 夏磊 齐长宝 汪建国 孙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5-660,共6页
本研究对中药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eh)进行了粗提,将粗提物按0.5%和2%的质量分数制成药饵投喂鲫鱼(Carassius auratus)后,于第14天、28天、35天、42天5、6天采样检测其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低剂量组试验鱼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升... 本研究对中药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eh)进行了粗提,将粗提物按0.5%和2%的质量分数制成药饵投喂鲫鱼(Carassius auratus)后,于第14天、28天、35天、42天5、6天采样检测其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低剂量组试验鱼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高剂量组在35d达到最大值(205.5±28.8)U/mL,之后略有下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试验鱼血清杀菌活性均有所波动,波动范围分别为62.0%—73.1%和75.0%—83.3%,就各期而言,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试验鱼的血清杀菌活性依次升高。另外,在淋巴细胞计数方面,高剂量组仅在第42天采样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采样期,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此外,低剂量组试验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有所增强(p<0.05),第42天达到最大值(66.5±9.4)%,高剂量组先升后降,在第35天达到峰值(74.7±5.6)%。最后,低剂量组试验鱼脾脏重量指数在第56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分别为(1.08±0.09)×10-3和(0.71±0.09)×10-3,高剂量组在第28天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分别为(1.12±0.13)×10-3和(0.63±0.08)×10-3。实验表明,该甘草粗提物对鲫免疫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粗提物 免疫力
下载PDF
NaCl处理对甘草生长、生理指标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唐晓敏 王文全 +1 位作者 杨全 刘长利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75,共4页
以不同质量分数NaCl处理一年生盆栽甘草移栽苗,研究其对甘草生长、部分生理指标及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盆土中NaCl添加量不超过0.6%时,随着盐含量的增加,甘草生长势降低,生物量明显受到抑制;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增加,... 以不同质量分数NaCl处理一年生盆栽甘草移栽苗,研究其对甘草生长、部分生理指标及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盆土中NaCl添加量不超过0.6%时,随着盐含量的增加,甘草生长势降低,生物量明显受到抑制;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较对照高。NaCl添加量达到0.8%时甘草干枯死亡。说明0.6%NaCl是甘草正常生长的阈值,盐含量低于阈值时甘草能通过改变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提高自身耐盐性,并能改善药材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NACL 生长 生理指标 甘草酸 甘草苷
下载PDF
陕北野生甘草内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筛选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霞 党峰峰 +1 位作者 贺晓龙 董腊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10-2115,共6页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陕北野生甘草根中分离出21株内生菌,其中细菌12株,真菌6株,放线菌3株。为明确内生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组织测定法系统测定了其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甘...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陕北野生甘草根中分离出21株内生菌,其中细菌12株,真菌6株,放线菌3株。为明确内生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组织测定法系统测定了其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甘草内生菌发酵液对供试的7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Z4和F1菌株的发酵液对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特别是对苹果干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可达92.36%、90.16%和91.20%、90.43%,EC50分别仅为54.38、90.31和57.50、89.58 mg.L-1;组织法测定中,发酵液稀释10倍后,Z4和F1菌株对苹果干腐病的保护作用分别为75.39%和73.13%,治疗效果分别为67.61%和6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内生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甘草对老年大鼠CAT、GSH-Px、LPO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超 包玉双 +3 位作者 曲凤玉 白晶 白大芳 魏晓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第2期6-7,共2页
