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及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来峰 王辉 +5 位作者 赵学春 张春明 布金鹏 张太元 贾逢爽 楚万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716-171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Stoppa联合髂嵴前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三种手术入路联合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骨盆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7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重建钛板固定髋臼前柱及前壁骨折结合K-L入路固定髋...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Stoppa联合髂嵴前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三种手术入路联合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骨盆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7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重建钛板固定髋臼前柱及前壁骨折结合K-L入路固定髋臼后壁及后柱技术,治疗10例骨盆骨折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31~60岁,平均42.8岁。髋臼骨折按照Judet分型:分为T型骨折、双柱骨折。采用Matta评估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定术后功能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7.3个月。手术时间8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500~900 ml,平均780 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4周。骨折复位按照Matta评估标准: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4例。术后功能评定按Matta评分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改良Stoppa联合髂嵴前入路及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可以充分利用每种切口的优势,具有相对减少创伤、手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复位容易、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STOPPA 髂嵴前 kocher-langenbeck 髋臼骨折 骨盆骨折
原文传递
两种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姚运峰 薛晨曦 +2 位作者 孙一松 詹俊峰 荆珏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12-1517,共6页
目的比较改良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分别联合后外侧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62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 目的比较改良髂腹股沟入路与Stoppa入路分别联合后外侧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62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34例(A组),Stoppa入路联合K-L入路28例(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X线片复查,参照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观察骨折愈合以及骨关节炎、异位骨化发生情况。根据改良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评分标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各2例K-L切口发生脂肪液化,A组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无医源性损伤发生。术后56例患者获随访,A组30例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31.8个月;B组26例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平均30.2个月。术后12个月,根据改良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评分标准,A组获优9例、良16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B组获优7例、良14例、一般2例、差3例,优良率为8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3,P=0.724)。X线片复查示,A组骨折达解剖复位23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1例,B组分别为20、5、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11,P=0.991)。两组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5,P=0.106)。随访期间A组出现明显骨关节炎改变5例、异位骨化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B组分别为4、2、1例,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髋臼骨折部位和类型,合理选择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或Stoppa入路,再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髋臼骨折 前后联合 改良髂腹股沟 Stoppa kocher-langenbeck 内固定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下利用改良Stoppa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伟 沈松 +2 位作者 刘文杰 程琳 徐彬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830-835,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改良Stoppa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复杂髋臼骨折采用改良Stoppa联合K-L入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术前在3D打... 目的探讨通过改良Stoppa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复杂髋臼骨折采用改良Stoppa联合K-L入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术前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进行详细计划、模拟,并运用所研究的联合入路进行手术(A组),29例常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K-L入路治疗(B组)。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并发症等各项指标。术后依髋臼骨折康复诊疗规范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本组均获平均13.5(6~30)个月随访,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术后Matta评分:A组及B组优良率分别为70.8%、72.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9);术后Harris评分:A组及B组优良率分别为:66.7%、65.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结论结合3D打印技术,利用改良Stoppa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在术前进行合理计划,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等,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且具有个体化治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打印 三维 改良STOPPA kocher-langenbeck
原文传递
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国兆 莫建强 +3 位作者 张勇 李荣群 杨惠林 史金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5~71岁,平均52.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高处坠落伤13例。骨折累及左侧髋臼14例,右侧16例;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16例,横形伴后壁骨折2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4例,T形骨折8例;骨折移位6~30mm,平均11.6m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14d,平均8.7d。结果手术时间2.0~4.5h,平均3.0h;术中出血量200~800mL,平均450.0mL,术中均给予自体血回输。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4个月。术后2~3d拔除引流管后行骨盆X线片及三维CT复查,骨折复位根据Matta评分标准获优20例、良5例、差5例,优良率83.3%。X线片复查示髋臼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6~25周,平均17.7周。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按Merled’Aubigne-Postel评价标准,优18例、良6例、可6例,优良率80.0%。术中2例牵拉导致坐骨神经损伤,术后7例出现异位骨化、2例出现创伤性髋关节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及Kocher-Langenbeck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骨折复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髋臼骨折 改良STOPPA 髂窝 kocher-langenbeck 重建钢板 内固定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转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26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黎松波 刘先银 +1 位作者 郭建恩 梁润林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了解采用髂腹股沟手术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26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 目的了解采用髂腹股沟手术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26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2~30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骨盆骨折解剖复位20例,复位满意4例。术后根据Matta髓臼骨折功能评级,无痛、行走活动正常者15例,轻度疼痛、轻度跛行但不需扶拐者9例,中度疼痛、须扶拐行走者2例,无严重不能行走者,优良率达92.3%。结论采用髂腹股沟手术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髂腹股沟 kocher-langenbeck 前后联合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漂浮体位Letournel和Kocher--Langenbeck联合入路治疗粉碎性髋臼骨折 被引量:5
