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芜盆地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47
1
作者 袁峰 周涛发 +3 位作者 范裕 张乐骏 马良 钱兵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1-833,共13页
宁芜盆地中花岗岩类侵入体出露零星,以石英二长岩和花岗岩为主,研究程度薄弱。本文对盆地内主要的5个花岗岩类侵入体牛迹山岩体、霍里岩体、姑山岩体(姑山铁矿床钻孔中)、小石山岩体和娘娘山岩体进行了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Nd-Sr... 宁芜盆地中花岗岩类侵入体出露零星,以石英二长岩和花岗岩为主,研究程度薄弱。本文对盆地内主要的5个花岗岩类侵入体牛迹山岩体、霍里岩体、姑山岩体(姑山铁矿床钻孔中)、小石山岩体和娘娘山岩体进行了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Nd-Sr同位素分析研究。这5个花岗岩类侵入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依次为128.0±1.7Ma、126.4±1.3Ma、129.8±1.6Ma、130.1±1.5Ma、128.3±1.8Ma,形成于126~130Ma之间,均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与姑山、娘娘山旋回火山岩活动时限相当,略晚于玢岩型铁矿的成矿时代。Nd-Sr同位素指示,宁芜盆地花岗岩类源于交代地幔源区,其性质接近于EMI型富集地幔,其形成与古板块的俯冲交代作用有关;Lu-Hf同位素指示,宁芜盆地花岗岩类与成矿的闪长(玢)岩在岩浆起源和演化上存在联系。盆地中的花岗岩类形成于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高峰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典型张性构造应力体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 ms U-PB定年 锆石 同位素 花岗岩类 宁芜盆地
下载PDF
湘南王仙岭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9
2
作者 郑佳浩 郭春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90,共16页
湘南王仙岭岩体由主体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和侵入其内部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期(235.0±1.3Ma),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期(155.9±1.0Ma),表明该岩体是两期岩浆... 湘南王仙岭岩体由主体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和侵入其内部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期(235.0±1.3Ma),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期(155.9±1.0Ma),表明该岩体是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这两期岩石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为1.07~1.66,属过铝-强过铝质花岗岩类。稀土元素显示LREE富集,HREE亏损,Eu负异常明显(0.01~0.38)的特征。早期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和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εHf(t)值分别为-7.92~+4.61和-10.66~-5.35;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758~967Ma和1875~1538Ma。两期花岗岩均来自于古中元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其中早期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在侵位上升过程中捕获了部分幔源老锆石,成岩过程中有少量地幔物质参与,且其源区具有高εHf(t)值的特点。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华南中生代印支期和燕山期均有钨锡矿化作用,印支期花岗质岩浆形成于碰撞挤压作用间隙伸展环境,而燕山期花岗质岩浆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王仙岭岩体 华南
下载PDF
锡田印支-燕山期复式花岗质岩浆-热液活动时限和物质来源 被引量:9
3
作者 苏红中 郭春丽 +2 位作者 伍式崇 侯可军 张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53-1872,共20页
锡田钨锡多金属矿田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南岭成矿带的北部。锡田花岗岩体是一个复式岩体。本文利用LA-MC-ICP MS技术对8个样品的锆石进行了原位微区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其中有4个为印支期(226~225Ma)、另外4个为燕山期(166... 锡田钨锡多金属矿田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南岭成矿带的北部。锡田花岗岩体是一个复式岩体。本文利用LA-MC-ICP MS技术对8个样品的锆石进行了原位微区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其中有4个为印支期(226~225Ma)、另外4个为燕山期(166~158Ma)。印支期花岗岩锆石的εHf(t)值为-4.6^-10.8,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值为2011~1534Ma,根据是否呈正态分布可分为7组;燕山期花岗岩锆石的εHf(t)值为-4.3^-10,TDM2值为1896~1429Ma,可分为5组。