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iation pneumonitis after 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 for lung cancer 被引量:22
1
作者 Hideomi Yamashita Wataru Takahashi +1 位作者 Akihiro Haga Keiichi Nakagawa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4年第9期708-715,共8页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has a locacontrol rate of 95%at 2 years for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and shoul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inoperable patients,elderly patients,and patients withsignificant ...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has a locacontrol rate of 95%at 2 years for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and shoul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inoperable patients,elderly patients,and patients withsignificant comorbidities who have early-stage NSCLCThe safety of SBRT is being confirmed in internationalmulti-institutional PhaseⅡtrials for peripheral lungcancer in both inoperable and operable patients,bureports so far have found that SBR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early-stage NSCLC and early metastatic lung cancer.Radiation pneumonitis(RP)is oneof the most common toxicities of SBRT.Although mospost-treatment RP is Grade 1 or 2 and either asymptomatic or manageable,a few cases are severe,symptomatic,and there is a risk for mortality.The reportedrates of symptomatic RP after SBRT range from 9%to28%.Being able to predict the risk of RP after SBRT isextremely useful in treatment planning.A dose-effecrelationship has been demonstrated,but suggesteddose-volume factors like mean lung dose,lung V20and/or lung V2.5 differed among the reports.We foundthat patients who present with an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shadow on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and high levels of serum Krebs von den Lungen-6 and surfactant protein D have a high rate of severe radiation pneumo-nitis after SBRT.At our institution,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these risk factors have not received SBRT since 2006,and our rate of severe RP after SBRT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tion PNEUMONITIS 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 Dose-volume factors krebs von den Lun-gen-6 Surfactant protein D COMPUTED tomography changes
下载PDF
血清KL-6检测在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倩 赵振军 张晓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6-399,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KL-6(Krebs von den lungen-6)作为生物标志物对CTD肺间质病变诊断、影像表现及活动性评估的价值。方法75例CTD患者分为合并肺间质病变组(44例)、不合并肺间质病变组(31例),而合并肺间质病变组再按肺CT影像分型及... 目的 研究血清KL-6(Krebs von den lungen-6)作为生物标志物对CTD肺间质病变诊断、影像表现及活动性评估的价值。方法75例CTD患者分为合并肺间质病变组(44例)、不合并肺间质病变组(31例),而合并肺间质病变组再按肺CT影像分型及分级再分别分为3组,按肺间质病变活动与非活动分为2组。以ELISA法测定血清KL-6浓度,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CTD肺间质病变组的血清KL-6浓度[(1 118±877)U/ml]明显高于不合并肺间质病变组[(253±144)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047,P〈0.01)。以500 U/ml为阳性标准,血清KL-6浓度对CTD合并肺间质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87.1%、88.9%、69.2%。在合并肺间质病变组的影像分型中,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型,蜂窝病变为主)、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型,毛玻璃与网格病变为主)与未定型分组间的血清KL-6浓度[分别为(1 104±843)U/ml、(1 242±1 039)U/ml、(815±400)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84)。但合并肺间质病变组的影像病变累积分级中,病变分布范围广的患者血清KL-6浓度[(1 910±918)U/ml]较病变分布范围窄组的血清KL-6浓度[(459±268)U/ml]更高(Z=-4.364,P〈0.01)。肺间质病变活动组患者的血清KL-6浓度[(1 478±917)U/ml]也较肺间质病变非活动组[(598±475)U/ml]的高(Z=-3.915,P〈0.01)。结论血清KL-6浓度测定有利于CTD肺间质病变的诊断及肺病变范围及活动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结缔组织疾病 生物学标记 KL-6
原文传递
血清KL-6、SP-A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金良 郑学军 +1 位作者 任占芬 罗寰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血清中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RA患者38例,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单纯RA组(n...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血清中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RA患者38例,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单纯RA组(n=28)和RA合并ILD组(RA-ILD组,n=10);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3组对象的KL-6、SP-A水平,并分析RA-ILD组患者血清中KL-6、SP-A水平与相关免疫指标、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血清KL-6、SP-A水平在RA-ILD组[(1142.00±839.28)、(83.90±28.33)U/mL]明显高于单纯RA组[(418.50±457.10)、(24.40±15.81)U/mL]和对照组[(403.30±150.87)、(22.00±5.73)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R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ILD患者中KL-6、SP-A的水平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呈正相关(r=1.080、0.829,P<0.05),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无明显相关性(P>0.05);RA-ILD患者血清中KL-6和SP-A与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呈明显负相关(r=-0.454和-0.371、-0.428和-0.492、-0.160和-0.436,P<0.05)。