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国外L油田流体性质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德龙 李涛 +4 位作者 黄宝华 王文荣 赵野 刘艳春 刘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1,82,共6页
基于交会图法和岩心资料,分析国外中亚地区L油田的常规测井曲线特征与岩性和流体类型的关系.首先,对测井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消除不同时期测井系列的差异,进行归一化、标准化及其他预处理;然后,以岩心资料为基础,建立测井资料交会图版,利... 基于交会图法和岩心资料,分析国外中亚地区L油田的常规测井曲线特征与岩性和流体类型的关系.首先,对测井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消除不同时期测井系列的差异,进行归一化、标准化及其他预处理;然后,以岩心资料为基础,建立测井资料交会图版,利用图版进行岩性和流体识别,其中岩性主要依据自然电位SP、中子伽马NRAT、感应电阻率ILD交会图版识别,流体类型主要依据含水饱和度Sw和电阻率交会图版识别;最后,确定该油田不同类型的岩性和流体识别标准:(1)砂岩自然电位SP<45mV,中子伽马NRAT>1.4CU;泥岩60mV<SP<70mV.(2)油气层有效孔隙度10%<o<30%,含水饱和度Sw<50%,感应电阻率ILD>2.8Ω.m;水层的有效孔隙度10%<w<30%,但Sw>55%,1Ω.m<ILD<2Ω.m.结果表明:采用交会图法可以区分砂岩和泥岩不复杂的岩性;通过待测试数据对建立的交会图版进行检验,岩性和流体识别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0%和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交会图 测井曲线 流体判别 资料预处理 l油田
下载PDF
L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措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薛江龙 赵立斌 《中外能源》 CAS 2015年第6期60-63,共4页
L油田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西侧,经过多年滚动勘探开发,开发区块综合含水率已达90%以上,水淹程度越来越高,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减缓产量递减、挖掘剩余油潜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Eclipse软件进行L油田剩余... L油田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西侧,经过多年滚动勘探开发,开发区块综合含水率已达90%以上,水淹程度越来越高,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减缓产量递减、挖掘剩余油潜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Eclipse软件进行L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措施研究数值模拟研究,运用虚拟井技术、PETREL-RE技术、分类拟合等方法 ,使区块单井拟合精度达91.6%,精确得到L油田5种剩余油分布类型:注采不完善型、未动用型、井间滞留型、断层遮挡型、河道边部滞留型。利用模拟技术研究适合于L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综合调整挖潜方案:通过老井利用(补层、堵水、调剖、压裂等)及在剩余油富集区补打加密井等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使各生产井能够均匀受效,扩大波及系数,提高储层动用程度,预计阶段采出程度提高0.79个百分点,为L油田下步综合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油田 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 数值模拟 挖潜方案
下载PDF
L油田薄互储层动用规律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李媛婷 赵靖康 +3 位作者 靳心伟 李金洋 郑金定 王永慧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5期65-67,72,共4页
L油田为薄互层砂岩油藏,目前处于中高含水期,且新钻调整井投产初期递减严重,月递减率达4.9%,远高于理论递减值,造成数模拟合和产能预测难度大。为此,在精细油藏动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钻调整井水淹测井解释结果和随钻测压等资料,分析... L油田为薄互层砂岩油藏,目前处于中高含水期,且新钻调整井投产初期递减严重,月递减率达4.9%,远高于理论递减值,造成数模拟合和产能预测难度大。为此,在精细油藏动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钻调整井水淹测井解释结果和随钻测压等资料,分析各类储层在不同生产时期的动用状况,总结薄互储层动用规律,并结合渗流力学原理,通过ROCKTAB关键字在数模中引入地层传导率因子与地层压力降关系,以相似表征薄互储层动用指数递减规律。结果表明,调整井钻遇的薄互储层初期对产量有贡献,后期产量减少甚至部分储层无产量。该成果在该油田老区综合调整钻前井位优化中得到应用,提高了老井拟合精度,并有效地指导了开发井配产和指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油田 薄互层砂岩油藏 动用状况 递减规律
下载PDF
渤海L油田产量预测新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伟 刘斌 +2 位作者 周海燕 别梦君 王永平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3,共3页
精确、合理地预测油气田产量是油气田开发规划最主要工作。递减曲线分析法、水驱曲线法和数值模拟法等是目前常规产量预测方法,但其并未考虑开发时间参数。通过分析开发时间和地下剩余可采储量对累积产量增长率的影响,从而建立新型产量... 精确、合理地预测油气田产量是油气田开发规划最主要工作。递减曲线分析法、水驱曲线法和数值模拟法等是目前常规产量预测方法,但其并未考虑开发时间参数。通过分析开发时间和地下剩余可采储量对累积产量增长率的影响,从而建立新型产量预测数学模型。通过拟合计算模型中各变量参数,并对渤海L油田全寿命产量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其预测结果较为准确,能够满足开发规划编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预测 数学模型 开发时间 开发规划 l油田
