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4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多岛弧盆系研究实践看板块构造登陆的魅力 被引量:52
1
作者 潘桂棠 王立全 +3 位作者 尹福光 朱弟成 耿全如 廖忠礼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33-939,共7页
板块构造学说是高度成功的地球科学理论。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之间的多岛弧盆系构造域是板块构造登陆的入门向导。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研究实践表明,青藏高原是板块构造登陆的研究基地。众多蛇绿岩带、混杂岩带和火山岩浆弧带等的识别,... 板块构造学说是高度成功的地球科学理论。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之间的多岛弧盆系构造域是板块构造登陆的入门向导。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研究实践表明,青藏高原是板块构造登陆的研究基地。众多蛇绿岩带、混杂岩带和火山岩浆弧带等的识别,支持洋陆转换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可用来解释特提斯和亚洲大陆的形成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洋陆转换 多岛弧盆系 登陆 青藏高原
下载PDF
PPP落地快慢:地方政府能力、领导者特征与项目特点——基于项目的连续时间事件史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谈婕 郁建兴 赵志荣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82,172,共12页
近年来,PPP再度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工具。在政府大力推进PPP的同时,PPP项目落地速度却较慢,难以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本文关注以项目发起时间和项目签约时间为首尾的PPP落地时长,试图估计PPP的累积落地率... 近年来,PPP再度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工具。在政府大力推进PPP的同时,PPP项目落地速度却较慢,难以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本文关注以项目发起时间和项目签约时间为首尾的PPP落地时长,试图估计PPP的累积落地率并寻找影响PPP落地的影响因素。首先,我们基于财政部2014—2017年发起的12579个PPP项目数据,采用Kaplan-Meier方法拟合生存曲线,发现PPP的累积落地率较低。项目发起后一年内,累积落地率仅为8.4%,三年内也不超过20%。其次,我们建立了一个以地方政府能力、地方领导者特征和项目特点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做连续时间事件史的分析,探寻影响PPP落地时长的因素。模型结果显示:政府财政能力和组织能力积极地影响了PPP落地速度;市长的学历和任期与PPP落地快慢正相关,而市长的年龄与PPP落地快慢负相关;相比于其它项目,传统基础设施类的项目落地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 落地 政府能力 领导者特征 事件史分析
原文传递
无人机着陆数学模型研究——三轮着地滑行 被引量:27
3
作者 段松云 朱纪洪 孙增圻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296-1299,共4页
作为着陆过程的一个阶段,无人机在三轮着地滑行时的运动特性与空中飞行时的特性,以及仅主轮着地滑行时的运动特性有所不同。以国产某型号无人机为背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这一阶段建立了全量非线性模型,由于没有对刚体运动模型和气动数... 作为着陆过程的一个阶段,无人机在三轮着地滑行时的运动特性与空中飞行时的特性,以及仅主轮着地滑行时的运动特性有所不同。以国产某型号无人机为背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这一阶段建立了全量非线性模型,由于没有对刚体运动模型和气动数据做线性化处理,因此该模型比较准确反映该无人机的实际运行特性。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设计了该模型的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着陆 数学模型 动力学 运动学
下载PDF
登陆我国台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黄昌兴 周国良 +1 位作者 郑磊 杨明珠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85,共5页
利用1949~2013年共65年台风资料,统计分析登陆我国台风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登陆个数与生成个数有良好正相关;登陆个数年际变化明显,年最多登陆个数是最少登陆个数的4倍。登陆台风源地相对集中于南海北部和菲律宾以东两个区域;登陆时... 利用1949~2013年共65年台风资料,统计分析登陆我国台风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登陆个数与生成个数有良好正相关;登陆个数年际变化明显,年最多登陆个数是最少登陆个数的4倍。登陆台风源地相对集中于南海北部和菲律宾以东两个区域;登陆时间主要集中于7~9月,登陆地点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福建、海南、浙江5省。从登陆强度看,最多的为强热带风暴,次之为台风,强台风以上量级占12%;二次登陆强度普遍较首次登陆时弱,风力小2~3级。总体上登陆强度越大,登陆后在陆上的维持时间也越长,其中盛夏季节维持时间最长。21世纪以来登陆台风呈现个数多、强度大、灾损重的趋势,登陆时间的极端性和集中程度更趋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 台风 频数 强度
下载PDF
