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波 张旭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年第2期125-128,120,共4页
川崎病(KD)是一种严重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目前,KD已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病因之一。但KD的病因尚未明确,且KD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权威性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本文综述了现有的KD诊断及鉴... 川崎病(KD)是一种严重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目前,KD已成为最常见的小儿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病因之一。但KD的病因尚未明确,且KD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权威性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本文综述了现有的KD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采取规范化治疗措施及减少KD对心血管损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实验室指标 诊断 鉴别诊断 儿童
下载PDF
CRP、TNF-α及IgG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钟威达 陈元花 龙新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G(Ig G)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及我院治疗的68例川崎病患儿进行研究,于急诊期和恢复期测...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G(Ig G)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及我院治疗的68例川崎病患儿进行研究,于急诊期和恢复期测定其CRP、TNF-α及Ig G水平,就所有患儿在上述两个阶段的CRP、TNF-α及Ig G水平进行比较。于急诊期对所有患儿进行心动图检测,按是否伴有冠脉病变分为冠脉病变组19例和非冠脉病变组49例,对比两组患儿在急诊期的CRP、TNF-α及Ig G水平。结果 68例川崎病患儿在急诊期的CRP、TNF-α及Ig G水平分别为(26.88±8.31)mg/L、(21.54±6.19)ng/L及(19.88±7.16)g/L,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经治疗,患儿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下降,患儿在恢复期的各指标水平分别为(8.15±2.94)mg/L、(13.41±5.02)ng/L、(12.51±4.13)g/L,明显低于急诊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冠脉损伤的患儿,其CRP、TNF-α及Ig G水平分别为(28.19±8.44)mg/L、(26.26±5.75)ng/L及(19.28±7.15)g/L,均明显高于未伴有冠脉损伤的患儿的(17.28±5.36)mg/L、(18.21±4.58)ng/L及(13.75±5.28)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TNF-α及Ig G水平的变化与川崎病患儿的急性炎症反应程度及病情发展有关,因此可将其作为预测患儿是否伴有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免疫球蛋白G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儿童病毒感染与川崎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彭俊娟 王锦 +1 位作者 朱伟 徐丽琴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6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究病毒感染与川崎病(KD)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KD儿童105例为KD组,同期选取发热性疾病但非KD患儿210例为非KD组。对两组患儿的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儿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两组... 目的探究病毒感染与川崎病(KD)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KD儿童105例为KD组,同期选取发热性疾病但非KD患儿210例为非KD组。对两组患儿的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儿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中病毒感染232例,其中,KD组感染96例,占91.43%,非KD组感染136例,占64.76%。两组EB病毒感染率比较,KD组患儿明显高于非KD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874,P<0.001);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冠状病毒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分别将KD组和非KD组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其中KD组中感染组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率最高,为46.55%(43/96),显著高于KD组的未感染组(11.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得出P=0.04),亦高于非KD组的感染组(7.59%)和未感染组(8.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45、27.41,均P<0.001);而KD组中未感染组(11.11%)、非KD组的感染组(7.95%)和未感染组(8.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病毒感染与KD发病有关,且病毒感染的KD患儿更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川崎病 病毒感染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川崎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沈方方 章爱莲 +1 位作者 朱雯 滕懿群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6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探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炎症因子在川崎病中的机制及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川崎病患儿及5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测定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补体C4水平,用流式... 目的分析川崎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探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炎症因子在川崎病中的机制及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川崎病患儿及5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测定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补体C4水平,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CD3^+T细胞百分比(CD3^+%)、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百分比(CD8^+%)、CD4^+/CD8^+、CD19^+T细胞百分比(CD19^+%)、自然杀伤细胞百分比(NK%)。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统计学方法采用2个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56例川崎病与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CD8^+%明显降低,CD4^+/CD8^+比值倒置、CD19^+%明显升高,NK%降低,IgG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1、6.12、4.65、5.51、2.13,均P<0.01)。18例患儿急性期TNF-α、IL-6、IL-10较恢复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9、2.60、2.53,均P<0.05)。急性期TNF-α、IL-6、IL-10在合并有冠脉损害组较无冠脉损害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3、2.77、6.11,均P<0.05)。结论川崎病急性期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炎症因子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冠脉损害的KD患儿炎症因子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杭州市2014-2018年川崎病患儿流行病学调查及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飞 吴克义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0年第5期631-635,共5页
