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作伟 陈赞 +1 位作者 王凯 菅凤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象为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采用PETD治疗LDH患者(L5~S1),共102例。对于高髂嵴患者采用"横突定位法",通...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象为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采用PETD治疗LDH患者(L5~S1),共102例。对于高髂嵴患者采用"横突定位法",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PETD手术治疗,手术时间(87.6±21.0)min,术中透视(29.1±11.7)次,术后卧床时间(4.6±1.1)h,住院时间(3.6±0.5)d。术后1 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和术后3个月ODI评分均较术前减少(均P<0.01)。疗效评价:优89例(87.3%),良8例(7.8%),中4例(3.9%),差1例(1.0%)。结论PETD为治疗L5~S1 LDH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高髂嵴、横突肥大的患者,横突定位法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椎间孔成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高髂嵴 椎间孔镜
原文传递
经椎板间入路和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陶晖 张银顺 +6 位作者 董福龙 钱军 李伟 章仁杰 刘畅 杨庆国 申才良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5期587-589,59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椎板间入路(PEID)和经椎间孔入路(PETD)行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行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114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PEID手术56例,PETD手术58例),对...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椎板间入路(PEID)和经椎间孔入路(PETD)行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行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114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PEID手术56例,PETD手术58例),对比两种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EID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PE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PEID组优良率为85.7%,PETD组优良率为8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出现3例硬脊膜撕裂(无脑脊液漏),2例神经根损伤(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6例短暂性下肢症状加重,2例术后复发;PETD组未出现硬脊膜撕裂,2例神经根损伤(1例经保守治疗后恢复,1例永久性损伤),3例出现短暂的下肢症状加重,3例术后复发。结论PEID与PETD均可以用于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二者相互补充,其中PEID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但硬脊膜和神经根损伤风险较PETD高。临床应用中应根据解剖特点,并结合操作者的熟练程度选择手术合适的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l5-S1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
下载PDF
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治疗L_(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林忠华 李小梅 +1 位作者 郭进华 郭苗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发散式冲击波疗法(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记录治疗前、治... 目的观察发散式冲击波疗法(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4周两组的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腰痛评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传统针刺方法。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式冲击波 l4~5 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高先政 杨滨 +3 位作者 邹德威 谭荣 刘涛 张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在L5S1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融合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16月,对32例L5S1单节段腰椎间盘突症患者进行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其...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在L5S1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融合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16月,对32例L5S1单节段腰椎间盘突症患者进行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其中采用经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15例(A组),采用后正中入路17例(B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104.80±12.60)min、术中出血(134.00±33.55)ml、术后引流量(92.73±13.23)ml,术后VAS评分(1.93±0.59)分、术后卧床时间(2.60±0.38)d,切口愈合不良2例,无其他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B组手术时间(129.18±33.88)min、术中出血(188.53±57.98)ml、术后引流量(125.00±53.29)ml、术后VAS评分(3.17±0.88)分、术后卧床时间(4.03±0.69)d,硬膜损伤致脑脊液漏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无其他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及卧床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L5S1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助于术中减少手术创伤、保护椎旁肌及准确置入内固定物,是一种微创、便捷、安全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腰椎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l5S1
原文传递
CT引导经皮椎间孔镜治疗L_(3~4)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维财 关家文 +4 位作者 孙海涛 马宗雷 韩大鹏 张洪涛 魏帅帅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6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椎间孔镜治疗L3-4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行CT引导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61例L3-4椎间盘突出患者,1例因既往行同节段开放手术椎间隙狭窄而采用侧前方穿刺入路,其余患者全部采用后外侧入路(神经根前/...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椎间孔镜治疗L3-4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行CT引导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61例L3-4椎间盘突出患者,1例因既往行同节段开放手术椎间隙狭窄而采用侧前方穿刺入路,其余患者全部采用后外侧入路(神经根前/后)。其中L3-446例,L2-3、L3-41例,L3-4、L4-514例。通过64排CT后处理系统在患者术前腰椎CT上测量L3-4、L4-5椎间孔位置神经根的走行角度,并比较L3、L4出口根走行角度的差异。结果 6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31(16.2±6.4)个月。术后未出现复发、脑脊液漏及神经根损伤,肢体遗留麻木6例(9.8%)。61例患者L3出口根走行角度平均为11.3°±3.2°,L4出口根走行角度平均为26.8°±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2,P〈0.01)。JOA评分:术前(13.9±4.0)分,术后1周(25.8±2.7)分,末次随访时(26.9±3.2)分,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44例,良12例,一般5例,优良率91.8%。结论熟悉L3-4椎间孔的解剖,掌握该位置神经出口根的走行及其与L4-5的差异,辅以CT引导,可真正实现靶点穿刺、安全高效地摘除L3-4突出髓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经皮椎间孔镜 l3-4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维贤 陈惠恩 林庆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8期527-528,共2页
