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MC-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 被引量:911
1
作者 侯可军 李延河 田有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92,共12页
利用激光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技术对30~1065Ma的系列锆石进行了详细的定年研究。包含离子计数器的多接收系统使得不同质量数的同位素信号可以同时静态接收,并且不同质量数的峰基本上都是平坦的,进而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数据... 利用激光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技术对30~1065Ma的系列锆石进行了详细的定年研究。包含离子计数器的多接收系统使得不同质量数的同位素信号可以同时静态接收,并且不同质量数的峰基本上都是平坦的,进而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数据,均匀锆石颗粒207Pb/206Pb、206Pb/238U、207Pb/235U比值的测试精度(2σ)均为2%左右,对锆石标准的定年精度和准确度在1%(2σ)左右;不同质量数同位素信号的同时静态接收使得剥蚀时间缩短,剥蚀深度变浅,相比LA-ICP-MS方法,提高了激光剥蚀的空间分辨率。对5个锆石标准和2个实际样品的测试表明,206Pb/238U年龄测定误差在1%(2σ)以内,定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人报道值完全一致,测试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 la-mc-icp-ms U-PB年代学
下载PDF
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LA-MC-ICP-MS测定 被引量:227
2
作者 耿建珍 李怀坤 +2 位作者 张健 周红英 李惠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8-1513,共6页
利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和193nm准分子激光器联用技术,对GJ-1、Temora、91500和Mud Tank四个标准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并通过指数方法进行同质异位素干扰校正,测得它们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006±24(n=... 利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和193nm准分子激光器联用技术,对GJ-1、Temora、91500和Mud Tank四个标准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并通过指数方法进行同质异位素干扰校正,测得它们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006±24(n=159,2SD)、0.282684±46(n=20,2SD)、0.282305±32(n=20,2SD)和0.282509±25(n=48,2SD)。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标准锆石 HF同位素
下载PDF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LA-MC-ICPMS锡石U-Pb测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70
3
作者 王小娟 刘玉平 +3 位作者 缪应理 鲍谈 叶霖 张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7-876,共10页
云南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缺乏精确可靠的成矿年代学判据,是该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大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本文应用LA-MC-ICP-MS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对都龙矿区曼... 云南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缺乏精确可靠的成矿年代学判据,是该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大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本文应用LA-MC-ICP-MS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对都龙矿区曼家寨矿段的锡石样品进行了研究,获得DL12-716、DL12-722、DL12-740等三件样品的206Pb/207Pb-238U/207Pb等时线年龄分别为89.2±4.1Ma(N=22,MSWD=4.5)、88.0±1.6Ma(N=24,MSWD=2.3)和87.2±3.9Ma(N=31,MSWD=14),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分别为96.6±3.5Ma(MSWD=8.1)、93.6±1.6Ma(MSWD=5.8)和82.0±2.5Ma(MSWD=11)。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成果,表明都龙矿区锡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纪,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结合地质事实,表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是老君山矿集区锡钨多金属成矿的关键。通过区域地质及年代学对比,表明滇东南地区晚白垩世存在大规模花岗岩成岩-锡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lamc-icp-ms U—Pb年龄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 云南
下载PDF
桂东北越城岭—苗儿山地区印支期成矿作用:油麻岭和界牌矿区成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48
4
作者 程顺波 付建明 +4 位作者 马丽艳 蒋桂新 陈希清 卢友月 童喜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89-1201,共13页