结论RA-ILD患者血清中SP-A、KL-6水平明显增高,SP-A、KL-6水平可作为早期发现ILD的血清学指标,联合肺功能检测可更早发现I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肺表面活性蛋白A 肺功能 肺间质病变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生物学标志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继云 穆清爽 +3 位作者 赵旌 王梅 李文艳 齐晶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773-1776,共4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生物学标志物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A与SP-D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结缔组织病(CTD)...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生物学标志物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A与SP-D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分为CTD-ILD组28例及CTD未合并肠间质病变(ILD)组32例,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CTD患者血清及BALF、对照组血清KL-6、MCP-1、SP-A、SP-D水平;分析CTD-ILD患者血清及BALF中KL-6、MCP-1、SP-A、SP-D水平与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部高分辨率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CTD未合并ILD组、CTD-ILD组血清中KL-6、MCP-1、SP-A、SP-D水平依次升高(P<0.05);CTD-ILD组BALF中KL-6、MCP-1、SP-A、SP-D水平均高于CTD未合并ILD组(P<0.05)。CTD-ILD患者血清及BALF中KL-6、MCP-1、SP-A、SP-D水平均与FVC、DLCO呈负相关(均P<0.05),而均与肺部高分辨率CT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TD-ILD患者血清及BALF的KL-6、MCP-1、SP-A、SP-D呈高表达,联合检测以上指标有助于CTD-ILD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间质病变 涎液化糖链抗原-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 血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肺纤维化血清KL-6、TGF-β、CXCL13水平与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联合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廖明星 潘瑞琪 +2 位作者 艾承锦 李珊珊 周新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肺纤维化患者常规CT呈现与普通间质性肺炎相似征象,早期诊断困难。文中研究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联合预测肺纤维化发生的价值。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 目的肺纤维化患者常规CT呈现与普通间质性肺炎相似征象,早期诊断困难。文中研究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趋化因子13(CXCL13)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联合预测肺纤维化发生的价值。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89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作为纤维化组;并抽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所有受试均检测血清KL-6、TGF-β、CXCL13水平,进行肺功能检查与呼吸困难程度评分、胸部高分辨CT(HRCT)检查,量化HRCT肺组织受累程度,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KL-6、TGF-β、CXCL13水平与肺功能及HRCT受累程度的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者及其联合预测肺纤维化的效能。结果纤维化组血清KL-6、TGF-β、CXCL1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t=19.517、17.311、18.980,P<0.05),肺功能参数TLC、FVC、FEV1%pred、DLCO%pred显著低于健康组(t=-11.732、-10.389、-11.447、-7.044,P<0.05),HRCT评分高于健康组(t=16.505,P<0.05)。HRCT评分≤4分的特异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KL-6、TGF-β、CXCL13水平明显低于HRCT>4分患者(t=-8.423、-3.346、-10.176,P<0.05)。肺纤维化患者KL-6、TGF-β、CXCL13与肺功能指标FVC、FEV1%pred、DLCO%pred呈负相关(P<0.05),与HRCT评分呈正相关(P<0.05);KL-6、TGF-β与TLC呈负相关(P<0.05)。TGF-β>499.75 pg/mL时,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26%、91.43%;KL-6>468.52 U/mL时,预测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5.39%、82.86%;CXCL13>4.65 ng/mL时,预测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0.79%、91.43%;三者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独预测,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26%、88.57%。结论特发性肺纤维化伴血清KL-6、TGF-β、CXCL13明显上升,且与肺纤维化病变程度、肺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三者中TGF-β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价值最高,且联合诊断预测效能优于单项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趋化因子13
下载PDF
涎液化糖链抗原-6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雪 武丽君 +3 位作者 罗采南 石亚妹 邹健梅 孟新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0期3172-3175,共4页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并确诊的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84例(CTD-ILD组),结缔组织病患者91例(CTD...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并确诊的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84例(CTD-ILD组),结缔组织病患者91例(CT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KL-6水平。结果CTD-ILD组血清KL-6浓度明显高于CTD组[1239(577,2094)比152(89,280)U/ml](P<0.001)。KL-6诊断CTD-ILD最佳临界值为402 U/m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1%、86.8%,曲线下面积为0.9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SB%)降低及KL-6水平升高与CTD-ILD发生独立相关,DLcoSB%降低(OR=0.928,95%CI:0.891~0.968)及KL-6水平升高(OR=1.005,95%CI:1.003~1.007)是CTD-I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KL-6是诊断CTD-ILD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KL-6水平升高应警惕IL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肺疾病 间质性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诊断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和涎液化糖链抗原-6及载脂蛋白a水平预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加娜依•阿乃西 加孜那•托哈依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0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 KL-6)及载脂蛋白a(apolipopr...