目的探讨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表现。方法回顾16例CT检查证实的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表现。结果16例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位于L3、4、L4、5及L5S1,其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与单间隙椎间盘突出相同,特点是由上而下突... 目的探讨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表现。方法回顾16例CT检查证实的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表现。结果16例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位于L3、4、L4、5及L5S1,其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与单间隙椎间盘突出相同,特点是由上而下突出程度加重,下位间盘疝的钙化较为常见,而前突型仅见于L3、4椎间盘。结论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无特异性,但其临床表现多样。对年龄较大、临床表现复杂者应进行多间隙CT扫描,以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症 计算机断层摄影 诊断 治疗 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CT检查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CT表现 l5S1
下载PDF
内镜下经椎板间隙与经椎间孔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杰 吴小涛 +1 位作者 蒋赞利 朱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829-834,共6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与经椎间孔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过程和疗效差异。方法:2年时间内纳入我院99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自愿选择分为经椎板间隙组(IL-PELD组)和经椎间孔组(TF-PELD组),其中IL-PELD组46例,TF-PELD组53...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与经椎间孔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过程和疗效差异。方法:2年时间内纳入我院99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自愿选择分为经椎板间隙组(IL-PELD组)和经椎间孔组(TF-PELD组),其中IL-PELD组46例,TF-PELD组53例。两组分别行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长和术中透视次数,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腰、腿痛VAS及JOA评分,计算优良率,行相关检验评价差异。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IL-PELD组的手术时长和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低于TF-PELD组,术后两组患者的腰、腿痛VAS及JOA评分都较术前明显改善,IL-PELD组对腰痛的改善优于TF-PELD组。结论:内镜下经椎板间隙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腰、腿痛症状,优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板间隙 经椎间孔 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下载PDF
藤黄健骨胶囊在L,S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的应用及对血清β-内啡肽、IL-1β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王振 萧锦瑜 +2 位作者 何永滔 郭炼锦 张勋梦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9期927-932,共6页
目的:探析藤黄健骨胶囊在L,S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的应用,及对血清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L,S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析藤黄健骨胶囊在L,S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中的应用,及对血清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L,S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UBE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藤黄健骨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生化指标水平[β-内啡肽、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中医证候评分[主证总积分、次证总积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 d、4周后,VAS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β-内啡肽、SOD检测值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IL-1β检测值及主证总积分、次证总积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JOA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ODI值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藤黄健骨胶囊在L,S椎间盘突出症UBE术后治疗中,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能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对缓解腰椎功能障碍、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提升临床疗效等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S椎间盘突出症 单边双通道内镜 藤黄健骨胶囊 Β-内啡肽 白细胞介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内镜治疗腰5骶1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入路短中期疗效分析
9
