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昼行性动物取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行为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粟海军 马建章 宗诚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6,共7页
于2005年10月1-7日,采用全时焦点观察法研究了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林班原始红松林内松鼠(Sciurus vulgaris)、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和普通鸸(Sitta europaea)4种昼行性动物取食... 于2005年10月1-7日,采用全时焦点观察法研究了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林班原始红松林内松鼠(Sciurus vulgaris)、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和普通鸸(Sitta europaea)4种昼行性动物取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行为。结果表明:①4种动物的取食和贮藏过程包括找寻、松塔的处理与种子剥食、松塔和种子的搬运、确定贮藏点、掩藏和警戒等6个环节,但它们在6个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均存在较大差异;②4种动物的种子消耗量亦存在较大差异(x^2=144.67,af=3,P〈0.05),松鼠、星鸦、花鼠和普通鸸每次平均取食红松种子的数量分别为40.0粒、20.9粒、16.7粒和1.3粒。松鼠与星鸦能够在地面和树冠层取食或收获红松松塔及种子,而花鼠与普通鸸则主要在地面取食;③4种动物贮藏种子的能力亦有较大差异(x^2=68.76,af=3,P〈0.05Kruskal.Wallis),松鼠、星鸦和普通鸸主要分散贮藏红松种子,松鼠和星鸦的贮藏量最多,而花鼠很少分散贮藏种子,但能将许多红松种子集中贮藏在少数的贮藏点;④取食松籽的种间竞争强烈,在红松林的垂直高度上,松鼠和星鸦具有高度重叠的取食生态位,花鼠和普通鸸因为种群数量大,对地面种子库的消耗量较大。分析结果显示,松鼠与星鸦是红松种子扩散的传播者,普通鸸是种子消耗者兼传播者,而花鼠则近乎是完全的捕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种子 分散贮藏 集中贮藏 松鼠 星鸦 花鼠 普通鸸
下载PDF
红松籽制备红松籽油的原料性状及其制油工艺验证
2
作者 祖述冲 魏亮 赵修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5-173,共9页
【目的】在优先保障野生红松籽为东北阔叶红松林天然更新提供种源和林内动物提供食物的前提下,研究人工红松籽、嫁接人工红松籽替代野生红松籽制备红松籽油的原料性状,为实现新兴的红松籽油制油产业对红松籽作为工艺原料的可持续利用提... 【目的】在优先保障野生红松籽为东北阔叶红松林天然更新提供种源和林内动物提供食物的前提下,研究人工红松籽、嫁接人工红松籽替代野生红松籽制备红松籽油的原料性状,为实现新兴的红松籽油制油产业对红松籽作为工艺原料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6个不同产地的红松籽,重点检测质量、形态、脂肪酸成分、胚乳内含物原料性状,并验证了其干式酶法制油工艺的可行性。【结果】在与制油原料质量有关的籽湿质量(千粒重)、籽含水率、脱壳率、出仁率、籽仁湿质量(千粒重)、含油量质量性状,与制油原料的筛分、脱壳和干燥工艺有关的籽长、籽宽、籽厚、籽长宽比、籽长厚比、籽壳厚、籽仁干质量和籽仁含水率形态性状,与红松籽油油品质量有关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皮诺敛酸脂肪酸成分和胚乳内含物性状,人工红松籽仁和嫁接人工红松籽仁均优于野生红松籽仁。经应用α-淀粉酶干式酶解法酶解红松籽仁制备红松籽油的制油新工艺验证,人工红松籽仁和嫁接人工红松籽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7.20%、7.17%)分别低于野生红松籽仁(14.03%、14.5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60%、92.84%)分别高于野生红松籽仁(0.87%、1.13%),皮诺敛酸含量(16.67%、16.91%)分别高于野生红松籽仁(14.65%、16.30%),其红松籽仁含油率、红松籽油提取率、籽粕残油率,人工红松籽仁和嫁接人工红松籽仁也均优于野生红松籽仁。【结论】在红松籽油制油工艺的综合原料性状方面,人工红松籽仁和嫁接人工红松籽均优于野生红松籽,完全可以替代野生红松籽,作为红松籽油制油工艺的优质原料实现可持续利用,推动新兴红松籽油制油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籽 红松籽油 原料性状 制油工艺 验证
下载PDF
红松子机械式自动开口机的研制
3
作者 洪庆 阮立强 +2 位作者 马立峰 安殿军 刘影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7年第6期38-40,共3页
研制出一种红松子机械式自动开口机,该机采用机械方式一次完成红松子自动开口,具有传动简单,结构紧凑,生产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 红松子 机械式 自动开口机 研制
下载PDF
动物贮藏红松种子的萌发活力
4
作者 王素华 《野生动物》 2008年第4期187-188,共2页
松鼠和星鸦会选择具有萌发活力的红松种子贮藏在地被物下,在红松球果内种子只有73.2%可食用的情况下,松鼠和星鸦选择贮藏的红松种子100%饱满可食用,其贮藏行为有利于红松种子逃避其他动物的捕食。萌发实验表明,松鼠和星鸦贮点内的红松... 松鼠和星鸦会选择具有萌发活力的红松种子贮藏在地被物下,在红松球果内种子只有73.2%可食用的情况下,松鼠和星鸦选择贮藏的红松种子100%饱满可食用,其贮藏行为有利于红松种子逃避其他动物的捕食。萌发实验表明,松鼠和星鸦贮点内的红松种子超过60%可萌发出红松幼苗,远远高于自然状态下红松种子的萌发率(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鼠 星鸦 红松种子 萌发活力
下载PDF
不同活力红松种子的田间表现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垦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4-15,30,共3页
对发芽能力分别为 87%和 92 %的红松种子 ,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和生理测定。结果表明 ,高活力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出苗率和保苗率 ,其出苗过程迅速而整齐 ,光合作用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较高 ,根系活力强 ,苗木生长健壮 。
关键词 红松 种子活力 苗木 田间表现
下载PDF