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 KL-6)及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 APOA)表达情况,探讨其预测AECOPD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93例老年AECOPD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前1 d检测血清IL-6、KL-6及APOA水平,出院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再次出现急性加重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比较2组入院时临床资料及血清IL-6、KL-6、APO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发生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老年AECOPD患者血清IL-6、KL-6、APO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入院时血清IL-6、KL-6、APOA水平对老年AECOPD患者发生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93例老年AECOPD患者中,35例再次出现急性加重,发生率为37.63%;93例患者出院前1 d血清IL-6[11.94(11.04,13.56)pg/L]、KL-6[40.09(38.52,41.77)u/mL]水平均低于入院时[15.64(13.25,16.90)pg/L、47.57(43.17,51.34)u/mL](P<0.05),APOA水平[1.90(1.74,2.05)g/L]高于入院时[1.54(1.21,1.85)g/L](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清IL-6[17.17(15.79,19.15)pg/L]、KL-6[53.39(48.81,54.55)u/m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4.10(12.24,15.96)pg/L、44.54(40.98,48.54)u/mL](P<0.05),APOA水平[1.21(1.01,1.40)g/L]低于预后良好组[1.76(1.51,1.98)g/L](P<0.05);血清IL-6(OR=2.601,95%CI:1.257~5.382,P=0.010)、KL-6(OR=1.692,95%CI:1.319~2.171,P<0.001)、APOA水平(OR=0.007,95%CI:<0.001~0.094,P<0.001)是老年AECOPD患者出院后发生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当入院时血清IL-6、KL-6、APOA水平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333 pg/L、46.759 u/mL、1.640 g/L时,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AECOPD患者出院后发生近期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61(95%CI:0.789~0.932,P<0.001)、0.893(95%CI:0.828~0.957,P<0.001)、0.850(95%CI:0.772~0.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白细胞介素-6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载脂蛋白A
原文传递
血清KL-6、LDH水平对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崔艳香 刘晓莉 周丽萍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1期1539-1543,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和乳酸脱氢酶(LDH)对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确诊为结缔组织病患者137例,根据患者临床表征和影像学资料分为间质性肺炎组(n=71)和无... 目的探究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和乳酸脱氢酶(LDH)对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确诊为结缔组织病患者137例,根据患者临床表征和影像学资料分为间质性肺炎组(n=71)和无间质性肺炎组(n=66);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n=45)作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KL-6、LDH、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间质性肺炎组血清KL-6、LDH、CRP及DD水平均高于无间质性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影像分型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血清标志物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影像分级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上述血清标志物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级组KL-6、LDH、CRP及DD水平高于Ⅰ级、Ⅱ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患者KL-6、LDH、CRP及DD水平高于非活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KL-6、LDH、CRP及DD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KL-6、LDH可作为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炎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液化糖链抗原-6 乳酸脱氢酶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炎
下载PDF
矽肺患者血FSTL1、KL-6、TNF-α、sIL-2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瑞文 黄明 +2 位作者 李聪 吴奇峰 赖关朝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血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100例矽肺患者作为矽肺组,依据矽肺程度分为1期(40例)、2期...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血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100例矽肺患者作为矽肺组,依据矽肺程度分为1期(40例)、2期(36例)、3期(24例),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FSTL1、KL-6、TNF-α、sIL-2R水平。结果矽肺组血浆FSTL1、KL-6、TNF-α、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浆FSTL1、KL-6、TNF-α、sIL-2R水平方面,矽肺组2期、3期患者明显高于1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2期、3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在评估矽肺患者肺纤维化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FSTL1以>4.80 ng/mL为临界值时分别为64.91%、62.79%、64.00%、69.81%、57.45%,KL-6以>460 U/mL为临界值时分别为61.40%、60.47%、61.00%、67.31%、54.17%,TNF-α以>133 pg/mL为临界值时分别为57.89%、67.44%、62.00%、70.12%、54.72%,sIL-2R水平以>270 U/mL为临界值时分别为63.16%、55.81%、60.00%、65.45%、53.33%,四者联合时,以FSTL1>4.91 ng/mL、KL-6>451 U/mL、TNF-α>128 pg/mL、sIL-2R>285 U/mL为临界值分别为77.19%、72.09%、75.00%、66.67%、91.18%,四者联合时明显高于四者单独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FSTL1、KL-6、TNF-α、sIL-2R水平与矽肺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四者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肺纤维化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且四者联合具有更高的评估效能,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抑素样蛋白1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 炎症因子 矽肺 肺纤维化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β-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_1、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敏 李林瑞 +2 位作者 黄建宝 孟燕妮 陈艳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β-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机械通气早产儿70例,其中40例诊断为BPD的患儿作为... 