油麻岭和界牌矿床是越城岭—苗儿山地区两个钨多金属矿床,规模均达到中型,主要矿体均产在中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矽卡岩和破碎带中。本研究利用LA-MC-ICP-MS微区原位测试技术,对油麻岭矿化花岗岩和界牌内接触带花岗岩中的锆... 油麻岭和界牌矿床是越城岭—苗儿山地区两个钨多金属矿床,规模均达到中型,主要矿体均产在中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矽卡岩和破碎带中。本研究利用LA-MC-ICP-MS微区原位测试技术,对油麻岭矿化花岗岩和界牌内接触带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油麻岭矿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20±1)Ma(MSWD=0.035),界牌内接触带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15±1)Ma(MSWD=0.055),间接指示越城岭—苗儿山地区存在印支期成矿作用。油麻岭花岗岩样品εHf(t)值在-2.47^-6.67,界牌花岗岩样品εHf(t)值在-3.52^-6.79,表明这两个矿区花岗岩都是源于地壳物质的重熔。与南岭地区其他成钨花岗岩比较,两者源区均具有高εHf(t)值特征,可能是较多εHf(t)值>0的新元古代新生岛弧地壳组分加入引起的。本文获得及前人发表的印支期同位素年龄表明,桂北地区经历了较强的印支期成岩成矿事件,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今后应注意区内印支期花岗岩出露区的勘查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期 成矿花岗岩 la-mc-icp-ms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桂东北
下载PDF
10μm尺度锆石U-Pb年龄的LA-MC-ICP-MS测定 被引量:42
5
作者 耿建珍 张健 +3 位作者 李怀坤 李惠民 张永清 郝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7-884,共8页
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系统,采用离子计数器与法拉第接收器同时接收U-Pb同位素的技术,对4个标准锆石GJ-1,91500,M257和TEMORA采用10μm剥蚀斑直径、单点剥蚀模式测定,得到了(602±3)Ma(n=32)、(1058±3)Ma(n=29)、(561... 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系统,采用离子计数器与法拉第接收器同时接收U-Pb同位素的技术,对4个标准锆石GJ-1,91500,M257和TEMORA采用10μm剥蚀斑直径、单点剥蚀模式测定,得到了(602±3)Ma(n=32)、(1058±3)Ma(n=29)、(561.9±2.5)Ma(n=32)和(414.7±2.3)Ma(n=36)的结果;对GJ-1和TEMORA采用5μm剥蚀斑直径、曲线扫描模式测定,得到(596.9±4.5)Ma(n=22)、(417.9±2.5)Ma(n=32)的年龄,均与文献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10μm斑径单点剥蚀得到I9801、05SD07-01两个典型变质锆石年龄分别为(426±2)Ma(n=30)、(1815±10)Ma(n=16),5μm斑径曲线扫描得到I9801、05SD07-01年龄分别为(427±3)Ma(n=32)、(1789±32)Ma(n=15),均为其可信年龄结果。利用LA-MC-ICP-MS系统对小颗粒锆石、锆石变质增生边或其他成因增生边进行10μm尺度内U-Pb定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离子计数器 锆石U-PB定年 10μm尺度锆石
下载PDF
LA-MC-ICP-MS独居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测定 被引量:38
6
作者 崔玉荣 周红英 +2 位作者 耿建珍 李怀坤 李惠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5-876,共12页
独居石富含U、Th,同时具有较低的初始普通Pb含量,是U-Pb和Th-Pb同位素定年的理想对象。由于普遍存在于多种岩石中,独居石的U-Th-Pb定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利用193nm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NEPUNE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独居石富含U、Th,同时具有较低的初始普通Pb含量,是U-Pb和Th-Pb同位素定年的理想对象。由于普遍存在于多种岩石中,独居石的U-Th-Pb定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利用193nm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NEPUNE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独居石进行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的新方法。运用这一新方法对独居石样品AL01、BL02和CL03进行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AL01和BL02号样品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88.3±1.1)Ma(n=19)和(446.8±2.3)Ma(n=41);CL03号样品的U-Pb等时线年龄为(396.8±8.8)Ma(n=55),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微区原位 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敦煌群的形成和演化: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7
7
作者 孟繁聪 张建新 +2 位作者 相振群 于胜尧 李金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76,共18页
采用LA-MC-ICP-MS手段对敦煌地块中敦煌群的白云母石英片岩、石榴斜长角闪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长英质伟晶岩脉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和Lu-Hf同位素分析,获得白云母石英片岩碎屑岩浆锆石的207Pb/206Pb表面年龄为1545~756Ma,主要集中在... 采用LA-MC-ICP-MS手段对敦煌地块中敦煌群的白云母石英片岩、石榴斜长角闪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长英质伟晶岩脉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和Lu-Hf同位素分析,获得白云母石英片岩碎屑岩浆锆石的207Pb/206Pb表面年龄为1545~756Ma,主要集中在1200~1000Ma,表明地层的最大沉积时代为756Ma,蚀源区存在中、新元古代的岩浆事件。