红松籽油调节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振宇 陈小强 《特产研究》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红松籽油对老龄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22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和三个松籽油处理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同时,3个松籽油处理组分别饲喂2.0g/kg.d、4.0... 目的:探讨红松籽油对老龄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22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和三个松籽油处理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同时,3个松籽油处理组分别饲喂2.0g/kg.d、4.0g/kg.d、8.0g/kg.d剂量的松籽油,连续饲喂8周,每周称量1次各组平均体重。饲喂4周后,取尾血,测定血清中的血脂和血糖(BloodGlucose)。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总胆固醇(TC)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高脂模型建立成功。松籽油处理对大鼠体重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松籽油处理组血清B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显著差异(P>0.05),而4.0g/kg.d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5),但8.0g/kg.d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红松籽油具有一定调节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籽油 血脂调节作用 高脂血症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下载PDF
冷榨红松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默馨 王妍 +3 位作者 周晓丹 刘晶 常云鹤 于殿宇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1,共3页
对红松籽油的冷榨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得到冷榨红松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最佳参数为:粉碎后粒度16目,压榨压力4 MPa,水分含量4%。经验证按此参数试验得到的出油率为51.1%。此工艺下制得松籽油碘值高达143.0 gI∕100 g,其... 对红松籽油的冷榨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得到冷榨红松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最佳参数为:粉碎后粒度16目,压榨压力4 MPa,水分含量4%。经验证按此参数试验得到的出油率为51.1%。此工艺下制得松籽油碘值高达143.0 gI∕100 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09%,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是一种"天然绿色"的榨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籽油 冷榨法 出油率 反式脂肪酸
原文传递
红松5个家系未成熟种子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士刚 秦彩云 +2 位作者 王聪慧 才巨锋 陶晶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7,共5页
红松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和坚果经济林树种。以组织培养的方法,选用三岔子红松种子园5个家系的未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未成熟种子在添加萘乙酸(NAA)2 mg/L+6-苄氨基嘌呤(6-BA)1 mg/L的培养基上... 红松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和坚果经济林树种。以组织培养的方法,选用三岔子红松种子园5个家系的未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未成熟种子在添加萘乙酸(NAA)2 mg/L+6-苄氨基嘌呤(6-BA)1 mg/L的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最佳诱导率为5.68%。红松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蔗糖浓度为30 g/L。选取长势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在恢复培养10 d后可观察到不同细胞系均有明显新生愈伤组织,15 d后愈伤组织大量增殖。本研究为三岔子红松种子园红松优良种质资源的规模化繁殖和保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红松种子园 胚性愈伤组织 超低温保存 激素组合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提高红松籽抗氧化肽活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张鸣镝 姜源 +2 位作者 李雄 李雪楠 林松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72-277,共6页
为了研究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pulsed electric field, PEF)提高红松子抗氧化肽活性的效果,该文以分子量1~3kDa的红松籽多肽为试验原料,以2,2-二苯基-1-苦基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为衡量指标,借助单因素和响... 为了研究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pulsed electric field, PEF)提高红松子抗氧化肽活性的效果,该文以分子量1~3kDa的红松籽多肽为试验原料,以2,2-二苯基-1-苦基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为衡量指标,借助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优选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处理红松籽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发现,当电场强度11.5 kV/cm,脉冲频率1 500 Hz,流速4.8 mL/min时,PEF处理的红松籽抗氧化肽粉的DPPH清除率为86.93%±0.31%,比未经PEF处理的DPPH清除率68.16%±0.25%,提高了18.77%;通过中红外色谱技术(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MIR)分析了最佳PEF处理的1-3 kDa红松籽抗氧化肽粉,发现其二级结构中R2C=CH2键和-CH3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探究PEF技术提高抗氧化肽的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优化 光谱 红松籽抗氧化肽 DPPH清除率 中红外色谱 二级结构
下载PDF
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动力学模型及油脂组成、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凤娟 夏晓雨 +2 位作者 张娜 符群 郭庆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0-117,共8页
