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剂配伍内涵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杰 江华娟 +4 位作者 何瑶 石金凤 陈意 罗尧尧 傅超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47-2953,共7页
探究四物汤(SWD)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方剂配伍科学内涵并验证经网络药理学法预测的SWD治疗PD的机制。联用苯甲酸雌二醇-缩宫素构建小鼠PD模型;PD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全方组、缺熟地黄组、缺白芍组、缺挥发油组、缺川... 探究四物汤(SWD)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方剂配伍科学内涵并验证经网络药理学法预测的SWD治疗PD的机制。联用苯甲酸雌二醇-缩宫素构建小鼠PD模型;PD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全方组、缺熟地黄组、缺白芍组、缺挥发油组、缺川芎-当归组,以其潜伏期、扭体次数、扭体抑制率、血清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前列腺素(PGE2)含量、子宫匀浆中内皮素-1和Ca2+含量以及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雌激素受体(ESR1)、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子宫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探究SWD治疗PD的方剂配伍科学内涵并验证其网络预测作用机制。与全方提取液相比,含有挥发油的缺熟地黄组和缺白芍组效果较全方提取液略有降低,缺挥发油组效果显著降低,缺川芎、当归药材提取液组效果最差。SWD能显著降低小鼠PTGS2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ESR1,NR3C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SWD通过调节关键蛋白PTGS2,ESR1,NR3C1的表达治疗PD,其主要药味是当归、川芎,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挥发油中,但白芍、熟地黄亦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原发性痛经 作用机制 关键蛋白 MRNA
原文传递
蛋白复合物超网络特性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枫 刘猛 +1 位作者 赵静 雷蕾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18年第4期31-38,共8页
研究蛋白复合物超网络的拓扑性质,并根据超网络的相关拓扑指标识别网络的关键蛋白质。根据获取的蛋白复合物数据集,以蛋白质为节点,复合物为超边,构建了蛋白复合物的超网络模型。在此超网络模型上,通过蛋白质的度、超度和子图中心度拓... 研究蛋白复合物超网络的拓扑性质,并根据超网络的相关拓扑指标识别网络的关键蛋白质。根据获取的蛋白复合物数据集,以蛋白质为节点,复合物为超边,构建了蛋白复合物的超网络模型。在此超网络模型上,通过蛋白质的度、超度和子图中心度拓扑指标分析了超网络的结构特性,得到了识别网络中的关键蛋白的方法,并通过在线基因必需性数据库(Online GEne Essentiality,OGEE)中的数据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网络 蛋白复合物网络 关键蛋白 拓扑分析
下载PDF
骨关节炎患者免疫炎症关键蛋白表达谱变化及中医药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鲍丙溪 刘健 +4 位作者 万磊 黄旦 张颖 龙琰 孙广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通过对骨关节炎(OA)免疫炎症关键蛋白表达谱的筛选及验证,探讨中医药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Raybiotech抗体芯片检测10例OA患者(OA组)、10例健康对照者(Control组)血清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其关键蛋白... 目的:通过对骨关节炎(OA)免疫炎症关键蛋白表达谱的筛选及验证,探讨中医药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Raybiotech抗体芯片检测10例OA患者(OA组)、10例健康对照者(Control组)血清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其关键蛋白的表达;选取30例治疗前后OA患者,分为新风胶囊(XFC)联合中药饮片(实验组)11例、单纯中药组(对照组)19例,统计分析两组ESR、CRP、IgA、IgG、IgM、SF-36、SAS、SDS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关键蛋白B7-1、ICOS、PD-L2均下调(P<0.01);治疗前ICOS与ESR、CRP、补体C3、补体C4及BP呈显著负相关,B7-1与SAS呈显著正相关;OA患者治疗后B7-1、ICOS、PD-L2表达上调,ESR、补体C4表达下调,SAS和BP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实验组CRP和IgA的改善情况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关联规则结果显示:B7-1的上调与陈皮、蒲公英有强关联;ICOS的上调与牡丹皮、蒲公英、丹参有强关联;PD-L2的上调与桃仁、山药和薏苡仁有强关联;IgA、IgG、ESR和CRP的下调及ICOS、PD-L2的上调与XFC联合山药有强关联。结论:中医药通过调控免疫炎症关键蛋白的表达改善OA患者的免疫炎症反应,XFC联合中药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单纯中药组,其机制有待进一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免疫炎症 关键蛋白 中医药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关键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孟文静 陈真 《药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709-713,共5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在缺血或缺氧后血液供应返回组织(再灌注)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在缺血期间缺乏来自血液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产生初始脑损伤,而循环的恢复又会诱导代谢毒素的积累、酸中毒、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离子不平衡和膜去极...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在缺血或缺氧后血液供应返回组织(再灌注)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在缺血期间缺乏来自血液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产生初始脑损伤,而循环的恢复又会诱导代谢毒素的积累、酸中毒、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离子不平衡和膜去极化,从而加剧脑损伤。目前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的通路研究在不断进行。