白云母石英片岩锆石的εHf(t)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值,εHf(t)=1.2~10.1,单阶段模式年龄为tDM=1.09~1.66Ga;一组为负值,εHf(t)=-1~-16,两阶段模式年龄为tDM2=1.91~2.42Ga。表明蚀源区存在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再造地壳。石榴斜长角闪岩的两粒捕获锆石的年龄为2272Ma和1208Ma,εHf(t)为-3和14,tDM2和tDM为2.82Ga和1.1Ga,暗示捕获区存在太古代再造地壳和中元古代晚期新生地壳。石榴斜长角闪岩碎屑锆石的Th/U比值为0.02~0.42,206Pb/238U年龄为441±5Ma,代表了岩石遭受变质作用的时代。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的碎屑锆石与长英质伟晶岩脉中的继承锆石特征相同,锆石年龄集中在3个峰值区间:2.2~2.1Ga,1.8~1.6Ga,1.2~0.8Ga,相应的的εHf(t)分别为-9~4,-5.4~15,-27~20,相应锆石的模式年龄分别为3.1~2.4Ga,2.6~1.4Ga,3.1~1.7Ga,均大于其形成年龄,表明蚀源区锆石来自于再循环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地壳,样品代表的地层的最大沉积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岩石中检测出早古生代的变质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64~422Ma,可能代表了沉积岩的变质时代。敦煌群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表明蚀源区岩石类型和时代的多样性,也表明部分敦煌群不是前寒武纪的变质基底,而是塔里木盆地变质基底之上新元古代的沉积盖层,后卷入了我国西北部早古生代的造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群 碎屑锆石 U-PB LU-HF la-mc-icp-ms
下载PDF
磷灰石微区原位LA-MC-ICP-MSU-Pb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31
8
作者 周红英 耿建珍 +2 位作者 崔玉荣 李怀坤 李惠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7-864,共8页
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建立了磷灰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新方法,本文给出了这一新方法的分析流程,报道了利用这一新方法对5个磷灰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并应用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对... 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建立了磷灰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新方法,本文给出了这一新方法的分析流程,报道了利用这一新方法对5个磷灰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并应用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对一些样品定年结果进行了验证。磷灰石工作标样SDG的U-Pb同位素年龄:(1596±15)Ma(MSWD=1.5,n=7,LA-MC-ICP-MS),(1602±13)Ma(MSWD=0.578,n=5,ID-TIMS);某铁矿石中磷灰石的LA-MC-ICP-MSU-Pb同位素年龄:(125±14)Ma(MSWD=0.68,n=25),(124.2±3.5)Ma(MSWD=1.5,n=37);新疆阿尔金地区片麻岩中磷灰石的LA-MC-ICP-MSU-Pb同位素年龄:(250.8±3.9)Ma(MSWD=8.6,n=26),(245.4±2.9)Ma(MSWD=2.1,n=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 la-mc-icp-ms
下载PDF
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晓先 张进江 +1 位作者 闫淑玉 刘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103,共13页
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部。对其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结晶年龄为17.7±0.3Ma,代表中新世的地壳深熔作用。淡色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Si O2(74.46%~75.57%)、Al2O3(14.07%~14.64%)和K2O(4.19%~4.8... 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部。对其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结晶年龄为17.7±0.3Ma,代表中新世的地壳深熔作用。淡色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Si O2(74.46%~75.57%)、Al2O3(14.07%~14.64%)和K2O(4.19%~4.85%)含量,高的K2O/Na2O值(1.09~1.31)和A/CNK值(1.15~1.25),富集Rb、Th和U,亏损Ba、Nb、Sr、Zr等元素,显示高的Rb/Sr值(17.75~29.50)和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18~0.26),属于壳源成因的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Isr值(0.78982~0.79276)和低的εNd(t)值(-19.5^-18.2),可与大喜马拉雅结晶杂岩(GHC)中的变泥质岩对比,暗示其来自变泥质岩的部分熔融。样品的Isr值较高,而Sr浓度较低,且随着Ba浓度的增加,Rb/Sr值逐渐降低,表明淡色花岗岩是无水条件下白云母部分熔融的产物,部分熔融可能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导致的构造减压有关。错那淡色花岗岩的形成反映了地壳伸展减薄背景下,构造减压导致的中下地壳中含水矿物脱水熔融,并沿STDS上升侵位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那淡色花岗岩 la-mc-icp-ms 锆石U-PB定年 SR-ND同位素 形成机制 藏南
下载PDF
阿拉善地块南缘龙首山东段“龙首山岩群”的再厘定——来自碎屑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被引量:27
10
作者 宫江华 张建新 于胜尧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共22页
