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7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敏 钱晓萍 刘宝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67-17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抗肿瘤研究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在小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方式下可以选择性地显著...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抗肿瘤研究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在小剂量、高频率的给药方式下可以选择性地显著抑制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使肿瘤细胞因为血供不足而生长受阻。这称为小剂量化疗或抗血管生成化疗。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独到的疗效,近年来发现许多中药制剂及中药来源的药物有抗血管新生作用。本研究旨在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板,观察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VEC迁移的影响;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HUVEC和LoVo细胞对不同浓度两种药物进行联合的敏感性不同。2μg/m l奥沙利铂和25μl/m l复方苦参注射液对HUVEC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1.6%、32.1%,联合应用后的抑制率为54.4%,具有协同作用;0.5μg/m l奥沙利铂和6.25μl/m l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HUVEC迁移的作用,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作用。结论:小剂量L-OHP和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外有抑制细胞生长,在体内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两者联合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铺 复方苦参注射液 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抗血管生成 迁移 鸡胚绒毛尿囊膜
下载PDF
当归多糖诱导L-细胞产生造血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亚平 黄晓芹 +2 位作者 祝彼得 王勇 姜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74,共6页
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检测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当归多糖(AP)诱导L-细胞(成纤维细胞株)产生造血生长因子及其对血细胞发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L-细胞条件培养液(LcCM)对造血祖细胞(CFU-GM... 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检测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当归多糖(AP)诱导L-细胞(成纤维细胞株)产生造血生长因子及其对血细胞发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L-细胞条件培养液(LcCM)对造血祖细胞(CFU-GM、BFU-E、CFU-E)的体外增殖呈双向调节作用;10%LcCM能促进骨髓造血细胞进入增殖活跃的S+M/G2期;经AP诱导制备的LcCM在有或无外源性造血生长因子(如Epo,BPA,GM-CSF)存在时均对造血祖细胞的克隆增殖显示较高刺激活性;AP或IL-1与造血生长因子间似无协同作用。本研究提示AP可能通过诱导造血微环境的成纤维细胞分泌某些造血生长因子,从而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这或许是当归"补血"的生物学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造血生长因子 l-细胞 当归 中药药理学
下载PDF
固定化米根霉发酵制L-乳酸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学梅 林建平 +1 位作者 刘茉娥 岑沛霖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8-326,共9页
采用海藻酸钙包埋法固定化米根霉(Rhizopusoryzae),菌体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菌丝膜,有利于氧气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传递;三相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动力消耗低、反应器内物质混合均匀、氧传递量大于固定化米根霉的... 采用海藻酸钙包埋法固定化米根霉(Rhizopusoryzae),菌体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菌丝膜,有利于氧气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传递;三相流化床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动力消耗低、反应器内物质混合均匀、氧传递量大于固定化米根霉的需氧量,非常适合好氧的固定化米根霉发酵。利用它进行重复使用固定化米根霉的间歇发酵或连续发酵制备L乳酸,整个过程一般可持续两周以上。固定化米根霉的产酸速率达16~18g/Lbead.hr,得率为70~80%,反应器生产能力约为传统搅拌罐的3倍。采用海藻酸钙包埋法固定化米根霉在三相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发酵可以有效地提高L乳酸的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米根霉 l-乳酸 生物反应器 发酵
下载PDF
人参属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巍 高文远 +2 位作者 贾伟 段宏泉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620,共5页