本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靶蛋白进行综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关键蛋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桦褐孔菌提取物治疗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韩立华 赵晓茹 +2 位作者 彭莉莉 郝渺 原红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55,共13页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治疗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建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模型。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桦褐孔菌提取物低(200 mg/kg)、中(400 mg/...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治疗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建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模型。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桦褐孔菌提取物低(200 mg/kg)、中(400 mg/kg)、高(800 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美沙拉嗪,225 mg/kg)。药物干预1周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取对照组、模型组及桦褐孔菌提取物高剂量组的结肠组织,采用非标记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的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采用Western blot和RT-qPCR对关键蛋白进行验证。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桦褐孔菌提取物中、高剂量组的DAI、CMDI及HE染色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或P<0.01)。蛋白质组学显示,桦褐孔菌提取物高剂量组与模型组间有199个差异蛋白(DEPs),其中63个DEPs与CD相关,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63个DEPs要涉及NOD样受体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和坏死性凋亡等多条通路。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Vdac1和Trpv2的蛋白和mRNA水平,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结论桦褐孔菌提取物可能通过干预Vdac1、Trpv2的表达,调节NOD样受体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和坏死性凋亡,从而达到治疗CD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提取物 关键蛋白 蛋白质组学 克罗恩病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从体质转化角度探讨湿性体质的关键基因与通路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宵 魏彬彬 唐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881-886,共6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数据挖掘,从体质转化角度进行差异分析,探讨湿性体质关键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 base,GEO)下载芯片“GSE140769”,将平和体质转变为湿性体质的前后血清高通量蛋白...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数据挖掘,从体质转化角度进行差异分析,探讨湿性体质关键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 base,GEO)下载芯片“GSE140769”,将平和体质转变为湿性体质的前后血清高通量蛋白测序的结果进行筛选,获得12个显著差异蛋白;将湿性体质转变为平和体质前后的血清高通量蛋白测序的结果进行差异分析,得到14个显著差异蛋白,将其与平和体质转变为湿性体质的12个显著差异蛋白进行交叉比对,得到4个介导平和体质与湿性体质的关键差异蛋白。利用R语言、KOBAS 3.0、DAVID 6.8等生物信息分析工具对其进行注释分析。结果平和体质转变为湿性体质的显著差异蛋白GO分析显示,主要参与了细胞质应激颗粒等细胞组成、神经体细胞调节等生物过程、受体配体活性等分子功能;通路分析显示,主要与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相互作用以及MSP/RON信号通路有关;疾病分析主要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相关。平和体质与湿性体质的4个关键差异蛋白(MSP、DPPII、Siglec-7、TREML1),分别在平和体质中下调,湿性体质中上调,进一步分析发现该4个蛋白主要介导了细胞的免疫应答与炎症反应,以及MSP/RON信号通路。结论MSP、DPPII、Siglec-7、TREML1介导的免疫应答与炎症反应,以及MSP/RON信号通路可能是介导平和体质与湿性体质差异关键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体质 差异表达蛋白 关键蛋白 平和体质 生物学基础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女性胶质母细胞瘤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7
作者 兰春燕 李海南 +4 位作者 王磊 戴利军 邵佳芬 高华方 马旭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70-872,876,1079,1080,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女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活检病变组织进行蛋白组学研究,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及其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信号通路。方法:以2018-2020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18例女性GB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50岁组和≥50岁组...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女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活检病变组织进行蛋白组学研究,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及其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信号通路。方法:以2018-2020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收治的18例女性GB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50岁组和≥50岁组进行对照研究。应用非数据依赖型采集(DIA)定量技术进行高通量蛋白组学研究,筛选在不同年龄段女性GBM患者肿瘤组织内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于18例女性GBM患者肿瘤组织中鉴定到4617种蛋白,其中共有3530种蛋白在所有GBM组织中均表达,通过T检验分析,共筛选出99个蛋白在两个年龄段患者的差异表达(P<0.05)。通过对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在≥50岁组女性GBM患者中参与细胞凋亡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上调。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3个潜在调控女性GBM恶性进展的关键蛋白,分别为α1-酸性糖蛋白、膜联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2。结论:不同年龄段女性GBM患者存在蛋白表达差异,α1-酸性糖蛋白、膜联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2可能是调控高龄女性GBM恶性增殖的关键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女性 胶质母细胞瘤 蛋白组学 关键蛋白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键蛋白研究进展
