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HF体系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芳 孟慧艳 +2 位作者 王永 朱遵略 孙金锋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应用扩展的LEPS势能面 ,对处于高碰撞能零振动激发 (Ecol=5 4 .18kJ/mol ,ν =0 ,j=0 )和低碰撞能低振动激发 (Ecol=7.5 6kJ/mol ,ν =1,j=0 )两种初始条件下的Sr+HF体系的竞争反应模式、定态分布函数Pν(b)以及反应碰撞能对产物SrF转... 应用扩展的LEPS势能面 ,对处于高碰撞能零振动激发 (Ecol=5 4 .18kJ/mol ,ν =0 ,j=0 )和低碰撞能低振动激发 (Ecol=7.5 6kJ/mol ,ν =1,j=0 )两种初始条件下的Sr+HF体系的竞争反应模式、定态分布函数Pν(b)以及反应碰撞能对产物SrF转动取向的影响进行了准经典轨线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相关理论符合得很好 ,且能给予实验以合理的动力学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HF体系” 动力学 leps 势能面 准经典轨线计算 竞争反应模式 转动取向
下载PDF
A Detailed Dynamics Study of the Reaction CH_4+Cl→HCl+CH_3
2
作者 Li Jin XU Xue Bin WANG +1 位作者 Ji Min YAN Fan Ao K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Institute of 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8期771-774,共4页
The detailed dynamics of the CH4+Cl→HCl+CH3 reac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approach. The properties analyzed can b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the main topological featUres of t... The detailed dynamics of the CH4+Cl→HCl+CH3 reac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approach. The properties analyzed can b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the main top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use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wo reaction channels are proposed: one is a direct channel and the other is a complex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calculation leps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下载PDF
Adsorption and Diffusion of O Atoms on Ag(210) Stepped Surface
3
作者 DIAO Zhao-yu ZHANG Xue-na +1 位作者 WANG Ze-xin ZHANG Ji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56-459,共4页
The O-Ag(210) surface adsorption system was studied via the five-parameter Morse potential theory. Mean- while, the 20-Ag ( 210)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v/a the extended London-Eyring-Polanyi-Sato (LEPS) potenti... The O-Ag(210) surface adsorption system was studied via the five-parameter Morse potential theory. Mean- while, the 20-Ag ( 210)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v/a the extended London-Eyring-Polanyi-Sato (LEPS) potential theo- ry to lear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dsorption states. Calculat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are two stable on- surface adsorption sites(B and H) for 0 atoms on Ag(210) stepped surface. And the perpendicular vibrations are 30. 3 and 42.9 meV, which are close to that observed in high resolution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 (HREELS). Also, there exists an octabedral subsurface adsorption state with a high vibrational frequency,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n-surface and subsurface 0 species is slight. The mode at 54.6 meV, which is close to that observed in HREELS(54-56 meV), is because of the vibration of the 0 atom on B sit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at on H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MP leps Surface adsorption VIBRATION O-Ag(210) system
下载PDF
Microdynamics study on reaction of atom H and radical NH(X^3Σ)
4
作者 XU Lijin, YAN Jimin and KONG Fan’ao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8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11期1000-1003,共4页
The dynamics of the H + NH→N + H<sub>2</sub> reac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3-atom model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approach. The LEPS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is employed in the study, whi... The dynamics of the H + NH→N + H<sub>2</sub> reac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3-atom model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approach. The LEPS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is employed in the study, which is obtained from the ab initio results and has an early saddle point in the minimum energy path.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action product H<sub>2</sub> is mainly scattered backward,and the reaction is found to occur via a direct channel. The product H<sub>2</sub> is in a cold excitation of rotational state, but has a hot vibrational excitation. Based on the potential surface and the trajectory analysis, the reaction mechanism has been explained successfu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dynamics of REACTION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CALCULATION leps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direct reaction.