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试管苗再生、悬浮培养、反应器培养及转基因器官培养等5个方面介绍了人参属药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日本和韩国已经分别实现了人参悬浮细胞和不定根培养的工业化;我国尽管已经开发了人参愈伤组织的... 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试管苗再生、悬浮培养、反应器培养及转基因器官培养等5个方面介绍了人参属药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日本和韩国已经分别实现了人参悬浮细胞和不定根培养的工业化;我国尽管已经开发了人参愈伤组织的一些产品,但在人参属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工业化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属 组织培养 细胞培养 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人参皂甙对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凋亡及其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明伟 马爱群 +3 位作者 倪磊 黄晨 张殿增 牛小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20(R) 人参皂甙Rg3(Rg3)对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进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脐静脉血管内皮HUVEC304细胞培养,不同浓度Rg3干预,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等技术,了解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中药20(R) 人参皂甙Rg3(Rg3)对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进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脐静脉血管内皮HUVEC304细胞培养,不同浓度Rg3干预,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等技术,了解不同浓度Rg3对上述细胞增生、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3×10 6mol/L的Rg3可导致A549细胞明显凋亡,凋亡率为29. 8%,与对照组( 15. 0%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Rg3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无显著差异。1×10 4 mol/L的Rg3对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12. 53%,显著高于其它组(P<0. 05),不同浓度Rg3对条件培养液(CM)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 05),电镜下可见10 6 mol/L浓度的Rg3可使CM诱导的内皮细胞出现凋亡小体。结论:适当浓度的Rg3有抗肿瘤作用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肺癌细胞 人参皂甙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细胞株A549 mol/l 细胞周期 不同浓度 A549细胞 流式细胞术 生长抑制率 条件培养液 mol/l 抗肿瘤作用 Rg3 人肺腺癌 细胞培养 人脐静脉 MTT法 透射电镜 抑制作用
下载PDF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的细胞形态研究——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细胞 被引量:23
6
作者 徐怀恕 黄备 +2 位作者 祁自忠 王祥红 纪伟尚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187-190,共4页
使用透射电镜和萤光抗体染色,对处于可培养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弧菌进行了细胞形态结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菌细胞,体积明显地缩小,形态由弧形变成了球形,我们共观察了382个非可培养状态的细胞,发... 使用透射电镜和萤光抗体染色,对处于可培养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弧菌进行了细胞形态结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菌细胞,体积明显地缩小,形态由弧形变成了球形,我们共观察了382个非可培养状态的细胞,发现它们的细胞壁都是完整的,即不是细菌-L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培养状态 细胞形态 l-型 芽孢
下载PDF
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制备新型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树森 胡蕴玉 +5 位作者 罗卓荆 刘慧玲 梁伟 章庆俊 阎明 姚庆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69-873,共5页
目的 :探讨以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结合特定条件下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组成成分和内部空间结构均仿生神经的新型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 :胶原蛋白、硫酸肝素均溶于 0 .0 5mol/L的乙酸中 ,搅拌成凝胶状 ,注入硅胶管模具 ,在 2... 目的 :探讨以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结合特定条件下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组成成分和内部空间结构均仿生神经的新型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 :胶原蛋白、硫酸肝素均溶于 0 .0 5mol/L的乙酸中 ,搅拌成凝胶状 ,注入硅胶管模具 ,在 2 0 μm/s速度下浸入 - 1 80℃液氮中 ,冷凝成冰晶圆柱体 ,冷冻干燥 ,以紫外线照射的方法使其交联 .经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其与周围神经和脊髓的内部空间结构的异同 ,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测量微孔直径 .将Honchst荧光标记的雪旺细胞种植于硫酸肝素 胶原支架材料并移植于大鼠坐骨神经 ,在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光镜下观察其在材料内部的空间排列形式 .