下载PDF
渤海L油田小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申春生 罗宪波 +3 位作者 孟鹏 汪巍 王海更 徐中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97-100,共4页
渤海L油田属于目的层段地震资料品质差、含油井段长、对比标志层少的河流相油田,小层对比存在较大难度。采用"三步法"多信息小层对比技术对长含油井段逐级进行了细分对比,将L油田地层划分到小层单元;经现场动态资料验证,该方... 渤海L油田属于目的层段地震资料品质差、含油井段长、对比标志层少的河流相油田,小层对比存在较大难度。采用"三步法"多信息小层对比技术对长含油井段逐级进行了细分对比,将L油田地层划分到小层单元;经现场动态资料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小层划分与对比的多解性,增加小层对比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l油田 河流相 标志层 “三步法”多信息综合小层对比
下载PDF
渤海L油田东营组储层特征与成岩作用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治华 申春生 +3 位作者 刘宗宾 杨庆红 刘玉娟 李拴豹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4期51-55,107,共6页
研究渤海L油田东营组储层特征和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是该油田后期高效开发的前提。根据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以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L油... 研究渤海L油田东营组储层特征和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是该油田后期高效开发的前提。根据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以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L油田东营组储层砂岩具有矿物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特征,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与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4种,大致经历了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晚成岩A期3个阶段,目前已达晚成岩B期。成岩作用是控制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孔隙演化过程中,压实与压溶作用、胶结作用起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解作用起建设性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储层特征 东营组 渤海l油田
下载PDF
基于动静态资料综合判断聚驱后的油藏井间连通性——以渤海L油田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瞿朝朝 刘斌 +2 位作者 宋洪亮 解婷 张振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2期76-79,共4页
渤海L油田油藏聚驱后,部分井区后续水驱阶段出现含水回返快,剩余油挖潜难的问题。为此,应用水平井测井解释静态法分析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变化,再利用注采受效关系、产聚浓度监测数据及不稳定试井等动态资料判断井间连通性。研究表明,测井... 渤海L油田油藏聚驱后,部分井区后续水驱阶段出现含水回返快,剩余油挖潜难的问题。为此,应用水平井测井解释静态法分析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变化,再利用注采受效关系、产聚浓度监测数据及不稳定试井等动态资料判断井间连通性。研究表明,测井模型显示井区内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注采受效法判断注水井C1H与采油井C2H趾部连通性好,与采油井C3连通性差,验证了测井解释结果;产聚浓度监测结果表明,注水井C4与采油井C2H井间连通性差,与采油井C3、C6井间连通性好,并由不稳定试井法得到验证。该方法在渤海L油田C井区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l油田 井间连通性 聚驱后油藏 动静态资料 非均质性
下载PDF
渤海L油田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郑伟 张利军 +2 位作者 朱国金 谭先红 李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4期80-82,87,共4页
L油田是渤海首个进行稠油蒸汽吞吐热采试验的先导区,对其开发效果准确评价关系着渤海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基于蒸汽吞吐井实际生产动态数据,对L油田蒸汽吞吐实际注入状况、井底流温、产量、含水及热采增油效果等方面进行... L油田是渤海首个进行稠油蒸汽吞吐热采试验的先导区,对其开发效果准确评价关系着渤海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基于蒸汽吞吐井实际生产动态数据,对L油田蒸汽吞吐实际注入状况、井底流温、产量、含水及热采增油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吞吐下泵生产后井底流温较高,高峰达103℃,之后大幅度降低,蒸汽吞吐井底流温提高幅度大于多元热流体吞吐;根据产油量变化,蒸汽吞吐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放喷吐水、高产、快速递减和低产稳定阶段,产量递减符合指数递减规律,第一轮次月递减率为22.3%~28.6%;蒸汽吞吐井第1月平均日产油是冷采井的2.5~2.8倍,第1年平均日产油和累计产油是冷采井的1.7~2.2倍,平均2.0倍。蒸汽吞吐能显著提高渤海稠油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l油田 蒸汽吞吐 井底流温 开发效果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垦利L油田古近系沙三上段优质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汉卿 陈晓明 +2 位作者 李超 吴穹螈 王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53-661,共9页