6
作者 曹俊培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漂浮体位Letournel和Kocher—Langenbeck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997年9月至2013年9月,我们采用漂浮体位Letoumel和Kocher.Langenbeck联合入路治疗50例粉碎性复杂移位髋臼骨折,观察其... 目的探讨采用漂浮体位Letournel和Kocher—Langenbeck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997年9月至2013年9月,我们采用漂浮体位Letoumel和Kocher.Langenbeck联合入路治疗50例粉碎性复杂移位髋臼骨折,观察其效果。结果50例患者手术时间2.5~6.6h,平均3.6h;术中失血660~3000ml,平均1380ml;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9~18周,平均11周。根据Matta评定标准,优良率88%(44/50)。按Matta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的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46/50)。结论复杂移位髋臼骨折采用漂浮体位Letoumel和Kocher-Langenbeck联合入路治疗,有利于复位及内固定,可最大限度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外科手术 Letournel kocherlangenbeck
原文传递
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 被引量:5
7
作者 牛会彬 刘中国 邓岗西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1-52,5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14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的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病例,分析其手术方法、术... 目的探讨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14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大转子截骨手术治疗的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病例,分析其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0 mL。术后解剖复位5例,良好复位8例,复位不满意1例。临床效果优7例,良4例,可3例。3例出现异位骨化,4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髋臼后柱(壁)、大转子截骨断端均骨性愈合,无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应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后柱(壁)骨折,术中显露情况良好,有利于骨折、脱位的复位及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er-langenbeck 大转子截骨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下载PDF
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横形骨折伴后壁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里程 许猛 +7 位作者 何纯青 杜海龙 陈华 郭义柱 陶笙 张群 梁向党 唐佩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探讨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横形骨折伴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2月,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显露并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治疗髋臼横形骨折伴后壁骨折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0~65岁,平均33.4岁。车祸伤16... 目的探讨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横形骨折伴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2月,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显露并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治疗髋臼横形骨折伴后壁骨折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0~65岁,平均33.4岁。车祸伤16例,高处坠落伤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6h~11d。骨折按Letournel分型标准均为复杂型骨折中的横形骨折伴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3例,四肢骨折8例,坐骨神经损伤3例,颅脑损伤1例,脾破裂1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骨折复位按Matta等评定标准进行评价,获解剖复位9例,良好复位5例,较差复位3例。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髋臼骨折临床评分标准,获优4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6.5%。1例术后出现牵拉性坐骨神经损伤症状者与3例术前坐骨神经损伤者经对症处理后12个月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术后9周~12个月出现创伤性关节炎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异位骨化5例。结论对于髋臼横形骨折伴后壁骨折,术前需完善影像学资料,尽早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复位,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横形骨折 后壁骨折 kocher-langenbeck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股骨大转子截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盼 陈笑天 +5 位作者 李仁杰 刘乐予 代秀松 官建中 吴敏 陈晓东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06-712,共7页
目的:评价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髋臼高位后壁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10例采用股... 目的:评价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高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髋臼高位后壁骨折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10例采用股骨大转子截骨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为观察组,男5例,女5例,年龄18~75岁;10例单纯Kocher-Langenbeck入路为对照组,男7例,女3例,年龄18~71岁。使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两组骨折的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根据Matta骨折复位质量评价标准,观察组获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1例;而对照组仅3例获解剖复位,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4例。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1.4~96.6分,对照组为65.3~94.5分。根据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6例,良3例,可1例;对照组,优2例,良3例,可3例,差2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00~700 ml,手术时间120~180 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00~650 ml,手术时间100~180 min。观察组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1例;对照组创伤性关节炎3例,异位骨化3例,髋外展无力1例。结论: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与单纯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相比,将股骨大转子截骨技术用于高位后壁骨折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骨折解剖复位率,提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但因样本量较少,未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高位后壁骨折 大转子截骨 kocher-langenbeck
下载PDF
两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
10
作者 唐文 德力格尔 +1 位作者 殷春明 廖培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55-1460,共6页