为探究减压-超声联用技术对红松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考察提取出的红松籽油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红松籽油得率为指标,在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不同超声波功率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对红松籽油提取效果... 为探究减压-超声联用技术对红松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考察提取出的红松籽油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红松籽油得率为指标,在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不同超声波功率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对红松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对提取过程进行模型拟合并验证。测定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的红松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测定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 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nic acid,ABTS)自由基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最适提取溶剂,在真空度0.08~0.09 MPa条件下,超声波提取红松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210 W、料液比1:7(g:mL)、超声温度45℃、超声处理时间25 min,此条件下松籽油得率为(53.01%±0.30%)。试验选取的四种动力学模型中,玻尔兹曼模型更好的拟合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动力学过程(R^2≥0.9798)。提取的红松籽油含有46.27%的亚油酸,28.95%的油酸以及13.26%的皮诺敛酸。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红松籽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8.20±0.77)mg/mL、(7.74±0.06)mg/mL。减压-超声波联用通过降低容器内压强,减少溶液间分子压力,进而降低提取过程中的能耗,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有利于保护热敏性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超声波联用 红松籽油 动力学 脂肪酸 抗氧化
下载PDF
红松籽油的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平 王劲 李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0,共8页
红松籽油是一种天然植物油,因富含油酸、亚油酸和皮诺敛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已证明红松籽油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炎、抗氧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红松籽油的提取方法和药理作... 红松籽油是一种天然植物油,因富含油酸、亚油酸和皮诺敛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已证明红松籽油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炎、抗氧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红松籽油的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并就其在食用油、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籽油 生物活性 提取方法
下载PDF
双酶法提取红松籽油及其抗氧化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琪 韦家辉 +5 位作者 盛智丽 王金萍 刘俊梅 王君 李晓玉 杨雨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3,共7页
红松籽油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具有多种生物功能,但其生物利用度差、附加值低,成为其发展瓶颈。以红松籽仁为原料并以提油率和皮诺敛酸的量为指标,经超声波处理,蜗牛酶水解单因素试验,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红松籽油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具有多种生物功能,但其生物利用度差、附加值低,成为其发展瓶颈。以红松籽仁为原料并以提油率和皮诺敛酸的量为指标,经超声波处理,蜗牛酶水解单因素试验,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松籽油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2 364.00 U/g、温度51.00℃、时间3.00 h、pH 8.40;蜗牛酶加酶量为39.00 mg/(10 g松子乳)、温度44.00℃、时间1.00 h、pH 7.00、料水比1∶5(g/m L),在此条件下,红松籽油得率可以达到93.87%,皮诺敛酸的量为855.77 mg/(10 g松子乳),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的研究结果。同时,在最优条件下,红松籽油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为8.52 mg/mL,而且红松籽油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紫苏籽油等其他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籽油蜗牛酶 响应面 皮诺敛酸 抗氧化
下载PDF
流形学习在红松籽仁蛋白质含量近红外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逊超 张春越 +1 位作者 张怡卓 曹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6-254,共9页
为研究检测红松籽仁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用变量标准化校正+一阶导数+小波变换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改进型局部线性嵌入、局部切空间对齐、黑塞特征映射进行光谱数据的降维处理,分别构建偏... 为研究检测红松籽仁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用变量标准化校正+一阶导数+小波变换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改进型局部线性嵌入、局部切空间对齐、黑塞特征映射进行光谱数据的降维处理,分别构建偏最小二乘、岭回归、支持向量回归、极度梯度提升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改进型局部线性嵌入+支持向量回归法建立的参数优化模型质量最佳。其降维方法优化参数为:维度取4,邻域数取50;验证集均方差均值为0.5681,验证集皮尔逊相关系数均值达0.9408。可见,模型的预测结果是可靠的,能够实现对红松籽仁蛋白质含量的无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籽仁 蛋白质 流形学习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红松仁脂肪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检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仇逊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2-698,共7页
