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热还原K_2ZrF_6制备镁锆中间合金
1
作者 陈建军 杨庆山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15-17,42,共4页
在KCl、NaCl熔剂的保护下,液态Mg能够还原K2ZrF6。通过控制炉料配比、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并用机械正反向交替搅拌,成功地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中渣相与Mg-Zr中间合金难以分离、合金杂质含量偏高、合金成分偏析的难题,获得了高质量的Mg-Z... 在KCl、NaCl熔剂的保护下,液态Mg能够还原K2ZrF6。通过控制炉料配比、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并用机械正反向交替搅拌,成功地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中渣相与Mg-Zr中间合金难以分离、合金杂质含量偏高、合金成分偏析的难题,获得了高质量的Mg-Zr中间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热还原 k2zrf6 镁锆中间合金
下载PDF
K_2ZrF_6对A356合金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维 张云波 +3 位作者 胡鹏鹤 邓鹏 韩山奇 张磊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60-862,共3页
在A356合金熔体中加入K2ZrF6,主要研究不同K2ZrF6含量对A356合金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2ZrF6加入量的增加,初生α-Al相形貌由粗大的树枝晶状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枝晶状。共晶Si相形貌随着K2ZrF6加入量的增加,由粗大针... 在A356合金熔体中加入K2ZrF6,主要研究不同K2ZrF6含量对A356合金凝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2ZrF6加入量的增加,初生α-Al相形貌由粗大的树枝晶状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枝晶状。共晶Si相形貌随着K2ZrF6加入量的增加,由粗大针片状逐步转变为蠕虫状和颗粒状,但当加入量超过1.0%后,合金出现过变质现象。随着K2ZrF6加入量的增加,合金的力学性能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加入1.0%的K2ZrF6时,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相比未处理的合金,分别提高了29%和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zrf6 A356合金 变质处理 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熔盐电解精炼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邱建杰 陈松 +1 位作者 吴延科 王力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2,共5页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NaCl-K2ZrF6熔盐体系的熔点,K2ZrF6:NaCl=3:7的熔点较低为72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熔盐配比、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温度等因素对NaCl-K2ZrF6熔盐体系电解精炼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温度均与电流效...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NaCl-K2ZrF6熔盐体系的熔点,K2ZrF6:NaCl=3:7的熔点较低为72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熔盐配比、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温度等因素对NaCl-K2ZrF6熔盐体系电解精炼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温度均与电流效率成反比。采用XRD及元素含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电解精炼产品质量。较佳的工艺条件为K2ZrF6:NaCl为3:7(%,质量分数),温度800℃,阴极电流密度1A.cm-2,在此条件下,电流效率可达84%以上。阴极锆为合格的工业级锆产品,产品中Fe,Ni,Cr,Mn等杂质分别由2700×10-6,540×10-6,350×10-6,400×10-6降低到30×10-6,10×10-6,18×10-6,100×10-6以下,产品纯度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电解精炼 NaCl-k2zrf6体系
原文传递
Al-K_2ZrF_6体系熔体反应法合成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小燕 赵玉涛 +3 位作者 陈刚 程晓农 张红杰 章照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9-263,共5页