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表明两期花岗岩具有同源性,均源自古元古代晚期至中元古代早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而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且分成很多组可能更主要受控于源区Hf同位素的不均一性。此外,本文利用40 Ar-39 Ar定年方法测得花岗岩顶部石英脉和云英岩中4个白(金)云母的年龄为150~148Ma,这期与成矿有关的热液作用应该与最晚一期岩浆活动有关。通过本次获得的定年数据和对已有的成岩成矿定年数据的总结,本文认为锡田岩体可以分为三个期次,印支期(226~225Ma),燕山期第一阶段(166~158Ma)和燕山期第二阶段(151~141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田钨锡多金属矿田 复式花岗岩 la-mc-icp ms锆石U-Pb定年 LU-HF同位素 云母Ar/Ar定年 南岭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印支期成矿的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66
4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2 位作者 白大明 刘翼飞 刘妍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7-798,共12页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矿体主要沿碳酸盐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产出。对矿区内及外围主要岩体的锆石LA-MC-ICP-MS测年结果表明,矿区外围花岗岩岩基的形成年龄为(134.8±1.2)Ma(MSWD=2.40),矿区内花...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矿体主要沿碳酸盐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产出。对矿区内及外围主要岩体的锆石LA-MC-ICP-MS测年结果表明,矿区外围花岗岩岩基的形成年龄为(134.8±1.2)Ma(MSWD=2.40),矿区内花岗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244.5±0.9)Ma(MSWD=0.85),石英斑岩为(129.2±1.4)Ma(MSWD=5.5)。这说明,白音诺尔铅锌矿的矿化蚀变发生在花岗闪长岩的就位过程中,成矿时代为印支早期,而不是前人认为的燕山早期,但受到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影响,有成矿作用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la-mc-icp-ms锆石测年 印支期 白音诺尔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大井矿区及外围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对成矿时间的约束 被引量:46
5
作者 江思宏 梁清玲 +1 位作者 刘翼飞 刘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513,共19页
大井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处大型铜银锡多金属矿床,矿体呈脉状产出在二叠系林西组地层中,受NW或NWW向断裂控制。本文对大井矿区及其外围主要侵入岩体和火山岩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LA-MC-ICP-MS锆石测年结果表明,大井矿区内靠近... 大井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处大型铜银锡多金属矿床,矿体呈脉状产出在二叠系林西组地层中,受NW或NWW向断裂控制。本文对大井矿区及其外围主要侵入岩体和火山岩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LA-MC-ICP-MS锆石测年结果表明,大井矿区内靠近1号矿脉产出的2件霏细岩脉样品的锆石年龄分别为170.7±1.4Ma(MSWD=1.9)和170.7±1.1Ma(MSWD=1.3);矿区外围马鞍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的锆石年龄为279.7±1.3Ma(MSWD=0.74);唐家营子附近安山玢岩脉的锆石年龄为252.0±1.8Ma(MSWD=1.6);大四段村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的锆石年龄为242.8±1.7Ma(MSWD=1.7);采自大坝南部的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火山角砾熔岩和晶屑凝灰岩的锆石年龄分别为143.5±0.7Ma(MSWD=0.38),144.3±0.7Ma(MSWD=1.2)和145.3±1.0Ma(MSWD=2.5);小城子村南部石英斑岩脉的锆石年龄为146.1±0.9Ma(MSWD=1.7),安山玢岩脉的锆石年龄133.2±0.7Ma(MSWD=0.96)。反映本区至少存在四期岩浆活动,分别是海西晚期、印支早期、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井矿区及外围主要侵入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霏细岩、安山玢岩和石英斑岩)均为富SiO2、富碱、准铝的钙碱性岩石,在SiO2-K2O图解上均落入"高钾钙碱系列"区。所有的岩石样品具有轻稀土分异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的特征,其中Ba、Nb、Sr、P、Ti相对亏损,而Rb、Th、K、Ce、Nd、Hf、Sm、Y和Yb相对富集。侵入岩和火山岩的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马鞍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大四段村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可能与古亚洲洋的碰撞闭合有关,形成于挤压的构造环境;燕山早期侵入岩在本区并不发育,其形成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查明,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和蒙古-华北板块之间的鄂霍茨克洋消亡及后碰撞造山有关;而燕山晚期大规模的侵入-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mc-icp-ms测年 岩浆岩 银铜锡多金属矿床 大井 内蒙古