[目的]比较采用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与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6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43例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比较采用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与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6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采用DPA入路,24例采用K-L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随访情况及影像结果。[结果]DPA组在手术时间[(83.9±13.9)min vs(102.0±20.9)min,P=0.002]、切口长度[(9.8±1.2)cm vs(16.0±1.5)cm,P<0.001]、术中失血量[(267.4±56.6)ml vs(326.7±84.1)ml,P=0.002]、术中透视次数[(2.4±0.6)次vs(3.4±0.7)次,P<0.001]、术后开始下地行走时间[(40.2±6.8)d vs(50.5±10.1)d,P<0.001]显著优于K-L组。随访时间平均(15.4±1.3)个月,DPA组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K-L组[(79.4±6.9)d vs(86.2±7.1)d,P=0.003]。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Harris评分、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及髋伸-屈ROM、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6个月,DPA组VAS评分[(4.1±1.0)vs(5.4±1.2),P<0.001;(1.7±1.0)vs(3.0±0.8),P<0.001]、Harris评分[(74.2±5.0)vs(71.1±3.6),P=0.026;(87.0±3.1)vs(83.3±3.8),P=0.002]、髋伸-屈ROM[(75.5±8.5)°vs(69.5±7.0)°,P=0.014;(92.4±11.8)°vs(86.0±9.2)°,P=0.045]及术后1个月的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13.0±1.3)vs(11.7±1.4),P=0.003]均显著优于K-L组。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Tonnis髋退变分级、异位骨化及股骨头坏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K-L入路相比较,DPA入路治疗累及后壁髋臼骨折出血量少、切口短、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 直接后方 kocher-langenbeck 开放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张津 申建军 +3 位作者 海祥 刘川源 周文杰 陈志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86-792,共7页
目的:比较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更优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7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大转子后半截骨组(... 目的:比较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与标准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更优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7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大转子后半截骨组(试验组)及标准K-L入路组(对照组)。试验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42.00±4.5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75±1.15)d。对照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41.00±5.8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09±1.20)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复位质量(Matta标准)、髋关节外展肌力、髋关节功能(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术后两组并发症及异位骨化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个月随访,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髋关节外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标准K-L入路法,大转子后半截骨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对术后髋关节外展肌力恢复更好,术中对涉及髋臼后壁较为粉碎的骨折或臼顶骨折暴露视野更加,提高骨折解剖复位率,为临床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提供新的思路令另患者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转子后半截骨 kocher-langenbeck 髋臼后壁骨折 围术期指标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顺行经皮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
12
作者 徐学鹏 刘晋珲 +1 位作者 费林聪 叶俊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顺行经皮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3月—2022年10月采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联合前柱顺行经皮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7例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患者临... 目的探讨应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顺行经皮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3月—2022年10月采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联合前柱顺行经皮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7例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1例,女6例;年龄42~64岁,平均53.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高处坠落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6 d,平均8.8 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记录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50~230 min,平均185.9 min;术中出血量385~520 mL,平均446.2 mL;术中透视18~34次,平均27.5次。术后发生1例切口脂肪液化,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出现肢端麻木,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无泌尿生殖系统及肠道等损伤发生。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9.9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0.8周。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Matta评分标准骨折获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3例、复位可2例,满意率88.2%;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获优1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8.2%;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获优11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2.4%。结论采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前柱顺行经皮通道螺钉技术治疗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微创、并发症较少、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 kocher-langenbeck 顺行经皮通道螺钉技术 微创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13
作者 农奔 《大医生》 2024年第24期4-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4年1月宁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4年1月宁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入路组和联合入路组,各20例。单一入路组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联合入路组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复位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入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单一入路组,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均短于单一入路组(均P<0.05)。术后1周,联合入路组患者复位效果优于单一入路组,复位总有效率高于单一入路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关节活动程度、步行状态、疼痛感评分均升高,且联合入路组均高于单一入路组(均P<0.05)。联合入路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单一入路组(P<0.05)。结论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中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的复位效果优于K-L入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钢板内固定 复杂髋臼骨折 kocher-langenbeck 改良STOPPA 髂窝
下载PDF
三种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若强 刘有玉 隋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23例,髂腹股沟入路19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结果: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时间4~48个月。关节功能按D′Aubigne和Postel6分法评分标准评分,优27例,良16例,可3例...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23例,髂腹股沟入路19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结果: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时间4~48个月。关节功能按D′Aubigne和Postel6分法评分标准评分,优27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4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2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术后6个月恢复。结论:术前准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并采用有效内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kocherlangenbeck 髂腹股沟 前后联合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27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鹏飞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3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复杂髋臼骨折患者27例,采取“漂浮”侧卧位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69±19)min,术中出血量(869±20)ml。解剖复位20例(74.1%),满... 目的研究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复杂髋臼骨折患者27例,采取“漂浮”侧卧位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69±19)min,术中出血量(869±20)ml。解剖复位20例(74.1%),满意复位6例(22.2%),不满意复位1例(3.7%)。髋关节功能恢复优17例(63.0%),良9例(33.3%),可1例(3.7%),差O例。结论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疗效确切,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髂腹股沟 kocherlangenbeck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与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善虎 陈加成 +2 位作者 荣旺 殷照阳 孙晓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287-291,共5页