目的探讨β-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机械通气早产儿70例,其中40例诊断为BPD的患儿作为观察组,30例非BPD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患儿机械通气1、24、48、72hBALF中β-联蛋白、TGF-β1、cc16、KL-6水平。结果观察组平均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观察组cc16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而β-联蛋白、TGF-β1、KL-6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48、72h时均与1h时各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GF-β1、cc16于机械通气72h时与1h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β-联蛋白、KL-6水平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各时间点β-联蛋白、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相应时间点指标水平,cc16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L-6在机械通气48、72h时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比较,BPD中重度组β-联蛋白、TGF-β1、KL-6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c16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的延长及低cc16水平是BP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机械通气早产儿BPD的发生与机械通气、吸氧时间的延长及低cc16水平密切相关,通过监测早产儿初始机械通气BALF中β-联蛋白、TGF-β1、cc16水平可对早产儿BPD的发生提供预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β-联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血浆MIP-1α、Hcy、KL-6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锋 陈斌 +3 位作者 黄鼎三 林丽容 付明炜 王振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1期2303-230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单核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展开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10例,据冠状... 目的探讨血浆单核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展开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10例,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冠脉组(n=52)、单支病变组(n=54)、双支病变组(n=51)、三支病变组(n=53);采用Genisini评分法评估1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严重程度,分为<30分组(n=83)与≥30分组(n=75)。比较不同冠状动脉支数组的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组患者血浆MIP-1α、KL-6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Hcy水平。采用Pearason分析MIP-1α、Hcy、KL-6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冠脉组对比,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支数增加,TC、TG、LDL-C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冠脉组比,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血浆MIP-1α、Hcy、KL-6水平明显升高(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支数增加,血浆MIP-1α、Hcy、K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分组血浆MIP-1α、Hcy、KL-6水平明显低于≥30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ason分析,Gensini评分与MIP-1α、Hcy、KL-6呈正相关性(P<0.05);Gensini评分与HDL-C呈负相关性(P<0.05);经Logistic分析,LDL-C、MIP-1α、Hcy、KL-6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浆MIP-1α、Hcy、KL-6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与进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细胞炎性蛋白-1α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
下载PDF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伴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静 王静 李鸿斌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与RA伴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RA炎患者86例,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非RA-ILD组和RA-ILD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KL-6水平和免疫功...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与RA伴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免疫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RA炎患者86例,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非RA-ILD组和RA-ILD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KL-6水平和免疫功能(CD3+、CD4^(+)、CD8^(+)计数和CD4^(+)/CD8^(+)比值),分析血清KL-6水平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非RA-ILD患者54例,RA-ILD患者32例。RA-ILD患者以男性为主,CRP、ESR和R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82、7.243、7.748,P<0.05)。RA-ILD组KL-6水平[(835±72)U/ml]显著高于非RA-ILD组[(434±45)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70,P<0.05);同时,RA-ILD患者的CD8^(+)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CD4^(+)/CD8^(+)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6、4.993,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L-6水平与抑制性T细胞(CD8^(+))呈负相关(r=-3.563,P=0.031),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4.879,P=0.011)。结论血清KL-6水平与RA-ILD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血清KL-6水平可作为评估RA-ILD患者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间质性 涎液化糖链抗原-6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32及涎液化糖链抗原6水平检测在肺结核治疗转归中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伟 潘艳静 +3 位作者 李秀芳 黄健 高盼盼 崔俊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 研究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32(IL-32)及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检测在肺结核治疗转归中的评估作用。方法 纳入肺结核患者84例(研究组)及同期体检且结果正常的健康者70例(对照组)。