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和δ^(13)C值随海拔而变化的特征及营养元素相互作用对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朴河春 朱建明 +2 位作者 朱书法 余登利 冉景丞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412-418,共7页
为了研究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和δ^(13)C值随海拔而变化的相关关系,沿着海拔450 m的贵州茂兰至海拔1330 m的贵州安顺一线,采集和分析研究了C_3植物——小果蔷薇(R.cymosa Tratt)的叶片。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随着海拔的... 为了研究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和δ^(13)C值随海拔而变化的相关关系,沿着海拔450 m的贵州茂兰至海拔1330 m的贵州安顺一线,采集和分析研究了C_3植物——小果蔷薇(R.cymosa Tratt)的叶片。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随着海拔的上升而产生的变化是:氮、磷和钾的含量会在增高,而钙和镁的含量却会降低。植物叶片的δ^(13)C值会增大,其变幅为+2.4‰/1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分馏作用 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 C_3植物 贵州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重庆老龙洞地下河流域氮、磷及微生物污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蓝家程 杨平恒 +3 位作者 任坤 陈雪彬 徐昕 胡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7-1303,共7页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我国地下水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西南岩溶区地下水是当地重要的水源,一旦遭受污染将很难恢复.本研究选取NO-3、PO34、NH+4和总细菌(total coliform)、大肠杆菌(total E.coli)、粪大肠杆菌(fecal coliform... 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我国地下水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西南岩溶区地下水是当地重要的水源,一旦遭受污染将很难恢复.本研究选取NO-3、PO34、NH+4和总细菌(total coliform)、大肠杆菌(total E.coli)、粪大肠杆菌(fecal coliform)作为指标,对重庆南山老龙洞流域进行多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老龙洞流域地下水NO-3、NH+4、PO3-4含量均超过天然水规定值,尤其以NH+4、PO3-4污染较为严重.桂花湾泉NO-3含量为19.78~68.55 mg·L-1,有的月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50 mg·L-1.老龙洞出口NH+4、PO3-4含量分别为2.71~12.92 mg·L-1、0.16~11.22 mg·L-1,是污染最重的地下水.老龙洞地下河NO-3含量低于岩溶表层泉,而NH+4、PO3-4含量则高于表层岩溶泉.城镇化的发展、农田减少以及洞内还原环境是导致老龙洞地下河NO-3含量从2008~2013年降低的原因,而高PO3-4含量污水不断输入地下河使得老龙洞地下河PO3-4含量呈增加趋势.微生物污染极为严重,甚至远超过中国地下水和饮用水规定的Ⅴ类标准,以粪大肠菌为例,地下水中其含量波动范围为3.4×104~3.68×104CFU·mL-1.岩溶区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岩溶洼地、天窗、落水洞导致岩溶地下水极易遭受到污染.农业活动、城镇、企业和居民点生产生活排污,是地下水氮、磷和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老龙洞地下河流域 氮、磷和微生物污染 污染原因 西南岩溶区
原文传递
中国西南地区岩溶水资源的特点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路洪海 章程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岩溶水资源是西南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支撑点.西南岩溶地区降水丰富,岩溶水资源总量大,但由于强烈的岩溶作用和岩溶植被的破坏,西南岩溶地区成为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岩溶水资源是西南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支撑点.西南岩溶地区降水丰富,岩溶水资源总量大,但由于强烈的岩溶作用和岩溶植被的破坏,西南岩溶地区成为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问题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认识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赋存特点和时空演变规律,认清目前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今后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对实现西南岩溶地区脱贫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胁迫两方面分析了岩溶含水层的特点以及目前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西南岩溶区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土地覆盖情景的时空模拟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婧 范泽孟 岳天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66-3275,共10页
气候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与土地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在时空层次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运用HLZ生态系统模型获得CMIP5的3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85情景下西南地区未来90a(2011—2100年)HLZ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情景数据的基础上... 气候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与土地覆盖类型的空间分布在时空层次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运用HLZ生态系统模型获得CMIP5的3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85情景下西南地区未来90a(2011—2100年)HLZ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情景数据的基础上,结合2010年土地覆盖现状数据,构建了土地覆盖情景的空间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西南地区未来90a土地覆盖情景的时空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3种气候情景下,西南地区未来90a的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地、耕地、冰雪、荒漠及裸岩石砾地等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将呈逐渐减少趋势;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灌丛、湿地、建设用地、水体等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则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湿地增加速度最快(平均每10a增加5.28%),荒漠及裸岩石砾地减少速度最快(平均每10a减少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情景模型 气候情景 土地覆盖变化 中国西南地区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张燕 吴玉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4期129-133,共5页