本实验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对大鼠红细胞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全血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血浆LPO(过氧化脂质)进行测定。观察上述指标的随龄变化,甘草对老年大鼠体内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体内的抗... 本实验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对大鼠红细胞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全血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血浆LPO(过氧化脂质)进行测定。观察上述指标的随龄变化,甘草对老年大鼠体内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体内的抗氧化酶CAT、GSH-Px活性在其成长阶段随龄上升(P<0.01),在衰老阶段随龄下降(P<0.01)。自由基代谢产物LPO含量在血浆中随龄增加(P<0.01)甘草水前剂能提高老年大鼠全血CAT、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浆LPO含量(P<0.01)。不同用药时间(15,30,45d)对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提示甘草具有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抗衰老 CAT GSH-PX LPO
下载PDF
基于HMGR、SQS1、β-AS基因CNVs的甘草道地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颖 刘东吉 +2 位作者 刘春生 廖彩丽 程小丽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0-255,共6页
本文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对不同产地甘草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reductase,HMGR)、鲨稀合成酶1(squalene synthetase 1,SQS1)、β-香树脂醇合成酶(β-amyrin synthase,β-AS)基因的拷贝数进... 本文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对不同产地甘草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reductase,HMGR)、鲨稀合成酶1(squalene synthetase 1,SQS1)、β-香树脂醇合成酶(β-amyrin synthase,β-AS)基因的拷贝数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HMGR基因存在1~3个拷贝数变异,SQS1基因存在1~2个拷贝数变异,未发现β-AS基因拷贝数变异。甘草HMGR、SQS1、β-AS基因拷贝数存在5种自然组合类型:A型(2+1+1)、B型(1+1+1)、C型(3+2+1)、D型(2+2+1)和E型(3+1+1),其中内蒙古杭锦旗甘草存在A、B两种类型,A与B的比例为1∶1.3;内蒙古赤峰甘草也存在A、B两种类型,但A与B比例为3∶1;宁夏盐池甘草存在A、B、C、D 4种类型,A/B/C/D比例为1∶5.1∶1∶2,A/B比例为1∶5.1;甘肃民勤甘草存在A、B、E 3种类型,A/B/E比例为4.1∶2.1∶1,A/B比例为2∶1。本研究证明中药功能基因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与产地具有相关性,可能是道地药材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R SQS1 β-AS CNVs 道地性 甘草
原文传递
甘草对慢性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_1/Th_2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吕小华 吴铁 覃冬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甘草对慢性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致敏建立慢性小鼠哮喘模型,观察甘草对肺组织形态学影响,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变化。结果:与哮喘组小... 目的:探讨甘草对慢性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致敏建立慢性小鼠哮喘模型,观察甘草对肺组织形态学影响,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变化。结果:与哮喘组小鼠相比较,甘草治疗后小鼠肺组织的炎症病理变化减轻,血清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结论:甘草能有效抑制慢性哮喘产生的气道炎症,具有调节免疫平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支气管哮喘 动物模型 TH1/TH2失衡
下载PDF
芍药甘草配伍化学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静蓉 马琮瑜 +1 位作者 严永清 朱丹妮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对白芍药与甘草配伍水煎液进行了TLC分析,检查了芍药甙、甘草酸、甘草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进一步用HPLC方法测定了不同比例白芍与生甘草、炙甘草配伍后水煎液中芍药甙、甘草酸的含量。结果发现:与单味白芍水煎液相比,白芍与甘草以3∶1,2... 对白芍药与甘草配伍水煎液进行了TLC分析,检查了芍药甙、甘草酸、甘草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进一步用HPLC方法测定了不同比例白芍与生甘草、炙甘草配伍后水煎液中芍药甙、甘草酸的含量。结果发现:与单味白芍水煎液相比,白芍与甘草以3∶1,2∶1比例配伍,芍药甙含量基本无变化;比例为1∶1时,芍药甙含量略有下降。甘草与芍药配伍后,甘草酸含量较单味甘草水煎液略低。HPLC检测发现配伍组水煎液沉淀中仅含微量芍药甙,基本不含甘草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甘草 芍药甙 甘草酸 配伍 中药
下载PDF
基于LC-MS的甘草炮制雷公藤降低肝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吴昊 于小红 +2 位作者 马光朝 马致洁 章从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501-5508,共8页
