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an eco-friendly nanocomposite fertilizer for common bean based on carbon nanoparticles from agricultural waste biochar 被引量:1
1
作者 Dina M.SALAMA Mahmoud E.ABD EL-AZIZ +2 位作者 Mehrez E.EL-NAGGAR Essam A.SHAABAN Mohamed S.ABD EL-WAHED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923-933,共11页
The burning of agricultural waste is a major cau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n this study,we sought to prepare biochar from agricultural waste as a source materia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rbon nanoparticles(CNPs).S... The burning of agricultural waste is a major cau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n this study,we sought to prepare biochar from agricultural waste as a source material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rbon nanoparticles(CNPs).Surface morphology,hydrodynamic particle size,and purity and crystallinity of CNPs were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zeta sizing,and X-ray diffraction(XRD)spectroscopy,respectively.The CNPs were subsequently immersed in a solution of potassium nitrate(KNO_(3))to prepare a CNPs/NK nanocomposite(CNPs loaded with nitrogen(N)and potassium(K))as a nanocomposite fertilizer for common bean(Phaseolus vulgaris L.).The CNPs/NK nanocomposite was sprayed as a foliar fertilizer at 0,10,20,30,and 40 mg L^(-1) on common bean plants 25 d after sowing on a farm in Shebin El-Kom,El-Monifia,Egypt.The growth,yield,and quality of common bean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wo successive growing seasons(2017 and 2018).The highest seed yields of 2.04 and 2.01 t ha^(-1) and the highest values of growth parameters including plant height of 61.5 and 59.2 cm,number of leaves per plant of 35 and 35,number of flowers per plant of 83.3 and 82.7,and plant fresh weight of 148.7 and 152.8 g plant^(-1) were obtained when using the CNPs/NK nanocomposite at a concentration of 20 mg L^(-1) during the 2017 and 2018 growing season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iar fertilizer N and k-loaded nanosized carbon particles Phaseolus vulgaris L. plant growth YIELD
原文传递
C-ADS主加速器系统CM4低温恒温器的热负荷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韩瑞雄 葛锐 +4 位作者 张建琴 孙良瑞 桑民敬 边琳 李少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79-2084,共6页
为了优化CM4低温恒温器的结构型式,本文对低温恒温器热负荷来源进行了研究,包括低温绝热支撑(POST)、电流引线、高功率耦合器的热传导,80K冷屏的热辐射,超导腔、高功率耦合器的动态热负荷等。研究结果表明,CM4低温恒温器满足低热负荷的... 为了优化CM4低温恒温器的结构型式,本文对低温恒温器热负荷来源进行了研究,包括低温绝热支撑(POST)、电流引线、高功率耦合器的热传导,80K冷屏的热辐射,超导腔、高功率耦合器的动态热负荷等。研究结果表明,CM4低温恒温器满足低热负荷的要求,为下一步低温恒温器的优化及运行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恒温器 4.2 k液氦 热力学分析 静态热负荷 动态热负荷
下载PDF
砂卵石层基床系数取值试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严耿升 胡向阳 +1 位作者 何小亮 于前伟 《西北水电》 2018年第4期80-84,共5页