西南岩溶区是举世公认的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系统之一,也是我国典型的极贫困代表区域之一。广西处于西南岩溶地区。岩溶面积为9.8×10^4km^2,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41%。本文以广西为例,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来测算广西区域生... 西南岩溶区是举世公认的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系统之一,也是我国典型的极贫困代表区域之一。广西处于西南岩溶地区。岩溶面积为9.8×10^4km^2,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41%。本文以广西为例,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来测算广西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对1990-2003年广西岩溶生态环境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及生态压力指数进行测算分析并提出预测模型。研究结果:①广西生态足迹虽不新增加趋势,从1990年的0.6017hm^2增加到2003年的1.1378hm^2;②生态承载力呈不断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0.8204hm^2减少到2003年的0.6537hm^2;③生态盈亏从1990年生态盈余的0.2188hm^2下降到2003年的生态赤字达-0.4848hm^2,出现严重的生态赤字;④1990-2003年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由0.7334增加到1.7406,增长幅度巨大,从临界安全状态态到不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 生态足迹理论 动态变化 西南岩溶区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灰岩与白云岩发育土壤的养分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肖时珍 何江湖 +2 位作者 曾成 肖华 雷博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7-1252,共6页
【目的】为喀斯特地区土壤养分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在贵州省施秉县的白云岩区白垛村、石灰岩区石桥村采集林地和旱地的土壤样品,对其进行土壤养分分析。【结果】白云岩发育的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 【目的】为喀斯特地区土壤养分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在贵州省施秉县的白云岩区白垛村、石灰岩区石桥村采集林地和旱地的土壤样品,对其进行土壤养分分析。【结果】白云岩发育的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氮,石灰岩土壤具有较高的全磷和全钾;石灰岩和云岩发育土壤的全氮与水解氮和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系,水解氮与有机碳在石灰岩区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白云岩区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方式对两种岩性发育土壤的养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石灰岩林地土壤全钾、全氮、水解氮、有机碳含量高于旱地,速效钾、全磷、有效磷、pH低于旱地;白云岩林地土壤全磷、有效磷低于旱地,其他指标均高于旱地;白云岩发育的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级分别为二级、一级、六级和三级,石灰岩发育土壤的分别为二级、一级、五级和一级;【结论】土壤养分既受成土母岩的影响也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石灰岩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西南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涛 李靖 +1 位作者 王瑞萍 张玉龙 《海河水利》 2007年第1期47-49,共3页
在阐述了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发生的成因规律,根据其不同立地条件及石漠化程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石漠化相关治理措施和辅助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对策及综合治... 在阐述了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发生的成因规律,根据其不同立地条件及石漠化程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石漠化相关治理措施和辅助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对策及综合治理模式,实现喀斯特地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石漠化 综合治理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层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媞 李蓉 +2 位作者 袁淑杰 何兴潼 谷晓平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本文利用中国西南喀斯特区域内该区域内全部31个农业气候站点1991~2013年50cm层土壤湿度(体积含水量)旬资料,应用线性趋势分析、EOF空间分解方法,详细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认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本文利用中国西南喀斯特区域内该区域内全部31个农业气候站点1991~2013年50cm层土壤湿度(体积含水量)旬资料,应用线性趋势分析、EOF空间分解方法,详细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认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湿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层土壤湿度多年平均的空间大小及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2)1991~2013年季节平均中,中层秋季的土壤湿度整体最高,夏季土壤湿度的低值区范围最大,反映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的独特性。(3)中层土壤湿度年际变化有明显的"南升北降"空间分布特征,相应线性趋势分析和EOF的结果也同样印证了这一主要特征。(4)50cm的年际变化较稳定且波动趋势较小;整体的土壤湿度以夏、秋季最高,春、冬季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层土壤湿度 时空变化特征 线性趋势分析 EOF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
9
作者 杨廷锋 吴显春 龙华斌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6期32-34,37,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探讨了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探讨了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机制与对策;同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西南喀斯特地区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研究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39
10
作者 李滨 殷跃平 +5 位作者 高杨 邢爱国 黄波林 贺凯 赵超英 万佳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共9页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文章概述了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基本特征和防灾减灾的难点,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岩溶地质结构...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群死群伤的灾难性滑坡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文章概述了西南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基本特征和防灾减灾的难点,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岩溶地质结构与管道流的相互孕灾机理、地下采动下大型崩滑灾害形成机制、灾害高位远程动力成灾模式、灾害早期识别与空间预测。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重点研究岩溶山区大型崩滑灾害链的孕育发生规律与成灾模式,揭示岩溶管道-裂隙-孔隙地下水动力作用及孕灾过程和地下采动、库水波动等工程扰动环境下山体劣化损伤效应,构建岩溶崩滑灾害高速远程动力致灾机制与风险预测方法,形成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及示范,为我国岩溶山区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安全运营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山区 大型滑坡 崩塌 成灾模式 早期识别 风险防控
下载PDF