原文传递
双原子分子与表面的LEPS作用势的研究
5
作者 冯晨晖 沈学英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97-204,共8页
本文对双原子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势的LEPS模型进行了研究。其中表面作为具有波纹度的刚性表面进行处理,并假定孤立的原子-原子、原子-表面作用势可用Morse势代表。基于N_2-W(110)系统,建立了势能超曲面,详细考察了势模型中可调参数... 本文对双原子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势的LEPS模型进行了研究。其中表面作为具有波纹度的刚性表面进行处理,并假定孤立的原子-原子、原子-表面作用势可用Morse势代表。基于N_2-W(110)系统,建立了势能超曲面,详细考察了势模型中可调参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分子以不同方式接近表面时相互作用势的变化情况,以及作用势与分子核间距、取向、距表面高度等因素的关系,从而得出了对双原子分子-表面相互作用势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势 双原子分子 leps 超曲面 吸附位 MORSE 势阱 波纹度 势能面 氮分子
下载PDF
TinyOS路由协议原理及性能评估 被引量:21
6
作者 颜庭莘 孙利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4,共3页
LEPS是TinyOS的多跳路由协议,适用于数据聚集型传感器网络。LEPS路由建立一个以汇聚节点为根节点的树型拓扑,每个节点向自己的父节点发送传感数据,并沿最短路径传送到汇聚节点。LEPS协议将跳数和链路质量作为选择父节点的依据,具有一定... LEPS是TinyOS的多跳路由协议,适用于数据聚集型传感器网络。LEPS路由建立一个以汇聚节点为根节点的树型拓扑,每个节点向自己的父节点发送传感数据,并沿最短路径传送到汇聚节点。LEPS协议将跳数和链路质量作为选择父节点的依据,具有一定的传输可靠性保证。该文对LEPS的原理以及在TinyOS中的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实际的传感器网络中进行了性能实验。LEPS路由协议可以形成并维护一个树型拓扑,但是节点间链路不够稳定,拓扑变化比较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YOS leps路由协议 性能评估
下载PDF
CO吸附在过渡金属铂表面的微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贾红英 王泽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建立了处理双原子分子-表面相互作用的推广的LEPS势.借助推广的LEPS势,系统研究了一氧化碳分子在铂低指数表面吸附的动力学特性,重现了低指数表面的分子吸附热、吸附几何及本征振动等实验数据;鉴定了某些不合理的文献信息,预测了实验尚... 建立了处理双原子分子-表面相互作用的推广的LEPS势.借助推广的LEPS势,系统研究了一氧化碳分子在铂低指数表面吸附的动力学特性,重现了低指数表面的分子吸附热、吸附几何及本征振动等实验数据;鉴定了某些不合理的文献信息,预测了实验尚未探测到的重要信息:预测到Pt(100)表面四重洞位的C-O伸缩振动频率为1962.60cm-1;预测到Pt(110)表面吸附态的C-O及C-Pt键长分别为115.1、147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分子 过渡金属 低指数表面 吸附性质 微观动力学 催化剂 推广leps 半经验方法
下载PDF
O(^1D)+N2O→NO+NO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玉芳 王永 +2 位作者 朱遵略 张现周 孙金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应用三体模型及扩展的LEPS势能面 (PES) ,对初始条件为 (Ecol=5 5kJ/mol,v =0 ,j =0 )的O(1D) +N2 O→NO +NO反应体系进行了准经典轨线 (QCT)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体系的势能面及反应机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
关键词 三体模型 leps势能面 准经典轨线计算 周边化学反应 大气层 NO自由基 QCT计算 反应机理 一氧化氮自由基 动力学
下载PDF
Ba原子与溴代烷烃反应产物转动取向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玉芳 孟慧艳 丛书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本文应用准三体模型及扩展的LEPS势能面 (PES)、准经典轨线和CPOAM模型计算了Ba +RBr(R =CH3 ,C2 H5,C3 H7,C4H9,n C5H1 1 )→BaBr +R反应体系产物BaBr的转动取向 ,结果表明产物BaBr的转动取向随碰撞能的增加越趋强烈 。
关键词 leps势能面 准经典轨线(QCT)计算 转动取向
下载PDF
H原子在Ru(111)台阶面上的吸附位和吸附态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泽新 庞雪辉 张晓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05-709,共5页
利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五参数 Morse势方法 (简称 5 -MP)研究了 H-Ru( 1 1 2 1 )台阶面吸附体系 ,并利用推广的 LEPS方法研究了 2 H-Ru( 1 1 2 1 )体系 ,探讨了表面吸附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H原子在开放的 Ru( 1 1... 利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五参数 Morse势方法 (简称 5 -MP)研究了 H-Ru( 1 1 2 1 )台阶面吸附体系 ,并利用推广的 LEPS方法研究了 2 H-Ru( 1 1 2 1 )体系 ,探讨了表面吸附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H原子在开放的 Ru( 1 1 2 1 )台阶面表面上的晶胞存在 4种不等价的表面三重吸附态 .还存在两类与表面有直接扩散通道的内层吸附态 .理论分析表明 ,TDS实验出现的 α态是与内层吸附态有强相互作用的强排斥表面吸附态 ,β态为弱排斥表面吸附态 ,而 γ态为与内层吸附态无相互作用的表面吸附态 .实验上将 α态归属为四重吸附态的推测没有获得理论结果的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原子 表面簇合物 表面吸附位 表面吸附态 台阶面 催化剂