8
作者 谭晓云 陈真 《药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0期678-682,共5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认知损害,范围包括从轻度认知损害到血管性痴呆。它通常会影响大脑的高级功能,特别是在执行功能和记忆方面。近年来随着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率的逐步上升,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机制的通路研...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认知损害,范围包括从轻度认知损害到血管性痴呆。它通常会影响大脑的高级功能,特别是在执行功能和记忆方面。近年来随着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率的逐步上升,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机制的通路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键靶蛋白进行综述,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关键蛋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海马组织蛋白水平研究
9
作者 王淑静 赵健凯 +4 位作者 张家宁 杨明艳 张文君 孙薇薇 任爽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思维、记忆等认知功能的障碍,而与记忆功能密切相关的海马组织也会发生结构和功能的病理性变化.海马神经元的生理状态受到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其损伤也影响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海马组织中此...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思维、记忆等认知功能的障碍,而与记忆功能密切相关的海马组织也会发生结构和功能的病理性变化.海马神经元的生理状态受到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其损伤也影响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海马组织中此类蛋白表达的异常程度,极大反映了患者认知功能发生障碍的可能性.就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海马组织中的上述关键蛋白展开讨论,为糖尿病认知障碍寻找脑内检测标志物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组织 关键蛋白 脑内检测标志物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关键蛋白的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胡瑞芸 陈真 《药学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477-481,共5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其发生发展与神经元存活状态密切相关。多种经典信号通路以及相关蛋白分别从促进突触发生和轴突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修复氧化DNA损伤和应对氧化应激等方面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防治过程...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其发生发展与神经元存活状态密切相关。多种经典信号通路以及相关蛋白分别从促进突触发生和轴突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修复氧化DNA损伤和应对氧化应激等方面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部分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以及其他相关蛋白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保护机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关键蛋白 神经保护机制
下载PDF
胆固醇代谢平衡调控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伯良 段治军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96年第5期27-33,共7页
胆固醇代谢平衡调控的分子机理李伯良,段治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前言胆固醇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而又神秘的作用,特别在哺乳类细胞生命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由于胆固醇及其类似物的绝大部分分布在细胞膜... 胆固醇代谢平衡调控的分子机理李伯良,段治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前言胆固醇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而又神秘的作用,特别在哺乳类细胞生命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由于胆固醇及其类似物的绝大部分分布在细胞膜上,目前一般认为胆固醇可起影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代谢平衡调控 分子机理
下载PDF
基于Spark的L_1-BC算法在关键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12
作者 胡德祺 孙永奇 秦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34-240,共7页
Spark作为当今大数据领域的分布式处理框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关键蛋白质预测中,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拓扑结构的介数中心(BC)指标有着很好的预测效果,提出一种新的L_1-BC指标,不仅能区分一些BC指标值相同的蛋白质,还能... Spark作为当今大数据领域的分布式处理框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关键蛋白质预测中,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拓扑结构的介数中心(BC)指标有着很好的预测效果,提出一种新的L_1-BC指标,不仅能区分一些BC指标值相同的蛋白质,还能通过取子图计算体现出蛋白质的局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指标能够提高关键蛋白质的预测精度。基于Spark平台实现了L_1-BC指标的并行计算算法,通过累加器和广播变量使得内存得到极大的优化,在数据集YDIP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park的L_1-BC算法的加速比达到了9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K 分布式计算 关键蛋白质检测 介数中心性
下载PDF