西南岩溶山区特大滑坡成灾类型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高杨 贺凯 +4 位作者 李壮 高浩源 卫童瑶 邢爱国 李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3,共10页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位于上扬子地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特有的强烈褶皱地貌形态,特大型滑坡灾害频发。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讨论了岩溶山区典型滑坡后破坏的成灾模式和形成条件,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西南岩溶山区...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位于上扬子地台,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特有的强烈褶皱地貌形态,特大型滑坡灾害频发。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统计分析,讨论了岩溶山区典型滑坡后破坏的成灾模式和形成条件,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普遍呈现上陡下缓的地形地貌特征和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特征,岩溶地貌和溶蚀岩体结构加剧了滑坡后破坏的成灾规模;(2)研究区的滑坡成灾模式主要分为岩质崩塌、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和高位远程滑坡-泥石流三种类型;(3)岩质崩塌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小于50 m,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大于0.6,堆积体破碎比在5~20之间;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在50~200 m之间,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在0.33~0.60之间,堆积体破碎比在20~100之间;高位远程滑坡-泥石流灾害类型剪出口高差通常大于200 m,等效摩擦系数通常小于0.33,堆积体破碎比区间大于100;(4)西南岩溶山区的“高位滑坡”剪出口高差通常大于50 m,具有高速远程运动特征,运动过程中具有冲击铲刮、破碎解体、气垫和流化四种动力学效应。滑坡后破坏成灾模式的提出,可以为滑坡运动动力学机理和成灾反演预测研究提供重要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滑坡 成灾模式 等效摩擦系数 动力学效应 西南岩溶山区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四种植物水分生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莫凌 黄玉清 +3 位作者 覃家科 王晓英 陆树华 袁维圆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2-406,共5页
通过对喀斯特地区的4种植物红背山麻杆、圆叶乌桕、青檀和水冬瓜的水分特征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植物的组织含水量、临界饱和亏缺和需水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抗旱能力以青檀最强;水分利用效率饱和点以落叶灌木红背山麻杆最高,在600... 通过对喀斯特地区的4种植物红背山麻杆、圆叶乌桕、青檀和水冬瓜的水分特征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植物的组织含水量、临界饱和亏缺和需水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抗旱能力以青檀最强;水分利用效率饱和点以落叶灌木红背山麻杆最高,在600μmol.m-2·s-1左右,光辐射与气孔导度呈对数关系;而三个落叶乔木树种的WUE的光饱和点均在400μmol·m-2·s-1左右,光辐射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线性极显著相关关系;观测结果没有显示蒸腾饱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含水量 水分饱和亏缺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气孔导度 西南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南岩溶区1900-2012年旱涝灾害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纯青 周蕊 潘林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2期12-15,共4页
以1900-2012年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旱涝灾害历史资料为研究依据,通过频次、年份的分析,直观呈现中国西南岩溶区旱涝灾害发生的频次分布图。对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旱涝灾害特点进行总结可知,该区旱灾发生频率非常高,洪涝灾害以暴雨洪水和岩溶... 以1900-2012年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旱涝灾害历史资料为研究依据,通过频次、年份的分析,直观呈现中国西南岩溶区旱涝灾害发生的频次分布图。对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旱涝灾害特点进行总结可知,该区旱灾发生频率非常高,洪涝灾害以暴雨洪水和岩溶洼地内涝的形式年年不断。旱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岩溶地形地貌比较发育。推测该区旱涝灾害的发生除了降水量的影响,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暴雨 洪水 灾害特征 西南岩溶区
下载PDF
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水质影响因素的R型因子分析——以桂林寨底地下河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喆 夏日元 +1 位作者 Chris Groves 卢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桂林寨底地下河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寨底地下河水质因素的4个主因子:因子1以Ca2+、HCO-3和总硬度为主,表明方解石矿物的溶滤作用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因子2以K++Na+和Cl-为主,反映含水介质易溶盐对... 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桂林寨底地下河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寨底地下河水质因素的4个主因子:因子1以Ca2+、HCO-3和总硬度为主,表明方解石矿物的溶滤作用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因子2以K++Na+和Cl-为主,反映含水介质易溶盐对水化学组分的重要影响;因子3以SO2-4和NO-3为主,代表了人类活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污染)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作用;因子4以pH和Mg2+为主,反映了弱碱性水环境下白云石矿物的溶滤作用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型因子分析 西南岩溶地区 地下河水质 溶滤作用 人类活动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四种造林树种光合作用日变化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殷庆仓 宋同清 +1 位作者 彭晚霞 曾馥平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7-370,共4页
以西南喀斯特地区4种造林树种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樟叶槭(Acer albopurpurascens)、狗骨木(Cornus wilsoniana)、无患子(Sapindu smukorossi)为研究对象,分12个月每月于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 以西南喀斯特地区4种造林树种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樟叶槭(Acer albopurpurascens)、狗骨木(Cornus wilsoniana)、无患子(Sapindu smukorossi)为研究对象,分12个月每月于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植物叶片气孔气体交换的相关特征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以分析树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中午出现光合"午休"均为非气孔因素限制,12:00~15:00光合速率降低则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水分利用效率(WUE)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傍晚CO2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对Pn影响最为显著的生态生理因子为Par、Gs,其次为Ci、Rh、Ta;茶条木、狗骨木Pn、WUE均相对较高,4种植物的初步适应性评价为:茶条木〉狗骨木〉樟叶槭〉无患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树种 光合作用 日变化 西南喀斯特