下载PDF
一种LEPS路由协议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海燕 许勇 +1 位作者 丁绪星 闫倩倩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年第12期217-220,共4页
LEPS是TinyOS中的一种多跳路由协议,适用于数据聚集型传感器网络。该协议根据跳数和链路质量选择父节点,每个节点向自己的父节点发送数据,并沿最短路径传送到汇聚节点,建立一个以汇聚节点为根节点的树型拓扑。在具体分析了该协议的基础... LEPS是TinyOS中的一种多跳路由协议,适用于数据聚集型传感器网络。该协议根据跳数和链路质量选择父节点,每个节点向自己的父节点发送数据,并沿最短路径传送到汇聚节点,建立一个以汇聚节点为根节点的树型拓扑。在具体分析了该协议的基础上,针对其选择父节点所依赖的标准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路由协议———ILEPS,并在由micaz节点组建的实际网络中进行实验,比较分析二者的性能。结果证明,ILEPS在几乎不牺牲端到端时延的基础上,网络通信中数据丢包率平均降低了33.86%。当某父子节点之间链路质量突然变差时,ILEPS的这种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YOS leps路由协议 链路质量 丢包率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河流自动监测站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静 王福豹 段渭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3期134-136,140,共4页
河流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常生活、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建立完备的监测系统,提高河流监测效率对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河流监测系统自动监测站存在的监测范围小、灵活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 河流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常生活、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建立完备的监测系统,提高河流监测效率对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河流监测系统自动监测站存在的监测范围小、灵活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河流自动监测站。通过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容易、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特点,扩充自动监测站,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TINYOS操作系统 leps路由协议 ATMEGA128L
下载PDF
Ba+HF(v,J)→BaF(v′,J′)+H反应的准经典轨线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鑫 解廷献 +1 位作者 赵美玉 韩克利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4,共6页
首次构造了放热反应Ba +HF(v ,J)→BaF(v′ ,J′) +H的LEPS势能面 ,并且进行了准经典轨线研究 .对于初始基态 ,和初始第一激发态的反应物HF ,计算得到的BaF产物态分布与实验吻合得比较好 .对产物取向的研究表明 ,反应体系的质量组合是... 首次构造了放热反应Ba +HF(v ,J)→BaF(v′ ,J′) +H的LEPS势能面 ,并且进行了准经典轨线研究 .对于初始基态 ,和初始第一激发态的反应物HF ,计算得到的BaF产物态分布与实验吻合得比较好 .对产物取向的研究表明 ,反应体系的质量组合是产物取向的决定因素 .反应过程中 ,直接的提取反应和间接的插入反应是两种竞争的微观反应通道 ,这种竞争是由于在Ba原子进攻HF分子的时候 ,即使进攻方向偏离了HF共线的方向也不会引起能垒高度的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经典轨线 leps势能面 提取反应 插入反应 氟化氢 反应机理
下载PDF
Pd(510)台阶面对氢分子解离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泽新 张积树 +2 位作者 郝策 张峰 陈宗淇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1-206,共6页
本文应用对势方法构造了H2-Pd(100)和H2-Pd(510)体系相互作用的LEPS势能面.考察了氢分子在Pd(100)面上的非活化前驱态解离吸附特性,理论结果和实验符合得很好.对氢分子在Pd(510)台阶面上的解... 本文应用对势方法构造了H2-Pd(100)和H2-Pd(510)体系相互作用的LEPS势能面.考察了氢分子在Pd(100)面上的非活化前驱态解离吸附特性,理论结果和实验符合得很好.对氢分子在Pd(510)台阶面上的解离吸附行为的研究表明,由于台阶的影响,在台阶下形成了非活化直接解离通道,在台阶上及台阶边棱处,主要存在非活化前驱态解离通道;在台阶面上发现了氢分子的活化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s 台阶面 解离吸附
下载PDF
