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吕振羽与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林甘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0,共10页
吕振羽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 ,得出了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史前时代是原始社会的结论 ,深入探讨了殷周时代的社会性质 ,认识、考察了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有力批判了“中国社会之特有的停滞性”的错误观点 。
关键词
吕振羽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全文增补中
民族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建构(1930-1949)——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为例
2
作者
董梦婷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0-16,共7页
民族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表现为一种民族情感、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其在民族国家凝聚力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在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思想...
民族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表现为一种民族情感、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其在民族国家凝聚力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在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立足中国民族历史实际,从分析“各民族存在的客观历史及发展历程,证明各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平等地位;正视民族斗争的历史现象及其中蕴含的阶级矛盾实质,激发各民族坚决抵御外侮的民族斗争精神;揭示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同化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势,巩固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凝聚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建构民族主义的有益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史学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和现实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范文澜
吕振羽
翦伯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悉心指教,终身受益——忆吕振羽先生对我的教导
3
作者
熊铁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1-185,288,共5页
本文列举吕振羽先生写给作者的几封亲笔信,细致地展现了老一辈史学家对后辈的悉心指教。吕老在中国封建社会分期,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形成以及对农民战争诸问题上的真知灼见,让作者终身受益。
关键词
吕振羽
多民族国家形成
封建社会分期
农民战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周封建说”首创之问题探析——关涉吕振羽、范文澜和吴玉章之学术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勇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83-90,共8页
在"西周封建说"首创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的一些模糊认识有待澄清。吕振羽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角度提出"西周封建说"之时,人们对于"封建"的流行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之上。可是,由于范文澜的地位和威...
在"西周封建说"首创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的一些模糊认识有待澄清。吕振羽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角度提出"西周封建说"之时,人们对于"封建"的流行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之上。可是,由于范文澜的地位和威望高于吕振羽,后来其关于"西周封建说"的论述也更为系统,因此学界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角度讨论"西周封建说"皆以范文澜为代表。范文澜在"西周封建说"问题上推崇吴玉章,造成是吴玉章首创"西周封建说"的印象。即使说是吴玉章提出"西周封建说",那也应是在吕振羽之后。同时,说吴玉章受到吕振羽的影响,则还需作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封建说”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
吕振羽
范文澜
吴玉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振羽与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林甘泉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0,共10页
文摘
吕振羽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 ,得出了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史前时代是原始社会的结论 ,深入探讨了殷周时代的社会性质 ,认识、考察了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有力批判了“中国社会之特有的停滞性”的错误观点 。
关键词
吕振羽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Keywords
l
ü
zhenyu
the theory of economic forms of society
Chinese Marxist historiography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民族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建构(1930-1949)——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为例
2
作者
董梦婷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0-16,共7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7EDS001)
文摘
民族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表现为一种民族情感、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其在民族国家凝聚力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在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立足中国民族历史实际,从分析“各民族存在的客观历史及发展历程,证明各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的平等地位;正视民族斗争的历史现象及其中蕴含的阶级矛盾实质,激发各民族坚决抵御外侮的民族斗争精神;揭示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同化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势,巩固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凝聚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建构民族主义的有益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史学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和现实影响。
关键词
民族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范文澜
吕振羽
翦伯赞
Keywords
Nationa
l
ism
Chinese Marxist historiography
1930s to 1940s
Fan Wen
l
an
l
ü
zhenyu
Jian Bozan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悉心指教,终身受益——忆吕振羽先生对我的教导
3
作者
熊铁基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1-185,288,共5页
文摘
本文列举吕振羽先生写给作者的几封亲笔信,细致地展现了老一辈史学家对后辈的悉心指教。吕老在中国封建社会分期,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形成以及对农民战争诸问题上的真知灼见,让作者终身受益。
关键词
吕振羽
多民族国家形成
封建社会分期
农民战争
Keywords
l
ü
zhenyu
the formation of a mu
l
tinationa
l
country
stages of feuda
l
society
peasant war
分类号
K825.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周封建说”首创之问题探析——关涉吕振羽、范文澜和吴玉章之学术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勇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83-9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文献的调查、整理和研究(1900—1949)”(项目号:18ZDA1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西周封建说"首创问题上,学术界存在着的一些模糊认识有待澄清。吕振羽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角度提出"西周封建说"之时,人们对于"封建"的流行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之上。可是,由于范文澜的地位和威望高于吕振羽,后来其关于"西周封建说"的论述也更为系统,因此学界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角度讨论"西周封建说"皆以范文澜为代表。范文澜在"西周封建说"问题上推崇吴玉章,造成是吴玉章首创"西周封建说"的印象。即使说是吴玉章提出"西周封建说",那也应是在吕振羽之后。同时,说吴玉章受到吕振羽的影响,则还需作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
“西周封建说”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
吕振羽
范文澜
吴玉章
Keywords
Doctrine of the Feuda
l
Western Zhou Dynasty
socia
l
morpho
l
ogy of Marxism
Mr.
l
ü
zhenyu
Mr.FAN Wen
l
an
Mr.WU Yuzhang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吕振羽与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研究
林甘泉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5
全文增补中
2
民族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建构(1930-1949)——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为例
董梦婷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悉心指教,终身受益——忆吕振羽先生对我的教导
熊铁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周封建说”首创之问题探析——关涉吕振羽、范文澜和吴玉章之学术影响
李勇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