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南上奥陶统观音桥层的空间分布和古地理重建
被引量:
35
1
作者
张琳娜
樊隽轩
陈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53-2063,共11页
观音桥层是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在华南上扬子区广泛发育的一套介壳相泥质灰岩地层,位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两套页岩气产出层位之间.恢复观音桥层的地理分布,分析其空间分布型式和规律,将有利于重建华南奥陶纪末期的古地理,更好地理解华南奥...
观音桥层是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在华南上扬子区广泛发育的一套介壳相泥质灰岩地层,位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两套页岩气产出层位之间.恢复观音桥层的地理分布,分析其空间分布型式和规律,将有利于重建华南奥陶纪末期的古地理,更好地理解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环境背景,以及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形成的古地理背景.本研究基于GBDB数据库收集、整理和厘定了342条剖面的综合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Arc GIS软件进行空间模拟,重建了华南上扬子区观音桥层的空间展布.重建结果显示,观音桥层广泛分布于上扬子台地的大部分地区,集中出露于滇东北、黔北、川东南、重庆、鄂西等地,其中厚度最大的区域呈东西向分布于滇黔桂古陆的北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沉积中心区;而同期的其他岩石地层单元则主要分布于上扬子台地的边缘地区.同时,利用各剖面的沉积学与古生物学、古生态学特征推测该时期各地点具体的古水深值,从而恢复了上扬子区观音桥层沉积期的古地形.结果表明,上扬子区在赫南特中期呈现出"一隆三坳"的古地理格局,"一隆"为湘鄂西水下高地,"三坳"为川东南坳陷、湘中坳陷和鄂北坳陷.这一三面为古陆环绕、局限滞留的古地理环境,是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富集的控制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桥层
赫南特阶
上扬子区
GBDB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
古地理重建
原文传递
贵州桐梓县境南部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新认识
被引量:
18
2
作者
戎嘉余
陈旭
+8 位作者
詹仁斌
樊隽轩
王怿
张元动
李越
黄冰
吴荣昌
王光旭
刘建波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贵州桐梓红花园山王庙的奥陶系-志留系分界地层出露好、有笔石带控制且发育介壳相化石,一直被认为是华南最佳剖面之一。本文对该剖面重新剖析,结合桐梓县境南区另外几条剖面的资料分析,提出如下新认识:山王庙剖面的"赫南特贝层&quo...
贵州桐梓红花园山王庙的奥陶系-志留系分界地层出露好、有笔石带控制且发育介壳相化石,一直被认为是华南最佳剖面之一。本文对该剖面重新剖析,结合桐梓县境南区另外几条剖面的资料分析,提出如下新认识:山王庙剖面的"赫南特贝层"(HirnantiaBed:AFA295-305)和"介壳层"(Shelly Bed:AFA306-311c)宜合并统称为观音桥层,皆归于奥陶系;对照宜昌王家湾,将观音桥层与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上部和N.persculptus带下部对比;确定观音桥层与龙马溪组之间缺失N.persculptus带上部、A.ascensus带和P.acuminatus带大部分的地层。典型赫南特贝动物群延至A.ascensus带甚至更高层位的观点应予以修正。靠近黔中古陆北缘的诸多地点,观音桥层的厚度虽有变化,均宜视为同期沉积,唯上覆地层时代不同。赫南特贝动物群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生存的特定底栖生物群落,是奥陶纪末大灭绝首幕后的产物,指示了寒凉、海退、相对浅水、底域富氧的环境条件,有重要的时代、环境和古地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
赫南特贝动物群
假整合
观音桥层
桐梓
贵州
原文传递
题名
华南上奥陶统观音桥层的空间分布和古地理重建
被引量:
35
1
作者
张琳娜
樊隽轩
陈清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53-2063,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10010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21001
+1 种基金
41290260
U1562213和41272042)资助
文摘
观音桥层是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在华南上扬子区广泛发育的一套介壳相泥质灰岩地层,位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两套页岩气产出层位之间.恢复观音桥层的地理分布,分析其空间分布型式和规律,将有利于重建华南奥陶纪末期的古地理,更好地理解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环境背景,以及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形成的古地理背景.本研究基于GBDB数据库收集、整理和厘定了342条剖面的综合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Arc GIS软件进行空间模拟,重建了华南上扬子区观音桥层的空间展布.重建结果显示,观音桥层广泛分布于上扬子台地的大部分地区,集中出露于滇东北、黔北、川东南、重庆、鄂西等地,其中厚度最大的区域呈东西向分布于滇黔桂古陆的北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沉积中心区;而同期的其他岩石地层单元则主要分布于上扬子台地的边缘地区.同时,利用各剖面的沉积学与古生物学、古生态学特征推测该时期各地点具体的古水深值,从而恢复了上扬子区观音桥层沉积期的古地形.结果表明,上扬子区在赫南特中期呈现出"一隆三坳"的古地理格局,"一隆"为湘鄂西水下高地,"三坳"为川东南坳陷、湘中坳陷和鄂北坳陷.这一三面为古陆环绕、局限滞留的古地理环境,是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富集的控制因素之一.
关键词
观音桥层
赫南特阶
上扬子区
GBDB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
古地理重建
Keywords
kuanyinchiao
bed
Hirnantian
Upper
Yangtze
region
GBDB
GIS
palae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P534.4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贵州桐梓县境南部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新认识
被引量:
18
2
作者
戎嘉余
陈旭
詹仁斌
樊隽轩
王怿
张元动
李越
黄冰
吴荣昌
王光旭
刘建波
机构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基金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73项目课题(2006CB806402)
+1 种基金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Y120300-5)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No.40825006)的资助
文摘
贵州桐梓红花园山王庙的奥陶系-志留系分界地层出露好、有笔石带控制且发育介壳相化石,一直被认为是华南最佳剖面之一。本文对该剖面重新剖析,结合桐梓县境南区另外几条剖面的资料分析,提出如下新认识:山王庙剖面的"赫南特贝层"(HirnantiaBed:AFA295-305)和"介壳层"(Shelly Bed:AFA306-311c)宜合并统称为观音桥层,皆归于奥陶系;对照宜昌王家湾,将观音桥层与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上部和N.persculptus带下部对比;确定观音桥层与龙马溪组之间缺失N.persculptus带上部、A.ascensus带和P.acuminatus带大部分的地层。典型赫南特贝动物群延至A.ascensus带甚至更高层位的观点应予以修正。靠近黔中古陆北缘的诸多地点,观音桥层的厚度虽有变化,均宜视为同期沉积,唯上覆地层时代不同。赫南特贝动物群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生存的特定底栖生物群落,是奥陶纪末大灭绝首幕后的产物,指示了寒凉、海退、相对浅水、底域富氧的环境条件,有重要的时代、环境和古地理意义。
关键词
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
赫南特贝动物群
假整合
观音桥层
桐梓
贵州
Keywords
Ordovician-Silurian
boundary
strata
Hirnantia
Fauna
disconformity
kuanyinchiao
bed
Tongzi
Guizhou
分类号
P534.4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4.43 [天文地球—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南上奥陶统观音桥层的空间分布和古地理重建
张琳娜
樊隽轩
陈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5
原文传递
2
贵州桐梓县境南部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新认识
戎嘉余
陈旭
詹仁斌
樊隽轩
王怿
张元动
李越
黄冰
吴荣昌
王光旭
刘建波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