为实现红松仁脂肪无损、简便检测,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红松仁脂肪进行定量分析,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去壳红松仁脂肪定量分析模型,采用多种预处理方法优化模型,并且利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无信息变量消除法进... 为实现红松仁脂肪无损、简便检测,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红松仁脂肪进行定量分析,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去壳红松仁脂肪定量分析模型,采用多种预处理方法优化模型,并且利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无信息变量消除法进行特征波段的筛选。结果表明,红松仁光谱经一阶导数预处理后建立的模型最佳;波段优选可以提升模型质量,其中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的筛选结果最佳,其松仁脂肪模型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11 4,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882 0,验证集均方根误差为0.646 8。可见,经过优化后,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实现了去壳红松仁脂肪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红松仁 脂肪 定量检测
下载PDF
红松子油中皮诺敛酸的纯化及降脂活性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晶 寇萍 +5 位作者 秦启萍 于良 赵雪莲 王希清 杨雨春 付玉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4-640,共7页
以红松子油为原料,采用尿素包合法纯化皮诺敛酸,通过脂肪酸与尿素的比例、尿素与乙醇的比例、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等因素对皮诺敛酸含量及产率的影响,优化了尿素包合法的工艺参数,最终确定了皮诺敛酸的最佳纯化条件为:脂肪酸与尿素的比例... 以红松子油为原料,采用尿素包合法纯化皮诺敛酸,通过脂肪酸与尿素的比例、尿素与乙醇的比例、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等因素对皮诺敛酸含量及产率的影响,优化了尿素包合法的工艺参数,最终确定了皮诺敛酸的最佳纯化条件为:脂肪酸与尿素的比例为1∶6.5(w/w),尿素与90%乙醇的比例为1∶4(w/v),包合温度为-10℃,包合时间12h。在上述条件下,经GC-MS检测获得了纯度为58.3%的皮诺敛酸,回收率为51.8%,经二次尿素包合纯化后可获得纯度为72.5%的皮诺敛酸,回收率为64.7%。为了评估皮诺敛酸的降脂活性,以油酸诱导HepG2细胞成脂,最终确定40μmol·L^-1的皮诺敛酸能显著的降低HepG2细胞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子油 皮诺敛酸 尿素包合法 降脂活性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红松子油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清光 张彧 +1 位作者 王璐 朱蓓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7-40,共4页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红松子油的影响因素,在试验条件下,其影响因素次序为萃取压力、夹带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优条件为35MPa,45℃,240min,5%无水乙醇作夹带剂,CO2流量20L/h~25L/h。45℃时,在15MPa和35MPa两种不同的压力下,对比了加...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红松子油的影响因素,在试验条件下,其影响因素次序为萃取压力、夹带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优条件为35MPa,45℃,240min,5%无水乙醇作夹带剂,CO2流量20L/h~25L/h。45℃时,在15MPa和35MPa两种不同的压力下,对比了加入5%无水乙醇作夹带剂与不使用夹带剂时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出油量随时间的变化,使用夹带剂后出油量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子油 超临界CO2萃取 夹带剂
下载PDF
提高红松无性系种子园树木座果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行轩 张安 +1 位作者 王伟 吴沛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3,共6页
以辽宁省草河口1968年营建的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普通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红松种子园的落花落果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和人工辅助授粉进行试验研究。经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种子园树木年平均自然落花落果率为46.46%,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落... 以辽宁省草河口1968年营建的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和普通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红松种子园的落花落果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和人工辅助授粉进行试验研究。经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种子园树木年平均自然落花落果率为46.46%,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落果的高峰期。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座果率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座果率20%左右。因雄球花密度与座果率相关显著,故在新建种子园时,株行距应以3m×3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种子园 座果率 树木
下载PDF
模拟不同烹饪温度对红松籽油品质的影响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凤娟 童新雨 +2 位作者 夏晓雨 符群 郭庆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124,共9页