结果 :以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的支架材料具有纵行的、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 ,高度仿生神经的内部空间三维结构 ,其微管直径为 1 80 μm ,孔隙率可达 91 % .雪旺细胞在支架材料微管内呈线性平行排列 ,类似于神经基底膜与雪旺细胞形成的Bunger带 .结论 :以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结合特定条件下冷冻干燥技术 ,可以制备在组分和内部空间结构上高度仿生神经的新型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肝素 胶原 神经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三维结构 雪旺细胞 ■-·l 0……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汗腺细胞共同培养诱导细胞表型转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海红 付小兵 +5 位作者 周岗 费沛 陈伟 白晓东 蔡存良 孙同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1885-1889,共5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hMSCs)在体外与损伤的人汗腺细胞(humansweatglandcells,hSGCs)共培养时的转化情况。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和扩增hMSCs和hSGCs,用二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MSCs和hSGCs抗原表达情...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hMSCs)在体外与损伤的人汗腺细胞(humansweatglandcells,hSGCs)共培养时的转化情况。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和扩增hMSCs和hSGCs,用二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MSCs和hSGCs抗原表达情况。用5μmol/L的5溴2脱氧尿苷(BrdU)对培养的hMSCs进行连续培养标记。待原代培养的hSGCs达70%融合后,给予47℃高温处理40min造成热损伤体外模型,37℃冷却12h,然后加入(12)×105BrdU标记的hMSCs共同培养,2周后,以抗癌胚抗原(CEA)和抗BrdU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法检测共培养的细胞。结果hMSCs和hSGCs均呈克隆样生长,hMSCs表达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EA;hSGCs表达CK7、CK8、CK19、CEA。用BrdU标记hMSCs阳性率可达90%,hSGCs经高温损伤后,大多数细胞的细胞间连接消失。共培养2周后,部分细胞同时表达CEA和BrdU,并有多核现象。细胞染色示双染细胞可达1%~5%,多核细胞且核染色不同的细胞约为0.01%~0.05%,多核细胞与其他双染细胞相比,细胞明显的宽大扁平。结论在损伤的微环境下,hMSCs可以向hSGCs转化,其机制可能是细胞分化、细胞融合甚至是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同培养 汗腺细胞 细胞表型转化 步研究 癌胚抗原(CEA) HMSCS BRDU标记 免疫细胞化学法 cells 多核细胞 mol/l 单克隆抗体 抗BrdU 培养的细胞 CD105 细胞间连接 表达情况 Cs抗原 连续培养 脱氧尿苷
原文传递
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虹 张卫红 +3 位作者 魏晓丽 邹星月 苏迈艳 王咏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2-962,共11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片上的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有多种形式;而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均为深波形,不具分类学意义,但叶片两面分布的...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片上的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有多种形式;而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均为深波形,不具分类学意义,但叶片两面分布的气孔器,在不同种间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外拱盖内缘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其表皮角质层纹饰和表皮毛的微形态也各有不同;大多数植物叶片表面具腺点,其大小、分布及疏密程度也有不同。植物叶表皮上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为探讨本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属 叶表皮 气孔器 微形态 分类学
下载PDF
高糖通过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通路促进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纤连蛋白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全胜 张晓丽 +5 位作者 王玉梅 张阿丽 邓安国 朱忠华 Florian Lang 冯玉锡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8-222,共5页
目的 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高糖诱导人近端肾小 管上皮细胞(HKC)产生纤连蛋白(FN)中的作用,探讨SGK1在糖尿病肾病(DN)肾小管间质纤 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带有SGK1显性激活型突变体质粒(pIRES2-EGFP-S422DSG... 目的 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高糖诱导人近端肾小 管上皮细胞(HKC)产生纤连蛋白(FN)中的作用,探讨SGK1在糖尿病肾病(DN)肾小管间质纤 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带有SGK1显性激活型突变体质粒(pIRES2-EGFP-S422DSGK1 mutant, SD)和带有SGK1显性失活型突变体质粒(pIRES2-EGFP-K127NSNSGK1 mutant,KN)分别瞬时转染 HKC;同时,设空质粒(pIRES2-EGFP,FP)转染组和未转染组(NT)为对照。