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疏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史传道 樊晓晨 邓海东 《河南中医》 2012年第7期831-833,共3页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研究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大鼠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去势组(50只)。去势组随机分5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抗疏健骨颗粒小、中、大剂量...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研究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大鼠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去势组(50只)。去势组随机分5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抗疏健骨颗粒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术造模。抗疏健骨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抗疏健骨颗粒混悬液0.4 g/mL、0.2 g/mL、0.1 g/mL,2 mL/d,每日1次,尼尔雌醇组给予尼尔雌醇片(1 mg/kg体质量),配成0.15 g/L混悬液,1周1次,每次2 mL,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8 mL/kg体质量)灌胃。12周后测定离体骨密度。计算最大载荷、断裂挠度、弯曲能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疏健骨颗粒大、中剂量组的腰椎骨和股骨远端骨密度均显著增加(P<0.01),抗疏健骨颗粒大、中剂量组与尼尔雌醇组的最大载荷显著增高(P<0.01),但小剂量组增加不明显(P>0.05);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断裂挠度与模型组比较,虽有升高趋势,但变化不明显(P>0.05);尼尔雌醇组、抗疏健骨颗粒大剂量组的弯曲能量与模型组比较,增高显著(P<0.01),中、小剂量组虽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能够改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恢复骨代谢平衡,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抗疏健骨颗粒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大鼠
下载PDF
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TGFβ_1和BMP-2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史传道 王晓迪 亓志强 《甘肃中医》 2011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TGFβ1、BMP-2的影响,探讨抗疏健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进行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并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尼尔雌醇组进行比较;采用双抗...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TGFβ1、BMP-2的影响,探讨抗疏健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进行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并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尼尔雌醇组进行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TGFβ1、BMP-2含量。结果:血清中TGFβ1、BMP-2含量,抗疏健骨颗粒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抗疏健骨颗粒大、中剂量组和尼尔雌醇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抗疏健骨颗粒大、中剂量组与尼尔雌醇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可能通过升高血清中TGFβ1、BMP-2含量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成骨细胞活性,改善骨代谢从而达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抗疏健骨颗粒
下载PDF
抗疏健骨颗粒水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星 郭东艳 +2 位作者 史传道 王露 曹瑞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1期74-76,94,共4页
目的优化抗疏健骨颗粒水提工艺条件,为抗疏健骨颗粒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β-蜕皮甾酮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抗疏健骨颗粒最佳水提工艺。结果影响水提工艺各因素的作用主次为:C提取次... 目的优化抗疏健骨颗粒水提工艺条件,为抗疏健骨颗粒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β-蜕皮甾酮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抗疏健骨颗粒最佳水提工艺。结果影响水提工艺各因素的作用主次为:C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A溶剂用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2B2C3,即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 min。结论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得到的抗疏健骨颗粒中牛膝、白术2味药材的水提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疏健骨颗粒 β-蜕皮甾酮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组织PPARγ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史传道 杨艳辉 +3 位作者 于曦 张荣强 王晓玲 聂爱迪 《四川中医》 2015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组织PPAγR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抗疏健骨颗粒应用于临床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50只4~5月龄的雌性SD大鼠分配至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抗疏... 目的:通过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组织PPAγR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为抗疏健骨颗粒应用于临床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50只4~5月龄的雌性SD大鼠分配至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抗疏健骨颗粒组,给药至12周后检测并分析骨组织PPAγR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假手术组骨组织的PPARγ2mRNA灰度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骨组织的PPARγ2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中剂量组骨组织的PPARγ2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对骨组织PPARγ2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调节BMSCs向脂肪细胞或成骨细胞分化的方向,进而影响骨髓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数目变化,对绝经后骨代谢异常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疏健骨颗粒 骨质疏松 PPARΓ2
下载PDF
不同剂量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BMD及血清中ALT和TRACP 5b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史传道 张志勇 +2 位作者 李鹏 张荣强 李娟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9期847-85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抗疏健骨颗粒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SD大鼠骨密度(BMD)、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5b)变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60只SD大鼠分为5组,给药至12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抗疏健骨颗粒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SD大鼠骨密度(BMD)、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5b)变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60只SD大鼠分为5组,给药至12周后检测并分析股骨近端骨组织骨密度以及血清中ALP和TRACP 5b的OD值。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骨密度明显下降(P<0.05);抗疏健骨颗粒3个剂量组和模型组的骨密度值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组的骨密度均有所升高(P<0.05)。假手术组和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血清中ALT和TRACP 5b的OD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抗疏健骨颗粒3个剂量组之间比较,中剂量组的骨密度高于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血清ALT和TRACP 5b的OD值低于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能够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对绝经后骨代谢异常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疏健骨颗粒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组织形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史传道 李鹏 +2 位作者 张志勇 张荣强 李娟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7期12-1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SD大鼠股骨组织形态和股骨组织中B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抗疏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使用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造模后各实验组SD大鼠进行治疗,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实验组S... 目的:通过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SD大鼠股骨组织形态和股骨组织中B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抗疏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使用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造模后各实验组SD大鼠进行治疗,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实验组SD大鼠股骨骨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实验组SD大鼠股骨组织中BMP-2蛋白表达。结果: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与空白模型组相比骨小梁变粗变密,骨连续性较好,排列较规则,呈网状结构;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与空白模型组相比骨小梁厚度、平均骨体积分数均明显增大(P<0.05),骨组织中BMP-2的表达增强(P<0.05),抗疏健骨颗粒中剂量组BMP-2的表达高于大、小剂量组(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能够通过调节骨组织BMP-2表达,促进骨组织重建,改善绝经后骨形态的病理变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组织形态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抗疏健骨颗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