circRNA_103809调节胃癌干样细胞特性和线粒体功能的研究
13
作者 郑小红 金正伟 +1 位作者 董庆焕 谢杨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7-11,共5页
目的初步探究环状RNA103809(circRNA_103809)调节胃癌干样细胞特性和线粒体功能的方法。方法设计3组干扰circRNA_103809的shRNA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株,选择干扰效果最好的shRNA进行后续研究;将SGC-7901细胞分为Control组、shRNA-NC组... 目的初步探究环状RNA103809(circRNA_103809)调节胃癌干样细胞特性和线粒体功能的方法。方法设计3组干扰circRNA_103809的shRNA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株,选择干扰效果最好的shRNA进行后续研究;将SGC-7901细胞分为Control组、shRNA-NC组和sh-circ103809组;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检测干细胞标志物细胞黏附分子44(CD44)、胚胎干细胞关键蛋白(SOX2)和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水平;观察肿瘤细胞成球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损伤标志物兔抗人单克隆抗体(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裂解半胱天冬酶9/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裂解半胱天冬酶3/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结果sh-circ103809组CD44、SOX2和OCT4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和shRNA-NC组(P<0.05)。与Control组和shRNA-NC组相比,sh-circ103809组细胞成球直径减小、成球率降低(P<0.05)。sh-circ103809组线粒体膜电位低于Control组和shRNA-NC组(P<0.05)。sh-circ103809组Bax/Bcl-2、Caspase9/β-actin、Caspase3/β-ac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shRNA-NC组(P<0.05)。结论干扰circRNA_103809表达可抑制干细胞标志物蛋白表达及胃癌细胞体外成瘤能力,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进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ircRNA_103809 线粒体 干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44 胚胎干细胞关键蛋白
下载PDF
镜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FMA评分、BBS评分和血清GDF-15、Fibulin-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晶晶 张肇帆 李长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8期1393-1396,1401,共5页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MT)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和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MT)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和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MT,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FMA评分、BBS评分、下肢肌力、血清GDF-15、Fibulin-5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BBS评分、下肢肌力分级4~5级比例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0、2.419、2.092,Z=3.81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7,P<0.05);Fibulin-5水平则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2,P<0.05)。结论MT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效果肯定,能有效促进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同时有助于改善下肢肌力与血清GDF-15、Fibulin-5水平,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康复训练 脑梗死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生长分化因子-15 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
下载PDF
舒肝解郁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UCH-L1、Fibulin-5和GDF-1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晓兰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西药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和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按照随机... 目的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西药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和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UCH-L1,GDF-15和Fibulin-5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5%(χ~2=5.104,P<0.05)。2组治疗前MMSE,NIHSS,Barthel指数,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UCH-L1,GDF-15和Fibulin-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MSE,Barthel指数和Fibulin-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NIHS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UCH-L1和GDF-1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或者升高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西药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能与舒肝解郁胶囊具有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血液黏度,缓解机体UCH-L1,GDF-15和Fibulin-5水平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 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 生长分化因子-15
下载PDF