为明确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垦利L油田古近系沙三上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孔渗测试、地层测试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沉积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沙三上段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为明确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垦利L油田古近系沙三上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孔渗测试、地层测试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沉积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沙三上段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并在油田注水开发中开展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沙三上段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8.9%,平均渗透率为762.7×10^-3μm^2,属于高孔高渗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可见次生粒间孔和铸模孔,微裂缝发育;微裂缝平均宽度为180μm,微裂缝的存在提供了高效渗流通道,使地层孔渗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岩心测试数据;优质储层的分布主要受体系域、断裂活动和埋藏作用的影响,水进体系域厚层净砂岩是形成优质储层的物质基础,微裂缝发育提高了渗流能力,快速埋藏减缓了储层孔隙水的排出和储层物性的降低。根据优质储层发育特征及生产动态资料,优化水井分层配注,降低平面及纵向上水驱不均,实现了油田均衡驱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储层 微裂缝 控制因素 沙三上段 垦利l油田
下载PDF
渤海L油田厚油层内部水淹分布规律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建芳 张汶 +2 位作者 但华 刘宗宾 王传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22-25,6,共5页
针对L油田单层厚度大且无明显隔层的特点,在综合分析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从储层非均质性、重力作用、隔夹层分布、注采对应率、注采强度等多个影响因素入手,对厚油层的水淹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该油田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 针对L油田单层厚度大且无明显隔层的特点,在综合分析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从储层非均质性、重力作用、隔夹层分布、注采对应率、注采强度等多个影响因素入手,对厚油层的水淹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该油田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性及注入水重力作用两大因素影响,注采强度、注采对应率的影响次之,隔夹层分布影响很小;今后对厚油层的开发方式应在细分层系、射孔优化、气水交替驱等方面进一步调整,以水平井开发研究作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厚油层 水淹规律 剩余油 开发调整
下载PDF
渤海L油田Ed储层修井过程伤害机理及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学峰 陈华兴 +1 位作者 唐洪明 赵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36,158,共3页
渤海L油田Ed储层油井修井后产液能力显著降低,储层伤害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现场修井液的储层伤害机理,开发了1种低伤害修井液。研究表明,现场修井用的Ng地层水与Ed储层地层水混合有严重结垢趋势,且Ed地层水比例越大、储层温度越高... 渤海L油田Ed储层油井修井后产液能力显著降低,储层伤害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现场修井液的储层伤害机理,开发了1种低伤害修井液。研究表明,现场修井用的Ng地层水与Ed储层地层水混合有严重结垢趋势,且Ed地层水比例越大、储层温度越高,结垢趋势越明显。优选XCF-03作为修井用防垢剂,药剂浓度超过25 mg/L后,结垢量可由117.2 mg/L降至3.6 mg/L以下,阻垢效果十分明显。Ed储层为强水敏储层,伊/蒙间层黏土矿物含量高达23%。在Ng地层水中加入0.5%KCl可以抑制Ed储层黏土的膨胀。以Ng地层水+25mg/LXCF-03+0.5%KCl为配方的修井液对Ed储层伤害率小于5%,储层保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液 伤害机理 防垢剂 储层保护 强水敏储层 Ed储层 渤海l油田
下载PDF
渤海L油田不同开发方式下注采井钻遇隔夹层位置优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宪波 李金宜 +3 位作者 段宇 朱文森 信召玲 张旭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9年第2期87-91,共5页
针对隔夹层发育的海上L油田剩余油挖潜难点,通过提取典型井组地质参数,分别设计注入井单独钻遇隔夹层和生产井单独钻遇隔夹层2种情况下的6种注采井间隔夹层分布模型,对每种隔夹层分布模型均开展水驱和早期注聚实验,一共完成12个二维平... 针对隔夹层发育的海上L油田剩余油挖潜难点,通过提取典型井组地质参数,分别设计注入井单独钻遇隔夹层和生产井单独钻遇隔夹层2种情况下的6种注采井间隔夹层分布模型,对每种隔夹层分布模型均开展水驱和早期注聚实验,一共完成12个二维平板可视化模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基础井网下,对于注水井钻遇隔夹层和生产井钻遇隔夹层,其隔夹层相对长度为井距2/3的布井模型的采收率指标均最高。注聚井组筛选应优先考虑2种情况:第一种为注水井钻遇隔夹层且隔夹层相对长度为井距1/3的模型,注聚采收率增幅可达18.2%;第二种为生产井钻遇隔夹层且隔夹层相对长度为井距2/3的模型,注聚采收率增幅可达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l油田 剩余油挖潜 隔夹层 注采井位设计