【目的】以模拟不同烹饪温度处理后的红松籽油为材料,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烹饪温度预处理后的红松籽油通过气相质谱(GC-MS)联用测定脂肪酸组分。根据国标测定热处理前后的红松... 【目的】以模拟不同烹饪温度处理后的红松籽油为材料,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烹饪温度预处理后的红松籽油通过气相质谱(GC-MS)联用测定脂肪酸组分。根据国标测定热处理前后的红松籽油理化性质。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温度处理后红松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红松籽油的羰基价和酸值显著上升(P <0.05),过氧化值先升高后降低,180℃达到最大值9.79 mmol/kg,碘值和皂化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31.78%、22.86%。高温加热后红松籽油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出现显著变化,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亚油酸和皮诺敛酸含量下降,而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随烹饪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加热过程中共生成5种新的脂肪酸(9t-C18∶1(反式油酸)、(9c,11t)-C18∶2、(10t,12c)-C18∶2、14-甲基-C16∶0、10c-C17∶1)。对不同温度处理后红松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2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3.80%、10.43%。【结论】升高温度会降低红松籽油品质和改变脂肪酸组成。低温热处理时,红松籽油的理化指标及其脂肪酸不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红松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红松籽油 脂肪酸组成 主成分分析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松籽油甾醇浸提及功能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莉莉 赵庆佳 +1 位作者 张娜 郭庆启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5-134,共10页
以有机溶剂浸提法为对照,研究超声波、微波、光波辅助溶剂法对红松籽油甾醇浸提效果及不同方法提取物的抗氧化、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与胆酸盐结合能力。通过磷硫铁比色法测定甾醇得率,采用自由基清除体系、对硝基苯酚法、模拟体外消化实... 以有机溶剂浸提法为对照,研究超声波、微波、光波辅助溶剂法对红松籽油甾醇浸提效果及不同方法提取物的抗氧化、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与胆酸盐结合能力。通过磷硫铁比色法测定甾醇得率,采用自由基清除体系、对硝基苯酚法、模拟体外消化实验法分别测定4种方法提取甾醇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肪酶活性抑制效果及胆酸盐结合能力。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溶剂法(500 W,1 min)提取的红松籽油甾醇得率(2.263±0.013)mg/g最大(P<0.05)。4种提取方法中,微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甾醇对DPPH·清除效果最好,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甾醇对ABTS^(+)·清除效果最好,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甾醇可显著抑制胰脂肪酶活性(P<0.05),IC_(50)值为(1.322±0.020)mg/mL,与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结合能力最强,分别为(77.593±1.401)%、(77.601±1.103)%。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甾醇得率略低于微波辅助溶剂法,但抗氧化能力、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胆酸盐结合能力均为最强,本研究为红松籽油甾醇的制备及功能性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红松籽油 提取方法 功能性质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红松籽油提取效果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晓丽 王凤娟 +1 位作者 张娜 郭庆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5,共9页
【目的】立足于溶剂法,通过对比超声波、微波、光波单独处理较短时间的红松籽油的得率,以及处理后单独浸提红松籽油得率的增加情况,明确在红松籽油提取过程中处于主导作用的方法,同时确认4种提取方法对红松籽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和抗... 【目的】立足于溶剂法,通过对比超声波、微波、光波单独处理较短时间的红松籽油的得率,以及处理后单独浸提红松籽油得率的增加情况,明确在红松籽油提取过程中处于主导作用的方法,同时确认4种提取方法对红松籽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GB/T 5009.229-2016《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 5532-2008《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和GB/T 5009.227-2016《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分别测定4种方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的酸值、碘值和过氧化物值,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红松籽油中脂肪酸的种类和质量分数,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松籽油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结果】正己烷作为最佳提取溶剂,当提取温度25℃,液料比18 mL/g,浸提时间5 h红松籽油得率为65.52%。超声波法(300 W,10 min)、微波法(380 W,100 s)、光波法(400 W,11 min)单独处理时的红松籽油得率分别为67.63%、62.26%、58.25%。上述3种方法处理后再单独使用正己烷浸提,使总提取时间达到5 h后的红松籽油得率分别增加了2.18%、4.50%、6.10%。4种方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符合GB/T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中酸值(≤4 mg/g)、过氧化值(≤0.25 g/100 g)的限量标准。溶剂法制备出的红松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最低(P<0.05)。脂肪酸质量分数由高到低分别是亚油酸(44.54%~46.32%)、油酸(28.29%~28.83%)和皮诺敛酸(13.15%~14.51%)。溶剂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光波法所提取的红松籽油清除DPPH·和ABTS+·的IC50值分别是9.41、8.80、9.43、9.61 g/L和5.10、5.51、6.10、5.43 g/L。【结论】对超声波法、微波法和光波法单独作用及浸提后得率进行比较,发现超声波法、微波法和光波法在提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与溶剂法、微波法和光波法相比,超声波法提取的红松籽油得率高,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抗氧化能力强,能够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籽油 提取方法 理化指标 脂肪酸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