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撷菁 被引量:8
1
作者 胡洪贞 齐振强 李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60-262,共3页
李伟教授认为肾气虚血瘀是慢性肾脏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湿热浊毒潴留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临证中益气补肾活血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并擅长应用清泄法,以延缓疾病进展,同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肾脏病的全程干预与多途径干预,临床疗效显... 李伟教授认为肾气虚血瘀是慢性肾脏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湿热浊毒潴留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临证中益气补肾活血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并擅长应用清泄法,以延缓疾病进展,同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肾脏病的全程干预与多途径干预,临床疗效显著。文章介绍了李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气虚血瘀 湿热浊毒 益气活血清泄 全程干预 多途径干预 李伟 经验撷菁
下载PDF
王阳明黔籍再传弟子李渭家世考述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路平 石祥建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43,共43页
李渭是王阳明黔籍再传弟子,为黔中王门三大师之一,黔东王门传灯赖以存焉。然而,长期以来,学界鲜有专文详论李渭的家世和生平,致使至今无法破解李渭心学的诸多谜题。李渭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先祖早在元初即落籍贵州思南,为当地名门望族... 李渭是王阳明黔籍再传弟子,为黔中王门三大师之一,黔东王门传灯赖以存焉。然而,长期以来,学界鲜有专文详论李渭的家世和生平,致使至今无法破解李渭心学的诸多谜题。李渭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先祖早在元初即落籍贵州思南,为当地名门望族,其曾祖李盘和表叔公申祐有大功于明廷。李渭之父李富乐善好施,深谙儒家修齐治平之道,李渭之学即始于其父之庭训。从先祖李僧,到高祖李斌,到曾祖李盘,到父亲李富,历世六代,李渭生长在这样一个忠孝仁义的家族背景和家庭环境中,对李渭个人人格的形成、心志的锻造和好学深思的品行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再传弟子 李渭 家世
下载PDF
试论杭州城市文化的“根”与“魂”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弘 《文化艺术研究》 2012年第1期21-30,共10页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20世纪初德国记者艾格纳和美国收藏家弗利尔这两位外国人在杭州拍摄的一系列老照片,以追溯西湖景区一些历史景点的真实原貌,进而对杭州政府部门如何保护和发扬本地历史文化遗产这一重要工作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同时...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20世纪初德国记者艾格纳和美国收藏家弗利尔这两位外国人在杭州拍摄的一系列老照片,以追溯西湖景区一些历史景点的真实原貌,进而对杭州政府部门如何保护和发扬本地历史文化遗产这一重要工作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同时也对当地园林部门在重修和恢复历史景点时应当如何传承杭州建筑元素和确保杭州城市文化的"根"和"魂"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格纳 弗利尔 严德 明代古墓 李卫 竹素园 杭州建筑元素
下载PDF
保定莲池书院的创建及其历史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魏隽如 汤倩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为适应科举考试需要而形成的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保定莲池书院是第四任直隶总督李卫所创办的官立书院,其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科举考试服务,从而造就了众多封建官僚,培养出一大批文人学者...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为适应科举考试需要而形成的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保定莲池书院是第四任直隶总督李卫所创办的官立书院,其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科举考试服务,从而造就了众多封建官僚,培养出一大批文人学者。但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书院制度推陈出新,提倡自由讲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术交流与争鸣,为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资源。这些因素或成分不仅有教育历史价值,更有其超越时空限制在现代教育语境下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亦可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莲池书院 李卫 官立书院 教育改革 教育史
下载PDF
李威舞美设计近作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威 《演艺科技》 2018年第1期72-72,I0001-I0007,共8页
欣赏京剧《陈廷敬》、综合学术演出《戏韵画意》、音乐剧《春之觉醒》、彝族古剧《撮泰吉》和宿州梆子《风涌大运河》五部剧目的舞美设计。