原文传递
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文福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8,107,共8页
自然、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缺陷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扩大,影响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存发展安全,也对长江、珠江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 自然、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缺陷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扩大,影响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存发展安全,也对长江、珠江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的补偿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应开征生态税,实行生态转移支付,以改善西南喀斯特地区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 制度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以贵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旭东 戴全厚 +1 位作者 丁贵杰 史东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面临的任务,探讨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提出了“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力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从能力、素质、知识3个方面分析了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论]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需要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环节,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措施入手,完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能力水平及国际竞争力,培养新时期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一流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生态文明 西南岩溶区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核心分布区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靖娟利 赵婷 +2 位作者 王永锋 孙佳荟 付宝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53-3364,共12页
为了探究植被变化与极端气候之间的关系,以西南喀斯特核心分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2~2019年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日气温和降雨数据,选择气候变化监测和指标专家组(ETCCDI)定义的极端气候指数,运用趋势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NDVI和极... 为了探究植被变化与极端气候之间的关系,以西南喀斯特核心分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2~2019年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日气温和降雨数据,选择气候变化监测和指标专家组(ETCCDI)定义的极端气候指数,运用趋势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NDVI和极端气候时空变化及其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982~2019年西南喀斯特核心分布区NDVI总体(83.13%)呈显著上升趋势,仅少部分地区(0.51%)呈下降趋势.极端气候指数中,表征极端高温的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显著(P<0.05)增加趋势,表征极端低温的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P<0.05)都呈显著下降趋势,而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年尺度上,西南喀斯特核心分布区NDVI与极端降水和极端气温暖指数呈正相关,而与极端气温冷指数呈负相关;NDVI与7个具有显著关系(P<0.05)的极端气温指数(TN90P、TX90P、TNX、TXX、TN10P、TX10P、TNN)的相关性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表征极端气温频率的TN90P、TX90P和TN10P三个指数是影响不同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对于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极端气候 时空变化 植被类型 西南喀斯特核心分布区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小麦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青 方小宇 冯城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44-46,49,共4页
为探求适合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以高效利用农田水资源,在小麦各个生育期设计不同的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值,通过大田露地及测坑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小麦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小麦对缺水的敏感性,是开花期大于... 为探求适合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以高效利用农田水资源,在小麦各个生育期设计不同的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值,通过大田露地及测坑试验,测定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小麦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小麦对缺水的敏感性,是开花期大于产量形成期,产量形成期大于营养生长期;小麦水分生产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小麦的产量和灌溉定额成明显的二次抛物线型关系,当灌水量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产量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超过临界值之后,产量反而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少。该研究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小麦 节水灌溉 灌溉定额 灌溉制度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火电厂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成都 孙冉 +1 位作者 姚端阳 高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79-382,共4页
根据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内某拟建火电厂水文地质条件,采用解析法和基于GMS软件的数值模拟法,考虑事故工况下液氨泄漏情形,分别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距离、运移范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解析法进行预测的假定条件与预测结果发... 根据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内某拟建火电厂水文地质条件,采用解析法和基于GMS软件的数值模拟法,考虑事故工况下液氨泄漏情形,分别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距离、运移范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解析法进行预测的假定条件与预测结果发生矛盾,解析法预测的污染物运移范围和最大运移距离均超过假设条件的范围。解析法应用于岩溶区污染物预测时需要精密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2)事故发生后,同一时间点,解析法的预测值均比数值模拟法的预测值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污染物泄漏 地下水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