目的观察甘草炮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后对小鼠血清中代谢产物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降低肝毒性的可能代谢通路。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雷公藤(Raw)组、甘草炮制雷公藤(Pro)组,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小鼠... 目的观察甘草炮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后对小鼠血清中代谢产物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降低肝毒性的可能代谢通路。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雷公藤(Raw)组、甘草炮制雷公藤(Pro)组,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小鼠肝功能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利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结合代谢组学方法,对各组间的代谢差异进行表征。结果与Raw组相比,Pro组小鼠肝组织损伤显著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表明甘草炮制雷公藤后可以降低小鼠肝毒性;共筛选出脂肪酸、磷脂酸、甘油酯、磷脂酰胆碱、胆酸等1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脂肪酸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9个代谢通路。结论甘草炮制雷公藤可有效降低小鼠的肝毒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肪酸代谢等通路相关,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甘草 代谢组学 肝毒性 液质联用
原文传递
甘草活性成分抗幽门螺杆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行堂 林永辉 +3 位作者 张俊杰 郭丽坤 葛艳丽 王志荣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常用中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甘草黄酮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抑杀作用。方法采用kirby-bauer法对55例Hp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均分别行甘草酸、甘草黄酮抗Hp药敏实验;实验中甘草酸、甘草黄酮药敏纸片制成5... 目的探讨常用中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甘草黄酮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抑杀作用。方法采用kirby-bauer法对55例Hp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均分别行甘草酸、甘草黄酮抗Hp药敏实验;实验中甘草酸、甘草黄酮药敏纸片制成50μg、100μg、1 mg、10 mg四个梯度含量,每株菌药敏实验时均同步设克拉霉素和甘草对照。结果甘草酸50μg、100μg、1 mg、10 mg组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91±0.438)、(4.064±0.692)、(7.836±0.788)、(10.800±0.892)mm(P<0.05),有效率依次为5.0%、23.6%、49.0%、69.0%(P<0.05);甘草黄酮50μg、100μg、1 mg、10 mg组的平均抑菌圈直接分别为(1.664±0.491)、(4.609±0.723)、(8.736±0.823)、(11.309±0.936)mm(P<0.05),有效率依次为7.2%、25.4%、53.0%、74.5%(P<0.05);克拉霉素对照组及甘草10 mg组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800±1.098)、(14.464±0.985)mm(P>0.05),有效率分别为76.3%、78.1%(P>0.05);甘草酸、甘草黄酮10 mg组与克拉霉素对照组、甘草10 mg组相比较,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抑菌圈直径相比较,两者与克拉霉素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与甘草10 mg组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草酸、甘草黄酮、克拉霉素及甘草药敏纸片对Hp标准对照株均具有一定的抑杀效果。结论甘草酸和甘草黄酮微克量级水平即具有一定的Hp抑杀作用,以各自10 mg含量抗Hp效果与克拉霉素抗菌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甘草酸 甘草黄酮 治疗 活性成分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甘草中的铁、锌和锰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建森 席改卿 刘树明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0-91,共2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甘草中的微量元素铁、锌和锰的含量 ,方法简单 ,精密度和灵敏度高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2 36 %— 0 .718% ,回收率为 94 .5 %— 99.2 %。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甘草
下载PDF
中国甘草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霍云谦 葛淑俊 +1 位作者 孟义江 刘桂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9期64-66,78,共4页