火星着陆探测任务关键环节技术途径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饶炜 孙泽洲 +2 位作者 孟林智 王闯 吉龙 《深空探测学报》 2016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火星进入、下降与着陆技术(entry,descent and landing,EDL)是火星着陆探测最为关键的环节。火星与地球再入返回过程相比,由于火星大气成分、物理性质与地球大气存在较大差别,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使火星EDL过程历经时间短、状态变化快,... 火星进入、下降与着陆技术(entry,descent and landing,EDL)是火星着陆探测最为关键的环节。火星与地球再入返回过程相比,由于火星大气成分、物理性质与地球大气存在较大差别,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使火星EDL过程历经时间短、状态变化快,对减速性能要求高,时序紧张。从工程实现角度分阶段开展了任务分析,识别了火星EDL环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关键环节技术途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着陆 任务分析 技术途径
下载PDF
面向逆向动力学仿真驱动和验证的半蹲式跳伞着陆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旸 牛文鑫 +2 位作者 何艳 裴葆青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57-261,272,共6页
目的半蹲式跳伞着陆模拟实验的设计和相关数据测量,为逆向动力学软件AnyBodyModelingSystem模型的建立、驱动和验证提供数据。方法根据逆向动力学分析数据驱动和验证的需要,受试者从0.32m高的平台跳落,模拟半蹲式跳伞着陆。对受试者下... 目的半蹲式跳伞着陆模拟实验的设计和相关数据测量,为逆向动力学软件AnyBodyModelingSystem模型的建立、驱动和验证提供数据。方法根据逆向动力学分析数据驱动和验证的需要,受试者从0.32m高的平台跳落,模拟半蹲式跳伞着陆。对受试者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地面反力以及下肢4块主要肌肉的肌电图进行测量。结果受试者在与地面接触前后1s内,髋、膝、踝关节角度随时间的变化、右脚地面反力以及压力中心轨迹用来驱动模型;肌电活动性测量数据用来验证模型。结论实验设计可以满足肌骨模型分析的要求,并可用于对半蹲式跳伞着陆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伞 着陆 肌骨模型 逆向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及其产生的灾害链 被引量:19
7
作者 唐晓春 梁梅青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3期47-53,共7页
根据广东省1949~2000年52年的热带气旋统计资料和减灾防灾年鉴,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灾害特征及其形成的灾害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灾害发生频次高,强度大,范围广,突发性、并发性强;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并有... 根据广东省1949~2000年52年的热带气旋统计资料和减灾防灾年鉴,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灾害特征及其形成的灾害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灾害发生频次高,强度大,范围广,突发性、并发性强;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并有集中于某一地区某一时间的特征。由于热带气旋各致灾因子的连锁反应,次生灾害常形成多种灾害链。本文根据灾害链成因对其进行了分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灾害链 登陆 广东
下载PDF
舰载飞机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章卫国 王新民 刘长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49-553,共5页
对飞机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作者将升降速率(H-Dot)控制系统与进场推力补偿系统结合在一起,以便对飞行姿态和发动机的推力进行综合控制。文中讨论了该综合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导引控制规律的设计方法以及舰... 对飞机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作者将升降速率(H-Dot)控制系统与进场推力补偿系统结合在一起,以便对飞行姿态和发动机的推力进行综合控制。文中讨论了该综合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导引控制规律的设计方法以及舰体运动补偿网络及参数的选择方法。在考虑自由大气干扰、舰尾流和甲板运动的条件下,以国产某型号飞机为例,对其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与仿真,并提供了部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着舰 控制系统 舰载飞机
下载PDF
Effect of pitch angle on initial stage of a transport airplane ditching 被引量:21
9
作者 Guo Baodong Liu Peiqing +1 位作者 Qu Qiulin Wang Jiawe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7-26,共10页
Airworthiness regulations require that the transport airplane should be proved to ensure the survivability of the ditching for the passengers. The planned ditching of a transport airplane on the calm water is numerica... Airworthiness regulations require that the transport airplane should be proved to ensure the survivability of the ditching for the passengers. The planned ditching of a transport airplane on the calm water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effect of pitch angle on the impact characteristics is especially investigated by a subscaled model.