下载PDF
10μm尺度锆石U-Pb年龄的LA-MC-ICP-MS测定 被引量:42
6
作者 耿建珍 张健 +3 位作者 李怀坤 李惠民 张永清 郝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7-884,共8页
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系统,采用离子计数器与法拉第接收器同时接收U-Pb同位素的技术,对4个标准锆石GJ-1,91500,M257和TEMORA采用10μm剥蚀斑直径、单点剥蚀模式测定,得到了(602±3)Ma(n=32)、(1058±3)Ma(n=29)、(561... 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系统,采用离子计数器与法拉第接收器同时接收U-Pb同位素的技术,对4个标准锆石GJ-1,91500,M257和TEMORA采用10μm剥蚀斑直径、单点剥蚀模式测定,得到了(602±3)Ma(n=32)、(1058±3)Ma(n=29)、(561.9±2.5)Ma(n=32)和(414.7±2.3)Ma(n=36)的结果;对GJ-1和TEMORA采用5μm剥蚀斑直径、曲线扫描模式测定,得到(596.9±4.5)Ma(n=22)、(417.9±2.5)Ma(n=32)的年龄,均与文献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10μm斑径单点剥蚀得到I9801、05SD07-01两个典型变质锆石年龄分别为(426±2)Ma(n=30)、(1815±10)Ma(n=16),5μm斑径曲线扫描得到I9801、05SD07-01年龄分别为(427±3)Ma(n=32)、(1789±32)Ma(n=15),均为其可信年龄结果。利用LA-MC-ICP-MS系统对小颗粒锆石、锆石变质增生边或其他成因增生边进行10μm尺度内U-Pb定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离子计数器 锆石U-PB定年 10μm尺度锆石
下载PDF
LA-MC-ICP-MS独居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测定 被引量:38
7
作者 崔玉荣 周红英 +2 位作者 耿建珍 李怀坤 李惠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5-876,共12页
独居石富含U、Th,同时具有较低的初始普通Pb含量,是U-Pb和Th-Pb同位素定年的理想对象。由于普遍存在于多种岩石中,独居石的U-Th-Pb定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利用193nm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NEPUNE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独居石富含U、Th,同时具有较低的初始普通Pb含量,是U-Pb和Th-Pb同位素定年的理想对象。由于普遍存在于多种岩石中,独居石的U-Th-Pb定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利用193nm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NEPUNE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独居石进行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的新方法。运用这一新方法对独居石样品AL01、BL02和CL03进行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AL01和BL02号样品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88.3±1.1)Ma(n=19)和(446.8±2.3)Ma(n=41);CL03号样品的U-Pb等时线年龄为(396.8±8.8)Ma(n=55),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微区原位 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
下载PDF
磷灰石微区原位LA-MC-ICP-MSU-Pb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31
8
作者 周红英 耿建珍 +2 位作者 崔玉荣 李怀坤 李惠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7-864,共8页
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建立了磷灰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新方法,本文给出了这一新方法的分析流程,报道了利用这一新方法对5个磷灰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并应用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对... 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建立了磷灰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新方法,本文给出了这一新方法的分析流程,报道了利用这一新方法对5个磷灰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并应用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对一些样品定年结果进行了验证。磷灰石工作标样SDG的U-Pb同位素年龄:(1596±15)Ma(MSWD=1.5,n=7,LA-MC-ICP-MS),(1602±13)Ma(MSWD=0.578,n=5,ID-TIMS);某铁矿石中磷灰石的LA-MC-ICP-MSU-Pb同位素年龄:(125±14)Ma(MSWD=0.68,n=25),(124.2±3.5)Ma(MSWD=1.5,n=37);新疆阿尔金地区片麻岩中磷灰石的LA-MC-ICP-MSU-Pb同位素年龄:(250.8±3.9)Ma(MSWD=8.6,n=26),(245.4±2.9)Ma(MSWD=2.1,n=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 la-mc-icp-ms