龙首山东段滑石口井地区存在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岩系,原被认为属于古元古代“龙首山岩群”。本文取自这套变沉积岩系的2件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范围介于0.52~3.56Ga之间,与相邻的寒武系大黄山群碎屑锆石年龄谱相似,其时代可能为中、... 龙首山东段滑石口井地区存在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岩系,原被认为属于古元古代“龙首山岩群”。本文取自这套变沉积岩系的2件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范围介于0.52~3.56Ga之间,与相邻的寒武系大黄山群碎屑锆石年龄谱相似,其时代可能为中、晚寒武世。取自原“龙首山岩群”和寒武系大黄山群的3件变沉积岩样品中,共获得129个谐和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0.7~1.2Ga(约占47%,峰值~0.8、~0.94、~1.0C-a)和2.5~2.8Ga(约占31%,峰值~2.5、~2.7Ga),相对较小的年龄群集中在0.5~0.6Ga(约占7%,峰值~0.56Ga)和1.4~1.8渤(约占10%,峰值~1.5Ga),其余年龄零星分布于1.8~2.4Ga,少量锆石年龄〉3.0Ga。碎屑物源分析认为,大黄山群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祁连地块,其中新元古代末一早古生代初期的碎屑物质来自北祁连造山带相关的火成岩,新元古代碎屑物质来自祁连地块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岩浆岩,而中元古代一太古宙碎屑物质可能来自祁连地块再循环的变质基底岩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龙首山东段的浅变质沉积岩系和寒武系大黄山群可能沉积于祁连地块北侧的大陆边缘,在构造背景上属于祁连造山带,而不属于阿拉善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UPb定年 碎屑锆石 龙首山岩群 大黄山群 阿拉善地块
下载PDF
甘肃河西堡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1
作者 魏俏巧 郝立波 +3 位作者 陆继龙 赵玉岩 赵新运 石厚礼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9-735,共7页
河西堡花岗岩分布于阿拉善地块西南缘,龙首山隆起带与走廊过渡带交界处。为精确限定河西堡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本文对河西堡花岗岩中的锆石行了阴极发光(CL)成像观察,并利用LA-MC-ICP-MS对锆石进行微区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河西堡孟... 河西堡花岗岩分布于阿拉善地块西南缘,龙首山隆起带与走廊过渡带交界处。为精确限定河西堡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本文对河西堡花岗岩中的锆石行了阴极发光(CL)成像观察,并利用LA-MC-ICP-MS对锆石进行微区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河西堡孟家大湾花岗岩体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44±2 Ma,属晚奥陶世。结合河西堡花岗岩构造环境的研究结果,说明该岩体形成于北祁连洋壳的北向俯冲作用导致的北祁连岛弧与阿拉善地块碰撞环境,暗示着北祁连洋在晚奥陶世已经开始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la-mc-icp-ms 锆石U—Pb年代学 北祁连洋
下载PDF
广西大厂矿田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锡石LA-MC-ICP-MS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新宇 黄宏伟 +4 位作者 陈能松 黄锡强 吴祥珂 郝爽 李惠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2-900,共9页
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的西矿带,层状矿体广泛发育,但由于缺乏直接的成矿年龄数据,其成因还存在较大争议。利用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对采自92号层状矿体的三个锡石样品进行年代学研究,获得n(^206Pb)/n... 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的西矿带,层状矿体广泛发育,但由于缺乏直接的成矿年龄数据,其成因还存在较大争议。利用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对采自92号层状矿体的三个锡石样品进行年代学研究,获得n(^206Pb)/n(^207Pb)—n(^238U)/n(^207Pb)等时线年龄为95.8±2.6 Ma(MSWD=6.3),与通过石英^40Ar/^39Ar法、透长石的激光原位^40Ar/^39Ar法及石英Rb-Sr等时线法获得的年龄(91.4±2.9-94.52±0.33)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通过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定年在该类型矿床的年代学研究行之有效。同时,通过年代学佐证了锡的成矿与龙箱盖岩体第二阶段侵位(96.6-93.86 Ma)为同一时期,认为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la-mc-icp-ms U-PB年龄 长坡—铜坑矿床
下载PDF
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红英 李怀坤 +3 位作者 崔玉荣 耿建珍 张健 李惠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39-1446,共8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的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和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两种方法,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利用LA-MCICP-MS验证了山西代县洪塘金红石矿区金红石的... 本文系统阐述了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的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和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两种方法,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利用LA-MCICP-MS验证了山西代县洪塘金红石矿区金红石的U-Pb同位素年龄的均一性;利用ID-TIMS对洪塘矿区金红石进行了U-Pb同位素精确定年,获得~207Pb/~206Pb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1806±2 Ma(MSWD=2.3,n=6),不一致线的上交点年龄:1808±7Ma(MSWD=0.20,n=6);并对金红石ID-TIMS U-Pb同位素测年和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高精度的ID-TIMS U-Pb同位素测年和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方法均有望获得准确可靠的金红石形成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U-PB同位素定年 ID-TIms la-mc-icp-ms 山西代县洪塘