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 equations of unsteady compressible flow are solved and the realizable j-e equations are employed to model the turbulen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ir-water interface is tracked by volume of fluid (VOF) model. The motion of the rigid body is modeled by dynamic mesh method. The initial ditching stage of the transport airplane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pitching angle increases, the maximal normal force decreases and the pitching motion becomes much gentler. The aft fuselage would be sucked down by the water and lead to pitching up, whereas the low horizontal tail prevents this trend. Consequently, the transport aircraft with low horizontal tail should ditch on the water at an angle between 10 and 12 as a recommen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SHWORTHINESS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HYDRODYNAMICS Multiphase flow Transport aircraft Water landing
原文传递
不同疲劳诱导方案对落地时下肢关节力学、刚度和能量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希妮 傅维杰 +1 位作者 夏锐 刘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8-55,共8页
目的:比较两种典型运动方案:恒速跑(简称"跑疲劳方案")和冲刺变速跑+全力垂直纵跳(简称"跑+跳疲劳方案")诱导疲劳前、后,人体落地动作时下肢矢状面关节力学、刚度和能量表现的差异,探讨疲劳和各力学因素之间的相互... 目的:比较两种典型运动方案:恒速跑(简称"跑疲劳方案")和冲刺变速跑+全力垂直纵跳(简称"跑+跳疲劳方案")诱导疲劳前、后,人体落地动作时下肢矢状面关节力学、刚度和能量表现的差异,探讨疲劳和各力学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比较15名受试者在恒速跑和折返跑+垂直纵跳方案前、后落地时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下肢运动学、关节力矩、下肢/关节刚度和关节能量等。结果:运动疲劳能够增加落地过程中重心下降的位移和各关节活动度(P<0.05),提高刚触地时的伸膝力矩(P<0.05),降低髋、膝关节的刚度从而减小下肢整体刚度(P<0.05),增加伸髋肌群能量吸收(P<0.05)的同时相应减小跖屈肌群的能量贡献(P<0.01)。结论:疲劳后,人体下肢采用与疲劳前不同的落地控制策略,且不同疲劳诱导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跑疲劳方案主要体现在运动学和关节能量的改变,而跑+跳疲劳方案则更多地影响了落地时的关节力矩和刚度,提示这可能与上述疲劳方案的运动模式有关。因此,在建立人体运动疲劳模型时,需要考虑不同的疲劳诱导方案对于疲劳后落地时下肢控制的生物力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 运动性疲劳 关节力学 刚度 能量吸收
下载PDF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proximal landing zone during endovascular thoracic aortic repair 被引量:20
11
作者 FUWei-guo DONGZhi-hui WANGYu-qi GUODa-qiao XUXin CHENBin JIANGJun-hao YANGJue SHIZheng-y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3期1066-1071,共6页
Background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proximal landing zone (PLZ) is a frequent factor challenging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repair (EVR) for thoracic aortic disorders. This study discusses two stra... Background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proximal landing zone (PLZ) is a frequent factor challenging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repair (EVR) for thoracic aortic disorders. This study discusses two strategies for conquering this challenge.Methods Ten patients underwent EVR for thoracic aortic diseases during a one-year period ending June 30, 2004. Nine patients had DeBakey type Ⅲ dissecting aortic aneurysm (DAA), and one had descending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 (DTAA). The PLZ, defined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origin of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LSA) to the primary entry tear of the