关键词 李威 舞美设计 《陈廷敬》 《戏韵画意》 《春之觉醒》 《撮泰吉》 《风涌大运河》
下载PDF
《礼纬》、《乐纬》合论 被引量:2
6
作者 任蜜林 柳兰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8,共9页
《礼纬》、《乐纬》是纬书中的两种。由于古代乐学是从属于礼学的,因此,《礼纬》、《乐纬》可以放在一起研究。通过对西汉礼学的考察,可以知道《礼纬》、《乐纬》的形成与二戴礼学关系密切。在思想内容上,《礼纬》、《乐纬》主要记载了... 《礼纬》、《乐纬》是纬书中的两种。由于古代乐学是从属于礼学的,因此,《礼纬》、《乐纬》可以放在一起研究。通过对西汉礼学的考察,可以知道《礼纬》、《乐纬》的形成与二戴礼学关系密切。在思想内容上,《礼纬》、《乐纬》主要记载了很多古代的礼乐制度和作用。《礼纬》、《乐纬》认为,礼乐在古代之所以重要并非因为它们的形式而在于它们观得失之效、反人道之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纬》 《乐纬》 二戴礼学 礼乐制度 礼乐作用
原文传递
黔中王门与泰州学案之思想互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昕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3,共13页
黔中王门学者孙应鳌与李渭,虽未曾与泰州学案当家人王艮有过直接交往,却受其影响颇深。但孙、李同王艮之外的泰州弟子则过往甚密:应鳌与徐樾有直接师承关系,与罗汝芳、颜山农有思想互动;李渭与汝芳既为同宦,又为挚友,李渭还与耿氏三兄... 黔中王门学者孙应鳌与李渭,虽未曾与泰州学案当家人王艮有过直接交往,却受其影响颇深。但孙、李同王艮之外的泰州弟子则过往甚密:应鳌与徐樾有直接师承关系,与罗汝芳、颜山农有思想互动;李渭与汝芳既为同宦,又为挚友,李渭还与耿氏三兄弟关系密切。在黔中王门与泰州学案的思想互动中,前者既有对后者思想上的认同,亦有反思和批评,然更多的是,黔中学者在此思想互动中,既体现出勤谨笃实的学风和尤重践行的品格,亦彰显了其逆时流而动之鲜明理论特色和独有之精神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王门 泰州学案 孙应鳌 李渭 王艮
下载PDF
李渭理学思想管窥 被引量:2
8
作者 安元奎 《铜仁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5-47,52,共4页
李渭是明朝贵州著名理学家,阳明心学的贵州传人。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的直接影响,使李渭形成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大致可表述为:"必为圣人"的人格观,追求"中和"的宇宙观,倡导"为仁"的政治观,着力"躬... 李渭是明朝贵州著名理学家,阳明心学的贵州传人。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的直接影响,使李渭形成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大致可表述为:"必为圣人"的人格观,追求"中和"的宇宙观,倡导"为仁"的政治观,着力"躬行"的治学观。其中,以"躬行"为核心的治学思想尤为重要,是其理学思想的灵魂与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渭 理学思想 躬行 治学观 人格观 宇宙观 政治观
下载PDF
李渭心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敖以深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5-18,共4页
李渭是明代中后期的理学名臣,是贵州阳明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李渭心学,以"仁"为宗,以"必为圣人"为的,以"毋意"为功,以"行"为先,力倡先行,在贵州阳明后学中影响很大。
关键词 李渭 思想内容 分析思考
下载PDF
明代黔中王门大师李渭“毋意为宗”的心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路平 石祥建 Wang Keyou(译) 《孔学堂》 CSSCI 2023年第4期65-88,168-180,共37页
李渭从叩问“本心”到“毋意为宗”(毋意为功),把成为“圣人(仁)”当作人生最高的追求,走出了求仁、学仁、识仁、为仁、归仁的为学路径,其心学思想可以归纳为必为圣人、求仁为宗、毋意为功、先行为用、中和为境五个部分。以“毋意”统... 李渭从叩问“本心”到“毋意为宗”(毋意为功),把成为“圣人(仁)”当作人生最高的追求,走出了求仁、学仁、识仁、为仁、归仁的为学路径,其心学思想可以归纳为必为圣人、求仁为宗、毋意为功、先行为用、中和为境五个部分。以“毋意”统摄求仁、学仁、识仁、为仁、归仁,认为“毋意,千古圣贤学脉”,“识此之谓识仁,闻此之谓闻道”,故“毋意为宗”的工夫论是李渭最具特色的心学思想。本文从李渭的人格理想、道德本体、体认工夫、致用境界等方面对其心学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渭 求仁 毋意 先行 中和
下载PDF
浅论李渭与阳明心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清平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3,共3页
李渭作为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是阳明心学在贵州的三大传人之一。他继承了阳明心学并有所突破。他的"求本心"反映了"心即理"的阳明心学本体论;"必为圣人"目标体现了王阳明"立志为圣贤"的人生观;&q... 李渭作为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是阳明心学在贵州的三大传人之一。他继承了阳明心学并有所突破。他的"求本心"反映了"心即理"的阳明心学本体论;"必为圣人"目标体现了王阳明"立志为圣贤"的人生观;"明道"、"不欲"与王阳明"存天理,去人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以行为先"的认识论对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有所突破。他一生着力"躬行",力求达到"常清常明"反映了"事上磨练"的阳明心学方法论。他一生坚持讲学传道,对阳明心学在贵州、云南等地的传播和兴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渭 阳明心学 继承 突破 传播
下载PDF