下载PDF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锡石LA-MC-ICP-MS U-Pb测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20
14
作者 廖震 王玉往 +2 位作者 王京彬 李惠民 龙灵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21-422,共2页
<正>大井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成矿带,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其Sn、Ag、Zn均达到大型规模,Cu、Pb达到中型规模,另外还伴生有S、Co、In等多种可综合利用的组分。矿脉主要呈脉状、网脉状产于上二叠统林西组粉砂岩... <正>大井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成矿带,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其Sn、Ag、Zn均达到大型规模,Cu、Pb达到中型规模,另外还伴生有S、Co、In等多种可综合利用的组分。矿脉主要呈脉状、网脉状产于上二叠统林西组粉砂岩、细砂岩夹中粒杂砂岩及炭质板岩中,矿区未见深成岩体出露,但霏细岩、英安斑岩、闪长岩等浅成岩脉发育,因岩脉与矿脉空间关系密切,故前人(张德全,1993;任耀武等,1996;赵一鸣等,1997)多将岩脉的K-Ar年龄(主要为155.3~177.2 Ma)当成矿床的成矿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U-Pb 测年 锡石 锡矿物 icp mc ms
下载PDF
江西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尖峰坡锡矿床LA-MC-ICP-MS锡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斌 蒋少涌 罗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1-708,共8页
江西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处于钦杭成矿带东段靠扬子板块一侧,是扬子板块东南缘地区一个重要的锡多金属矿集区。目前该地区尚缺乏精确可靠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本文应用LA-MC-ICP-MS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对矿集区... 江西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处于钦杭成矿带东段靠扬子板块一侧,是扬子板块东南缘地区一个重要的锡多金属矿集区。目前该地区尚缺乏精确可靠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本文应用LA-MC-ICP-MS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对矿集区内尖峰坡矿床中锡石样品进行了研究,获得尖峰坡锡矿的206Pb/207Pb-238U/207Pb等时线年龄129.7±2.5Ma(N=31,MSWD=5.5),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28.3±2.5Ma(N=31,MSWD=7.6),表明尖峰坡矿区锡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与已报道的彭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的成岩年龄相一致。紧密的时间以及空间关系显示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对形成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的大规模成矿作用至关重要。对华南地区锡钨区域成矿年代学对比表明,扬子板块东南缘的锡钨成矿带均形成于早白垩世(146~124Ma),这与其北侧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鄂东南铜多金属矿集区的成岩成矿时代相同,而明显不同于南岭地区晚侏罗世(160~150Ma)以及滇东南-桂西北地区晚白垩世(98~76Ma)的锡钨成矿作用,说明扬子板块东南缘具有与南岭以及滇东南-桂西北地区不同的锡钨成矿背景,而应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构造岩浆作用事件统一来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la-mc-icp-ms U-PB年龄 尖峰坡锡矿床 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 江西
下载PDF
In situ boron isotope measurements of natural geological materials by LA-MC-ICP-MS 被引量:17
16
作者 HOU KeJun LI YanHe +2 位作者 XIAO YingKai LIU Feng TIAN YouR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29期3305-3311,共7页