dissection or to the proximal aspect of DTAA, was less than 15 mm in all instances. EVR with intentional coverage of the LSA without any supportive bypass was employed in 6 patients with DAA, and the preliminary right-left carotid and left carotid-subclavian bypass combined with EVR in the DTAA and other 3 DAA cases. Results Technical success was achieved in all the patients. The patient with DTAA died from hemispheric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subsequent 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 following an uneventful recovery from the cervical reconstruction performed 1 week previously. In cases receiving the EVR with intentional coverage of the LSA, in two patients dizziness occurred, which noticeably resolved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mannitol for 4 to 5 days, and a drop in blood pressure of the left arm was noted in all the cases, but remained clinically silent. No neurological deficits or limb ischaemia developed perioperatively or during the followup, ranging from 3 to 12 months, and complete thrombosis of the thoracic aortic false lumen was revealed on CT at 3 months in the 9 patients with DAA.Conclusions Both the intentional bypass absent coverage of the LSA and the adjunctive surgical bypass appear to b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n managing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PLZ during the endovascular thoracic aortic rep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urysm aorta thoracic endovascular repair proximal landing zone
原文传递
水平井着陆控制模型探讨 被引量:21
12
作者 罗万静 王晓冬 +2 位作者 李义娟 常庆平 刘凤英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6期55-57,共3页
水平井钻井正逐渐成为一种常规钻井技术在各油田得到广泛地应用。在钻井过程中如何准确识别并进入油气层是水平井钻井成功的关键。文中探讨了不同油层形状的着陆控制模型,并用实例进行了证实。
关键词 地质导向 水平井 着陆
下载PDF
不同着地冲击模式的下肢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燊 傅维杰 刘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比较主动和被动两种不同着地模式下,下肢运动学、冲击力特征、软组织振动和肌肉活化模式,以及全面理解人体下肢着地冲击的神经-肌骨系统调控机制。方法:选取12名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男性运动员,受试者随机进行3种下落高度(30cm、4... 目的:比较主动和被动两种不同着地模式下,下肢运动学、冲击力特征、软组织振动和肌肉活化模式,以及全面理解人体下肢着地冲击的神经-肌骨系统调控机制。方法:选取12名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男性运动员,受试者随机进行3种下落高度(30cm、45cm、60cm)×两种下落方式的测试,每组测试重复3次。主要选择运动学、冲击力、软组织振动以及肌电图学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3种高度条件下的触地瞬间和缓冲期,主动着地相比于被动着地,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关节角度显著减小(P<0.05),角速度明显增大(P<0.05)。3种高度条件下,主动着地的冲击力峰值(P<0.05)、最大负载率(P<0.05)、冲击力频率(P<0.05)均显著小于被动着地。股四头肌(除60cm)和腘绳肌在3种高度情况下,主动着地的加速度最大振幅均显著小于被动着地(P<0.01)。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软组织阻尼在3种高度情况下,主动着地均显著大于被动着地(P<0.05)。在触地前激活、触地后激活和缓冲阶段,主动着地部分肌肉的肌电振幅均显著大于被动着地(P<0.05)。结论:主动着地情况下,人体可以通过积极调整肌骨系统的落地策略,有效减少冲击传递下的软组织振动,进而达到有效完成动作控制和降低运动损伤风险的作用。相反,被动着地时,肌骨系统需要承受更大的冲击力和相应软组织的振动,进一步增加了冲击损伤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力 软组织振动 肌肉活化 着地
下载PDF
跳台滑雪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胡齐 张文毅 陈骐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2-139,共8页
