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Ce的电子结构与γ-α相变机制:理论模型的发展及借助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实验研究进展
1
作者 段煜 罗学兵 +9 位作者 张云 张文 冯卫 郝群庆 罗丽珠 刘琴 陈秋云 谭世勇 朱燮刚 赖新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313-3321,共9页
含f电子的镧系和锕系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复杂的成员,他们常常表现出奇异的物理特性。其中最简单而具代表性的就是金属Ce的γ-α相变,该相变不仅晶体结构保持面心立方(fcc)不变,而且伴随有约15%的体积塌缩和磁性变化(γ-Ce为遵循Curie-... 含f电子的镧系和锕系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复杂的成员,他们常常表现出奇异的物理特性。其中最简单而具代表性的就是金属Ce的γ-α相变,该相变不仅晶体结构保持面心立方(fcc)不变,而且伴随有约15%的体积塌缩和磁性变化(γ-Ce为遵循Curie-Weiss定理的顺磁体,而α-Ce具有Pauli顺磁性)。多年来,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致力于理解这一奇特相变的微观机制,理论上曾提出了三种解释该相变的模型,包括跃迁模型(Promotional model)、类Mott转变模型和Kondo模型。其中跃迁模型已因与实验结果不符而被摈弃,而类Mott转变模型主要强调f-f电子的相互作用在相变过程中的变化,Kondo模型则强调相变过程中4f电子与传导电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此二者都在不断发展,至今仍无定论。目前学界基本认同Ce的γ-α相变的奇特性与其特殊电子结构有关。Ce的外层电子结构为4f 15d 16s 2,其中4f电子在实空间是局域,但其能级与价带的5d和6s电子能级的能量接近,造就了4f电子的局域-巡游双重特性,故外界环境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大大改变Ce的电子结构,进而影响其宏观物理性质。如今,分子束外延技术(MBE)的应用实现了高质量Ce单晶薄膜的制备,结合先进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可以对Ce的电子结构进行直接观察,便于探究Ce的γ-α相变过程中4f电子的行为,并以此进一步探讨其相变微观机制。此外,Kondo模型具有光电子能谱(PES)可见的特征,且在单杂质安德森模型(SIAM)框架下采用相关计算方法(GS、LDA+U、DMFT等)对Ce的PES特征的理论解释也已较成功地实现,因此Kondo模型逐渐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Ce的γ-α相变机制。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Ce的γ-α同构相变的三个主要理论模型,即跃迁模型(Promotional model)、类Mott转变模型和Kondo模型的物理图像及部分实验证据;然后介绍了高质量Ce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并重点分析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Ce 单晶薄膜 电子结构 γ-α相变 理论模型 kondo模型 f电子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
下载PDF
统计力学中的某些严格可解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振宁 戴显熹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1,共11页
杨振宁教授最先发展的Bethe Ansatz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其重大的科学意义。对现代统计力学严格可解模型、最子反散射理论起着极其核心的作用。1080年Andrei(美国)Wiegmann(苏联)等分别独立严格解出量子统计中举世瞩目的K... 杨振宁教授最先发展的Bethe Ansatz理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其重大的科学意义。对现代统计力学严格可解模型、最子反散射理论起着极其核心的作用。1080年Andrei(美国)Wiegmann(苏联)等分别独立严格解出量子统计中举世瞩目的Kondo模型,就是运用杨先生的理论。这使这个理论锦上添花。目前还与数学上新发展的结理论(Node Theory)和辫理论(Brdi Theory)建立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力学 严格可解 BetheAnsatz理论 最子反散射理论 kondo模型 结理论 辫理论
下载PDF
基于Ono-Kondo格子模型的页岩气超临界吸附机理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尚文 王红岩 +2 位作者 薛华庆 郭伟 李晓波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1-1430,共10页
页岩气吸附机理的研究对于页岩气成藏和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甲烷在地层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处于超临界状态,页岩气的吸附实际上为超临界吸附,但其机理目前尚不明确.在建立Ono-Kondo格子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低温氮气吸附和高压甲烷等温吸附... 页岩气吸附机理的研究对于页岩气成藏和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甲烷在地层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处于超临界状态,页岩气的吸附实际上为超临界吸附,但其机理目前尚不明确.在建立Ono-Kondo格子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低温氮气吸附和高压甲烷等温吸附实验,对龙马溪组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和超临界吸附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页岩中发育的孔隙尺度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吸附气主要赋存于微孔和中孔中;页岩的等温吸附曲线在压力较大时,必然存在下降的趋势,这并非异常现象,而是超临界甲烷过剩吸附量的本质特征.Ono-Kondo格子模型对页岩高压等温吸附曲线的拟合效果很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说明该模型可以表征页岩纳米孔隙中超临界甲烷的吸附特征.基于拟合得到的吸附相密度可将过剩吸附量转换为绝对吸附量,并直接计算地层温度和压力下甲烷的吸附分子层数,计算层数均小于1,表明甲烷分子并没有铺满整个孔隙壁面.因此受流体性质、吸附剂吸附能力和孔隙结构3个方面的影响,页岩气的吸附机理为单层吸附,不可能为双层甚至多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Ono-kondo模型 超临界 吸附机理 过剩吸附量 单层吸附
原文传递
