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饭藤化学成分及其毒性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进 王志明 +5 位作者 刘可春 何秋霞 齐耀东 张本刚 刘海涛 肖培根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96-1303,共8页
为研究民间药冷饭藤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MCIHP20凝胶、SephadexLH.20凝胶等柱色谱技术对其藤茎的70%丙酮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20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为:heteroclitalignanA(1)、kadsuli... 为研究民间药冷饭藤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MCIHP20凝胶、SephadexLH.20凝胶等柱色谱技术对其藤茎的70%丙酮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20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为:heteroclitalignanA(1)、kadsulignanF(2)、kadoblongifolinC(3)、schizanrinF(4)、heteroclitalignanC(5)、kadsurarin(6)、kadsulignanO(7)、eburicol(8)、meso-dihydroguaiareticacid(9)、kadsufolinA(10)、tiegusaninM(11)、heteroclitinB(12)、(7’回-parabenzlactone(13)、angeloylbinankadsurinB(14)、propinquainH(15)、quercetin(16)、kadsulignanP(17)、schizanrinG(18)、micrandilactoneC(19)和(-).shikimicacid(20)。化合物1、5、8、11~15、18、20为首次从冷饭藤中分离得到。本文应用斑马鱼模型对化合物1~10进行毒性评价,观察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心脏功能的影响,发现经化合物7、9和10处理后,斑马鱼胚胎出现水肿、心率明显下降,说明化合物7、9和10对斑马鱼心脏发育具有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饭藤 化学成分 斑马鱼 毒性评价
原文传递
冷饭藤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海涛 许利嘉 +2 位作者 彭勇 李蓉涛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4-866,共3页
目的:研究冷饭藤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分离,通过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冷饭藤藤茎的70%丙酮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1),山柰酚-3-O-α-D-吡喃阿拉... 目的:研究冷饭藤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分离,通过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冷饭藤藤茎的70%丙酮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1),山柰酚-3-O-α-D-吡喃阿拉伯糖苷(2),槲皮素-3-O-α-D-吡喃阿拉伯糖苷(3),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6),山柰酚(7)。结论:化合物1~7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科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科 冷饭藤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瑶药小红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叶茵茵 龙金澜 +3 位作者 黄露婷 陈媚 张宏杰 谢锋 《壮瑶药研究》 2021年第1期56-61,183,共7页
小红钻是瑶族传统老班药"十八钻"之一,来源于五味子科植物冷饭藤Kadsura oblongifolia Merr.的根和茎,具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补肾健脾、散寒和行气止痛等功效。小红钻主要含有木脂素类、三萜类和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 小红钻是瑶族传统老班药"十八钻"之一,来源于五味子科植物冷饭藤Kadsura oblongifolia Merr.的根和茎,具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补肾健脾、散寒和行气止痛等功效。小红钻主要含有木脂素类、三萜类和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对小红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整理,以期为小红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药 小红钻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综述
下载PDF
六种黎药的显微鉴定
4
作者 李惠玲 田建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0期62-65,共4页
目的:对大管、吊球草、钝叶鱼木、冷饭藤、山楝皮、蜈蚣藤的粉末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六种中药材鉴定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水合氯醛透化,稀甘油封片制成粉末切片,光学生物显微镜进行观察测定,通过显微摄影进行照相,对所得照片分析... 目的:对大管、吊球草、钝叶鱼木、冷饭藤、山楝皮、蜈蚣藤的粉末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六种中药材鉴定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水合氯醛透化,稀甘油封片制成粉末切片,光学生物显微镜进行观察测定,通过显微摄影进行照相,对所得照片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实验研究确定该六种药材的显微鉴定标准。结论:为进一步完善该六种药材显微鉴定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管 吊球草 钝叶鱼木 冷饭藤 山楝皮 蜈蚣藤 显微鉴定
下载PDF
冷饭藤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抗伦 田汝华 +1 位作者 沈小玲 胡英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3-848,共6页
【目的】研究冷饭藤的化学成分,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对冷饭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并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kadsuracoccinic ... 【目的】研究冷饭藤的化学成分,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对冷饭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并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kadsuracoccinic acid B(1),schizanrin B(2),caryophyllene oxide(3),coccinic acid(4),isovaleroylbinankadsurin A(5),acetylepigomisin R(6),seco-coccinic acid A(7),以及meso-dihydroguaiaretic acid(8)。测得三萜kadsuracoccinic acid B(1)和coccinic acid(4),木脂素schizanrin B(2)以及倍半萜caryophyllene oxide(3)对结直肠癌HCT-15、口腔上皮癌KB-3-1瘤株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为17.2–25.4μmol/L。【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冷饭藤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南五味子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对结直肠癌和口腔上皮癌瘤株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饭藤 化学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