There are two main methods to determine boron isotopic composition.One is the solution method,in which boron is purified after the samples are dissolved in solution and the boron isotope ratios are determined by therm... There are two main methods to determine boron isotopic composition.One is the solution method,in which boron is purified after the samples are dissolved in solution and the boron isotope ratios are determined by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P-TIMS and N-TIMS) or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MC-ICP-MS).The other is an in-situ analysis method,in which the in-situ boron isotopic ratios in minerals are analyzed directly using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 or laser ablation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MC-ICP-MS).In the in-situ analysis method for boron isotopes,the multifarious chemical pur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es of the solution method are avoided,with increased work efficiency.In addition,the microzones and microbeddings of minerals can be analyzed in-situ to reveal the fine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of mineral formation.In this study,using the standard-sample-bracketing(SSB) method,mass bias of the instrument and the fractionation of isotopes were calibrated,and the in-situ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LA-MC-ICP-MS for boron isotopes was established.Through detailed analyses on a series of boron isotope standards and samples,a matrix effect was assessed but not detected,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rmerly reported values or P-TIMS determined values,within the error range.The analytical results for IAEA B4 and IMR RB1 with relatively high boron contents were δ 11B =-(8.36±0.58)‰(2σ,n=50) and δ 11B =-(12.96±0.97)‰(2σ,n=57),respectively;the analytical result for IAEA B6 with rela-tively low boron content was δ 11B =-(3.29±1.12)‰(2σ,n=35).In-situ measurements for B isotopes were performed on geo-logical samples such as tourmaline,ulexite,ludwigite,inyoite and ascharite,with the results consistent with those determined by P-TIMS,within the error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同位素组成 原位分析 原位测量 ms icp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mc 地质材料
原文传递
LA-MC-ICP-MS硼同位素微区原位测试技术 被引量:18
17
作者 侯可军 李延河 +2 位作者 肖应凯 刘峰 田有荣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207-2213,共7页
目前,国际上硼同位素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溶液法,将样品溶解后提纯出硼,用表面热电离质谱(P-TIMS和N-TIMS)或MC-ICP-MS来测量硼同位素比值;另一类是原位分析法,用离子探针或LA-MC-ICP-MS直接对矿物进行原位硼同位素比值测量.硼同... 目前,国际上硼同位素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溶液法,将样品溶解后提纯出硼,用表面热电离质谱(P-TIMS和N-TIMS)或MC-ICP-MS来测量硼同位素比值;另一类是原位分析法,用离子探针或LA-MC-ICP-MS直接对矿物进行原位硼同位素比值测量.硼同位素微区原位分析法不仅避免了溶液法繁杂的化学纯化分离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对矿物的环带和微层等进行原位分析,揭示矿物形成的精细过程和条件.利用LA-MC-ICP-MS,采用标准-样品-标准(SSB)交叉法对仪器质量歧视和同位素分馏进行校正,建立了LA-MC-ICP-MS硼同位素微区原位测定方法.对系列硼同位素标准和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对基质效应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与前人报道值或P-TIMS测定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硼含量较高的IAEAB4和IMRRB1的测试结果分别为δ11B=-8.36‰±0.58‰(2σ,n=50)和δ11B=-12.96‰±0.97‰(2σ,n=57),含硼较低的IAEAB6的测试结果为δ11B=-3.29‰±1.12‰(2σ,n=35),分析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满足地质样品分析要求.对电气石、钠硼解石、硼镁铁矿、板棚石和硼镁石等地质样品的B同位素进行了微区原位测量,分析结果与P-TIMS测定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同位素 原位分析 la-mc-icp-ms 基质效应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Ages of the Laocheng Granitoids and Crustal Growth in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Domain,Central China:Zircon U-Pb and Lu-Hf Isotopic Constraints 被引量:16
18
作者 YANG Pengtao LIU Shuwen +6 位作者 LI Qiugen ZHANG Fan WANG Zongqi WANG Dongsheng WANG Ruiting YAN Quanren YAN Zh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54-869,共16页