分别用正常糖(NG, 5.5 mnlol/L D-葡萄糖)和高糖(HG,25 mmol/L D-葡萄糖)刺激8 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来观察SGK1和FN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葡萄糖环境下转染SD和KN后, HKC合成的F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没有显著性改变。高糖环境下,转染SD的HKC与其它组 比较,其SGK1mRNA表达显著性增高(P<0.01),SGK1蛋白过度活化(P<0.01),其FN mRNA和 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转染KN的HKC与其它高糖组HKC比较,其活化的SGK1蛋 白显著减少(P<0.01),其合成FN mRNA和蛋白亦显著减少(P<0.01)。结论 高糖诱导HKC 的F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是依赖于SCK1的表达与活化,提示在DN中,高糖能通过SGK1 介导的信号通路来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合成FN,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连蛋白 蛋白激酶 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合成 激素诱导 血清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WESTERN印迹 mol/l D-葡萄糖 肾病(DN) RT-PCR mRNA表达 高糖诱导 糖皮质激 作用机制 瞬时转染 高糖环境 信号通路 突变体 FN 糖尿病
原文传递
木犀草素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内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蔡良真 《右江医学》 200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观察木犀草素对HL- 60细胞内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台盼蓝拒染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PKC活性通过测定转移到CK2 底物上的[γ 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来检测。结果 木犀草素能够显著地抑制HL- 60细胞... 目的 观察木犀草素对HL- 60细胞内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台盼蓝拒染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PKC活性通过测定转移到CK2 底物上的[γ 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来检测。结果 木犀草素能够显著地抑制HL- 60细胞内PKC的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其IC50为2.38μmol/L,作用效果强于阳性对照槲皮素(IC50=2.54μmol/L)。结论 木犀草素作为一种细胞内的PKC抑制剂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 木犀草素 细胞内 抑制作用 人白血病 蛋白激酶C活性 台盼蓝拒染法 临床应用价值 PKC抑制剂 放射性活度 PKC活性 mol/l 细胞增殖 ^32P 剂量依赖 IC50 阳性对照 作用效果 抑制率 性关系 槲皮素 抗肿瘤 测定
下载PDF
二黄糖肾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PI3 K/AKT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常庚 成秀梅 +3 位作者 潘莉 梁文杰 张金虎 常风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471-2473,共3页
目的观察二黄糖肾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细胞凋亡及PI3 K/AKT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方法SD大鼠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N模型,每日二黄糖肾康灌胃,8w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数目及调控因子Bax、Bcl-2、Fas、Fas-L的... 目的观察二黄糖肾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细胞凋亡及PI3 K/AKT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方法SD大鼠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N模型,每日二黄糖肾康灌胃,8w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数目及调控因子Bax、Bcl-2、Fas、Fas-L的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Akt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二黄糖肾康明显减少DN大鼠肾脏皮质细胞凋亡数目,降低Bax、Fas、Fas-L的的蛋白表达,增加Bcl-2的蛋白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二黄糖肾康能有效降低肾脏细胞凋亡,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黄糖肾康 DN 细胞凋亡 Bax Bcl-2 Fas FAS-l PI3K/AKT
下载PDF
L-Carnitine拮抗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光旭 余争平 +5 位作者 谢燕 楼淑芬 王小华 杨明杰 杨学森 周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 探讨L Carnitine对心肌细胞缺氧 /复氧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观察不同剂量L Carnitine处理后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细胞百分率及DNA断片化率 ,作为反映L Carnitine... 目的 探讨L Carnitine对心肌细胞缺氧 /复氧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观察不同剂量L Carnitine处理后细胞增殖活性、凋亡细胞百分率及DNA断片化率 ,作为反映L Carnitine对心肌细胞缺氧 /复氧损伤防护作用及其机制的指标。结果 在 5~ 5 0 0 0nmol/L范围内 ,L Carnitine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 /复氧损伤均显示保护效应 ;在 5、5 0及 5 0 0nmol/L时均显著降低DNA断片化率 ;L Carnitine在 5 0nmol/L时与单纯缺氧 /复氧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凋亡细胞百分率。结论 缺氧 /复氧对心肌细胞的影响之一是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L Carnitine对培养心肌细胞培养缺氧/复氧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缺氧 /复氧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活性 l-CARNITINE