腹腔镜经尾侧-中间联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古建辉 李云涛 +1 位作者 王蒙 张晓洁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中间入路、尾侧-中间联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以及对胃肠激素、免疫指标、人衰老关键蛋白1(FBLN1)、糖类抗原199(CA199)、钙结合蛋白S100A9(S100A9)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右半结...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中间入路、尾侧-中间联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以及对胃肠激素、免疫指标、人衰老关键蛋白1(FBLN1)、糖类抗原199(CA199)、钙结合蛋白S100A9(S100A9)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右半结肠癌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经中间入路开展腹腔镜治疗,试验组54例,经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开展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及术后14 d的免疫功能、胃肠激素、肿瘤相关因子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的调节性T细胞(Tregs)、辅助性T细胞Th17、Th2、S100A9、CA199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的FBLN1、Th1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术后1、14 d的抑胃肽、胃动素、胃泌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能够减轻手术对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改善肿瘤相关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尾侧-中间联合入路 右半结肠癌 胃肠激素 免疫功能 人衰老关键蛋白1
下载PDF
血清SIRT1、Fibulin-5、Bcl-2/Bax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脑梗死的关系及联合检测价值
17
作者 代建霞 刘媛 于媛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36-341,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SIRT1)、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 (Fibulin-5)、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B淋巴细胞瘤基因-2相关X蛋白(Bax)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破裂所致脑梗死(ACI)的关系及联合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 目的 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SIRT1)、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 (Fibulin-5)、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B淋巴细胞瘤基因-2相关X蛋白(Bax)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破裂所致脑梗死(ACI)的关系及联合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CAS斑块破裂所致ACI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CAS斑块未破裂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IRT1、Fibulin-5、Bcl-2、Bax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对CAS斑块破裂所致ACI风险的影响及与病情的关系,并评价各血清学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CAS斑块破裂所致ACI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SIRT1、Bcl-2水平低于对照组,Fibulin-5、Ba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MCI)患者血清SIRT1、Bcl-2水平<小面积梗死患者<腔隙性梗死(LI)患者,Fibulin-5、Bax水平>小面积梗死患者> LI患者(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SIRT1、Bcl-2水平<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Fibulin-5、Bax水平>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5);血清SIRT1、Bcl-2低水平患者CAS斑块破裂所致ACI风险是高水平患者的2.311倍、2.921倍,Fibulin-5、Bax高水平患者CAS斑块破裂所致ACI风险是低水平患者的3.470倍、3.184倍(P<0.05);血清SIRT1、Bcl-2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Fibulin-5、Bax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SIRT1、Fibulin-5、Bcl-2、Bax预测CAS斑块破裂所致ACI的AUC分别为0.716 (95%CI:0.648~0.778)、0.796 (95%CI:0.733~0.850)、0.728 (95%CI:0.660~0.789)、0.763 (95%CI:0.698~0.821),联合预测CAS斑块破裂所致ACI的AUC为0.909 (95%CI:0.860~0.945),优于各血清指标单独预测。结论 血清SIRT1、Fibulin-5、Bcl-2/Bax与CAS斑块破裂所致ACI及其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联合预测价值可靠,对临床开展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 B淋巴细胞瘤基因-2 B淋巴细胞瘤基因-2相关X蛋白
下载PDF
血清Fibulin-5联合Sestrin2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边娜 冯晓伟 刘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3期2118-2123,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联合Sestrin2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宝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就诊的175例AIS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 目的分析血清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联合Sestrin2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宝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就诊的175例AIS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记为预后不良组,≤2分记为预后良好组。对比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Fibulin-5、Sestrin2水平,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预测价值。结果静脉溶栓后90 d,175例患者中预后不良64例(36.57%),预后良好111例(63.43%)。