下载PDF
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晓先 张进江 +1 位作者 闫淑玉 刘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103,共13页
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部。对其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结晶年龄为17.7±0.3Ma,代表中新世的地壳深熔作用。淡色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Si O2(74.46%~75.57%)、Al2O3(14.07%~14.64%)和K2O(4.19%~4.8... 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部。对其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结晶年龄为17.7±0.3Ma,代表中新世的地壳深熔作用。淡色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Si O2(74.46%~75.57%)、Al2O3(14.07%~14.64%)和K2O(4.19%~4.85%)含量,高的K2O/Na2O值(1.09~1.31)和A/CNK值(1.15~1.25),富集Rb、Th和U,亏损Ba、Nb、Sr、Zr等元素,显示高的Rb/Sr值(17.75~29.50)和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18~0.26),属于壳源成因的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Isr值(0.78982~0.79276)和低的εNd(t)值(-19.5^-18.2),可与大喜马拉雅结晶杂岩(GHC)中的变泥质岩对比,暗示其来自变泥质岩的部分熔融。样品的Isr值较高,而Sr浓度较低,且随着Ba浓度的增加,Rb/Sr值逐渐降低,表明淡色花岗岩是无水条件下白云母部分熔融的产物,部分熔融可能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导致的构造减压有关。错那淡色花岗岩的形成反映了地壳伸展减薄背景下,构造减压导致的中下地壳中含水矿物脱水熔融,并沿STDS上升侵位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那淡色花岗岩 la-mc-icp-ms 锆石U-PB定年 SR-ND同位素 形成机制 藏南
下载PDF
阿拉善地块南缘龙首山东段“龙首山岩群”的再厘定——来自碎屑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被引量:27
10
作者 宫江华 张建新 于胜尧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共22页
龙首山东段滑石口井地区存在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岩系,原被认为属于古元古代“龙首山岩群”。本文取自这套变沉积岩系的2件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范围介于0.52~3.56Ga之间,与相邻的寒武系大黄山群碎屑锆石年龄谱相似,其时代可能为中、... 龙首山东段滑石口井地区存在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岩系,原被认为属于古元古代“龙首山岩群”。本文取自这套变沉积岩系的2件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范围介于0.52~3.56Ga之间,与相邻的寒武系大黄山群碎屑锆石年龄谱相似,其时代可能为中、晚寒武世。取自原“龙首山岩群”和寒武系大黄山群的3件变沉积岩样品中,共获得129个谐和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0.7~1.2Ga(约占47%,峰值~0.8、~0.94、~1.0C-a)和2.5~2.8Ga(约占31%,峰值~2.5、~2.7Ga),相对较小的年龄群集中在0.5~0.6Ga(约占7%,峰值~0.56Ga)和1.4~1.8渤(约占10%,峰值~1.5Ga),其余年龄零星分布于1.8~2.4Ga,少量锆石年龄〉3.0Ga。碎屑物源分析认为,大黄山群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祁连地块,其中新元古代末一早古生代初期的碎屑物质来自北祁连造山带相关的火成岩,新元古代碎屑物质来自祁连地块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岩浆岩,而中元古代一太古宙碎屑物质可能来自祁连地块再循环的变质基底岩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龙首山东段的浅变质沉积岩系和寒武系大黄山群可能沉积于祁连地块北侧的大陆边缘,在构造背景上属于祁连造山带,而不属于阿拉善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UPb定年 碎屑锆石 龙首山岩群 大黄山群 阿拉善地块
下载PDF
甘肃河西堡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1
作者 魏俏巧 郝立波 +3 位作者 陆继龙 赵玉岩 赵新运 石厚礼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9-735,共7页
河西堡花岗岩分布于阿拉善地块西南缘,龙首山隆起带与走廊过渡带交界处。为精确限定河西堡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本文对河西堡花岗岩中的锆石行了阴极发光(CL)成像观察,并利用LA-MC-ICP-MS对锆石进行微区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河西堡孟... 河西堡花岗岩分布于阿拉善地块西南缘,龙首山隆起带与走廊过渡带交界处。为精确限定河西堡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本文对河西堡花岗岩中的锆石行了阴极发光(CL)成像观察,并利用LA-MC-ICP-MS对锆石进行微区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河西堡孟家大湾花岗岩体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44±2 Ma,属晚奥陶世。结合河西堡花岗岩构造环境的研究结果,说明该岩体形成于北祁连洋壳的北向俯冲作用导致的北祁连岛弧与阿拉善地块碰撞环境,暗示着北祁连洋在晚奥陶世已经开始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la-mc-icp-ms 锆石U—Pb年代学 北祁连洋