N_2/Fe(100)系统的半经验模型势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裴芳 李久滔 沈学英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3年第6期431-440,共10页
本文对双原子分子N_2和刚性、有波纹度的Fe(100)表面的相互作用势进行了研究。我们在已有的四体LEPS势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LEPS势性质;得出了和已有实验数据相吻合的势参数,并且研究了N_2分子以不同方式入射到Fe(100)表面时分子一表面... 本文对双原子分子N_2和刚性、有波纹度的Fe(100)表面的相互作用势进行了研究。我们在已有的四体LEPS势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LEPS势性质;得出了和已有实验数据相吻合的势参数,并且研究了N_2分子以不同方式入射到Fe(100)表面时分子一表面相互作用势U_(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s 势垒 表面作用
下载PDF
基于LEPS的TinyOS路由协议的改进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博 施伟斌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LEPS路由协议是一种基于TinyOS的多跳路由协议,多用于数据聚集型拓扑网络。改进后的LEPS路由协议对于父节点的选择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LEPS协议将跳数和链路质量作为选择父节点的依据,能够保证一定的传输可靠性。该文对改进后的LEPS的... LEPS路由协议是一种基于TinyOS的多跳路由协议,多用于数据聚集型拓扑网络。改进后的LEPS路由协议对于父节点的选择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LEPS协议将跳数和链路质量作为选择父节点的依据,能够保证一定的传输可靠性。该文对改进后的LEPS的原理以及在TinyOS中的实现机制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在实际的传感器网络中进行了性能实验。改进后的LEPS路由协议可以形成并维护一个树型拓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YOS leps路由协议 性能评估
下载PDF
H原子在W低指数面上的吸附位和吸附态
17
作者 张静 于艳杰 +3 位作者 王泽新 秦伟娜 刁兆玉 郝策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5-792,共8页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及由5参数Morse势组装推广的LEPS方法对H-W低指数表面吸附体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低覆盖度下,H原子优先吸附在W(100)面的内层吸附位二层桥位B',获得156me... 应用原子和表面簇合物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及由5参数Morse势组装推广的LEPS方法对H-W低指数表面吸附体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全部临界点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低覆盖度下,H原子优先吸附在W(100)面的内层吸附位二层桥位B',获得156meV的垂直振动频率,随着覆盖度的增加,H原子稳定吸附在表层的五重洞位(二层顶位)、桥位及顶位.内层吸附位的优先吸附,对与其邻近的表面吸附位的临界点性质有一定影响.在W(110)面上只存在三重洞位的稳定吸附态,垂直振动频率为151meV.在W(111)面上存在三种稳定吸附态,子表面吸附位H1,桥位B'和顶位T,分别获得104,200,259meV的垂直振动频率.在低覆盖度下,H原子优先吸附在子表面吸附位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W表面吸附体系 内层吸附 5-MP leps
下载PDF
激光诱发疼痛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敏敏 郭晓丽 +1 位作者 唐丹丹 胡理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150-1159,共10页
疼痛是大脑编码和处理伤害性刺激,避免潜在的或实际的组织损伤的一种保护功能.人体内传导伤害性信息的神经纤维主要有Aδ和C纤维.伤害性信息经过这两类纤维的传导和大脑结构的多重加工,最终产生人体的一次快疼痛和二次慢疼痛.较强烈的... 疼痛是大脑编码和处理伤害性刺激,避免潜在的或实际的组织损伤的一种保护功能.人体内传导伤害性信息的神经纤维主要有Aδ和C纤维.伤害性信息经过这两类纤维的传导和大脑结构的多重加工,最终产生人体的一次快疼痛和二次慢疼痛.较强烈的激光辐射热脉冲可选择性激活皮肤浅表层中的伤害性游离神经末梢,诱发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活动的变化,即激光诱发电位(laser-evoked potentials,LEPs).至今,研究者共挖掘出Aδ-LEPs的6个稳定成分,即时域上的Aδ-N1,Aδ-N2,Aδ-P2,Aδ-P4波,时频域上神经振荡节律成分alpha频段的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vent-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α-ERD)和gamma频段的事件相关同步化(event-related synchronization,γ-ERS).与此同时,研究者优化了C-LEPs提取的实验范式和参数,获得了2个稳定成分,即时域上的C-N2,C-P2波.本文详述了LEPs相关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其认知功能.LEPs既能帮助我们探究伤害性感觉输入的外周和中枢加工机制,在疼痛临床研究中有重要价值,也能为某些基础研究(如老龄化问题和社会认知等)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脑电 激光诱发电位 神经振荡信号