开发了Al-K2ZrF6体系熔体反应法合成原位铝基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和TEM分析了复合材料中相组成、微观组织和界面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增强相为Al3Zr颗粒,常规金属型铸造的复合材料中其尺寸在3μm~4μm左右,一般成聚集态分布,颗... 开发了Al-K2ZrF6体系熔体反应法合成原位铝基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和TEM分析了复合材料中相组成、微观组织和界面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增强相为Al3Zr颗粒,常规金属型铸造的复合材料中其尺寸在3μm~4μm左右,一般成聚集态分布,颗粒形貌基本为长方体状;该复合材料经重熔快淬成形后,颗粒尺寸减小,基本为粒状,并弥散分布于基体上。Al3Zr/Al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研究表明,Al3Zr颗粒与Al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221]Al3Zr∥[100]Al,(012)Al3Zr∥(110)Al,其点阵错位度仅为10.87%,这表明Al3Zr颗粒可作为基体Al相的形核衬底。Al3Zr/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显示,当Al3Zr颗粒体积分数为11.2%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48.7MPa和110.2MPa,而且Al3Zr/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随颗粒体积分数增加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2zrf6体系 熔体反应法 原位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6063铝型材表面转化膜的制备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程鹏 蒋君 牟洪仲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以K2Zr F6钝化液为成膜剂在建筑用6063合金表面制备了无Cr化学转化膜,通过钝化液浓度和钝化液温度的优化得到了膜层均匀和耐腐蚀性能良好的转化膜制备工艺,并研究了此工艺转化膜的组织与结构。结果表明,当K2Zr F6钝化液浓度为0.382 mol&... 以K2Zr F6钝化液为成膜剂在建筑用6063合金表面制备了无Cr化学转化膜,通过钝化液浓度和钝化液温度的优化得到了膜层均匀和耐腐蚀性能良好的转化膜制备工艺,并研究了此工艺转化膜的组织与结构。结果表明,当K2Zr F6钝化液浓度为0.382 mol·L-1、钝化液p H值为4.5、钝化液温度为25℃和钝化时间为15 min时可以在6063合金表面形成耐腐蚀性能良好的均匀膜层;转化膜层中主要含有Al、Al2O3、Al F3、KZr F3O·2H2O和KZr F3(OH)2·H2O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3合金 k2zrf6钝化液 转化膜 耐腐蚀
原文传递
KCl-MgCl2-K2ZrF6-KF-ZrO2熔盐体系中Mg-Zr合金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涛 田杰 +4 位作者 王宁 彭述明 李梅 韩伟 张密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01-2308,共8页
在1023 K条件下,开展了Zr(Ⅳ)在KCl-MgCl_2-K_2ZrF_6和KCl-MgCl_2-K_2ZrF_6-KF-ZrO_2熔盐中Mo电极上的电化学实验,并获得如下结果:Zr(Ⅳ)还原为Zr(0)是通过两步反应,即Zr(Ⅳ)+2e^-→Zr(Ⅱ)和Zr(Ⅱ)+2e^-→Zr(0)。两个反应是准可逆的。KC... 在1023 K条件下,开展了Zr(Ⅳ)在KCl-MgCl_2-K_2ZrF_6和KCl-MgCl_2-K_2ZrF_6-KF-ZrO_2熔盐中Mo电极上的电化学实验,并获得如下结果:Zr(Ⅳ)还原为Zr(0)是通过两步反应,即Zr(Ⅳ)+2e^-→Zr(Ⅱ)和Zr(Ⅱ)+2e^-→Zr(0)。两个反应是准可逆的。KCl-MgCl_2-K_2ZrF_6-KF-ZrO_2熔盐中的电极反应表明在预沉积的Zr上欠电位沉积Mg可以用来制备Mg-Zr合金。感应耦合离体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结果表明,在1023 K和KCl-MgCl_2-K_2ZrF_6-KF-ZrO_2熔盐中K_2ZrF_6含量在9.2%(w)条件下,恒电流电解获得的Mg-Zr合金中Zr含量可以达到7.2%(W)。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PS)对合金进行表征。利用KCl、MgCl_2、K_2ZrF_6、KF和ZrO_2为原料,直接恒电流电解制备Mg-Zr合金是可行的,且在确定反应条件下实现合金中Zr含量可控;揭示了KCl-MgCl_2熔盐体系可以实现Mg和Zr的共电沉积,并且验证了直接电解ZrO_2获得Mg-Zr合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l-kCI-k2zrf6-kF ZRO2 Mg-Zr合金 制备
下载PDF
K_2ZrF_6加入量对Al-Zr中间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飞 文浩然 +1 位作者 廖怡君 王馨缘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3-45,50,共4页