概述了国内在甘草植株再生、快速繁殖和毛状根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甘草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诱导培养基主要附加激素为2,4-D、6-BA和NAA,其中6-BA(0.2 ̄1.0mg/L)必不可少;分化培养基以MS无机元素和B5的有机成分为基本培养基,... 概述了国内在甘草植株再生、快速繁殖和毛状根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甘草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诱导培养基主要附加激素为2,4-D、6-BA和NAA,其中6-BA(0.2 ̄1.0mg/L)必不可少;分化培养基以MS无机元素和B5的有机成分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ZT、BA、KT,三者可单独使用或配合NAA使用;生根培养基主要是添加NAA(0.05 ̄0.01mg/L)。能分化成苗的外植体仅有下胚轴,而且分化率极低,仅为3% ̄6%。快速繁殖方法有腋芽丛状茎生根成苗和带叶茎段直接生根成苗两种,其中带2叶茎段成苗繁殖系数最高,达到98%。发根农杆菌ATCC15834感染甘草下胚轴诱导产生毛状根效果最好,诱导率高达30%。毛状根的最佳培养条件是:50mg/LKNO3,100mg/LCaCl2·2H2O,0 ̄225mg/LKH2PO4,640mg/LMgSO4·7H2O,微量元素及有机物质采用B5水平,32.5g/L蔗糖,转速100r/min,pH6.2左右,通过毛状根的培养可获得原植物中含有的或者不含有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快速繁殖 毛状根 组织培养 毛状根培养 快速繁殖方法 生根培养基 诱导培养基
下载PDF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总黄酮的吸附 被引量:10
18
作者 韩博 陈文 +1 位作者 景文娟 刘绍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考查AB-8树脂对甘草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总黄酮含量,用树脂吸附量、上样溶液体积为指标考查AB-8树脂对甘草黄酮的吸附行为。结果确定合适的上样条件为:pH=5,上样液中总黄酮的浓度为0.85mg... 目的考查AB-8树脂对甘草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总黄酮含量,用树脂吸附量、上样溶液体积为指标考查AB-8树脂对甘草黄酮的吸附行为。结果确定合适的上样条件为:pH=5,上样液中总黄酮的浓度为0.85mg/ml,上样流速为3BV/h;合适的洗脱条件为:60%的乙醇,流速为3BV/h。结论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甘草黄酮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甘草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15
19
作者 蒋开年 宋学伟 +2 位作者 崔志斌 马晨 韩泳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建立黄芪甘草中分析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HC),滴滴涕(DDT),五氯硝基苯(PCNB)残留量的一种毛细柱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以丙酮提取,在氯化钠存在下,以二氯甲烷进行液液分配,用浓硫酸磺化,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R... [目的]建立黄芪甘草中分析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HC),滴滴涕(DDT),五氯硝基苯(PCNB)残留量的一种毛细柱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以丙酮提取,在氯化钠存在下,以二氯甲烷进行液液分配,用浓硫酸磺化,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Rtx-225(30m*0.32mm*0.10um)及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加样回收率在90.43%-104.58%,RSD%为0.05%-4.28%样品中检出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总六六六(BHC)小于200ng/g,总滴滴涕(DDT)小于200ng/g,五氯硝基苯(PCNB)小于100ng/g,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法适用于测定黄芪甘草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黄芪 甘草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下载PDF
基于弱键诱导的超分子体系探讨甘草和合黄连“性-味-效”物质基础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文 王志家 +6 位作者 林晓钰 刘小靖 韩娜娜 皮雯敏 袁枝花 雷海民 王鹏龙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01-1908,共8页
中药复方在煎煮过程中易出现浑浊、沉淀现象已是共识。目前,课题组对“中药汤剂多相态”成因研究发现主要是来自于中药有效成分间相互作用,其中又以酸碱类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为主。例如发现甘草-黄连药对煎煮液中含有大量有效成分形成... 中药复方在煎煮过程中易出现浑浊、沉淀现象已是共识。目前,课题组对“中药汤剂多相态”成因研究发现主要是来自于中药有效成分间相互作用,其中又以酸碱类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为主。例如发现甘草-黄连药对煎煮液中含有大量有效成分形成的超分子体系(>30%),且能够在汤剂体系中稳定存在。本研究抽提超分子部位,运用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法表征超分子部位的形态,观察到该超分子体系为尺度均一、形貌规则的纳米球;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n)对超分子部位的主要物质组成甘草酸和黄连素进行了鉴定;综合紫外、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表明,甘草-黄连配伍共煎过程中化学成分相互碰撞,分子间弱键作用诱导化学成分重排、聚集形成超分子;进一步通过小鼠腹泻模型、感官评定和抑菌活性评价发现,甘草黄连配伍共煎不仅增强黄连抑菌活性,而且与黄连单煎组和二者间隔给药组相比,配伍显著“和合”黄连“大苦大寒”之性。所有动物实验过程均经过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严格遵循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相关规定。本研究利用超分子化学的研究方法从“药性-药效-药味”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甘草-黄连配伍共煎“增效减毒”的科学内涵,为甘草“和合”配伍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黄连 分子互作 抑菌活性 感官评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