原文传递
Adsorption of CO molecules on Rh low index and (331)stepped surfaces
19
作者 WANG Zexin PANG Xuehui WANG Rui Chemistry Departmen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Wang Zex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10期1012-1019,共8页
The 5-parameter Morse potential (for short5-MP)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 O atom and Rh surfaceand the extended LEPS potential have been constructed, andthe adsorption and diffusion of CO molecules on Rh low in-de... The 5-parameter Morse potential (for short5-MP)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 O atom and Rh surfaceand the extended LEPS potential have been constructed, andthe adsorption and diffusion of CO molecules on Rh low in-dex surfaces and open rough Rh(331) stepped surface areinvestigated. This work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vibra-tion dactylogram property for molecular adsorption states.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the analysis of vibration dactylo-gram show that there exists the commonness in the adsorp-tion on Rh low index surfaces and Rh(331) stepped surface: with the increasing coverage, the top, bridge sites are ad-sorbed in perpendicularly in sequence, and the top sites arethe steady adsorption sites and the bridge sites are the next.On (100) surface, CO molecules obtain the eigenvibration of2009, 1946 cm^-1 on the top and bridge sites respectively and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inding energy of above two sitesis 0.09 eV; on (110) surface, CO molecules obtain the eigen-vibration of 2019, 1961 cm^-1 respectively; on (111) surface,CO molecules on the top. bridge and hollow sites produce theeigenvibration of 2000, 1912, 1894 cm^-1 respectively, thebinding energies of the three sites decrease in turn and the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op and bridge sites is 0.03 eV; on (331) surface, top and bridge sites between two equivalenttop sites are adsorbed in, and then obtain the eigenvibrationof 2018, 1987 cm^-1; 1969, 1927 cm^-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5-MP 扩展leps电势 表面吸附 陆地 指纹 本征振动
原文传递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LEPS路由协议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琳 陈永锐 易卫东 《电子测量技术》 2011年第10期116-119,124,共5页
LEPS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多跳路由协议。它建立1个以汇聚节点为根节点的树型拓扑结构。节点向自己的父节点发送数据,并沿最短路径传送到汇聚节点。利用TinyOS的仿真软件TOSSIM对LEPS协议进行了研究,统计了控制包发送间隔取不同值时网... LEPS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多跳路由协议。它建立1个以汇聚节点为根节点的树型拓扑结构。节点向自己的父节点发送数据,并沿最短路径传送到汇聚节点。利用TinyOS的仿真软件TOSSIM对LEPS协议进行了研究,统计了控制包发送间隔取不同值时网络的路由建立时间、控制开销和数据包发送时延,分析了控制包的发送间隔对该协议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控制包发包间隔的增大,网络路由建立时间逐渐延长,但网络控制开销不断减小,同时数据包的发送时延的统计平均值也在不断降低。因此,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需要根据网络的性能要求合理选取路由控制包的发送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leps路由协议 控制开销 发送时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