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黧豆CASase基因的克隆及RNAi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明科 刘凤娟 +3 位作者 陶英杰 胡鑫 李荣硕 徐全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6-1149,共4页
β-腈基丙氨酸合成酶(CASase)是调控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内源毒素β-ODAP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以山黧豆幼根R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了505bp的山黧豆CASase基因序列;通过Gateway BP反应将扩增片段连接到入门载体构建pENTR-CASase... β-腈基丙氨酸合成酶(CASase)是调控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内源毒素β-ODAP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以山黧豆幼根R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了505bp的山黧豆CASase基因序列;通过Gateway BP反应将扩增片段连接到入门载体构建pENTR-CASase。经测序验证后,将目的片段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构建pSGRNAiCASase,并将其转化到农杆菌GV3101中;为进一步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黧豆 β-腈基丙氨酸合成酶基因 GATEWAY RNAI载体构建
下载PDF
油莎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被引量:74
2
作者 瞿萍梅 程治英 +2 位作者 龙春林 苏明华 杨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63,共3页
油莎豆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全生育期110~130 d,块茎产量高且富含油脂,已成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植物.油莎豆是多用途的经济作物,除可加工成生物柴油外,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对油莎豆在生物柴油、天然药物、食用油和食品工业等方面的综... 油莎豆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全生育期110~130 d,块茎产量高且富含油脂,已成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植物.油莎豆是多用途的经济作物,除可加工成生物柴油外,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对油莎豆在生物柴油、天然药物、食用油和食品工业等方面的综合开发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油莎豆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草本植物 块茎 生物柴油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生物柴油植物“油莎豆”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33
3
作者 瞿萍梅 程治英 +2 位作者 龙春林 苏明华 杨德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var.sativus beock)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块茎含油量较高(质量分数为10%~36%),可加工成生物柴油。油莎豆生长周期短,抗逆性强,耐贫瘠,病害少,栽培管理容易,可大力推广种植。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进一步改良其...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var.sativus beock)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块茎含油量较高(质量分数为10%~36%),可加工成生物柴油。油莎豆生长周期短,抗逆性强,耐贫瘠,病害少,栽培管理容易,可大力推广种植。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进一步改良其生物学性状(尤其是含油量),以开发其作为优质生物质能的潜力。作为块茎含油的草本植物,油莎豆具有其它油料作物或木本油料植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生物柴油的发展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生物柴油 草本植物 块茎
下载PDF
油莎豆饮料的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国平 杨鹭生 卢月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106,共4页
以油莎豆块茎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一种油莎豆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去皮后的油莎豆加7倍水打成浆液,通过0.8%淀粉酶70℃酶解10 min,加入0.05%的单甘脂、0.4%的复合稳定剂(0.2%黄原胶+0.2%CMC-Na)... 以油莎豆块茎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一种油莎豆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去皮后的油莎豆加7倍水打成浆液,通过0.8%淀粉酶70℃酶解10 min,加入0.05%的单甘脂、0.4%的复合稳定剂(0.2%黄原胶+0.2%CMC-Na)、8%的白砂糖进行调配,可制作成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油莎豆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饮料 工艺 单甘脂 稳定剂
下载PDF
油莎豆叶片发育过程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与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杨若琳 杨敏 +2 位作者 张芬 田丽萍 薛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2-1907,共6页
【目的】研究油莎豆叶片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的活性变化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油莎豆进行种植,利用植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酶联免疫分析(ELISA)... 【目的】研究油莎豆叶片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的活性变化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油莎豆进行种植,利用植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和植物(Plant)游离脂肪酸(FFA)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其五个生育阶段(苗期、分蘖前期、分蘖期、分蘖后期、成熟期)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以及油莎豆叶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未见一致规律性,不同品种油莎豆叶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也未见一致的规律性;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与游离脂肪酸含量却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品种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无确定范围,无一致的规律性,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大小对游离脂肪酸合成的含量高低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乙酰辅酶A羧化酶 酶活性 脂肪酸含量 相关性
下载PDF
应用农业生物技术选育油菜 雄性不育系新种源Ad-5
6
作者 李旭锋 熊煜青 罗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88-91,共4页
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创建了新的油菜雄性不育异附加材料Ad—5。首先通过甘蓝型油菜与蓝花子的远缘杂交获得了F_1代杂种植株,经加倍,得到了油菜和蓝花子的双二倍体杂种。用杂交亲本甘蓝型油菜连续回交杂种双二倍体,得到了一系列油菜染色体... 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创建了新的油菜雄性不育异附加材料Ad—5。首先通过甘蓝型油菜与蓝花子的远缘杂交获得了F_1代杂种植株,经加倍,得到了油菜和蓝花子的双二倍体杂种。用杂交亲本甘蓝型油菜连续回交杂种双二倍体,得到了一系列油菜染色体异附加材料并从中选择出了雄性不育材料Ad—5。Ad—5形态与油菜相似,生长发育正常,花期表现雄性完全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蓝花子 农业生物技术 染色体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