目的了解2014-2018年杭州市儿童川崎病(KD)流行情况,分析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为杭州市儿童KD防治及预防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12月杭州市22家综合医院诊断为KD的485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 目的了解2014-2018年杭州市儿童川崎病(KD)流行情况,分析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为杭州市儿童KD防治及预防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12月杭州市22家综合医院诊断为KD的485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KD流行情况。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杭州市KD发病人数呈逐年升高趋势,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月发病人数最多,占38.97%。城市278例(57.32%),城郊134例(27.63%),农村73例(15.05%)。男性占62.47%,女性占37.53%;发病年龄构成中,1~2岁最高,占32.58%。单因素分析显示,冠状动脉损害组发热时间>10 d、心电图异常、白细胞计数>20×10^9/L、血小板>450×10^9/L、C反应蛋白>30 mg/L、血沉>100 mm/h、血钠≤135 mmol/L、血清白蛋白≤35 g/L、激素治疗、IVIG开始治疗时间>10d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冠状动脉损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电图异常、白细胞计数>20×10^9/L、血小板计数>450×10^9/L、血清白蛋白≤35 g/L、IVIG开始治疗时间>10d是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近年杭州市儿童KD发病人数呈逐年升高趋势,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应重视以上因素并予以适当的干预,以防止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另外,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定期组织体检等措施对杭州市儿童KD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川崎病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并发症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明明 李晓惠 +4 位作者 石琳 任军 林瑶 刘杨 陆萍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的冠状动脉(冠脉)内径绝对值诊断标准和Z值法诊断标准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冠脉扩张的检出率,为KD合并冠脉并发症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 目的比较传统的冠状动脉(冠脉)内径绝对值诊断标准和Z值法诊断标准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冠脉扩张的检出率,为KD合并冠脉并发症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KD患者。分别依据1988年《中华儿科杂志》标准(1988年标准)、2015年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标准(2015年标准)及2017年版《川崎病的诊断、治疗及远期管理—美国心脏学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科学声明》推荐的2种Z值法(Kobayashi、Dallaire)诊断标准,计算KD合并冠脉并发症患儿的冠脉扩张检出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KD合并冠脉扩张患儿共89例。分别采用1988年标准、2015年标准及Z值法(Kobayashi、Dallaire标准),1岁以内小婴儿右冠状动脉扩张的检出率依次为53.85%、15.38%、26.92%、19.23%;其中1988年标准明显高于其他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冠状动脉扩张的检出率依次为34.62%、34.62%、42.31%、34.62%,Z值法(Kobayashi标准)冠脉扩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余3种诊断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以上患儿右冠状动脉扩张的检出率依次为25.40%、12.70%、12.70%、12.70%,其中1988年标准检出率高于其余各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冠状动脉扩张的检出率依次为17.46%、34.92%、14.29%、14.29%,其中2015年标准的检出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988年《中华儿科杂志》标准检出右冠状动脉扩张比例较高;2015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标准在>1岁患儿组检出左冠状动脉扩张比例偏高;Z值法(Kobayashi、Dallaire标准)结合了患儿体格变化的影响,能较准确地反映川崎病合并冠脉并发症情况,2种Z值计算方法结果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并发症 Z值
下载PDF
川崎病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永琴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11期1254-1258,共5页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主要累及全身中小血管,常见并发症有冠状动脉瘤及冠脉扩张,已成为婴幼儿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关于K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主要累及全身中小血管,常见并发症有冠状动脉瘤及冠脉扩张,已成为婴幼儿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关于K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而关于KD的临床治疗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该文就KD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毅平 贾雷 +3 位作者 韩波 杨玉红 宫传英 郭宗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2011年山东省立医院儿科确诊的143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性别、年龄、发热持续时间、血红蛋白(Hb)、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2011年山东省立医院儿科确诊的143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性别、年龄、发热持续时间、血红蛋白(Hb)、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清白蛋白(Alb)、心肌肌钙蛋白(cTnI)、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共11项临床资料。分为KD并发CAL组27例和无CAL(NCAL)组116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热程>10d,ESR、PLT、CRP、Alb、cTnI、NT-proBNP与KD并发CAL相关联(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程>10d、Alb下降、cTnI升高与KD合并CAL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热程>10d、Alb下降、cTnI升高是KD发生CAL的高危因素。