再根据治疗转归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治疗... 目的 研究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32(IL-32)及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检测在肺结核治疗转归中的评估作用。方法 纳入肺结核患者84例(研究组)及同期体检且结果正常的健康者70例(对照组)。再根据治疗转归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51例)及治疗无效组(33例)。比较各组受试者IFN-γ、IL-32及KL-6水平,比较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患者病灶部位空洞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FN-γ、IL-32及KL-6对肺结核治疗转归的评估作用。结果研究组受试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32、K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无效组患者IFN-γ水平低于治疗有效组,IL-32、KL-6水平及病灶部位空洞比例均高于治疗有效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病灶部位空洞、IFN-γ水平降低、IL-32及KL-6水平升高均是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N-γ、IL-32、KL-6三者联合检测肺结核治疗转归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5)。结论 IFN-γ、IL-32、KL-6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评估肺结核治疗转归,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32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肺结核 治疗转归
原文传递
涎液化糖链抗原-6在间质性肺疾病诊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惠琼 张奉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07-212,共6页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表现的慢性进展型疾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血清学标志物,特别是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表现的慢性进展型疾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血清学标志物,特别是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KL-6是一种跨膜高分子量黏蛋白,主要表达于Ⅱ型肺泡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胞膜。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KL-6表达可能与肿瘤、部分新生儿肺部疾病、ILD及其恶化、急性肺损伤等疾病相关,其在ILD中的作用受到特别关注,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对KL-6的结构特点,其在ILD患者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的异常表现与ILD病变发生、进展、药物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最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液化糖链抗原-6 间质性肺疾病 血清学标志物
下载PDF
KL-6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雪 罗采南 +3 位作者 石亚妹 孟新艳 孟飞龙 武丽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16-1719,共4页
目的:探讨KL-6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并确诊的CTD-ILD患者50例,单纯CTD患者46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诊断、肺功能。使用EL... 目的:探讨KL-6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并确诊的CTD-ILD患者50例,单纯CTD患者46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诊断、肺功能。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KL-6水平。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20软件包,其中计量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统计采用χ~2检验,临界值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实验共纳入96例患者,其中CTD-ILD患者50例,CTD患者46例,CTD-ILD血清KL-6浓度平均值为(1 962. 1±1 329. 4) mg/L,明显高于CTD组(259. 4±435. 1) mg/L,对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 000),血清KL-6水平与FVC%、FEV1%及TLco SB%呈负相关。ROC分析其诊断ILD最佳临界值为500 mg/L,其敏感度为82. 0%,特异度为89. 1%,曲线下面积为0. 877。结论:血清KL-6是诊断ILD的重要诊断工具,同时可能也是检测CTD-ILD活动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间质性肺病 唾液涎化蛋白-6
下载PDF
间质性肺病相关特异性血清标志物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晓萍 徐磊 +2 位作者 秦慧 赵旭霁 李敏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819-822,共4页
目的寻找用于间质性肺病(ILD)诊断及预后监测的特异的血清学标志物。方法选取ILD患者134例[124例为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病(CTD-ILD)]、普通肺炎患者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2例、肺癌患者38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9例。另选... 目的寻找用于间质性肺病(ILD)诊断及预后监测的特异的血清学标志物。方法选取ILD患者134例[124例为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病(CTD-ILD)]、普通肺炎患者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2例、肺癌患者38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9例。另选取3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纤维连接蛋白(FN)、C反应蛋白(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KL-6诊断ILD的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D组、肺癌组及普通肺炎组血清KL-6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其中ILD组KL-6水平最高。ILD组、普通肺炎组、COPD组及其他肺部疾病组血清F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肺部疾病各组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KL-6诊断ILD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综合临床诊断的特异性要求,确定最佳临界值为430 U/mL,敏感性为59.4%,特异性为89.8%。ILD组MMP-3水平为155(84.5~290.5)ng/mL,较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升高2~15倍;124例CTD-ILD患者MMP-3的阳性率为84.7%。结论 KL-6、MMP-3对ILD及CTD-ILD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液化糖链抗原6 基质金属蛋白酶-3 纤维连接蛋白 C反应蛋白 间质性肺病
下载PDF
KL-6粘糖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茂治 祝禾辰 +2 位作者 陈传国 周萍萍 周鸿铭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1期1835-1838,1999,共5页