目的:比较髂腹股沟入路与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6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65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髂腹股沟入路组和前后联合入路组。其中髂... 目的:比较髂腹股沟入路与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6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65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髂腹股沟入路组和前后联合入路组。其中髂腹股沟入路组32例,使用标准的髂腹股沟入路三窗显露复位骨折,前后联合入路组33例,前路使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切口,后路使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分析比较2组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复位质量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7个月~5年(平均22个月)随访,髂腹股沟入路组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时间分别为(186±17) min、(215±24) min,出血量分别为(798±232) mL、(1 010±288) mL,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髂腹股沟入路组和前后联合入路组术后1周Matta影像学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7.5%(28/32)和90.9%(30/33),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可率分别为90.6%(29/32)和87.8%(29/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髂腹股沟入路组术后切口浅表感染2例、深静脉血栓1例、股外侧皮神经麻痹3例;前后联合入路组术后切口浅表感染3例、深静脉血栓4例、股外侧皮神经麻痹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臼双柱骨折,髂腹股沟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都可以获得满意疗效,但髂腹股沟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在治疗髋臼双柱骨折中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髂腹股沟 kocher-langenbeck 骨折
原文传递
改良Stoppa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在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绪 徐敏 +5 位作者 邹鸿星 杨淮河 双峰 姜文华 郭朝剑 李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0期1062-1063,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笔者自2010-06—2014-09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治疗19例复杂髋臼骨折。结果19例均获得随访10-36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Ma...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笔者自2010-06—2014-09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手术治疗19例复杂髋臼骨折。结果19例均获得随访10-36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Matta影像评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16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疗效根据Matta功能评分评定:优13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 改良Stoppa入路结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应用于真骨盆内移位的复杂髋臼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改良STOPPA kocher-langenbeck Matta评分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在复杂盆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子一 卢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盆骨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佳木斯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复杂盆骨髋臼骨折患者。根据切开复位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取Kocher-Langenbeck(K...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盆骨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佳木斯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复杂盆骨髋臼骨折患者。根据切开复位手术入路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取Kocher-Langenbeck(K-L)入路,研究组采取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两组均切开复位后行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骨折复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9.52%,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K-L入路,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能够更好地显露骨盆髋臼解剖结构,有利于复杂盆骨髋臼骨折的复位与固定,骨折复位良好,术后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骨髋臼骨折 kocher-langenbeck Stoppa 髂嵴前 切开复位
下载PDF
多切口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谷锐 周伟娜 +1 位作者 石利涛 翟栋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前,临床上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越来越常见,骨折粉碎程度越来越复杂,对手术治疗也越来越有挑战性,对手术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如果手术入路选择恰当,大多数髋臼骨折可以通过单纯的前方或后方入路获得满意治疗^... 目前,临床上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越来越常见,骨折粉碎程度越来越复杂,对手术治疗也越来越有挑战性,对手术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如果手术入路选择恰当,大多数髋臼骨折可以通过单纯的前方或后方入路获得满意治疗^([1])。但对于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单一切口往往达不到手术目的,此时就需要考虑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在以往的手术中,应用最多的就是传统髂腹股沟入路^([2])和Kocher-Langenbeck入路(简称K-L入路)^([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改良STOPPA 髂腹股沟 kocher-langenbeck
下载PDF
两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股骨头骨折比较
20
作者 杨承源 朱旭 +3 位作者 刘乃澄 高懋峰 施卫东 王振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比较Ganz入路与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2年2月本院治疗的24例股骨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2例采用Ganz入路,另外12例采用... [目的]比较Ganz入路与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2年2月本院治疗的24例股骨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2例采用Ganz入路,另外12例采用K-L入路,比较两组临床和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Ganz组在手术时间[(94.6±15.1)min vs(109.2±14.6)min,P=0.025]和术中失血量[(254.2±78.2)ml vs(316.7±65.1)ml,P=0.045]均显著优于K-L组,两组切口长度、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7.1±8.4)个月,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个月Ganz组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K-L组[(44.1±2.5)vs(40.2±3.0),P=0.002],其他相应时间点,两组VAS、Harr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Brooker分级、Ficat分期及Tonnis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K-L入路,Ganz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骨折 Ganz kocher-langenbeck 股骨头坏死 异位骨化 骨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