黔中王门大师李渭门下弟子考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路平 石祥建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49,共49页
李渭在22岁中举后,即开始讲学授徒。其后他在思南培养了众多弟子,远近问学者数以千计,今可考者十有七人,其中从学者不仅有本地人,还有远至江西等地者。如贵州思南人萧重望、熊时宪、郭宗荫、冉宗孔、安岳、安岱、李宗尧、李廷鼎、李廷... 李渭在22岁中举后,即开始讲学授徒。其后他在思南培养了众多弟子,远近问学者数以千计,今可考者十有七人,其中从学者不仅有本地人,还有远至江西等地者。如贵州思南人萧重望、熊时宪、郭宗荫、冉宗孔、安岳、安岱、李宗尧、李廷鼎、李廷谦、李廷言、罗国贤、罗廷贤、罗明贤,印江人田惟安,务川人胡学礼,江西人赖嘉谟、徐云从等,一时俊彦皆慕名至其门下,使得阳明心学传播到黔东北土家族地区,思南成为贵州阳明心学的五大重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王门 李渭 弟子 考录
下载PDF
明代黔中王学与浙中王学的思想互动——以孙、李与钱、王为中心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1-80,共10页
黔中王门学者与浙中王门学者的思想互动,既有直接面晤与书信交往(如孙应鳌与王宗沐),也有心会与神交。孙应鳌与李渭,钱德洪与王畿,分别为黔中王门与浙中王门最具代表性人物,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既有相互契合之处,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色。通... 黔中王门学者与浙中王门学者的思想互动,既有直接面晤与书信交往(如孙应鳌与王宗沐),也有心会与神交。孙应鳌与李渭,钱德洪与王畿,分别为黔中王门与浙中王门最具代表性人物,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既有相互契合之处,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色。通过此互动证明,与其他王门后学一样,黔中学者能够贴紧当下学术动向,及时反映问题意识,尤其注重本体与功夫的一致性,提出了独具特点的"慎独说"(如孙应鳌),并能勇于修正己说(如李渭)以获长足发展,使黔中王学得以自立与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王学 浙中王学 孙应鳌 李渭 钱德洪 王畿
下载PDF
李卫、鄂尔泰与雍正时期的云南盐务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3-40,共8页
云南是中国重要的井盐产区,清代云南盐业是地方税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康熙末年云南盐政崩坏,雍正继位之初,任用李卫、鄂尔泰二人相继对云南盐务进行改革。他们的改革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地方的政治建设,从而加强了清朝政府在云... 云南是中国重要的井盐产区,清代云南盐业是地方税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康熙末年云南盐政崩坏,雍正继位之初,任用李卫、鄂尔泰二人相继对云南盐务进行改革。他们的改革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地方的政治建设,从而加强了清朝政府在云南地区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务 云南 李卫 鄂尔泰
下载PDF
《两浙盐法志》考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宫云维 王红伟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3-9,共7页
雍正间李卫在明代旧志基础上纂辑而成《两浙盐法志》,嘉庆间延丰重修,同治间杨昌濬在延丰重修本基础上重刻。其中,延丰重修本,今存嘉庆六年写本和嘉庆七年刻本两种。浙江图书馆所藏《敕修两浙盐法新志》抄本是嘉庆六年写本,即杨氏《重... 雍正间李卫在明代旧志基础上纂辑而成《两浙盐法志》,嘉庆间延丰重修,同治间杨昌濬在延丰重修本基础上重刻。其中,延丰重修本,今存嘉庆六年写本和嘉庆七年刻本两种。浙江图书馆所藏《敕修两浙盐法新志》抄本是嘉庆六年写本,即杨氏《重刻两浙盐法志跋》中所谓的"白纸本"。《重修两浙盐法志》刻本是嘉庆七年刊本,即杨氏所谓的"竹纸本"。同治十三年,杨氏在该二本的基础上"考同订异",重刻《两浙盐法志》,是为清代最为完备的两浙地区盐法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浙盐法志》 李卫 延丰 杨昌濬
下载PDF
朱批奏折与雍正帝的对日本政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来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129,共5页
清朝在17、18世纪同日本的贸易中处在被动的一方,雍正时期清朝官方虽然对中日关系进行过检讨并提出了修正方案,但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为了保证日本铜料的供给,雍正帝本人并未囿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而是选择维持自康熙时期以来的对日政策,... 清朝在17、18世纪同日本的贸易中处在被动的一方,雍正时期清朝官方虽然对中日关系进行过检讨并提出了修正方案,但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为了保证日本铜料的供给,雍正帝本人并未囿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而是选择维持自康熙时期以来的对日政策,且对中国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也采取了继续默认的态度。通过对雍正时期朱批奏折的文本分析,发掘未经考察的原始材料,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雍正帝的对日交涉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海域 清日贸易 朱批奏折 乌林达莫尔森 李卫
下载PDF