作者 王经纬 李洋 张会久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对比脊柱微创手术中两种不同入路[椎间孔入路(PETD)/椎板间入路(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02例L5/S1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分组,随机分... 目的对比脊柱微创手术中两种不同入路[椎间孔入路(PETD)/椎板间入路(PEI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02例L5/S1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分组,随机分成PETD组50例,PEID组5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C型臂使用次数、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以及短中期疗效。临床结果在术前、术后7天、术后6个月时进行测量。使用Oswestry残疾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测量特性评估下肢疼痛。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和MacNab腰椎功能优良率评价术后效果,以及两组术后腰痛、足背麻木缓解时间。结果PETD和PEID两组通过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明显好转,腰腿痛以及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改善,MacNab腰椎功能优良率分别为100%(52/52)、100%(50/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情况,PETD组与PEID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JOA评分与ODI均比术前明显好转(均P<0.05);PEID组的短中期疗效与PETD组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PEID组的手术时间、C臂投照次数明显低于PETD组(均P<0.05)。PEID组术后腰痛以及足背麻木时间较PETD组较短(P<0.05)。结论两种入路是各有千秋,当患者存在L5/S1高髂嵴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PEID手术入路,因其无论从患者角度还是医师角度都有较明显的优点。但是无论是PEID还是PETD两种入路都是可以进行L5/S1间盘突出病变髓核摘除的。建议当无明显高髂嵴和肥大L5/S1横突时,对于初学者应首先选择PETD治疗,因其为局部浸润麻醉,可以和患者进行沟通,避免一定程度的神经损伤风险;在熟练操作后两种入路通过合适的术前规划都可以达到完美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高髂嵴 l5/S1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手术入路 不同入路分析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旁路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伟锋 乔忆莲 许国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L45椎间盘突出经旁路联合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的技术与疗效。方法通过L45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分析,确定经椎间孔,通过硬膜外达突出物的穿刺入路。在临床应用中结合硬膜外CT空气造影解决该入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对6... 目的探讨L45椎间盘突出经旁路联合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的技术与疗效。方法通过L45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分析,确定经椎间孔,通过硬膜外达突出物的穿刺入路。在临床应用中结合硬膜外CT空气造影解决该入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对66例经CT检查证实、临床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引导下经旁路直接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3个月至3年的随访,62例疗效优良,优良率93%,23例3个月后CT复查22例突出物变小或消失,溶解率95%。结论CT引导下注射胶原酶治疗L45椎间盘脱出是一种简单、安全、准确、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 椎间盘化学松解术 椎间盘突出症 CT引导下 l4-5 联合注射 胶原酶 临床研究 旁路 治疗 安全性问题
下载PDF
椎板间隙成形技术在经椎板间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亚伟 王冰 +4 位作者 吕国华 李磊 戴瑜亮 李鹏志 涂志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 :评价椎板间隙成形技术在完全内窥镜(full-endoscopic,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应用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男60例,女30例;年... 目的 :评价椎板间隙成形技术在完全内窥镜(full-endoscopic,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应用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22~68岁,平均41.4±13.3岁。其中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A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B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影像学参数、围手术期指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参照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平均34.8±4.0个月(25~42个月)。A组患者FE术中均需进行椎板间隙成形技术预处理骨性椎板窗,而B组患者未行椎板间隙成形技术。两组患者术前椎间盘突出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以肩上型椎间盘突出为主(29/38,76.3%),而B组患者以腋下型椎间盘突出最常见(34/52,65.4%)。除A组在手术时间明显大于B组外(分别为73.1±9.7min和55.2±7.5min,P<0.05),两组在住院天数、重返工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4.2%和86.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需术中采用椎板间隙成形技术预处理骨性椎板窗而延长手术时间,但仍可以获得与L5/S1节段一致的良好临床疗效,而且并未增加术后神经损伤和腰椎不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内窥镜 经椎板间入路 椎板间隙成形术 l4/5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3
12
作者 田力升 陈长胜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内窥镜下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开展的122例PEID手术患者,均为L_(5)... 目的探究经皮内窥镜下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开展的122例PEID手术患者,均为L_(5)-S_(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男70例,女52例;年龄29~72岁,平均(42.9±11.3)岁;病程7~23个月,平均(11.2±3.1)个月;突出类型:中央型突出41例,旁中央型81例。术后获访1年,对患者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和术后1年的总体疗效进行评定;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原因和处理对策。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PEID手术,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2.18±0.52)vs.术前(7.26±1.83);t=44.841,P<0.001];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57例,良50例,中8例,差7例,优良率87.7%。术后发生14例并发症,发生率11.48%,包括神经根损伤1例,髓核残留3例,腹膜后血肿1例,椎间隙感染2例,术后感觉异常6例,脑脊液漏1例;上述并发症均经对症处理或翻修手术后康复。术后随访1年,5例(4.1%)患者再次复发,其中4例接受显微镜手术、1例接受腰椎融合术后康复。结论PEID手术治疗L_(5)-S_(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总体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腰腿痛症状,术后早期疗效稳定,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不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l_(5)-S_(1)节段 脊柱内镜 椎板间入路 并发症分析
下载PDF
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与骶髂关节紊乱之间的相关性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13