下载PDF
固定化细胞合成L-苯丙氨酸的酶活及稳定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旭 卢英华 李清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研究了固定化酶PAL合成L-苯丙氨酸过程中的酶活力与酶稳定性情况,找出了维持酶活的最佳保存条件,考察了不同氨基供体、肉桂酸、pH值及酶的不同固定化量等因素对酶反应过程的影响,确定其适宜反应条件为肉桂酸1.5%~2.0... 研究了固定化酶PAL合成L-苯丙氨酸过程中的酶活力与酶稳定性情况,找出了维持酶活的最佳保存条件,考察了不同氨基供体、肉桂酸、pH值及酶的不同固定化量等因素对酶反应过程的影响,确定其适宜反应条件为肉桂酸1.5%~2.0%,醋酸铵2~4molL-1,pH8.5~10,温度30℃,细胞固定化量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固定化细胞 粘红酶母 酶活力 稳定性
下载PDF
L-精氨酸对阻塞性黄疸大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木生 袁火忠 罗少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1-543,共3页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阻塞性黄疸大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MPS)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 5 4只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对照组 (SO) ;胆总管结扎组 (BDL) ;胆总管结扎 +L 精氨酸组 (BDL +L Arg) ,每组术后又分设 7、14、2...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阻塞性黄疸大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MPS)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 5 4只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对照组 (SO) ;胆总管结扎组 (BDL) ;胆总管结扎 +L 精氨酸组 (BDL +L Arg) ,每组术后又分设 7、14、2 1d 3个时间点检测MPS和枯否细胞 (KC)的吞噬功能 ,并测定肝组织丙二醛 (MDA)和NO2 -/NO3-含量。结果 与SO组比较 ,BDL组各时间点MPS吞噬功能 (P <0 .0 1)和KC吞噬功能 (P <0 .0 5 )明显减弱。BDL +L Arg组在胆管结扎 7、14d时MPS和KC吞噬功能明显强于BDL组 (P <0 .0 5 ) ,2 1d时两组MPS和KC吞噬功能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SO组相比 ,BDL +L Arg组各时间点MPS吞噬功能仍明显降低 (P <0 .0 5 )。BDL +L Arg组在胆管结扎 7、14d时血清转氨酶和肝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BDL组 (P <0 .0 5 ) ,而NO2 -/NO3-含量显著高于BDL组 (P <0 .0 1)。结论 L 精氨酸有减轻阻塞性黄疸时肝脏损伤和增强MPS、KC吞噬功能的作用 ,但存在一定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l-精氨酸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枯否细胞 吞噬作用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氧合血红蛋白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及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卫华 朱刚 +4 位作者 John H Zhang 陈志 刘智 王宪荣 冯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9-44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alrsmoothmusclecell,VSMC)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VSMC根据OxyHb浓度分为1μmol/L、1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及正常对照组,通过观察形态学改变...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alrsmoothmusclecell,VSMC)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VSMC根据OxyHb浓度分为1μmol/L、1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及正常对照组,通过观察形态学改变、MTT比色法分析评估其损害和增殖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yHb组VSMC出现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MTT比色显示各浓度组OxyHb作用后OD值-时间曲线呈现双向性特点,在作用初期较对照组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此后出现大幅上升,在24h内OxyHb组OD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浓度组(100μmol/L、200μmol/L)各时间点OD值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1μmol/L、10μmol/L。各浓度组相互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OxyHb作用下的VSMC其增殖活性呈现双向性改变,与临床经过相一致,抗VSMC增殖可能在慢性脑血管痉挛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血红蛋白 细胞形态 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mol/l 病理形态学改变 慢性脑血管痉挛 mol/l MTT比色法 VSMC增殖 正常对照组 双向性改变 OD值 不同浓度 cell HB浓度 时间曲线 下降趋势 增殖活性 临床经过 mot Oxy 24h