下载PDF
赣南园岭寨大型钼矿岩石地球化学、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2
作者 黄凡 王登红 +3 位作者 曾载淋 张永忠 曾跃 温珍连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3-376,共14页
江西省安远县园岭寨钼矿是南岭地区新发现的大型独立斑岩型钼矿床,矿体主要产出在园岭寨花岗斑岩与寻乌组变质岩的内外接触带中。通过对园岭寨钼矿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岩成矿时代研究,结果表明,园岭寨花岗斑岩化学成分具有富K2O(... 江西省安远县园岭寨钼矿是南岭地区新发现的大型独立斑岩型钼矿床,矿体主要产出在园岭寨花岗斑岩与寻乌组变质岩的内外接触带中。通过对园岭寨钼矿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岩成矿时代研究,结果表明,园岭寨花岗斑岩化学成分具有富K2O(6.52%~8.33%)、P2O5(0.17%~0.21%)、过铝质(A/CNK=1.33~1.59),高Mg#(53~68)、贫CaO(0.37%~2.99%)、Na2O(0.27%~1.01%)和K2O/Na2O>1的特征;微量元素以富含Rb,亏损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富含U、Pb、Nd、Zr、Hf等,亏损Nb、Ta、La、Ce、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主要特征,Eu负异常不明显(δEu=0.80~0.90),(La/Yb)N=9.27~13.18,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结合成因类型判别图解和矿物学特征,园岭寨斑岩为典型的S型花岗岩,以壳源物质的重熔为主,并受一定程度的幔源物质影响。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年龄,获得了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65.49±0.59Ma(MSWD=1.4,n=19);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法,获得园岭寨钼矿床辉钼矿的结晶年龄为160±1~162.7±1.1Ma,属赣南燕山期第二次钼成矿作用(150~162Ma)。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和已知的矿床(点),指出本区进一步找矿工作应集中在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Mo、Pb、Zn等矿床的查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钼矿 la-mc-icp-ms锆石U-Pb测年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园岭寨 赣南
下载PDF
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红英 李怀坤 +3 位作者 崔玉荣 耿建珍 张健 李惠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39-1446,共8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的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和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两种方法,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利用LA-MCICP-MS验证了山西代县洪塘金红石矿区金红石的... 本文系统阐述了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的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和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两种方法,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利用LA-MCICP-MS验证了山西代县洪塘金红石矿区金红石的U-Pb同位素年龄的均一性;利用ID-TIMS对洪塘矿区金红石进行了U-Pb同位素精确定年,获得~207Pb/~206Pb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1806±2 Ma(MSWD=2.3,n=6),不一致线的上交点年龄:1808±7Ma(MSWD=0.20,n=6);并对金红石ID-TIMS U-Pb同位素测年和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高精度的ID-TIMS U-Pb同位素测年和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方法均有望获得准确可靠的金红石形成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U-PB同位素定年 ID-TIms la-mc-icp-ms 山西代县洪塘
下载PDF
内蒙古孟恩陶勒盖银多金属矿床及其附近侵入岩的年代学 被引量:18
14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4 位作者 刘翼飞 侯万荣 白大明 刘妍 梁清玲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55-1769,共15页