作者 师宁宁 沈国权 +1 位作者 何水勇 郭汝宝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与骶髂关节紊乱之间的相关性,为慢性顽固性腰腿痛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认识理念和治疗途径。方法:流行病学调查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子,可能的危险因素有患者的一般情况、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与体... 目的:研究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与骶髂关节紊乱之间的相关性,为慢性顽固性腰腿痛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认识理念和治疗途径。方法:流行病学调查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子,可能的危险因素有患者的一般情况、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与体征、骶髂关节紊乱的症状与体征,以及脊柱与骨盆在X-Ray上的表现,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危险度估计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3%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合并有骶髂关节紊乱,腰骶角异常是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险因素,单因素危险度估OR值是3.1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是14.23(P<0.01)。结论: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与骶骨倾斜紊乱是二联症,二者相互影响且有因果关系,共同存在于腰腿痛疾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骶髂关节紊乱 相关性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董建国 刘广辉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分析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opic interlaminar discetomy,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再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 目的分析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opic interlaminar discetomy,PEI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再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00例LDH患者,均采用PEID手术治疗,评估其术后疗效。统计患者再手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s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再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74.87±7.91)min,术后住院天数(4.48±2.15)d,住院总费用(2.53±0.35)万元,术后15例出现神经根痛,5例出现切口感染;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ODI指数和VAS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进行总体疗效评价:优51例,良69例,可55例,差25例;再手术组共25例,未再手术组175例,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病程、年龄和Pfirrmann分级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腰腿痛并重、年龄≥50岁、病程>1年和PfirrmannⅣ级为LDH患者再次手术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PEID手术治疗L 5-S 1 LDH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而腰腿痛并重、年龄≥50岁、病程>1年和PfirrmannⅣ级是影响患者术后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再手术
下载PDF
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少华 张宏其 +1 位作者 段春岳 高琪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48-953,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31例采用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通过术前、术后及...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31例采用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和腰部功能,按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29.68±9.64)个月。手术时间(79.16±22.43)min,透视次数2.71±0.78。患者术前VAS为7.09±0.94,术后3个月为1.45±1.23,末次随访为1.27±0.92,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ODI为56.03±6.64,术后3个月为16.45±6.83,末次随访为13.03±4.96,术后及末次随访OD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优2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3.5%。术后2例出现部分髓核残留,1例术后内镜翻修,1例保守治疗。1例术后即刻出现神经根刺激痛,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采用脊柱内镜椎板间入路治疗高髂嵴L5/S1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相对简单,透视次数少,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高髂嵴腰5/骶1 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髂嵴高度对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宁 黄良诚 +3 位作者 车路阳 郭清华 武成志 黄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髂嵴高度对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172例行PETD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腰... 目的探讨髂嵴高度对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172例行PETD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腰椎侧位X线片中髂嵴最高点与L4、L5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分为3组:髂嵴高度在L5椎弓根上缘水平线以下的为Ⅰ组,髂嵴高度在L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及L5椎弓根上缘水平线之间的为Ⅱ组,髂嵴高度在L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以上的为Ⅲ组。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并发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了手术,Ⅰ~Ⅲ组手术时间分别是(50.6±7.0)min、(61.9±9.6)min、(73.1±8.0)min,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Ⅰ~Ⅲ组术中透视时间分别是(4.7±2.2)s、(7.4±3.1)s、(10.3±2.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术后1 h、3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 1)。相同时间点各组间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Mac Nab评分标准,Ⅰ~Ⅲ组术后3个月疗效满意率分别为89.7%、89.6%、87.5%。结论 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当髂嵴高度在L5椎弓根上缘水平线以下时,手术一般能顺利完成;当髂嵴高度在L4椎弓根下缘及L5椎弓根上缘水平线之间时,手术经验丰富者可以完成;当髂嵴高度L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以上时,建议改用其他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 髂嵴高度 l5/S1椎间盘
下载PDF