目的探讨KL-6(Krebs von den Lungen-6)粘糖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雄性SD大鼠70只,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成百草枯中毒1、4、7、14、21、28 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将1 ml浓度为20%的百草枯水溶... 目的探讨KL-6(Krebs von den Lungen-6)粘糖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雄性SD大鼠70只,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成百草枯中毒1、4、7、14、21、28 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将1 ml浓度为20%的百草枯水溶液用无菌等渗盐水稀释成100 ml,中毒组按18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排除因腹腔注射药物后不符合建模标准及死亡的大鼠,每组选取6只在染毒后1、4、7、14、21、28 d时间点进行处死,分别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K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KL-6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SD大鼠血清中KL-6含量较低约为11.42 ng/ml,中毒4、7、14、21 d组大鼠血清中KL-6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8 d数值较21 d前下降,但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肺组织1、4、7、14、21 d组中KL-6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8 d组数值较21 d组前下降,但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6随着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程度变化而变化,其可能参与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KL-6 肺纤维化
原文传递
涎液化糖链抗原6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惠敏 李宁 +1 位作者 林勇平 孙宝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5-399,共5页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是ILD的血清无创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变化与ILD的活动性及治疗效果相关,近年来受到了临床上的关注。本文就KL-6在ILD诊断、监测和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是ILD的血清无创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变化与ILD的活动性及治疗效果相关,近年来受到了临床上的关注。本文就KL-6在ILD诊断、监测和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涎液化糖链抗原6 生物标记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KL-6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彩侠 田豆豆 +1 位作者 鱼云霞 张科东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2期247-249,308,共4页
目的 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抗原-6(KL-6)主要表达于Ⅱ型肺泡上皮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在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中表达升高,本研究拟探讨KL-6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风... 目的 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抗原-6(KL-6)主要表达于Ⅱ型肺泡上皮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在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中表达升高,本研究拟探讨KL-6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初次诊断且未经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68例,其中经胸部CT证实未合并肺间质病变的单纯RA患者35例,合并肺间质病变的RA(RA-ILD)患者33例,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名,分别留取3组研究对象血清及部分单纯RA组和RA-ILD组患者关节腔积液,采用EILSA法检测KL-6的表达水平。分析单纯RA组和RA-ILD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临床特征;分析单纯RA组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未合并COPD患者血清KL-6的表达水平。结果 单纯RA组和RA-ILD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ILD组患者病程明显长于单纯RA组[(163.50±88.07)月vs.(94.42±50.14)月,P<0.05];单纯RA组中,有6例患者合并COPD,与同组未合并COPD患者比较,血清K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ILD组患者血清KL-6表达水平[(100.96±14.29)U/mL]明显高于单纯RA组患者[(30.33±5.30)U/mL]及正常对照组[(26.67±2.78)U/mL],单纯RA组血清K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RA患者关节腔积液KL-6水平明显低于RA-IL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6在RA-ILD患者中表达增高,是反映RA-ILD患者肺间质病变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抗原-6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原文传递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KL-6、CCL18和microRNA-2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春联 权晓娟 +1 位作者 章琳 李秀丽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中涎液化糖链抗原(KL)-6、趋化因子配体(CCL)18及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21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水平、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IPF患者60例为IPF组,同时收集60...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中涎液化糖链抗原(KL)-6、趋化因子配体(CCL)18及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21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水平、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IPF患者60例为IPF组,同时收集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清KL-6、CCL18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清miR-21表达水平,观察患者血清中上述标志物分子含量的变化;探讨其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对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IPF患者的血清KL-6、CCL18和miR-21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PF组患者血清KL-6、CCL18、miR-2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表达水平与FVC%pred(KL-6:r=-0.47,P<0.01;CCL18:r=-0.53,P<0.01;miR-21:r=-0.50,P<0.01)、DLco%pred(KL-6:r=-0.35,P<0.01;CCL18:r=-0.48,P<0.01;miR-21:r=-0.38,P<0.01)分别呈显著负相关。与稳定期IPF患者相比,急性加重期IPF患者血清KL-6、CCL18、miR-21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1、0.049、0.033)。结论IPF患者血清KL-6、CCL18和miR-21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且其水平高低与肺功能参数、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作病情评估、预后判定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趋化因子配体18 微小核糖核酸-21 肺功能 急性加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