针对Al-K_2ZrF_6体系,采用熔盐反应法制备了Al-Zr中间合金。研究了K_2ZrF_6加入量(分别占体系质量分数的12%、14%、16%和18%)对中间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熔盐反应生成的Al_3Zr相呈现为颗粒状,平均尺寸3~10μm。随着K_2ZrF_6... 针对Al-K_2ZrF_6体系,采用熔盐反应法制备了Al-Zr中间合金。研究了K_2ZrF_6加入量(分别占体系质量分数的12%、14%、16%和18%)对中间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熔盐反应生成的Al_3Zr相呈现为颗粒状,平均尺寸3~10μm。随着K_2ZrF_6含量的增加,Al_3Zr颗粒的尺寸更细小,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2zrf6体系 熔盐反应法 Al-Zr中间合金 反应物含量 凝固组织
下载PDF
K2ZrF6变质剂对ZL114A合金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胥晓强 范建业 +2 位作者 董立新 刘力菱 吴成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8-41,共4页
使用K2ZrF6作为变质剂在722℃对ZL114A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K2ZrF6加入量对铸态及T6热处理态下ZL114A合金的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2ZrF6变质剂加入量为1.00wt%~1.10 wt%时,ZL114A合金的变质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组织中... 使用K2ZrF6作为变质剂在722℃对ZL114A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K2ZrF6加入量对铸态及T6热处理态下ZL114A合金的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2ZrF6变质剂加入量为1.00wt%~1.10 wt%时,ZL114A合金的变质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组织中α-Al相大致呈等轴状,共晶硅相大多为纤维状或短棒状,α-Al和共晶硅间的界面圆化;铸态和T6热处理态下ZL114A合金均具有最好的综合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14A合金 k2zrf6变质剂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下载PDF
氟锆酸钾盐混合物对Mg-3Y-3.5Sm-2Zn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文礼 张梦奇 +2 位作者 王伟 王阿龙 李苗苗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1158,共8页
制备了3种氟锆酸钾(K2ZrF6)盐混合物(M),分别在3个温度下将3种盐混合物加入到铸态Mg-3Y-3.5Sm-2Zn合金中。通过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和拉伸试验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 制备了3种氟锆酸钾(K2ZrF6)盐混合物(M),分别在3个温度下将3种盐混合物加入到铸态Mg-3Y-3.5Sm-2Zn合金中。通过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和拉伸试验研究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讨论了K2ZrF6盐混合物在合金中的晶粒细化机理。结果表明,铸态Mg-3Y-3.5Sm-2Zn合金由α-Mg,Mg12(Y,Sm)Zn和(Mg,Zn)3(Y,Sm)3种相组成。SEM和XRD检测发现,添加K2ZrF6盐混合物不会在合金中产生新的相。在780℃下加入M3盐(60%K2ZrF6-20%NaCl-20%KCl,质量分数)时,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最佳。通过在780℃下加入3种盐,铸态Mg-3Y-3.5Sm-2Zn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由M3盐细化后的合金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K2ZrF6盐混合物可细化铸态Mg-3Y-3.5Sm-2Zn合金,这是由于Mg和K2ZrF6之间还原反应得到的细Zr质点和富锆区在合金中起到的晶粒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氟锆酸钾盐(k2zrf6)混合物 晶粒细化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氟锆酸钾变质对ZL104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胥晓强 董立新 +2 位作者 刘力菱 吴成辉 魏善涛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69-1272,共4页
采用氟锆酸钾作为变质剂,在725℃对ZL104铝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不同氟锆酸钾变质剂加入量对ZL104合金的铸态以及T6热处理态下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锆酸钾变质剂加入量为0.90%~0.95%时,ZL104的显微组织中α-Al基体大致... 采用氟锆酸钾作为变质剂,在725℃对ZL104铝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不同氟锆酸钾变质剂加入量对ZL104合金的铸态以及T6热处理态下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锆酸钾变质剂加入量为0.90%~0.95%时,ZL104的显微组织中α-Al基体大致呈等轴状,且具有较大的晶粒度,共晶硅大多为细纤维状或短棒状,变质效果最佳,其铸态和T6热处理态下均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1L04铝合金 氟锆酸钾变质 微观组织 性能