The Laocheng granitoid pluto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domain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and consists chiefly of quartz diorite,granodiorite and monzogranite.A LA-ICP-MS zir... The Laocheng granitoid pluto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domain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and consists chiefly of quartz diorite,granodiorite and monzogranite.A LA-ICP-MS zircon U-Pb isotopic dating,in conjunction with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reveals that the quartz diorite and granodiorite were emplaced from 220 Ma to 216 Ma,while the monzogranite was emplaced at~210 Ma.In-situ zircon Hf isotopic analyses show that theε_(Hf)(t) values of the quartz diorite and granodiorite range from-8.1 to +1.3,and single-stage Hf model ages from 809 Ma to 1171 Ma,while theε_(Hf)(t)values of the monzogranite are-14.5 to +16.7 and single-stage Hf model ages from 189 Ma to 1424 Ma.These Hf isotopic features reveal that the quartz diorite, granodiorite and monzogranite were formed from the mixing of the magmas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depleted mantle and the lower continent crustal materials,and there were two stages of continental crust growth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800 Ma)and Indosinian(~210 Ma)eras, respectively,in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domain of the Qinling orogrnic belt,Central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ocheng granitoid pluton la-mc-icp-ms zircon U-Pb dating zircon Hf isotopes petrogenesis south Qinling tectonic domain
下载PDF
马兰峪背斜核部中生代侵入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付领 牛宝贵 +1 位作者 任纪舜 李舢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465,共11页
利用LA-MC-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马兰峪背斜核部前分水岭二长花岗岩、茅山二长花岗岩、王坪石二长花岗岩、高家店石英闪长岩、肖营子花岗闪长岩及钾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53.8±2.7) Ma、(162.7±1.5) Ma、(162.3&#... 利用LA-MC-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马兰峪背斜核部前分水岭二长花岗岩、茅山二长花岗岩、王坪石二长花岗岩、高家店石英闪长岩、肖营子花岗闪长岩及钾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53.8±2.7) Ma、(162.7±1.5) Ma、(162.3±1.3) Ma、(170.5±1.8) Ma、(164.6±2.2) Ma和(186.8±1.3) Ma,同时获得180~175 Ma和201~186 Ma的继承岩浆锆石年龄,时代上分属于印支期和燕山期,以燕山期为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物质底侵引起下地壳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本文认为:1)马兰峪背斜开始形成于印支期,完成于燕山期;2)印支—燕山期强烈构造运动不但使地台基底与盖层同步卷入褶皱作用,地壳缩短加厚,而且使上地幔物质底侵,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发育于背斜核部的侵入岩体;3)燕山地区中生代造山作用,并不只是地壳表层的物质运动,而是涉及全地壳以至上地幔的物质运动,它使中朝地块北部由原来稳定克拉通状态进入一个全面活化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峪背斜 la-mc-icp-ms 锆石U-PB 地球化学 中生代
下载PDF
山间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以吐哈盆地和二连盆地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成勇 聂逢君 +1 位作者 权建平 邓薇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30-237,共8页
通过野外观察、镜下鉴定和锆石测年分析,研究吐哈盆地和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吐哈盆地目的层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440.9±2.3)Ma,其物源应为加里东期片麻状花岗岩侵入体,铀源主要来自于预富集。二连盆地... 通过野外观察、镜下鉴定和锆石测年分析,研究吐哈盆地和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吐哈盆地目的层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440.9±2.3)Ma,其物源应为加里东期片麻状花岗岩侵入体,铀源主要来自于预富集。二连盆地物源主要来源于古河道上游和两侧岩体,铀源主要以岩体铀的风化淋滤为主,地层中火山碎屑岩也为铀的富集提供了补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间盆地铀源条件对铀成矿的控制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源 蚀源区 la-mcicp-ms 山间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