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刚果(金)加丹加铜钴成矿带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焕然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非洲刚果(金)加丹加铜钴成矿带是世界上著名的刚果(金)—赞比亚铜钴成矿带的西延部分,加丹加岩系中的罗安群是主要的含矿地层;由于褶皱和推覆构造运动,使深埋的含矿地层被推覆至地表,从而形成了沿卢菲利弧形褶皱展布的富而浅的铜钴成矿带。
关键词 刚果(金)加丹加 铜钴成矿带 构造特征
下载PDF
中非铜矿带多层位成矿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2
作者 曾瑞垠 谭康雨 +4 位作者 黄建业 张毅 陈德稳 詹勇 董少波 《矿产勘查》 2021年第1期68-77,共10页
中非铜矿带位于刚果(金)—赞比亚的Lufilian造山带,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发育有大量的沉积岩容矿层状铜矿(SSC),为了解铜矿床的成矿特征和矿床成因,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发现中非铜矿带主要为还原相型和砂岩型层状铜矿床,具有明显的多... 中非铜矿带位于刚果(金)—赞比亚的Lufilian造山带,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发育有大量的沉积岩容矿层状铜矿(SSC),为了解铜矿床的成矿特征和矿床成因,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发现中非铜矿带主要为还原相型和砂岩型层状铜矿床,具有明显的多层位层控特征。其中加丹加铜钴矿带(KCB)盛产还原相型铜矿床,主要赋存于Roan群Mines组(R2),上部的Nguba群地层中发育有铜矿床和锌铜矿床;赞比亚铜带(ZCB)大多数还原相型铜矿床,赋存于下Roan群Kitwe组的矿化页岩段地层内(RL7),在矿化页岩段的下盘和上盘中发育砂岩型铜矿床。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显示,中非铜矿带多层位成矿特征为盆地卤水交代成因,氧化含矿卤水和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还原性流体发生还原作用形成多层位铜(钴)矿体和赤铁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的矿物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矿 加丹加铜钴矿带 赞比亚铜矿带 多层位成矿 Roan群 矿床成因 中非
下载PDF
西刚果造山带与卢菲利弧形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和铜矿成矿特征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肖淳 刘国荣 +3 位作者 肖红 祁小军 范建锋 刘方方 《黄金》 CAS 2018年第11期23-29,共7页
西刚果造山带与卢菲利弧形造山带分别位于刚果克拉通西缘、东南缘,后者的刚果(金)加丹加铜钴成矿带为著名的中非铜钴成矿带的西延部分,资源潜力巨大,前者的铜多金属成矿带内仅发现中小规模铜矿床,对比分析二者的区域地质背景和铜矿成矿... 西刚果造山带与卢菲利弧形造山带分别位于刚果克拉通西缘、东南缘,后者的刚果(金)加丹加铜钴成矿带为著名的中非铜钴成矿带的西延部分,资源潜力巨大,前者的铜多金属成矿带内仅发现中小规模铜矿床,对比分析二者的区域地质背景和铜矿成矿特征,有助于为西刚果造山带的铜矿找矿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明确找矿思路与方向。对比分析表明,2个成矿带在成矿域位置、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二者在赋矿层位、矿物共生组合及分带特征、成矿物源、成矿作用、控矿因素、成矿时代等方面的差异性,又使得2个成矿带具有鲜明的矿化差异特征。据此对西刚果造山带的沉积序列、岩石地球化学的进一步分析,认为其不具备形成与加丹加铜钴成矿带相类似的同生沉积层状矿床的区域成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刚果造山带 卢菲利弧形造山带 加丹加铜钴成矿带 铜矿床 地质背景 成矿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