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康复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雷莹辉 尹宝玉 +1 位作者 高军 吕国良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逐级负荷踏车试验检测79例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对比观察综合康复医疗组(观察组)与传统疗养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及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逐级负荷踏车试验检测79例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对比观察综合康复医疗组(观察组)与传统疗养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及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后心率、血压增加值减少,步行距离延长,心肌耗氧量降低(P<0.05).VO2max,VO2max/kg,VO2max/HR,VEmax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医疗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提高生存率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肺功能 康复医疗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召金 章美华 +1 位作者 黄海涛 叶学群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植入,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对AV和VV间期进行优化,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的直径(LVDD、LVDS)及...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植入,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对AV和VV间期进行优化,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收缩末的直径(LVDD、LVDS)及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同步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心功能均得到改善,6 min步行距离增加,LVEF增加,LVDD、LVDS、LVEDV和LVESV缩小,心脏同步化指标得到改善。结论在超声指导下对AV、VV间期进行优化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程控优化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NF-κB/p65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潘金生 刘应才 +2 位作者 陈辉 刘东华 陈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脂多糖(LSP)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Ⅲ、Ⅳ级的稳定期DCM患者25例,采清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脂多糖(LSP)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Ⅲ、Ⅳ级的稳定期DCM患者25例,采清晨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刺激剂LPS刺激单个核细胞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10-7、10-6、10-5mol/L的阿托伐他汀钙培养24 h,离心后提取上清液并用放射免疫法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细胞悬液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кB/p65,显微镜下计算其阳性细胞率,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随着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增加,IL-1β、IL-6、TNF-α和NF-κB/p65水平呈进行性下降(P<0.01);10-7、10-6、10-5mol/L阿托伐他汀钙组IL-1β、IL-6、TNF-α、NF-κB/p65水平均显著低于0 mol/L组(P<0.05或P<0.01);10-5mol/L阿托伐他汀钙组IL-1β、IL-6、TNF-α、NF-κB/p65水平均显著低于10-6、10-7mol/L组(P<0.05或P<0.01),而10-6mol/L组和10-7mol/L组IL-1β、IL-6、TNF-α、NF-κB/p6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组NF-κB/p65和IL-1β、IL-6、TNF-α的水平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647、0.527、0.459,P<0.001,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DCM患者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p65的水平来实现的.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对DCM有益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细胞因子 心力衰竭 他汀类药物 NF-ΚB
下载PDF
心衰大鼠心肌细胞过表达β_2受体对SERCA2a/PLB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茜 刘颖 +2 位作者 王雷 王洁 宫海滨 《江苏科技信息》 2016年第30期42-47,共6页
目的:检测过表达β_2-AR蛋白的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SERCA2a/PLB的改变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初步探讨过表达β_2-AR基因影响心衰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并采用胶原酶消... 目的:检测过表达β_2-AR蛋白的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SERCA2a/PLB的改变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初步探讨过表达β_2-AR基因影响心衰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并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心衰大鼠心肌细胞,转染携带β_2-AR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β_2-AR的过表达对心衰时SERCA2a/PLB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探讨过表达β_2-AR保护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分子信号机制。结果:心衰后β_2-AR的过表达改善了PLB与SERCA2a的结合与解离,从而调节了SERCA2a对Ca^(2+)的摄取(P<0.05)。结论:心衰大鼠心肌细胞过表达β_2-AR后,增加的β_2-AR通过PLB/SERCA2a调节了心肌细胞的收缩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心肌肌浆网Ca^2+-ATP酶2a 受磷蛋白
下载PDF
半乳凝素3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杨洁 虞莹珺 +3 位作者 吴穷 苏倩 陆林 张凤如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半乳凝素3(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前脑钠肽(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相关性,以及Gal-3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CHF患者(CHF组)22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1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 :探讨半乳凝素3(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前脑钠肽(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相关性,以及Gal-3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CHF患者(CHF组)22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1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Gal-3、pro-BNP及hs-CRP水平,并进行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平均随访1年,将患者全因死亡、猝死作为终点事件。结果:CHF组Gal-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0.01±5.68)μg/L比(2.74±0.98)μg/L,P<0.01],且lgGal-3与lg pro-BNP、lghs-CRP及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806,r=0.232,r=0.387,均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137,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pro-BNP、肌酐、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心房颤动病史是Gal-3水平的影响因素。Gal-3是CH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CHF患者血清Gal-3水平明显升高,与CHF严重程度(心功能分级)正相关,且Gal-3水平能为预测CHF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凝素3 心力衰竭 心功能
原文传递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赵立杰 刘铭雅 +1 位作者 沈虹 魏盟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评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STEMI患者50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NSE及氨基末端B型脑... 目的:评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STEMI患者50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NSE及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血肌酐(Cr)、肝功能和心肌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衰的情况。依据心衰KilliD分级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NSE、NT—pro—BNP浓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NSE与各临床因素间的关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期间STEMI患者发生心衰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SE和NT—pro—BNP对住院期间STEMI患者发生心衰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心衰组相比,心衰组患者NSE、NT—pro-BNP浓度高。随着患者心功能的恶化,NSE、NT—pro—BNP浓度逐渐升高(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NSE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呈明显正相关(AST:r=0.342.P〈0.001:CK:r=0.377,P〈0.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r=-0.34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E是住院期间STEMI患者发生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1.021,95%可信区间(CI):1.003~1.040,P=0.023],其预测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4(P〈0.001)。结论:NSE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STEMI患者住院期间心衰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