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权高于主权——孟子的正义战争观 被引量:10
1
作者 白彤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孟子的正义战争理论的基础是仁,也就是以"仁权高于主权"为原则,来判断自卫与征伐战争的正当性。孟子不仅给出了判断战争正义性的具体条件和表征,而且他对仁与国家力量之间关系也有着现实性的理解。这些展示了理想主义儒家孟... 孟子的正义战争理论的基础是仁,也就是以"仁权高于主权"为原则,来判断自卫与征伐战争的正当性。孟子不仅给出了判断战争正义性的具体条件和表征,而且他对仁与国家力量之间关系也有着现实性的理解。这些展示了理想主义儒家孟子的现实性一面。孟子的正义战争学说与"人权高于主权"的西方主流学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差别。孟子的"仁权高于主权"的观念,也许是在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正义战争理论之外的一条新的、更好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正义战争 主权 仁权 人权
下载PDF
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格劳秀斯战争法思想述评 被引量:6
2
作者 禾木 《国际法研究》 2014年第4期94-109,共16页
荷兰学者雨果·格劳秀斯的"正义战争"(just war)理论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通常认为格劳秀斯的"正义战争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禁止行使武力"原则提供了基础。但是人们在理解格... 荷兰学者雨果·格劳秀斯的"正义战争"(just war)理论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通常认为格劳秀斯的"正义战争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禁止行使武力"原则提供了基础。但是人们在理解格劳秀斯时,往往忽略了一点,即格劳秀斯思想的特色不仅在于系统诠释了"正义战争",更在于保持了"正义战争"与"正式战争"(formal war)之间的持续张力与微妙平衡,而后世的战争理论却往往忽视或消解了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本文通过仔细研读原著文本的方式,重新梳理了格劳秀斯的战争法理论,在此基础上,指出国际法上一些常见的错误观念,分析这些观念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现实政治结构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并对当代国际法中有关武力行使的法律规范做出了简要的点评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劳秀斯 战争法 正义战争 正式战争
原文传递
经济制裁的诞生与国际法秩序的重塑——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封锁与禁运品管制规则演变为切入
3
作者 李旭 《开放时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25,共16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面对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战,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为了赢得胜利,发明了众多的新式武器与作战手段,其中产生深远影响的当属协约国对同盟国实施的,包括封锁、禁运品管制、金融制裁、没收敌方资产等措施在内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面对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战,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为了赢得胜利,发明了众多的新式武器与作战手段,其中产生深远影响的当属协约国对同盟国实施的,包括封锁、禁运品管制、金融制裁、没收敌方资产等措施在内的经济制裁。经济制裁的兴起推动了战争法的重塑,尤其体现在三个方面: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区分的模糊化、中立制度的衰落以及正义战争理论的回归。这意味着战前的欧洲公法体系与战后的国际法体系之间存在巨大的断裂,而这一断裂也为日后“新帝国”的崛起做了铺垫。然而,战后被设计为捍卫新秩序的核心武器的经济制裁并未能将战争彻底消灭,恰恰相反,作为普世秩序大棒的经济制裁与作为“大空间”抵抗外部干涉的自给自足政策之间发生的恶性循环,在二十年后再次将世界拖入战火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制裁 封锁 禁运品管制 正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文传递
正义战争经典叙事模式的建构——兼论“十七年”战争小说与意识形态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田文兵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7-101,共5页
"十七年"战争小说是伴随着新政权的诞生,为确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合法地位而创作的一种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十七年"战争小说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它是在一个需要规范叙事的年代,合理运用既定的创作原则,从敌我对... "十七年"战争小说是伴随着新政权的诞生,为确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合法地位而创作的一种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十七年"战争小说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它是在一个需要规范叙事的年代,合理运用既定的创作原则,从敌我对立双方四维叙事角度,立体建构了一个典型的正义战争叙事模式,并在集权政治的运作下逐渐经典化为一种战争文化写作范式,不仅影响和规范着十七年其他类型文学,甚至在某些方面开"文革"文学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战争小说 正义战争 叙事模式
下载PDF
西方新正义战争理论的发展及其当代争论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若瀚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6,共8页
新正义战争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在战后阶段重建和平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国际现实,该理论通过将战争过程分为开战、交战和战后三个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战后正义"的概念及标准,从而突破了传统正义战争理论遵循的"开战正义"... 新正义战争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在战后阶段重建和平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国际现实,该理论通过将战争过程分为开战、交战和战后三个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战后正义"的概念及标准,从而突破了传统正义战争理论遵循的"开战正义"和"交战正义"的两分法研究思路,该理论的提出对国际政治和国际法律实践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另一方面,新正义战争理论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也决定了其仍不能摆脱传统正义战争理论的理想主义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战争 战后阶段 战后安排 战后正义
下载PDF
先发制人战争的道义限度--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桂银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3,共20页
美国以先发制人名义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其政治、法律和道义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受到广泛的质疑。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和支持这场战争的公共知识分子为其提供了许多合法性论辩。从根本上来说,伊拉克战争是美国领导的国家联盟与... 美国以先发制人名义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其政治、法律和道义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受到广泛的质疑。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和支持这场战争的公共知识分子为其提供了许多合法性论辩。从根本上来说,伊拉克战争是美国领导的国家联盟与一个主权国家之间的战争,因此,正义战争理论提供了一种适当的道义评判框架。在"开战正义"、"战争中的正义"和"战后正义"的标准上,伊拉克战争都是不正义的,美国在开战前提供的法律和道义理由以及战争期间和战后关于其正当性的论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能为先发制人战争提供充足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发制人战争 正义战争 “开战正义” “战争中的正义” “战后正义”
原文传递