下载PDF
浇注温度和冷却速度对ZL114A合金变质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胥晓强 董立新 +2 位作者 刘力菱 吴成辉 魏善涛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333-336,341,共5页
采用氟锆酸钾作为变质剂对ZL114A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不同浇注温度和冷却速度对ZL114A合金的铸态及T6热处理态时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注温度为710~720℃,采用金属型冷却时,ZL114A合金具有最佳的变质效果,其显微... 采用氟锆酸钾作为变质剂对ZL114A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不同浇注温度和冷却速度对ZL114A合金的铸态及T6热处理态时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注温度为710~720℃,采用金属型冷却时,ZL114A合金具有最佳的变质效果,其显微组织中α-Al基体大致呈等轴状,且具有较大的晶粒度,共晶硅大多为细纤维状或短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14A铝合金 氟锆酸钾变质处理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Al-Zr中间合金中初生Al_3Zr相的影响
12
作者 李飞 朱庆丰 +1 位作者 李磊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39-1742,1791,共5页
以Al-K2ZrF6为反应体系,采用Al热还原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Al-Zr中间合金凝固过程中初生Al3Zr相的形貌、尺寸、数量及分布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熔体反应温度的增加,Al3Zr晶体的形貌由小块状逐渐长成长条状,尺寸增加,数量减少;当... 以Al-K2ZrF6为反应体系,采用Al热还原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Al-Zr中间合金凝固过程中初生Al3Zr相的形貌、尺寸、数量及分布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熔体反应温度的增加,Al3Zr晶体的形貌由小块状逐渐长成长条状,尺寸增加,数量减少;当温度低于1 000℃,晶体呈现小块状;温度高于1 000℃时,晶体呈现长条状;温度为1 000℃时,晶体呈现块状和长条状的混合态.与使用铁模相比,采用耐火材料模时,Al3Zr相尺寸增大,数量减小.随着K2ZrF6加入量的增加,Al3Zr相的体积分数增多,尺寸更细小,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r中间合金 Al-k2zrf.体系 初生Al3Zr相 形貌 工艺参数
下载PDF
Zr(Ⅳ)在NaCl-KCl-K2ZrF6熔盐体系中的电结晶机理
13
作者 吴延科 江洪林 +1 位作者 陈松 蔡振平 《矿冶》 CAS 2019年第6期54-59,共6页
熔盐电解精炼法是乏燃料后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电沉积和结晶机理研究对U、Zr等金属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温熔盐三电极体系下,以铂丝作研究电极、热解石墨坩埚作辅助电极、Ag/AgCl作参比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开展研... 熔盐电解精炼法是乏燃料后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电沉积和结晶机理研究对U、Zr等金属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温熔盐三电极体系下,以铂丝作研究电极、热解石墨坩埚作辅助电极、Ag/AgCl作参比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开展研究。研究了温度为1023K时,Zr(Ⅳ)在NaCl-KCl-K2ZrF6熔盐体系中的电结晶成核机理,通过电化学理论分析和恒电位电解产物微观形貌分析得到锆晶核在铂电极上的成核机理为连续成核,成核长大机理为扩散控制的三维半球形螺旋生长机理。研究结果可为电解精炼提纯金属锆以及乏燃料后处理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Ⅳ) NaCl-kCl-k2zrf6熔盐体系 计时电流法 电结晶
下载PDF
氟锆酸钾对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庄俊杰 宋仁国 +4 位作者 项南 宋若希 熊缨 胡强 王超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7-164,共8页