下载PDF
海上L油田弱凝胶驱后吸液剖面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晓冉 孟祥海 +2 位作者 代磊阳 宋鑫 肖丽华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7期1622-1626,共5页
海上L油田开展弱凝胶驱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弱凝胶驱结束后,油田含水快速回升,开发效果明显变差,水驱前缘通过优势渗流通道快速突破到生产井,注采比大幅提升^([1-7])。为了进一步提高L油田化学驱后的开发效果,开展地层吸液剖面... 海上L油田开展弱凝胶驱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弱凝胶驱结束后,油田含水快速回升,开发效果明显变差,水驱前缘通过优势渗流通道快速突破到生产井,注采比大幅提升^([1-7])。为了进一步提高L油田化学驱后的开发效果,开展地层吸液剖面分析,并提出中低渗透层降压解堵综合治理方案。通过注入井测试资料分析认为,厚层顶部吸水量持续增大,吸水厚度逐渐减小、向顶部集中,中低渗层吸液量少,层间剖面返转较明显,剖面变化复杂。针对厚油层提出优势渗流通道封堵技术,采用微米网状凝胶封堵厚层顶部高渗条带,封堵后水驱压差增大150%~400%,封堵效果较好;中低渗层采用化学解堵技术,堵塞物降黏率达92%,中低渗岩心吸液比例提高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弱凝胶驱 吸水剖面 优势通道封堵
下载PDF
不同夹层影响下早期注聚厚层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 刘玉娟 +2 位作者 瞿朝朝 张倩萍 李宛珊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2338-2343,共6页
为明确不同夹层条件下厚层油藏早期注聚开发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寻找挖潜方向,基于相似准则开展不同夹层条件下厚层油藏早期注聚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油富集在生产井端顶部、夹层下部。夹层越长,上部剩余油富集程度越低、范围越小... 为明确不同夹层条件下厚层油藏早期注聚开发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寻找挖潜方向,基于相似准则开展不同夹层条件下厚层油藏早期注聚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油富集在生产井端顶部、夹层下部。夹层越长,上部剩余油富集程度越低、范围越小,下部剩余油富集程度越高、范围越大。隔夹层规模越大,采收率越高,但注水井钻遇隔夹层降低采收率2%,生产井钻遇隔夹层提高采收率2%。注水井隔夹层降低纵向波及系数,隔夹层越长,上部波及程度越大,下部波及程度越小。存在隔夹层驱油效率好于无隔夹层,隔夹层越长,其上部驱油效率越高,其下部驱油效率越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渤海L油田调整挖潜试验中,部署水平井产油量达到85 m^(3)·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隔夹层 剩余油分布 厚层 渤海l油田
下载PDF
渤海L油田采液能力与类似油田对比分析研究
15
作者 刘斌 岳宝林 +2 位作者 张伟 别梦君 李展峰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5-11,共7页
针对渤海L油田已进入“双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生产形势逐渐变差,开展了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相关研究。采液能力是影响其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与陆上油田对标,分析采液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海上油田采液速度有“初期高,中期缓,后期缓... 针对渤海L油田已进入“双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生产形势逐渐变差,开展了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相关研究。采液能力是影响其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与陆上油田对标,分析采液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海上油田采液速度有“初期高,中期缓,后期缓”的特点,需提高采液速度释放单井产能;油田后期在保证地层压力充足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大压差,提高采液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l油田 采液强度 陆上油田 油田开发 矿场应用
下载PDF
渤海潜山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曲线特征
16
作者 闫建丽 张宏友 +2 位作者 何芬 孙广义 王鹏 《油气井测试》 2022年第6期65-69,共5页
针对渤海L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复杂、开发规律认识不清等难题,剖析碳酸盐岩储层试井响应特征,将渤海L油田试井曲线特征分为5类,并找出了试井曲线特征、生产动态与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对应关系;利用动静态资料,评价了各井不同的储层特征... 针对渤海L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复杂、开发规律认识不清等难题,剖析碳酸盐岩储层试井响应特征,将渤海L油田试井曲线特征分为5类,并找出了试井曲线特征、生产动态与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对应关系;利用动静态资料,评价了各井不同的储层特征,将渤海L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两种类型;建立了L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识别模板,实现了储层复杂渗流特征的精细刻画。该技术对区域的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类似复杂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研究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l油田 碳酸盐岩 试井分析 双重孔隙介质 储层类型 潜山油藏 开发规律 边底水
