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在研究你们”——从认知诗学的视角解读《卡尔腾堡》
被引量:
1
1
作者
武琳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3,共11页
在小说《卡尔腾堡》中,断片式的叙述结构使时间和空间交错跳跃,这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认知困难。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认为文本中存在突显内容,读者的注意力受吸引因子的引导,围绕图形人物动态向前迈进。图形—背景理论能够帮助读...
在小说《卡尔腾堡》中,断片式的叙述结构使时间和空间交错跳跃,这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认知困难。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认为文本中存在突显内容,读者的注意力受吸引因子的引导,围绕图形人物动态向前迈进。图形—背景理论能够帮助读者克服《卡尔腾堡》叙述表层的支离破碎,在深层次上建立文本关联。通过对《卡尔腾堡》的认知诗学分析可见,小说的图形人物是冯克和卡尔腾堡教授,围绕在两人身上的吸引因子则大多与教授的研究内容相关。卡尔腾堡教授真正从事的是将动物行为学应用于人类行为的研究,他与冯克之间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这一点正是解读图形人物、建立文本关联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
吸引因子
图形人物
《卡尔腾堡》
原文传递
“哎,不就是只小鸟吗”——《卡尔腾堡》中的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
被引量:
1
2
作者
武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100,共7页
在当代德国的"后创伤文学"中,战争创伤横亘在个体以及民族/国家认同的道路上,成为二战历史书写无法回避的文化幽灵。在长篇小说《卡尔腾堡》中,作者巴耶尔聚焦于战争创伤之下的个体,由对个体的书写进入宏大的历史。历史书写...
在当代德国的"后创伤文学"中,战争创伤横亘在个体以及民族/国家认同的道路上,成为二战历史书写无法回避的文化幽灵。在长篇小说《卡尔腾堡》中,作者巴耶尔聚焦于战争创伤之下的个体,由对个体的书写进入宏大的历史。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在巴耶尔的小说创作中一向难解难分,这不仅与"后创伤文学"中历史与创伤的亲缘性相关,同时也与作家的新历史主义观点不可分割。新历史主义中历史的多重面相与创伤的含混暧昧恰好形成对应,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由是具备了某种同质性。为呼应身处"记忆之场"中的历史与创伤,巴耶尔在语言层面上采取了一系列反传统叙述技巧,如断片式的叙事结构、复杂多义的隐喻、多种人物话语表达形式以及对叙事空间的固着等。小说在叙事层面有如一座语言迷宫,折射着作家对于历史与创伤书写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塞尔·巴耶尔
《卡尔腾堡》
后创伤文学
历史书写
创伤书写
新历史主义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在研究你们”——从认知诗学的视角解读《卡尔腾堡》
被引量:
1
1
作者
武琳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3,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奥地利二战反思文学记忆史研究”(18BWW062)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YBB21)。
文摘
在小说《卡尔腾堡》中,断片式的叙述结构使时间和空间交错跳跃,这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认知困难。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认为文本中存在突显内容,读者的注意力受吸引因子的引导,围绕图形人物动态向前迈进。图形—背景理论能够帮助读者克服《卡尔腾堡》叙述表层的支离破碎,在深层次上建立文本关联。通过对《卡尔腾堡》的认知诗学分析可见,小说的图形人物是冯克和卡尔腾堡教授,围绕在两人身上的吸引因子则大多与教授的研究内容相关。卡尔腾堡教授真正从事的是将动物行为学应用于人类行为的研究,他与冯克之间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这一点正是解读图形人物、建立文本关联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
吸引因子
图形人物
《卡尔腾堡》
Keywords
cognitive poetics
figure-ground
attractor
figure-character
kaltenburg
分类号
I51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哎,不就是只小鸟吗”——《卡尔腾堡》中的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
被引量:
1
2
作者
武琳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10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奥地利二战反思文学记忆史研究”(18BWW062)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语言大学院级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YJ020016)。
文摘
在当代德国的"后创伤文学"中,战争创伤横亘在个体以及民族/国家认同的道路上,成为二战历史书写无法回避的文化幽灵。在长篇小说《卡尔腾堡》中,作者巴耶尔聚焦于战争创伤之下的个体,由对个体的书写进入宏大的历史。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在巴耶尔的小说创作中一向难解难分,这不仅与"后创伤文学"中历史与创伤的亲缘性相关,同时也与作家的新历史主义观点不可分割。新历史主义中历史的多重面相与创伤的含混暧昧恰好形成对应,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由是具备了某种同质性。为呼应身处"记忆之场"中的历史与创伤,巴耶尔在语言层面上采取了一系列反传统叙述技巧,如断片式的叙事结构、复杂多义的隐喻、多种人物话语表达形式以及对叙事空间的固着等。小说在叙事层面有如一座语言迷宫,折射着作家对于历史与创伤书写的态度。
关键词
马塞尔·巴耶尔
《卡尔腾堡》
后创伤文学
历史书写
创伤书写
新历史主义
Keywords
Marcel Beyer
kaltenburg
post-traumatic literature
historical writing
traumatic writing
New Historicism
分类号
I516.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在研究你们”——从认知诗学的视角解读《卡尔腾堡》
武琳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2
“哎,不就是只小鸟吗”——《卡尔腾堡》中的历史书写与创伤书写
武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