清代两浙盐区帑盐制的生财模式和利润流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幸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雍正五年(1727),时任浙江巡抚兼管盐政的李卫提出在两浙盐区发帑收盐,即用官帑将灶户多产的余盐尽数收买,再发给提标营武弁经理或售与帑商行销。此法先在松江府实行,后陆续扩展到温州、台州、定海等地,是为帑盐制。帑盐制开办伊始所用... 雍正五年(1727),时任浙江巡抚兼管盐政的李卫提出在两浙盐区发帑收盐,即用官帑将灶户多产的余盐尽数收买,再发给提标营武弁经理或售与帑商行销。此法先在松江府实行,后陆续扩展到温州、台州、定海等地,是为帑盐制。帑盐制开办伊始所用的收盐帑本,是两浙实行火耗归公后留存在地方的盐臣笔帖士项下的8万两公项银。李卫等地方官员将这笔耗羡归公后透明化了的经费投资到盐业领域,利用帑盐制的多种运作方式获取利润。这些帑盐盈余银后被用作政府机构的运营公费和地方工程的建设款项。到了乾隆年间,大量盈余银被提解到中央户部银库,为帑盐制的式微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帑盐制 李卫 两浙盐区
原文传递
清前期浙江总督李卫的杭州西湖治理与公共游赏体系建设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泉 唐慧超 +2 位作者 金荷仙 王馨羽 胡杨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9-144,共6页
清雍正年间杭州西湖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时任浙江总督的李卫是其间重要的主持者。他在西湖疏浚的基础上,修复并完善湖山内外大量的游赏景点,组建了一套以"西湖十八景"为核心的新的西湖公共游赏体系,推动了西湖公共园林的... 清雍正年间杭州西湖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时任浙江总督的李卫是其间重要的主持者。他在西湖疏浚的基础上,修复并完善湖山内外大量的游赏景点,组建了一套以"西湖十八景"为核心的新的西湖公共游赏体系,推动了西湖公共园林的再度兴盛。基于历史记载,从建设者的角度,梳理李卫督浙时期的园林建设行为,并将这些建设点进行地理空间的定位,形象地反映当时公共游赏体系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和建设过程。认为李卫的西湖公共游赏地建设表现出极力恢复往日名胜,积极开发新的游赏地,注重景点之间的联系,完善公共游赏体系,以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特点。通过这一具体案例的研究,增加对中国古代城市公共园林建设的历史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园林 公共游赏 西湖 清代 李卫
下载PDF
李渭的“理学与易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斌 《教育文化论坛》 2014年第6期121-127,共7页
李渭不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也是明代著名的易学家。由于李渭著作《易问》失传,因而学界难以对李渭的易学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从易学专业角度,从李渭的理学思想和诗文、碑记、庙记、府学记、迁学记等相关文献,尝试对李渭的理学与易学思... 李渭不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也是明代著名的易学家。由于李渭著作《易问》失传,因而学界难以对李渭的易学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从易学专业角度,从李渭的理学思想和诗文、碑记、庙记、府学记、迁学记等相关文献,尝试对李渭的理学与易学思想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李渭的"理学"并非完全继承王阳明的"心学",而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心学",准确地讲应该是"行学";李渭之理学实际上是理学与易学相融合的"理易学",李渭不仅是一位大理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大易学家;李渭的易学思想与易经"乾、坤、履、无妄、节"5卦密切相关,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行践履、不生妄念、节制廉洁等。挖掘、传承、弘扬李渭的理学与易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当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渭 理学 易学 研究
下载PDF
《西湖志》的官修机制与文本特征
20
作者 朱雀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2,共11页
《西湖志》出版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被称为“西湖第一书”,是研究古代西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西湖志》以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为底本,由官方组织编纂。在清代蓬勃发展的出版业大背景之下,《西湖志》提供了一个关于... 《西湖志》出版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被称为“西湖第一书”,是研究古代西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西湖志》以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为底本,由官方组织编纂。在清代蓬勃发展的出版业大背景之下,《西湖志》提供了一个关于西湖的具有地方性、权威性的文本,使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得到了传播,亦促进了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的文化共识。该书的编修主要由清朝统治者、官员及其所辖的地方文化人士所主导,它不仅是对西湖缺乏官方专志的补充,也迎合了皇帝的喜好和政治需要。全书按照通志体例编排,特意弱化了西湖的游览功用而强调西湖之水利于民的价值,使西湖成为帝国治理下水利建设完善、风景秀丽的太平盛世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志》 李卫 方志 书籍史 出版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