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丽霞 赵丽萍 沈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浙江萧山医院收治的160例川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川崎病未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80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浙江萧山医院收治的160例川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川崎病未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80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观察组80例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动态心电图组与常规心电图组,各4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以及观察组中动态心电图组与常规心电图组的检测结果。结果①观察组的患者中房室传导阻滞、平均心率升高发生率及异常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0171、8.3502、9.6274,均P<0.05);②动态心电图组的患者中房室传导阻滞所占的比例是20.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530,P<0.05);动态心电图组的患者中持续性心动过速所占的比例是27.5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657,P<0.05);动态心电图组的患者中出现异常所占的比例是52.5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1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253,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合并心脏损害患者的诊断中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可将动态心电图作为川崎病的常规检测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动态心电图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川崎病初始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敏感或无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蓉 潘云波 甘世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2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川崎病(KD)患儿应用初始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敏感或者无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就诊的KD患儿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其反应分为无反应组... 目的探讨影响川崎病(KD)患儿应用初始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敏感或者无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就诊的KD患儿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其反应分为无反应组和敏感组。将无反应组与敏感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各项指标和心脏超声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确定独立相关因素,并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初始剂量IVIG治疗无反应的参考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敏感组95例(79.17%),无反应组25例(20.83%)。无反应组超高热比例较敏感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131,P<0.05);与敏感组比较,无反应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262,P<0.05);初始剂量IVIG 2g^(-1)·kg^(-1)·d^(-1)单次给药患儿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每次1g^(-1)·kg^(-1)·d^(-1)分2次给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2,P<0.05),但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4,P>0.05)。与敏感组比较,无反应组的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水平、中性粒细胞(N)比例和白细胞(WBC)计数均明显升高,而血清清蛋白(ALB)水平则无反应组较敏感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59、2.244、2.330、2.085、3.70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LB水平降低、CRP水平及N比例升高是初始剂量IVIG治疗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781、1.111、1.175,均P<0.05);经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ALB、CRP和N比例可作为初始剂量IVIG治疗无反应有价值的预测指标,临界值分别为33.11g/L、78.5mg/L和0.72。结论当KD患儿出现ALB≤33.11g/L或CRP≥78.5mg/L、N比例≥0.72中任意一种情况时提示发生初始剂量IVIG治疗无反应的可能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预测
下载PDF
急性期外周血NLR、PLR及MPVLR对完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和丙种球蛋白抵抗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敏 邵晓珊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18-323,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完全川崎病(cKD)冠状动脉扩张(CAL)、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的预测价值。方法明确诊断为cKD的277例患儿,根据有... 目的探讨急性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完全川崎病(cKD)冠状动脉扩张(CAL)、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的预测价值。方法明确诊断为cKD的277例患儿,根据有无CAL、IVIG耐药与否,分为cKD-CAL组和cKD-nonCAL组、cKD-IVIG耐药组和cKD-IVIG敏感组,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记录急性期IVIG治疗前的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计算NLR、PLR及MPVLR;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PLR及MPVLR对cKD患儿发生CAL、IVIG抵抗的预测价值。结果CAL组患儿PLT、NLR及PLR高于非CAL组,LYM、MPVLR低于非C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G耐药组NEUT、NLR、PLR及MPVLR均高于cKD-IVIG敏感组,LYM则低于敏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NLR预测cKD-CAL及cKD-IVIG抵抗的AUC分别为0.745、0.764,cut-off值分别为2.145、5.81;NLR预测CAL和IVIG抵抗的灵敏度分别为78%、85.8%,特异度分别为63.3%、46.8%;NLR联合PLR对CAL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提高至79%和81.4%,但对预测IVIG抵抗的预测价值并未提高;单用MPVLR对CAL和IVIG抵抗基本无预测价值。结论NLR在急性期IVIG治疗前对cKD发生CAL和IVIG抵抗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NLR联合PLR对CAL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冠脉病变中血清CRP、TNF-α、cTnI、免疫球蛋白、NT-proBNP、MMP-9及CK-MB水平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晓毅 柴阿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究川崎病(KD)患儿冠脉病变(CAL)中血清CRP、TNF-α、c Tn I、免疫球蛋白、NT-pro BNP、MMP-9及CK-MB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KD患儿作为KD组,并检查其CAL情况。