在磷酸盐碱性电解液中加入氟锆酸钾(K_2ZrF_6),利用微弧氧化技术(MAO)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膜层,研究了电解液中K_2ZrF_6对MAO膜层的形貌、相组成和耐腐蚀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添加K_2ZrF_6能使MAO膜层变得更加均匀,... 在磷酸盐碱性电解液中加入氟锆酸钾(K_2ZrF_6),利用微弧氧化技术(MAO)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膜层,研究了电解液中K_2ZrF_6对MAO膜层的形貌、相组成和耐腐蚀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添加K_2ZrF_6能使MAO膜层变得更加均匀,也降低了膜层的表面粗糙度,所形成的MAO膜层主要是由Mg O,Mg F2和Zr O2相组成。长时间浸泡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添加K_2ZrF_6提高了MAO膜层的耐蚀性。本实验电解液中添加2.5 g/L K_2ZrF_6时,所形成的MAO膜层的耐蚀性最好,而过高浓度K_2ZrF_6会对膜层的耐蚀性产生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氟锆酸钾 微弧氧化 显微结构 耐蚀性
原文传递
SiCp/Al复合材料无压自浸透工艺 被引量:2
15
作者 钟涛兴 毛卫民 +1 位作者 吉元 韩镭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43-46,共4页
研究了用K2ZrF6作为助浸剂与SiCp进行混合的工艺,实现用无压自浸透的工艺制造SiCp/Al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直接混合工艺比K2ZrF6水处理工艺简便,并易于控制K2ZrF6的用量,K2ZrF6与SiC混合后,... 研究了用K2ZrF6作为助浸剂与SiCp进行混合的工艺,实现用无压自浸透的工艺制造SiCp/Al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直接混合工艺比K2ZrF6水处理工艺简便,并易于控制K2ZrF6的用量,K2ZrF6与SiC混合后,能明显提高SiC颗粒和Al液的湿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浸透 复合材料 铝基 碳化硅颗粒
下载PDF
用K_2ZrF_6溶液处理碳化硅涂层碳纤维制造碳/铝复合丝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国斌 陈新国 +1 位作者 沈祖洪 杜海峰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63,共7页
在碳纤维表面用CVD法涂覆碳化硅涂层,接着用K_2ZrF_6溶液处理,干燥后通过700℃的熔融铝制得碳/铝复合丝。复合丝的强度约为复合准则强度的70%。当碳纤维的体积分数为54%时,复合丝的强度达到1200MPa。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丝的断口发现... 在碳纤维表面用CVD法涂覆碳化硅涂层,接着用K_2ZrF_6溶液处理,干燥后通过700℃的熔融铝制得碳/铝复合丝。复合丝的强度约为复合准则强度的70%。当碳纤维的体积分数为54%时,复合丝的强度达到1200MPa。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丝的断口发现界面结合状态良好。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碳化硅-K_2ZrF_6一铝在高温下的反应情况,表明K_2ZrF_6的良好的改善润湿的作用是由于它与铝和碳化硅之间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碳化硅 涂层
下载PDF
K_2ZrF_6助浸SiC涂层碳纤维增强Al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新国 沈祖洪 郑国斌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B377-B382,共6页
研究了用K_2ZrF_6助浸法制造C/Al复合材料的工艺和K_2ZrF_6的助浸机理结果表明:K_2ZrF_6处理后,C,Al间的润湿性仍比SiC,Al间的差C,Al间的润湿主要靠大量的界面化学反应、这使得复合材料的制造十分困难;而SiC、Al间的润湿靠微量的SiC在A... 研究了用K_2ZrF_6助浸法制造C/Al复合材料的工艺和K_2ZrF_6的助浸机理结果表明:K_2ZrF_6处理后,C,Al间的润湿性仍比SiC,Al间的差C,Al间的润湿主要靠大量的界面化学反应、这使得复合材料的制造十分困难;而SiC、Al间的润湿靠微量的SiC在Al中的溶解K在纤维或涂层中的扩散也可能起助浸作用Al液在极短时间内对SiC涂层后的纤维束或纤维预制件浸渍良好同时,将基体Si合金化后,获得了完整的CF/SiC/Al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 涂层 碳化硅
下载PDF
KOH/K_(2)ZrF_(6)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形貌和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德 张立华 +1 位作者 文康 王旭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7,共8页