通过对K30载荷试验、旁压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获得基床系数进行分析,探讨了砂卵石地层基床系数测试方法的可靠性。试验数据显示,砂卵石层的基床系数取值在密实程度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沉积年代、应力历史等因素。通过对砂卵石地层K30载... 通过对K30载荷试验、旁压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获得基床系数进行分析,探讨了砂卵石地层基床系数测试方法的可靠性。试验数据显示,砂卵石层的基床系数取值在密实程度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沉积年代、应力历史等因素。通过对砂卵石地层K30载荷试验、旁压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试验获取的基床系数和规范法建议的基床系数进行对比,K30载荷试验获取的基床系数结果较能真实反映地基基床系数取值。考虑到K30载荷试验实施难度较大,可以通过旁压试验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引进折减系数的方式获取基床系数。通过对比,砂卵石地层通过旁压试验获取基床系数,修正系数可采用0.20~0.40;动力触探统计结果获取基床系数,其修正系数可采用0.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床系数 k30载荷试验 旁压试验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PT)
下载PDF
动态平板载荷试验方法的研究与仪器的研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怒放 肖金凤 李树峰 《铁道标准设计》 2002年第6期7-8,共2页
介绍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关键技术研究———施工质量监控测试仪器的研制 ,详细阐述动态平板载荷试验方法研究的意义、仪器研制的原理与特点 ,提出建立动态变形模量Evd
关键词 动态平板载荷试验 动态变形模量 地基系数 铁路线路 施工质量监控测试仪器 路基
下载PDF
西安黄土基床系数变化规律及其测试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于永堂 唐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63-2571,共9页
为确立西安黄土基床系数的取值范围和经验公式,根据西安地铁采用K_(30)平板载荷试验测得的基床系数资料,归纳西安黄土基床系数的范围及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K_(30)平板载荷试验、旁压试验、标贯试验及室内固结试验的基床系数测... 为确立西安黄土基床系数的取值范围和经验公式,根据西安地铁采用K_(30)平板载荷试验测得的基床系数资料,归纳西安黄土基床系数的范围及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K_(30)平板载荷试验、旁压试验、标贯试验及室内固结试验的基床系数测试结果,探讨K_(30)平板载荷试验与其他试验方法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新黄土、古土壤及老黄土地层中基床系数随深度增加总体呈增大趋势,在黄土状土地层中基床系数随深度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西安黄土的水平基床系数K_x以小于垂直基床系数K_v为主,K_x/K_v比值呈现正态分布,且约占试验数据总数81%的K_x/K_v比值分布在0.5~1.0范围;由K_(30)平板载荷试验测得的基床系数与旁压模量、标贯击数均近似呈线性关系,与压缩模量及压缩系数近似呈二元幂函数关系。这些结果可供西安地区隧道、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黄土 基床系数 k30平板载荷试验 标贯试验 旁压试验 室内固结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K均值和节点位置的负载均衡传感网路由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武强 穆瑞辉 张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2-916,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分簇层次型路由协议中存在的节点负载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K均值和节点位置的路由策略。首先,在簇形成阶段给出了K值的确立方式并定义了采用模糊K均值进行分簇的算法,簇生成后在整个网络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根据... 为了克服传统分簇层次型路由协议中存在的节点负载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K均值和节点位置的路由策略。首先,在簇形成阶段给出了K值的确立方式并定义了采用模糊K均值进行分簇的算法,簇生成后在整个网络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根据节点能量和距离数据中心的距离实现簇头选举和轮换;在数据传输阶段,各簇成员在各自时隙内通过单跳方式将数据发送给簇头,而簇头之间采用多跳路由向基站传递数据并描述了动态构造簇间路由的算法。仿真实验证明基于模糊K均值和节点位置的路由策略,能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和均衡节点负载,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位置 路由 模糊k均值 负载均衡
下载PDF
K30检测法在公路填石路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潘隆武 邓家喜 姜洪亮 《西部交通科技》 2013年第10期22-25,共4页
文章针对公路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的多样性特点,提出采用铁路系统使用多年的K30平板荷载试验检测法进行公路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检测,并结合填石路堤现场应用研究,验证了利用K30平板荷载试验检测法得到的地基系数与沉降差等指标具有... 文章针对公路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的多样性特点,提出采用铁路系统使用多年的K30平板荷载试验检测法进行公路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检测,并结合填石路堤现场应用研究,验证了利用K30平板荷载试验检测法得到的地基系数与沉降差等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应用于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填石路基 质量控制 k30平板荷载试验检测法
下载PDF
后扭转梁正向优化设计开发研究
8