孟恩陶勒盖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处大型银多金属矿床,铅锌银矿体呈脉状产出,受东西向断裂控制。对孟恩陶勒盖矿区及其外围主要侵入岩体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LA-MC-ICP-MS锆石测年结果表明:孟恩陶勒盖岩基中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的... 孟恩陶勒盖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处大型银多金属矿床,铅锌银矿体呈脉状产出,受东西向断裂控制。对孟恩陶勒盖矿区及其外围主要侵入岩体开展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LA-MC-ICP-MS锆石测年结果表明:孟恩陶勒盖岩基中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的锆石年龄为(240.5±1.2)Ma,MSWD=0.48;白云母斜长花岗岩的锆石年龄为(234.3±3.2)Ma,MSWD=0.21;矿区外围杜尔基岩基中的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的锆石年龄为(154.5±0.5)Ma,MSWD=0.41;矿区外围的安山玢岩的锆石年龄为(127.5±0.7)Ma,MSWD=1.3;分别代表了中三叠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的3期岩浆活动。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孟恩陶勒盖岩基的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和白云母斜长花岗岩与杜尔基岩体的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均为富SiO2、富碱、准铝的钙碱性岩石,具有轻稀土分异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为特征,其中Ba、Nb、La、Sr、P、Ti相对亏损,而Rb、Th、K、Ta、Ce、Nd、Hf、Sm、Y和Yb相对富集。岩体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孟恩陶勒盖岩基和杜尔基岩基分别形成于印支期的碰撞造山和燕山期的伸展构造环境。根据获得的侵入岩的测年数据与前人获得的孟恩陶勒盖银铅锌矿与成矿有关的蚀变白云母的Ar-Ar年龄(179.0士1.5)Ma对比显示,这些侵入岩的侵位年龄与成矿年龄之间差别较大,说明这些岩体不太可能是孟恩陶勒盖银铅锌矿床的成矿母岩。成矿岩体可能在深部尚未出露,或者已被杜尔基岩体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测年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银多金属矿床 孟恩陶勒盖 内蒙古
下载PDF
Ages of the Laocheng Granitoids and Crustal Growth in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Domain,Central China:Zircon U-Pb and Lu-Hf Isotopic Constraints 被引量:16
15
作者 YANG Pengtao LIU Shuwen +6 位作者 LI Qiugen ZHANG Fan WANG Zongqi WANG Dongsheng WANG Ruiting YAN Quanren YAN Zh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54-869,共16页
The Laocheng granitoid pluto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domain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and consists chiefly of quartz diorite,granodiorite and monzogranite.A LA-ICP-MS zir... The Laocheng granitoid pluto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domain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and consists chiefly of quartz diorite,granodiorite and monzogranite.A LA-ICP-MS zircon U-Pb isotopic dating,in conjunction with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reveals that the quartz diorite and granodiorite were emplaced from 220 Ma to 216 Ma,while the monzogranite was emplaced at~210 Ma.In-situ zircon Hf isotopic analyses show that theε_(Hf)(t) values of the quartz diorite and granodiorite range from-8.1 to +1.3,and single-stage Hf model ages from 809 Ma to 1171 Ma,while theε_(Hf)(t)values of the monzogranite are-14.5 to +16.7 and single-stage Hf model ages from 189 Ma to 1424 Ma.These Hf isotopic features reveal that the quartz diorite, granodiorite and monzogranite were formed from the mixing of the magmas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depleted mantle and the lower continent crustal materials,and there were two stages of continental crust growth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800 Ma)and Indosinian(~210 Ma)eras, respectively,in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domain of the Qinling orogrnic belt,Central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ocheng granitoid pluton la-mc-icp-ms zircon U-Pb dating zircon Hf isotopes petrogenesis south Qinling tectonic domain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双井子杂岩锆石LA-MC-ICP-MS测年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江思宏 梁清玲 +1 位作者 聂凤军 刘翼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8-1123,共16页