椎间盘镜联合椎间孔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明政 郑兆君 +1 位作者 郑凯 高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介绍椎间盘镜联合椎间孔镜治疗L5 S1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48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先行MED入路,确定通道位于L5S1椎板交界处,咬除部分椎板进行开窗,切除部分黄韧带,形成约1... [目的]介绍椎间盘镜联合椎间孔镜治疗L5 S1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48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先行MED入路,确定通道位于L5S1椎板交界处,咬除部分椎板进行开窗,切除部分黄韧带,形成约1.0 cm的开窗后,椎间盘镜下先置软组织1、2级扩张棒于椎间盘间隙,然后放置椎间孔镜工作通道,放入椎间孔镜,即可显示椎间盘组织及内侧的神经根和硬膜囊,然后旋转套管用套管尖端将硬膜囊及神经根隔离至内侧,并松动椎间盘镜通道,使椎间孔镜随神经根的走向探查并取出间盘组织,探查神经根活动良好后,离子刀修复纤维环撕裂口。[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均未发生硬脊膜破裂及脑脊液漏,2例术后麻木症状加重,1个月后逐渐消失;1例术后疼痛加重,3 d症状消失。随访1~33个月,按Macnab标准,临床结果评定为优33例、良15例。[结论]MED联合PEL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结合两者优势,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MED) 椎间孔镜(PElD) l5/S1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入路选择 被引量:8
18
作者 汤勇智 王贵清 +2 位作者 利洪艺 王湘江 黎昭华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入路的适应证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11-03-2014-12,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208例,对比各种入路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治疗效果,并结合患者影像学特...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入路的适应证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11-03-2014-12,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208例,对比各种入路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治疗效果,并结合患者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经髂骨钻孔入路穿刺成功率最高,后外侧入路则最低;手术时间后方入路最短,后外侧入路耗时最长;手术疗效则是经髂骨钻孔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相近,均优于后方入路。结论经皮微创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后外侧入路是经典的方法,但穿刺成功率不及后方入路;经髂骨钻孔入路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但增加了创伤,适用于高髂嵴及骨增生严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微创 入路 5-骶1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下载PDF
经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_(5)-S_(1)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亮 陈彦平 +1 位作者 赵冲 李长宽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30-334,385,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行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_(5)-S_(1)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alcifi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67例L_(5)-S_(1)节段C...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行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L_(5)-S_(1)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alcifi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采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67例L_(5)-S_(1)节段CLDH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组:采用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34例,纳入PEID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33例,纳入PETD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指标,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BMI、钙化类型、术后随访时间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ETD组相比,PEID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X线透视次数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3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EID组的优良率为91.2%,PETD组为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PETD组术后有1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有残留的突出髓核组织未取净;PEID组有2例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出现硬膜撕裂但未出现脑脊液漏。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和PETD治疗CLDH均可取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前者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少;后者可在局部麻醉下开展,避免了全麻所致的麻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 经椎间孔入路 经椎板间入路 l_(5)-S_(1)节段
下载PDF
经椎板间入路保留黄韧带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伟 周志化 +3 位作者 巩陈 罗洋 胡海涛 李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经椎板间入路保留黄韧带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3—2021-03采用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26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在保留黄韧带的基础上进... 目的观察经椎板间入路保留黄韧带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3—2021-03采用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26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在保留黄韧带的基础上进行脊柱内镜操作。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1个月腰痛NRS评分、腿痛NRS评分、ODI指数。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2天腰痛NRS评分、腿痛NR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后第2天持续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21例,良3例,可2例。1例术后6个月复发,1例术后7个月复发,均行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结论经椎板间入路保留黄韧带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和安全的手术方式,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同时还需要术者掌握脊柱开放手术和内镜手术操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_(5)S_(1)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 经椎板间入路 保留黄韧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