跳台滑雪过程主要涉及弹道学和空气动力学因素,这主要决定了该项目的研究要求。从起跳台起跳瞬间跳台滑雪运动员身体重心的速度和位置决定了跳台滑雪飞行轨迹和飞行距离。空气动力学因素涵盖了运动员/滑雪板系统空气动力特性的各个方面... 跳台滑雪过程主要涉及弹道学和空气动力学因素,这主要决定了该项目的研究要求。从起跳台起跳瞬间跳台滑雪运动员身体重心的速度和位置决定了跳台滑雪飞行轨迹和飞行距离。空气动力学因素涵盖了运动员/滑雪板系统空气动力特性的各个方面。跳台滑雪过程通常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助滑、起跳、飞行和着陆。讨论总结跳台滑雪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成果,大多采用风洞试验测量或计算机模拟与实地现场研究相结合等方法。空气动力学在这些阶段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且飞行阶段的研究最多。跳台滑雪飞行方式经历了由传统直立方式到V型方式的转变过程;助滑姿态是减小空气阻力以及提高助滑速度的关键;起跳及其随后的过渡到飞行阶段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们决定了运动员在飞行中初始条件和最终姿态;运动员/滑雪板系统飞行姿态对飞行阶段空气动力特性至关重要,同时运动装备(滑雪板和跳台滑雪服)、体重以及风环境等在飞行阶段也起着很大的作用;采用V型方式飞行着陆时会出现地面升力效应。建议在开展跳台滑雪空气动力学研究时重视滑雪板姿态以其结构参数、户外现场环境等因素。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智能化风洞实验训练馆是跳台滑雪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台滑雪 空气动力学 助滑 起跳 飞行 着陆 V型
下载PDF
Overview of China’s 2020 Mars mission design and navigation 被引量:19
15
作者 Xiuqiang Jiang Bin Yang Shuang Li 《Astrodynamics》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Scheduled for an Earth-to-Mars launch opportunity in 2020,the China’s Mars probe will arrive on Mars in 2021 with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injecting an orbiter and placing a lander and a rov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R... Scheduled for an Earth-to-Mars launch opportunity in 2020,the China’s Mars probe will arrive on Mars in 2021 with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injecting an orbiter and placing a lander and a rov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Red Planet.For China’s 2020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to achieve success,many key technologies must be realized.In this paper,China’s 2020 Mars mission and the spacecraft architecture are first introduced.Then,the preliminary launch opportunity,Earth–Mars transfer,Mars capture,and mission orbits are described.Finally,the main navigation schemes are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orbiting landing and roaming orbit design navigation scheme
原文传递
High precision landing site mapping and rover localization for Chang'e-3 mission 被引量:19
16
作者 LIU ZhaoQin DI KaiChang +7 位作者 PENG Man WAN WenHui LIU Bin LI LiChun YU TianYi WANG BaoFeng ZHOU JianLiang CHEN HongMi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prehensive results of landing site topographic mapping and rover localization in Chang’e-3 mission.High-precision topographic products of the landing site with extremely high resolutions(up...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mprehensive results of landing site topographic mapping and rover localization in Chang’e-3 mission.High-precision topographic products of the landing site with extremely high resolutions(up to 0.05 m)were generated from descent images and registered to CE-2 DOM.Local DEM and DOM with 0.02 m resolution were produced routinely at each waypoint along the rover traverse.The lander location was determined to be(19.51256°W,44.11884°N,-2615.451 m)using a method of DOM matching.In order to reduce error accumulation caused by wheel slippage and IMU drift in dead reckoning,cross-site visual localization and DOM matching localization methods were developed to localize the rover at waypoints;the overall traveled distance from the lander is 114.8 m from cross-site visual localization and 111.2 m from DOM matching localization.The latter is of highest accuracy and has been verified using a LRO NAC image where the rover trajeactory is directly identifiable.During CE-3 mission operations,landing site mapping and rover localization products including DEMs and DOMs,traverse maps,vertical traverse profiles were generated timely to support teleoperation tasks such as obstacle avoidance and rover path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3 Yutu rover landing site mapping rover localization descent camera navigation camera