另选取25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CRP、... 目的探究川崎病(KD)患儿冠脉病变(CAL)中血清CRP、TNF-α、c Tn I、免疫球蛋白、NT-pro BNP、MMP-9及CK-MB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KD患儿作为KD组,并检查其CAL情况。另选取25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CRP、TNF-α、c Tn I、免疫球蛋白、NT-pro BNP、MMP-9及CK-MB水平。结果 KD患儿发生CAL有13例,占比37.1%。KD组急性期患儿的CRP、TNF-α、c Tn I、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NT-pro BNP、MMP-9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KD组恢复期和对照组,且CAL组患儿上述各指标也明显高于NCAL组(P<0.05);除Ig A、Ig M外,KD组恢复期上述各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P、TNF-α、c Tn I、免疫球蛋白、NT-pro BNP、MMP-9和CK-MB水平的变化与KD患儿疾病发展和炎性反应情况密切相关,可作为KD患儿CAL的预测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kd) 冠状动脉病变(CAL) 炎性反应
下载PDF
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芳 许君 +3 位作者 贾黎红 周杰林 张晓晓 杨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169例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将169例KD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B组为KD不伴冠状动脉病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年龄、...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169例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将169例KD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B组为KD不伴冠状动脉病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年龄、发热天数、白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数、血清白蛋白、血钠、D二聚体与KD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白蛋白、血钠、D二聚体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效能。结果 KD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36.69%。A、B组患儿血清白蛋白、血钠、D二聚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血钠、D二聚体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383、0.353和0.715。血清白蛋白<35 g/L、血钠<135 mmol/L、D二聚体>0.92 mg/L是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KD的主要危害是冠状动脉病变;血清白蛋白<35 g/L、血钠<135 mmol/L、D二聚体>0.92 mg/L是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危险因素 D二聚体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温博贤 赖志伟 邝小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KD(n=42)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n=28)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GOT)的浓度。结果KD组血清cTn...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KD(n=42)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n=28)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GOT)的浓度。结果KD组血清cTnI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K、LDH、GOT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IVIG治疗后cTnI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cTnI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有早期诊断价值;可以指导早期IVIG治疗,并可作为IVIG疗效观察指标,从而减少KD患儿心肌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IL-10、IL-18和TNF-α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霞 王鹰 何睛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4期2095-2097,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改变及其与冠脉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KD患儿73例,根据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分为无...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改变及其与冠脉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KD患儿73例,根据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分为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组)和伴冠状动脉损伤组(CAL组),以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IL-10、IL-18和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中KD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各检测一次。结果 KD患儿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血清IL-10、IL-1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KD急性期的IL-10、IL-1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亚急性期(P<0.01)。IL-10水平在NCAL组显著高于CAL组,CA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AL组的IL-1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NCAL组,NCA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10、IL-18和TNF-α可作为KD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其浓度变化具有预测冠状动脉损伤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α 冠状动脉损伤
下载PDF
