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联结与要素流动:开中盐法对明代西南边疆市场的影响
1
作者 张锦鹏 刘丽凤 《盐业史研究》 2024年第2期3-14,共12页
西南边疆是明代开中盐法实施的重点区域,开中盐法的推行在充溢边饷的同时也为边疆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政府制定差异化的中盐则例,形成了一种市场力量,引发内地商业资本和商人群体等经济要素向边疆地区流动,为边疆市场发展注入了经... 西南边疆是明代开中盐法实施的重点区域,开中盐法的推行在充溢边饷的同时也为边疆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政府制定差异化的中盐则例,形成了一种市场力量,引发内地商业资本和商人群体等经济要素向边疆地区流动,为边疆市场发展注入了经济活力。在开中盐法的吸引下,有不少内地商人进入云贵地区落地生根,撬动了西南边疆粮食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培育了本地商人群体。在内地商人与本地商人这两个市场主体的共同作用下,西南边疆市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内地市场的联系也逐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中盐法 内地盐引 商人流动 边疆市场
下载PDF
明代嘉隆时期盐法改革探析——兼论余盐开中与开中折银
2
作者 乔宇 《盐业史研究》 2023年第3期33-42,共10页
明嘉靖、隆庆时期,为控制余盐、供应军需以及保障国家盐业收入的增长,明廷采取了余盐折银、余盐设引及兴复开中法等措施。为应对北方蒙古部的频繁侵扰,明廷还采取余盐开中、设立工本盐等临时举措。嘉隆之际,工本盐制度废止。隆庆时,明... 明嘉靖、隆庆时期,为控制余盐、供应军需以及保障国家盐业收入的增长,明廷采取了余盐折银、余盐设引及兴复开中法等措施。为应对北方蒙古部的频繁侵扰,明廷还采取余盐开中、设立工本盐等临时举措。嘉隆之际,工本盐制度废止。隆庆时,明廷着力解决因推行工本盐制度而带来的盐引壅滞问题。兴复开中法实行于嘉靖初年,起初明廷只准收实物,后考虑到白银货币化之因素,允许折银与实物共同征收。隆庆后期,全球主要银产地之白银合流进入中国,开中折银逐渐代替实物。因边商利润日益少于内商,开中法又逐渐衰落,内地商人纳余盐银进一步成为了明廷获得盐业收入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隆时期 余盐引 余盐银 开中法 工本盐
下载PDF
明代“盐法道”建置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凯凯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明代创设的监管地方盐政事务的盐法道,是我们重新理解明代地方道制与盐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切入点。由于明代盐运司等地方盐务机构无力统筹管理食盐专卖的全部过程,创设盐法道成为朝廷解决开中法败坏后盐课无征、管理失控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明代创设的监管地方盐政事务的盐法道,是我们重新理解明代地方道制与盐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切入点。由于明代盐运司等地方盐务机构无力统筹管理食盐专卖的全部过程,创设盐法道成为朝廷解决开中法败坏后盐课无征、管理失控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景泰年间,朝廷最先令四川、两广等地盐法由司道官督理;天顺、成化以后,蔓延至云南、河东、陕西、山东等地;嘉靖以后,两浙、长芦、两淮等重要盐产区以及不产盐的江西、湖广、河南、贵州等纯销区省份,都开始普遍设置专管盐法的道员。盐道的设立与职权扩张,促使专业化程度较低的生产管理以及分散于府县的疏销责任集中到省级层面,盐政管理呈现一定程度的集权化,这一趋势为清政府所继承并进一步推向纵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道制 开中法 盐法道 盐政管理
原文传递
论明代在贵州推行开中制的原则及其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登云 曹先东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6-20,共5页
为了解决贵州卫所近30万人的吃饭问题,洪武六年(1373)由贵州卫首先拉开了贵州开中制的序幕。自此以后,贵州卫所纷纷建立,招商纳粮"开中"之举,亦日渐增多。明代在贵州推行开中制主要遵循了三大原则:一是以距离远近为依归,确定... 为了解决贵州卫所近30万人的吃饭问题,洪武六年(1373)由贵州卫首先拉开了贵州开中制的序幕。自此以后,贵州卫所纷纷建立,招商纳粮"开中"之举,亦日渐增多。明代在贵州推行开中制主要遵循了三大原则:一是以距离远近为依归,确定开中纳粮标准;二是以市场行情为依归,使盐粮比价日趋合理;三是以战争需要为依归,不断降低每引纳粮数。另外,还蕴藏着四大特点:一是盐价粮价随时调整,粮盐兼顾以求平衡;二是中央政府盐政决策,更多倾向淮浙商人;三是纳粮中盐的总趋势,每引价格不断降低;四是经济规律势不可挡,川滇盐入黔与日俱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中制 贵州 原则 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