双井于杂岩产出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西拉木伦河的南北两侧,由片岩、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前人对其形成时代认识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属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属于早中生代构造强烈变形产物。本文通过对双井子杂岩开展较... 双井于杂岩产出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西拉木伦河的南北两侧,由片岩、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前人对其形成时代认识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属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属于早中生代构造强烈变形产物。本文通过对双井子杂岩开展较为系统的LA-MC-ICP-MS锆石年代学研究,来限定这套杂岩的形成年代。锆石测年结果表明,绿泥石片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变化于146.3~1 970 Ma,年龄比较分散,没有获得一个比较可靠的加权平均年龄。黑云斜长片麻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变化于146.3~1736 Ma,获得2组比较可靠的年龄:一组由10个点组成,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90.5±2.1)Ma,MSWD=0.36,为早二叠世;另一组由5个点组成,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47.5±3.4)Ma,MSWD=0.12,为早三叠世,可能分别代表原岩中两期岩浆的侵位时间。侵位于杂岩中的花岗伟晶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变化于206.9~2122 Ma,年龄比较分散,也没有获得一个比较可靠的加权平均年龄。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78.4±1.4)Ma,MSWD=1.9,可以代表原岩岩体的侵位年龄,为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双井子杂岩岩石(包括绿泥石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成分复杂,其主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SiO_2含量变化于61.97%~77.18%,但是所有的岩石样品均具有轻稀土分异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的特征,都是U、Nb、Sr、P、Ti相对亏损,而Th、K、Ce、Nd、Hf、Sm、Y和Yb相对富集。与杂岩中的岩石相比,花岗伟晶岩显示明显不同的Ba亏损和Ta富集,而其他元素的富集和亏损趋势则与其几乎一致。因此,总的来说,双井子杂岩是由不同成分和时代的岩石(包括地层和岩浆岩)混合组成。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上述锆石年龄数据,推测双井子杂岩的形成年龄在230~206 Ma。因此,笔者认为本区可能并不存在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mc-icp-ms测年 杂岩 双井子 西拉木伦河 内蒙古
下载PDF
阿尔泰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区二云母正长花岗岩成岩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香仁 刘锋 杨富全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1,共7页
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床矿区二云母正长花岗岩产于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北侧冲乎尔火山沉积盆地中,铜锌矿的形成与该花岗质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有密切关系.LA-MC-ICP-MS U-Pb法测定其成岩时代为(278.6±3.5)Ma(MSDW=2.8),是海西晚期岩... 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床矿区二云母正长花岗岩产于阿尔泰南缘额尔齐斯构造带北侧冲乎尔火山沉积盆地中,铜锌矿的形成与该花岗质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有密切关系.LA-MC-ICP-MS U-Pb法测定其成岩时代为(278.6±3.5)Ma(MSDW=2.8),是海西晚期岩浆活动产物.结合矿区石英脉中黑云母Ar-Ar坪年龄(245 Ma)和阿尔泰南缘二叠纪晚期—三叠纪时期区域变形、变质作用特征限定铜锌矿成矿时代为早—中二叠世.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造山环境,与大规模区域性剪切作用有关,可能在地壳伸展拉张作用晚期,由于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导致康布铁堡组中变质沉积岩发生部分熔融,后经结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 克因布拉克 花岗岩 la-mc-icp-ms U—Pb定年 后碰撞
下载PDF