EV71感染致手足口病合并川崎病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媛 李丹 +1 位作者 张翠 李小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9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因EV71感染致手足口病(HFMD)合并川崎病(KD)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4年我院收治的4例HFMD合并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分析可能病因。结果 4例患儿均有发热、手足... 目的探讨因EV71感染致手足口病(HFMD)合并川崎病(KD)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4年我院收治的4例HFMD合并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分析可能病因。结果 4例患儿均有发热、手足臀部皮疹、口腔内疱疹、神经系统受损表现的HFMD典型表现,且病原学检测均为EV71感染。同时,患儿伴有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指趾端硬肿的KD表现。患儿血液检查显示,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血小板进行性升高,C反应蛋白及血沉均明显升高,细胞免疫CD3^+,CD4^+不同程度升高。4例患儿均于发热10 d内使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 g/(kg·d),连用2 d,治疗2 d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免疫功能异常活化或紊乱为HFMD合并KD患儿的主要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川崎病 EV71型病毒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红飞 林应荣 +1 位作者 史澈 王乃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6期944-946,共3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方法选择KD患儿32例(KD组)及健康幼儿28例(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幼儿和KD组患儿使用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方法选择KD患儿32例(KD组)及健康幼儿28例(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幼儿和KD组患儿使用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前及治疗后热退3天时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KD组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L-15、IL-17和IL-23水平均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4.35、-3.98和-4.11,P<0.05);经治疗后,血清中IL-15、IL-17和IL-23水平均有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74、2.94和3.06,P<0.05)。KD组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t=2.54,P<0.05),经治疗后可基本回升至对照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13,P<0.05);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1.87,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降低(t=2.71,P<0.05)。结论 Treg细胞与Th17细胞之间的失衡可能在川崎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比例的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及评估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儿童 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下载PDF
川崎病(KD)患者血清中抵抗素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ET-1及NO/eNOS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司菲菲 刘芮汐 +3 位作者 许春华 宋思捷 胡贺芬 易岂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抵抗素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内皮细胞ET-1及NO/eNOS的关系。方法收集川崎病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清,加入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培养体系,分为4组:KD患儿血清组(KD组)、抵抗素组(Re组)、正常人血清组(N组)、KD患... 目的探讨抵抗素与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冠状动脉内皮细胞ET-1及NO/eNOS的关系。方法收集川崎病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清,加入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培养体系,分为4组:KD患儿血清组(KD组)、抵抗素组(Re组)、正常人血清组(N组)、KD患儿血清加抵抗素抗体组(KD+antiRe组)。干预24h后,硝酸酶还原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real-time PCR测定细胞ET-1及eNOS的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抵抗素及eN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抵抗素水平:与N组比较,KD组与Re组抵抗素水平明显增高(P<0.05),KD+antiRe组抵抗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KD组较Re组降低(P<0.05)。各组NO水平:与N组比较,KD组和KD+antiRe组NO水平明显升高(P<0.05),Re组下降(P<0.05);KD+antiRe组较KD组NO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各组ET-1mRNA表达水平:与N组及KD+antiRe组比较,KD组、Re组的ET-1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N组与KD+antiR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D组与R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e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KD组、Re组与KD+antiRe组较N组均降低(P<0.05),KD组较Re组及KD+antiRe组降低(P<0.05),Re组较KD+antiRe组降低(P<0.05)。结论抵抗素参与了KD患儿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ET-1及NO/eNO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kd) 抵抗素 冠状动脉 内皮细胞
下载PDF
82例小儿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华 肖延凤 梁满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陕西省石泉县医院住院确诊的8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川崎病发病以5岁以下多见,男多于女,无季节差异;典型病例多见,不完...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陕西省石泉县医院住院确诊的8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川崎病发病以5岁以下多见,男多于女,无季节差异;典型病例多见,不完全性川崎病发生率低,为6.097%,诊断误诊率较高,为15.85%;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加阿斯匹林治疗效果好。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川崎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改善川崎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川崎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川崎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刚 韩雪 赵坤(指导) 《中医儿科杂志》 2021年第6期1-3,共3页
基于伏邪理论,阐述川崎病的发病机制,认为小儿正气不足、邪气内伏是其内因,而外邪侵袭是其诱因,常因内外合邪而发病,且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治疗上应以温病理论为指导,分期论治。初期气分热盛,治宜重用凉透,予柴葛解肌汤加减;中期邪热... 基于伏邪理论,阐述川崎病的发病机制,认为小儿正气不足、邪气内伏是其内因,而外邪侵袭是其诱因,常因内外合邪而发病,且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治疗上应以温病理论为指导,分期论治。初期气分热盛,治宜重用凉透,予柴葛解肌汤加减;中期邪热耗血动血,治宜凉散,予清瘟败毒饮加减;后期温毒久羁,耗伤气阴,治宜补肾益精、补气活血,予犀角地黄汤加减。此外,结合该病易损伤心脉的特点,应重视活血药的应用,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预防病情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小儿 伏邪理论 温病理论 病因病机 治法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