原文传递
不同高度跳深动力学及下肢肌肉预激活调节 被引量:18
17
作者 井兰香 刘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4-69,共6页
目的:采集不同高度跳深训练动作动力学数据,测量自不同高度平台下落着地前下肢肌肉活性,比较不同高度对下肢肌肉预激活调节的影响。方法:对未经系统跳深训练的1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进行低、最佳、高三种平台高度的跳深练习,记录每次跳深... 目的:采集不同高度跳深训练动作动力学数据,测量自不同高度平台下落着地前下肢肌肉活性,比较不同高度对下肢肌肉预激活调节的影响。方法:对未经系统跳深训练的1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进行低、最佳、高三种平台高度的跳深练习,记录每次跳深动作着地前150ms内腓肠肌内侧头、股直肌、股外侧肌、胫骨前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积分肌电和最大振幅。记录跳深动作过程腾空时间和着地支撑时间,计算平均输出功率。结果:最佳高度条件下腾空时间最长,低平台条件下跳深输出功率最高。除腓肠肌内侧头以外,其他肌肉预激活均随着跳深平台高度增加而增加。多数肌肉预激活显著性差异出现在低-高之间,低-最佳、最佳-高之间肌肉预激活差异性不显著。结论:高于最佳高度时下肢肌肉预激活与地面反作用力不协调。跳深输出功率是较恰当的下肢超等长训练参数。实践中采用跳深法对下肢肌肉进行爆发力训练时,宜以最佳高度或低于最佳高度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预激活 跳深 着地 输出功率
下载PDF
论中国足球产业的泡沫经济现象与经营机制的软着陆 被引量:16
18
作者 邱晓德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5,共3页
就足球产业的泡沫经济现象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讨论分析 ,认为针对这种经济现象应该采取软着陆的方法加以解决 。
关键词 足球产业 泡沫经济 软着陆 经营管理 中国
下载PDF
一次发射多次返回的充气式再入飞行器技术 被引量:17
19
作者 贺卫亮 才晶晶 +2 位作者 汪龙芳 张碧辉 康甜 《载人航天》 CSCD 2011年第4期37-42,共6页
一次发射多次返回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以大幅度降低航天载荷返回的成本和提高航天器及其载荷返回的实时性。首先介绍一次发射多次返回的概念,分析国内外航天发展在返回实时性和经济性方面的需求,重点论述实现多次返回的核心技术——充... 一次发射多次返回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以大幅度降低航天载荷返回的成本和提高航天器及其载荷返回的实时性。首先介绍一次发射多次返回的概念,分析国内外航天发展在返回实时性和经济性方面的需求,重点论述实现多次返回的核心技术——充气式再入飞行器技术,阐述了充气式再入飞行器在天地运输方面的应用前景,可供构建一次发射多次返回空间往返运输系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再入与返回 着陆 充气结构
下载PDF
无人直升机视觉着舰中合作目标角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郝帅 程咏梅 +1 位作者 马旭 赵建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3-659,共7页
舰载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视觉导航在拍摄图像时,存在大尺度、角度畸变,使得合作目标角点难以检测,提出一种基于SIFT的分区双向匹配角点检测算法。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彩色合作目标(由红色背板、绿色的H形和三角形组成),利用色彩信息对合作... 舰载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视觉导航在拍摄图像时,存在大尺度、角度畸变,使得合作目标角点难以检测,提出一种基于SIFT的分区双向匹配角点检测算法。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彩色合作目标(由红色背板、绿色的H形和三角形组成),利用色彩信息对合作目标进行分割裁剪、识别,并分别对基准裁剪图和实拍裁剪图提取SIFT特征。为了提高SIFT特征匹配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分区双向匹配策略。首先求取基准和实拍裁剪图中H形、小三角形重心以及H形上距离三角形重心最近的边缘点,以这三对匹配点求取基准图和实拍图间的粗略仿射模型。将基准裁剪图中的SIFT特征点经过该模型变换得到实拍裁剪图中的映射点,以每个映射点为圆心,以裁剪图宽度的1/4为半径将其分区,匹配时只选择每个映射点区域内的SIFT特征匹配点。同理,对基准裁剪图也进行分区处理。然后通过双向匹配及RANSAC算法剔除错误的匹配对,利用正确的匹配对完成基准图和实拍图仿射变换的精确模型。最后,将基准图中标定好的角点经过仿射变换获取实拍图中合作目标的角点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精度高、鲁棒性强,而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舰载机 设计 特征提取 直升机 图像匹配 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不变性 着舰 导航 无人飞行器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视觉着舰 分区 双向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