河北省撒岱沟门斑岩型钼矿床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魏然 王建国 +1 位作者 王义天 王圣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36-1748,共13页
河北省丰宁县撒岱沟门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华北地台板块的燕辽成矿带,其含矿岩体撒岱沟门二长花岗岩体缺乏精确定年以厘定其形成时代.本文采用LA—MC—ICP—MS方法对其年龄进行了精确测定,并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的成... 河北省丰宁县撒岱沟门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华北地台板块的燕辽成矿带,其含矿岩体撒岱沟门二长花岗岩体缺乏精确定年以厘定其形成时代.本文采用LA—MC—ICP—MS方法对其年龄进行了精确测定,并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的成矿构造背景。结果表明,撒岱沟门二长花岗岩体成岩年龄为257.4~247.7Ma。由于侵位冷却作用.岩体下部的年龄为(247.7±1.2)Ma.较岩体上部的年龄(257.4±1.1)Ma和(256.9±O.9)Ma晚。同时,继承锆石(年龄为(1826±14)Ma)的存在.指示在成岩过程中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该地区的成矿构造背景表明,250Ma左右的华北板块北缘处于由强烈挤压背景向后造山转换的阶段.这种构造体制的转化有利于岩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lamcicpms 锆石 U—Pb测年 撒岱沟门钼矿床 河北省丰宁县
下载PDF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舒磊 张晨西 +5 位作者 李增胜 单伟 熊玉新 周长祥 李敏 王秀凤 《山东国土资源》 2022年第1期31-36,共6页
将激光剥蚀微量采样技术(LA)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相结合,非常适合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内在组成及分布特征,近年来在地球科学领域广泛应用。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将Coherent GeoLasPro 193nm激光剥蚀系统与Thermo... 将激光剥蚀微量采样技术(LA)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相结合,非常适合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内在组成及分布特征,近年来在地球科学领域广泛应用。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将Coherent GeoLasPro 193nm激光剥蚀系统与Thermo Scientific Neptune Plus型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联用,建立了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方法。对锆石标样91500、GJ-1和Plesovice进行了原位U-Pb年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试结果与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验证了仪器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测试方法流程体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锆石 微区原位 U-PB定年 同位素
下载PDF
新疆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铁矿成因机制探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超 刘锋 杨富全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7-165,共9页
目前针对阿尔泰南缘一带的小型富铁矿床研究明显不足。本文研究了库额尔齐斯富铁矿的成矿时代及成矿机制,为区域铁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基础资料。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该矿床地质特征具有火山沉积成因,但主要与花岗斑岩侵入的热液活动有... 目前针对阿尔泰南缘一带的小型富铁矿床研究明显不足。本文研究了库额尔齐斯富铁矿的成矿时代及成矿机制,为区域铁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基础资料。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该矿床地质特征具有火山沉积成因,但主要与花岗斑岩侵入的热液活动有关,二长花岗岩对铁矿有破坏作用。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矿区两个花岗岩体的年龄,利用同位素质谱计测定了矿床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花岗斑岩锆石18个测点在谐和线上成群分布,206Pb/238U年龄值集中在273~282.6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78.7±0.94)Ma(MSDW=1.6);二长花岗岩12个测点集中成群分布,206Pb/238U年龄值集中在271.8~276.8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74.1±1.1)Ma(MSDW=0.47)。黄铁矿的δ34S值变化于-7.2‰~0.7‰,多为负值,但大多数集中在0值附近,表明深源岩浆在向上运移过程中可能与围岩或早期沉积铁矿发生了明显的硫同位素交换,暗示铁的富集成矿主要发生在花岗斑岩侵入的热液期。综合区域研究认为,矿区花岗岩均属于阿尔泰南缘广泛发育的早二叠世时期岩浆事件,形成于板内伸展拉张环境。该期岩浆活动也伴随了铁等广泛的金属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U—Pb定年 硫同位素组成 岩浆热液成因 库额尔齐斯铁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