原文传递
甘油对离子注入动物细胞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慧云 余立祥 +1 位作者 刘星海 吴李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2-375,共4页
提出一种方法,用低浓度甘油、适度预处理时间,可有效提高哺乳动物细胞对真空的耐受力,从而为开展离子注入动物细胞的研究探索出一条新路.离子注入生物效应的发现开辟了辐射生物学的一个新领域———低能重离子生物学.由于离子注入要在... 提出一种方法,用低浓度甘油、适度预处理时间,可有效提高哺乳动物细胞对真空的耐受力,从而为开展离子注入动物细胞的研究探索出一条新路.离子注入生物效应的发现开辟了辐射生物学的一个新领域———低能重离子生物学.由于离子注入要在真空中进行,迄今这一领域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对真空有一定耐受性的植物种子和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保护效应 低能重主子生物学 Al细胞 生物效应 甘油 哺乳动物
下载PDF
9L/F344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健 王伟民 +6 位作者 冼江 杨太成 詹纯列 王卓才 田野 吴迪 徐如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359-362,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9L/F344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方法15只近交系雄性F344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在大鼠右侧额叶尾状核接种1×105个9L细胞,观察大鼠生存状态;接种后第10、20天行MRI检查,观测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大鼠死亡后,取脑制作病理切... 目的建立稳定的9L/F344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方法15只近交系雄性F344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在大鼠右侧额叶尾状核接种1×105个9L细胞,观察大鼠生存状态;接种后第10、20天行MRI检查,观测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大鼠死亡后,取脑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后观察肿瘤组织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蛋白。结果大鼠接种肿瘤细胞后30d内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4.4±3.3)d。接种后10d,MRI增强扫描即可见肿瘤生成;接种后20d,MRI检查可见接种侧脑组织大片水肿,增强扫描肿瘤显像清晰。脑内均见肿瘤形成,未见肿瘤颅外生长;肿瘤周边界线较明显,但未见包膜;瘤内新生血管丰富,可见出血、坏死;肿瘤免疫组织化学GFAP和S-100蛋白染色阴性。结论该方法建立的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稳定可靠,符合恶性胶质肉瘤生物学特性。该模型是理想的脑胶质瘤实验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胶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
下载PDF
用于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转盘反应器及其放大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定丰 林建平 +1 位作者 金志华 岑沛霖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米根霉菌丝体发达且易于吸附在固体表面的特性,将其固定化于转盘表面,利用转盘反应器实现L 乳酸的固定化发酵。考察了固定化过程中的底物浓度、产物浓度和溶解氧浓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8L反应器的通气量、装液量... 利用米根霉菌丝体发达且易于吸附在固体表面的特性,将其固定化于转盘表面,利用转盘反应器实现L 乳酸的固定化发酵。考察了固定化过程中的底物浓度、产物浓度和溶解氧浓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8L反应器的通气量、装液量及转盘转速等操作参数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反应器操作条件。最后,利用自制的1m3反应器考察了转盘反应器固定化发酵的可行性,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证实该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固定化 发酵 l-乳酸 转盘反应器
下载PDF
人肝细胞系L02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倩 王继红 +1 位作者 王欣 曾建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4233-4234,4236,共3页
[目的]采用高浓度胰岛素体外诱导培养法建立人肝细胞IR模型,为研究IR的发生发展机制及筛选改善IR的药物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IR细胞模型。[方法]以人肝细胞系L02为研究对象,在含5×10-7 mol/L人胰岛素的培养液培养16 h,未用高浓度胰... [目的]采用高浓度胰岛素体外诱导培养法建立人肝细胞IR模型,为研究IR的发生发展机制及筛选改善IR的药物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IR细胞模型。[方法]以人肝细胞系L02为研究对象,在含5×10-7 mol/L人胰岛素的培养液培养16 h,未用高浓度胰岛素培养者为对照组。之后两组分别加入0、1、10、50、100、200 ng/ml人胰岛素。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法检测培养液中残存葡萄糖含量。[结果]在各浓度的胰岛素刺激下,高胰岛素诱导组培养液中残存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细胞(P﹤0.01)。[结论]用含5×10-7 mol/L胰岛素的培养液培养16 h的L02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作为IR肝细胞模型可广泛用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02 胰岛素抵抗 细胞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