作者 宛银生 姜再友 +1 位作者 周伟 袁世林 《汽车实用技术》 2016年第12期70-73,共4页
后扭转梁设计开发采取一种正向的自主开发思路,建立一种用CAE驱动CAD、两者始终相贯穿的优化设计流程。通过CAE建立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进行结构设计与优化,考虑刚度和强度载荷对结构的影响,实现最优的K&C特性,同时建立后扭转梁流程... 后扭转梁设计开发采取一种正向的自主开发思路,建立一种用CAE驱动CAD、两者始终相贯穿的优化设计流程。通过CAE建立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进行结构设计与优化,考虑刚度和强度载荷对结构的影响,实现最优的K&C特性,同时建立后扭转梁流程图开发平台,提高了产品设计可靠性,降低了开发成本,培养了自主正向开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扭转梁 强度载荷 k&C特性
下载PDF
基于恒压修正的现场K_(30)水平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雷文 王其合 郑晓慧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25,共5页
现场K30水平载荷试验是获取地基土水平力学指标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手动油泵恒压是保证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在市政、地铁等深基坑工程中进行小型对比试验时,由于试验场地限制,往往会用基坑侧壁土体作为试验反力提供面。... 现场K30水平载荷试验是获取地基土水平力学指标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手动油泵恒压是保证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在市政、地铁等深基坑工程中进行小型对比试验时,由于试验场地限制,往往会用基坑侧壁土体作为试验反力提供面。同一级压力测试下,反力面土体存在一定的压缩变形,导致油压恒定很难做到,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精度。为了保证试验准确性,基于恒压问题,从理论公式计算入手,推导出压力变量与反力面土体位移量之间的关联公式,将反力面土体位移引起的压力偏差修正到测试面土体计算位移中,为现场小型载荷试验的结果可信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30水平载荷试验 反力面土体位移 位移修正
下载PDF
电力系统日负荷电量差值公式计算理论
10
作者 唐爱华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65-69,共5页
电力系统日负荷电量差值公式计算理论,是将电力系统中水电站供水期各月日负荷电量的计算公式化。这种新方法可以解决水能规划中,电力系统设计水平年负荷资料缺乏情况下,用本文给定的公式,即可求得系统中水电站供水期各月的日电量。改革... 电力系统日负荷电量差值公式计算理论,是将电力系统中水电站供水期各月日负荷电量的计算公式化。这种新方法可以解决水能规划中,电力系统设计水平年负荷资料缺乏情况下,用本文给定的公式,即可求得系统中水电站供水期各月的日电量。改革历来逐个供水月推求的繁琐和避免只按典型月推求带来的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 日电量 水电站 计算 理论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动态修正值的分布数据流Top-K查询处理算法
11
作者 刘维弋 金远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期53-56,共4页
对分布式数据流进行查询,得到数值最大的K个对象(Top-K观测查询),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由中心结点处理分布式数据流,但这种方法导致中心结点和网络负载较大。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修正值的查询算法,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修正值,并利用... 对分布式数据流进行查询,得到数值最大的K个对象(Top-K观测查询),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由中心结点处理分布式数据流,但这种方法导致中心结点和网络负载较大。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修正值的查询算法,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修正值,并利用该修正值对不同结点处的对象数据进行操作,从而无需将结点数据流全部发送到中心结点就能完成Top-K观测查询。因而可以减少对网络带宽的要求和降低中心结点的负载,同时还能保持查询结果的完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数据流 Top—k观测查询 网络负载 动态修正值
下载PDF
陶瓷三点弯曲切口梁断裂实验与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戈晓霞 王利民 +1 位作者 张东焕 华珍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1-5,10,共6页
为探讨带切口陶瓷试件的最大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实验机对7种不同切口尺寸的粗瓷矩形截面梁试件和4种切口尺寸的细瓷试件进行了三点弯曲加载实验,得到了各个试件的载荷—加载点位移关系曲线,并由实验最大载荷值和预制裂纹尺寸计算了其... 为探讨带切口陶瓷试件的最大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实验机对7种不同切口尺寸的粗瓷矩形截面梁试件和4种切口尺寸的细瓷试件进行了三点弯曲加载实验,得到了各个试件的载荷—加载点位移关系曲线,并由实验最大载荷值和预制裂纹尺寸计算了其应力强度因子.通过黏聚裂纹模型和双K断裂准则计算弯曲切口梁的承载力,再由恒定应力强度因子计算该结构的承载力,并分别与实验载荷作比较.结果表明,由黏聚裂纹理论和双K断裂准则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断裂实验 三点弯曲梁 应力强度因子 k断裂参数 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