研究电解液中添加KOH及K_(2)ZrF_(6)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形貌及结合强度的影响。选用硅酸盐-磷酸盐复合盐为主盐,添加甘油作为辅助试剂,分别配制两种均不添加、只添加KOH、只添加K_(2)ZrF_(6)和两种物质均添加的4种电解液对TC4钛合... 研究电解液中添加KOH及K_(2)ZrF_(6)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形貌及结合强度的影响。选用硅酸盐-磷酸盐复合盐为主盐,添加甘油作为辅助试剂,分别配制两种均不添加、只添加KOH、只添加K_(2)ZrF_(6)和两种物质均添加的4种电解液对TC4钛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通过膜层厚度、膜层表面粗糙度、膜层硬度、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等检测,对比分析不同膜层的综合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膜层物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硅酸盐-磷酸盐复合盐为主盐的电解液中,氧化30 min后,添加KOH试剂使微弧氧化反应起弧电压从350 V降低至300 V,膜层表面粗糙度Ra为1.66μm,结合强度为29 MPa,膜层硬度866HV,厚度19μm。添加K_(2)ZrF_(6)试剂使微弧氧化的起弧电压提高至380 V,膜层表面粗糙度Ra为2.47μm,结合强度为18 MPa,膜层硬度992HV,厚度为26μm,同时,氧化反应生成ZrO_(2),可大幅提高膜层硬度。添加KOH和K_(2)ZrF_(6)试剂可以影响微弧氧化反应起弧电压及工作电压,进而影响膜层的组织形貌,从而改善膜层的表面粗糙度和厚度以及结合强度,硬度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微弧氧化 kOH k_(2)zrf_(6) 膜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K_(2)ZrF_(6)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抗点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东 连勇 张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63,共9页
目的降低镁合金在高温环境下起火燃烧的风险,同时探索微弧氧化膜是否具有抗点燃的热防护功能。方法采用添加不同含量K_(2)ZrF_(6)的碱性硅酸盐电解液体系,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研究不同浓度K_(2)ZrF_(6)对微弧氧化膜抗点燃... 目的降低镁合金在高温环境下起火燃烧的风险,同时探索微弧氧化膜是否具有抗点燃的热防护功能。方法采用添加不同含量K_(2)ZrF_(6)的碱性硅酸盐电解液体系,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研究不同浓度K_(2)ZrF_(6)对微弧氧化膜抗点燃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燃烧前微弧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变化,结合XRD分析涂层的相组成,并借助抗点燃性能测试装置,考察微弧氧化膜的起燃时间。结果添加K_(2)ZrF_(6)制备的微弧氧化膜主要由MgO、Mg_(2)SiO_(4)、MgF_(2)和ZrO_(2)组成。随着K_(2)ZrF_(6)含量的增加,膜层中大尺寸缺陷减少,致密性和厚度显著提高,表面粗糙度先增加、后降低。添加0~10 g/L K_(2)ZrF_(6)的微弧氧化膜的致密性较差,这类微弧氧化层在火焰的作用下,会形成大量的烧蚀孔洞和纵向扩展裂纹;添加15、20 g/L K_(2)ZrF_(6)的微弧氧化膜,具有更为致密的内层,这类微弧氧化膜直到基体完全熔化变形,才会出现横向扩展裂纹,导致涂层失效。AZ91D镁合金经过含15 g/L K_(2)ZrF_(6)的电解液微弧氧化处理后,起燃时间最长,抗点燃性最好。结论 K_(2)ZrF_(6)浓度对微弧氧化膜抗点燃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其致密性的影响上,内层的致密结构能够减少在高温火焰作用下形成的烧蚀孔洞,以及延缓裂纹的产生,从而阻碍熔融的液态镁和镁蒸气向外扩散,减缓氧化反应的程度,提高涂层的抗点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氟锆酸钾 抗点燃性能 热防护 组织结构
下载PDF
添加剂K_(2)ZrF_(6)和EDTA-Na与电压及其交互作用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20
作者 汪浩 马颖 +2 位作者 王占营 安凌云 刘云坡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在磷酸盐电解液体系中于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层.基于正交实验研究添加剂K_(2)ZrF_(6)和EDTA-Na、电压及其交互作用对膜层的影响.通过TT260数字式涡流测厚仪、SEM和XRD检测膜层厚度、微观形貌及物相组成.采用HNO_(3)点滴实验... 在磷酸盐电解液体系中于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层.基于正交实验研究添加剂K_(2)ZrF_(6)和EDTA-Na、电压及其交互作用对膜层的影响.通过TT260数字式涡流测厚仪、SEM和XRD检测膜层厚度、微观形貌及物相组成.采用HNO_(3)点滴实验评价膜层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K_(2)ZrF_(6)、EDTA-Na、电压及其交互作用对膜层厚度和耐蚀性影响不同.电压对膜层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非常显著,随电压升高,膜层厚度和耐蚀性均明显增加.K_(2)ZrF_(6)单独对膜层厚度没有显著影响,对耐蚀性存有一定的影响.EDTA-Na单独对膜层厚度和耐蚀性无显著影响.而K_(2)ZrF_(6)与电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最终使得在高浓度的K_(2)ZrF_(6)、高浓度的EDTA-Na和高电压搭配时,可获得综合性能更优异的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k_(2)zrf_(6) EDTA-Na 交互作用 耐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