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冠心病、心房颤动比例、溶栓后24 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24 h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空腹血糖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白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Fibulin-5、Sestrin2分别为(95.17±10.41)μg/L、(13.84±3.61)μg/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78.25±8.34)μg/L、(11.02±2.38)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Fibulin-5、Sestrin2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PLR为AIS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Fibulin-5、Sestrin2及二者联合预测AIS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52、0.798、0.906,二者联合的AUC值更高(P<0.05)。结论溶栓后24 h血清Fibulin-5、Sestrin2水平可用于评估AIS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预后情况,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 Sestrin2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microRNA-138通过调控FBLN5/IL-1β途径缓解大鼠盆腔器官脱垂
19
作者 袁梦玮 晏梓宴 +1 位作者 毛怡 赵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971-1978,共8页
目的:分析microRNA-138通过调控FBLN5/IL-1β途径缓解大鼠盆腔器官脱垂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40只自然分娩过3次的SPF级SD雌性大鼠,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另外30只构建盆腔器官脱垂模型,麻醉后撑开大鼠阴道将导尿管缝合于阴道口,使其下垂,... 目的:分析microRNA-138通过调控FBLN5/IL-1β途径缓解大鼠盆腔器官脱垂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40只自然分娩过3次的SPF级SD雌性大鼠,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另外30只构建盆腔器官脱垂模型,麻醉后撑开大鼠阴道将导尿管缝合于阴道口,使其下垂,2周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共有27只大鼠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9只、miRNA-138 inhibitor组9只、miRNA-138 inhibitor+FBLN5抑制剂组9只,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miRNA-138 inhibitor组注射10μL miR-138inhibitor慢病毒悬液,miRNA-138 inhibitor+FBLN5抑制剂组注射10μL miR-138inhibitor+10μL FBLN5抑制剂。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成纤维细胞数量、尿动力学、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IL-1β相关mRNA表达量、FBLN5/IL-1β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膀胱基础压、膀胱排尿量、膀胱排尿压、膀胱峰值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相关mRNA表达量、FBLN5表达量降低,IL-1β相关mRNA表达量、IL-1β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miRNA-138 inhibitor组、miRNA-138 inhibitor+FBLN5抑制剂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膀胱基础压、膀胱排尿量、膀胱排尿压、膀胱峰值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相关mRNA表达量、FBLN5表达量升高,IL-1β相关mRNA表达量、IL-1β表达量降低,且miRNA-138 inhibitor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膀胱基础压、膀胱排尿量、膀胱排尿压、膀胱峰值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相关mRNA表达量、FBLN5表达量较高,IL-1β相关mRNA表达量、IL-1β表达量较低(P<0.05)。结论:抑制microRNA-138表达,可调控FBLN5/IL-1β途径,促使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表达,并改善大鼠尿动力学,缓解盆腔器官脱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微小RNA-138 衰老关键蛋白5/白介素-1β 胶原蛋白
下载PDF
基于蛋白组学分析不同产地枸杞黄酮类化合物的差异
20
作者 孙霞芝 马瑞雪 +1 位作者 杨超 范艳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8-358,共11页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解析不同产地“宁杞1号”枸杞黄酮类化合物的差异。方法:以宁夏、青海和甘肃成熟期“宁杞1号”枸杞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MT)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探究不同产地枸杞的蛋白差异...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解析不同产地“宁杞1号”枸杞黄酮类化合物的差异。方法:以宁夏、青海和甘肃成熟期“宁杞1号”枸杞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串联质谱标签(TMT)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探究不同产地枸杞的蛋白差异。结果:3个比较组共鉴定出716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KEGG通路富集共发现4条与黄酮类化合物相关的代谢途径,其中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在3个比较组中均被显著富集(P<0.05),表明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在枸杞黄酮合成中可能做出较大贡献。筛选出24个与黄酮合成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蛋白,发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查尔酮异构酶(CHI)、查尔酮合酶(CHS)等可能是宁夏、青海和甘肃枸杞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重要DEPs。结论:从蛋白质层面鉴定出与枸杞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差异蛋白,初步推测枸杞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代谢通路,为探究不同产地枸杞黄酮生物合成差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蛋白质组学 黄酮类化合物 关键差异表达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