多通道共振能级模型特性
4
作者 石云龙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Tomonaga—luttinger玻色化,我们发现:多通道共振能级模型可以转换成铁磁—反铁磁相互作用的单通道Kondo模型,这种相互作用取决于由相变所给出的参量r.另外,研究了比热和局域杂质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Y_2=1时呈现Fermi液体—非Fe... 利用Tomonaga—luttinger玻色化,我们发现:多通道共振能级模型可以转换成铁磁—反铁磁相互作用的单通道Kondo模型,这种相互作用取决于由相变所给出的参量r.另外,研究了比热和局域杂质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Y_2=1时呈现Fermi液体—非Fermi液体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共振能级模型 单通道kondo模型
下载PDF
Instability of Non—Fermi Liquid Behavior in the Two—Channel Kondo Model
5
作者 YUANQing-Shan CHENHong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21-626,共6页
The effects of interchannel scattering of conduction electrons by the impu rity and repulsion of conduction electrons at the impurity site on the two-channel Kondo model are simultaneously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It ... The effects of interchannel scattering of conduction electrons by the impu rity and repulsion of conduction electrons at the impurity site on the two-channel Kondo model are simultaneously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It is shown that these two perturbations will substantially modify the usual local non-Fermi liquid behavior of the two-channel Kondo model.With bosonization and unitary transformations we find that the system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single channel Kondo model with anisotropy between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exchange couplings.Whatever for originally antiferromagnetic or ferromagnetic isotropic coupling,the system always flows to strong-coupling limit,which exhibits local Fermi liquid behavior at low temp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Fermi liquid kondo model
下载PDF
基于Ono-Kondo格子模型的超临界页岩气吸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科 汤积仁 MISCHO Helmut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79-2487,共9页
页岩储层普遍埋藏较深,地层温度和压力较高,相当一部分页岩气在储层中处于超临界吸附状态。超临界吸附与传统亚临界吸附在机理上有着较大区别,将建立在亚临界条件的吸附模型运用到超临界页岩气吸附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因此,准确表征... 页岩储层普遍埋藏较深,地层温度和压力较高,相当一部分页岩气在储层中处于超临界吸附状态。超临界吸附与传统亚临界吸附在机理上有着较大区别,将建立在亚临界条件的吸附模型运用到超临界页岩气吸附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因此,准确表征超临界页岩气吸附是精准评估页岩气储量和制定合理开发方案先决条件。针对页岩中超临界甲烷吸附问题,借助高精度磁悬浮天平重量法吸附仪,开展了高温高压甲烷吸附实验,分别测定了超临界甲烷在40,60,80和100℃的气体相密度和等温吸附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磁悬浮天平能同时测定气体相甲烷密度和过剩吸附量;超临界甲烷过剩吸附量随压力先增加后减小,过剩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最大过剩吸附量对应的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不对吸附相密度和体积做任何假设的前提下,利用Ono-Kondo格子模型分别分析了页岩气的单层和多层吸附。Ono-Kondo格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甲烷吸附只能形成单层吸附,其中吸附相密度和绝对吸附量均随压力单调递增,吸附相体积近似保持不变。随着压力的升高,吸附相密度与气体相密度的差值先增加后减小,而吸附相体积近似保持不变,因此会导致过剩吸附量出现极大值。若将吸附相密度假定为定值会低估高压力段的绝对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超临界吸附 Ono-kondo格子模型 绝对吸附量
下载PDF
基于Ono-Kondo格子模型的深部煤储层CH4吸附特征研究
7
作者 李鹏飞 要惠芳 +1 位作者 孟艳军 李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为更准确研究深部煤储层煤层气的吸附特征,了解温度、压力、水等因素对煤层吸附CH4的影响,基于等温吸附实验,采用简化的Ono-Kondo格子模型的拟合方法,精确描述了4种煤级煤在不同温压条件下与不同流体作用前后的CH4等温吸附曲线。结果表... 为更准确研究深部煤储层煤层气的吸附特征,了解温度、压力、水等因素对煤层吸附CH4的影响,基于等温吸附实验,采用简化的Ono-Kondo格子模型的拟合方法,精确描述了4种煤级煤在不同温压条件下与不同流体作用前后的CH4等温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压力会对CH4的吸附产生正效应,温度会对CH4的吸附产生负效应;压力越大,吸附量受温度影响程度越大;水分会降低煤对CH4的最大吸附容量,不利于CH4吸附;超临界CO2萃取作用,能够增大煤的微孔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从而提高煤层CH4的最大吸附量;CH4的最大吸附量随煤级的变化呈现出"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o-kondo格子模型 深部煤储层 CH4 吸附特征 微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