下载PDF
渤海L油田开发效果与类似油田对比研究
17
作者 刘斌 瞿朝朝 +2 位作者 周海燕 岳宝林 张伟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6-19,47,共5页
针对海上油田开发受平台寿命、空间狭小等因素的制约,采取少井提产策略,随着生产开发的进行,逐渐暴露出含水上升快、产能下降快等问题,从采油速度入手,通过与陆上油田开发情况对比,海上油田采油速度变化剧烈,明显的特征是产量波动大,而... 针对海上油田开发受平台寿命、空间狭小等因素的制约,采取少井提产策略,随着生产开发的进行,逐渐暴露出含水上升快、产能下降快等问题,从采油速度入手,通过与陆上油田开发情况对比,海上油田采油速度变化剧烈,明显的特征是产量波动大,而且波动幅度大,无稳产期;产量递减速度快,与其井网密度偏低、对储量控制程度弱有较大的关系;与S油田相比,在相同的油井井网密度下,其采油速度是S油田的3倍;油田油水井数比偏高,按照理论测算合理的油水井数比应该保持在1左右。后期可通过进行生产井转注,使油水井数比降低到一个合理的区间,是提高采收率的一个可行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l油田 采油速度 递减率 剩余油分布 矿场应用
下载PDF
渤海L油田储层韵律性对聚驱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
18
作者 刘斌 周海燕 +2 位作者 张伟 王刚 岳宝林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12,19,共7页
渤海L油田是典型厚油层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并伴随早期注聚,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明显指进和舌进现象,导致部分井含水突升,生产效果变差。为解决此问题,开展室内实验研究储层韵律性对油田开发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 渤海L油田是典型厚油层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并伴随早期注聚,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明显指进和舌进现象,导致部分井含水突升,生产效果变差。为解决此问题,开展室内实验研究储层韵律性对油田开发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不同韵律性模型,非均质性越强,见水时间越早。对于早期注聚后含水下降幅度,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正反韵律的含水下降幅度较大,而正韵律和复合反正韵律下降幅度较小;在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高部位和低渗层,高部位以正韵律、复合正韵律、复合正反韵律为主,低渗层主要以复合正反韵律、复合反正韵律为主。开发结束,复合正反韵律纵向波及较低,其它韵律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l油田 储层韵律性 递减率 剩余油分布 矿场应用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L油田混输原油物性的多参数综合评价
19
作者 董长友 王勇 +4 位作者 李莹华 郝叶红 黄素华 李冰 李永强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2期406-408,共3页
混输原油物性参数是表征原油基本性质和流体流动流变的参数,是输油工艺设计和管道运行的基础,所以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技术能直观地反映出混输原油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L油田具有高酸、高粘、... 混输原油物性参数是表征原油基本性质和流体流动流变的参数,是输油工艺设计和管道运行的基础,所以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技术能直观地反映出混输原油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L油田具有高酸、高粘、高含蜡的"三高"特征;各平台月产能的变化,引起混输原油粘度、凝固点和蜡含量的变化;由于酸值偏高,在输油工艺中,应加强防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输原油 物性参数 综合评价 波动 渤海湾盆地l油田
下载PDF
辽东湾坳陷LX油田浅层特稠油藏成藏过程及模式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冰洁 徐长贵 +3 位作者 吴奎 张如才 郑彧 宛良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3-671,共9页
针对LX油田浅层(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特稠油藏复杂的油藏模式,充分利用地球化学、储层和包裹体等地质资料,在研究原油来源的基础上,恢复了该区东营组的成藏时期,并对成藏期内原油油品性质的变化及稠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浅层辫状河道... 针对LX油田浅层(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特稠油藏复杂的油藏模式,充分利用地球化学、储层和包裹体等地质资料,在研究原油来源的基础上,恢复了该区东营组的成藏时期,并对成藏期内原油油品性质的变化及稠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浅层辫状河道沉积储层与含油性的分析,建立了浅层特稠油藏的成藏过程及模式,结果表明:(1)浅层明化镇组和馆陶组成藏与深层东营组油藏破坏相关,东营组储层在早期(28~25 Ma,东营组沉积末期)成藏并发生初步生物降解作用以及原油演化过程中,密度先增大、粘度后增大的性质使得油品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变差,降低了对盖层条件的要求,为晚期(5~0 Ma)原油在盖层条件极差的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储层中成藏创造了必要条件;(2)浅层明化镇组和馆陶组辫状河道砂体纵向叠置关系与原油遭受的边充注边降解的过程共同形成了含油饱和度及油品性质在垂向上的旋回性,这与储层岩性的旋回性相对应,基于此建立了浅层油气充注模式,解释了现今特稠油垂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稠油 原油来源 成藏时期 原油降解 储层特征 lX油田 辽东湾坳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