西洋正义战争学说简述——从奥古斯丁到维多利亚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国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分析梳理正义战争学说从古代希腊罗马世界到早期现代世界的发展简史可以发现,决定该学说从成形到成熟有两个关键历史时期,即古代晚期的基督教崛起和早期现代基督教国家的海外扩张。正义战争学说从古代晚期开始脱离希腊罗马"异教&qu... 分析梳理正义战争学说从古代希腊罗马世界到早期现代世界的发展简史可以发现,决定该学说从成形到成熟有两个关键历史时期,即古代晚期的基督教崛起和早期现代基督教国家的海外扩张。正义战争学说从古代晚期开始脱离希腊罗马"异教"精神的支配,而逐渐变成一个纯粹的基督教神学—政治学说,继而出现了对"战争理由"的道德—政治追究、对"敌人"的罪人化、对战争作为"惩罚"行动的确认,以及最终指向的战争的司法化与作为正义战争担纲者的基督教帝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战争 奥古斯丁 维多利亚
原文传递
施米特与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再诠释
8
作者 傅正 《中国政治学》 2022年第4期72-104,149-150,共35页
克劳塞维茨对卡尔·施米特造成了巨大影响,后者晚年一再赋予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以新的内涵,甚至把它跟毛泽东的游击战理论绑定在一起。然而罕有人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事实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论断原本就... 克劳塞维茨对卡尔·施米特造成了巨大影响,后者晚年一再赋予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以新的内涵,甚至把它跟毛泽东的游击战理论绑定在一起。然而罕有人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事实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论断原本就具有含混性。这使得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战争形态下,完全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并在其情境下得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解释。它有时指“战争是外交的继续”,也有时指“群众动员的继续”“阶级斗争的继续”或“民族解放的继续”。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有助于深入理解施米特的政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关系 有限战争 技术理性 正义战争 人民战争
原文传递
论先秦诸子代表人物的战争思想
9
作者 高成瑨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年第2期42-47,共6页
中国先秦是一个思想大发展的时代,诸子百家代表人物提倡慎战、正义战争和防御性战争的思想,对中国后世国防政策制定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今天的发展道路是和平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这与中国的传统战争思想有一定的联系。奉行防御性国... 中国先秦是一个思想大发展的时代,诸子百家代表人物提倡慎战、正义战争和防御性战争的思想,对中国后世国防政策制定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今天的发展道路是和平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这与中国的传统战争思想有一定的联系。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观 正义战争 防御性战争 慎战 诸子百家
原文传递
试论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战争观
10
作者 柴继欣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2X期4-5,共2页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分析和研究古今中外的战争发展史和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了战争的起源、本质、基本原则和规律性,明确了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战争的目的和消灭战争的有效途径,形成了...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分析和研究古今中外的战争发展史和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了战争的起源、本质、基本原则和规律性,明确了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战争的目的和消灭战争的有效途径,形成了科学的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观 军事思想 正义战争 非正义战争
下载PDF
吉哈德与正义战争是无差异的同一个概念吗?(英文)
11
作者 帕特里克·梅厄 《北大中东研究》 2018年第1期121-143,177,178,共25页
This paper compares qualitatively two frameworks that have legalized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 large scale of use of force: Saint Agustin’s Christian just war theory and jihad, the Islamic version of a just war... This paper compares qualitatively two frameworks that have legalized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 large scale of use of force: Saint Agustin’s Christian just war theory and jihad, the Islamic version of a just war. It first provid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just war and jihad, dividing them into three sections: Jus ad bellum, jus inbello, and jus post bellum. Using the same framework to describe both theories allows us to explore their discrepancies and communalities. Then, it uses Al-Qaeda’s war as a case study to examine if it can be qualified as jihad, showing that it does fundamentally diverge from these theories because it does not pass the legitimacy test. Finally,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while the two traditions provide similar frameworks to decide why, when, and how to go and conduct a legitimate war, they are different in their deta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HAD just war Comparative Studies ISLAM CHRISTIANITY SAINT Agustin
下载PDF
“战后正义”理论若干问题探析
12
作者 周旭东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4,共9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多起干涉战争,战后正义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人们关心处置战败国的正义性问题。本文全面梳理了“战后正义”理论的研究概况,探讨分析战后正义的特点、标准和影响。本文认为:“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多起干涉战争,战后正义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人们关心处置战败国的正义性问题。本文全面梳理了“战后正义”理论的研究概况,探讨分析战后正义的特点、标准和影响。本文认为:“战后正义”理论是正义战争理论的一部分,有丰富的内涵和特点。与开战正义和交战正义相同,战后正义也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战后正义的标准涉及四个方面:一是非歧视性,二是正当性,三是有限性,四是谨慎性。“战后正义”理论进一步完善了传统正义战争理论,为审视战争的正义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理念,对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战争 战后正义 特点 标准 影响
下载PDF
波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振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2-19,128,共8页
波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众所周知,这个国家当时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瓜分和占领,曾长期遭受残酷的民族压迫。1863年1月,在当时被沙俄占领的波兰王国的首都华沙,爆发了著名的波兰人民抗俄民族起义,由于它的影响,... 波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众所周知,这个国家当时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瓜分和占领,曾长期遭受残酷的民族压迫。1863年1月,在当时被沙俄占领的波兰王国的首都华沙,爆发了著名的波兰人民抗俄民族起义,由于它的影响,沙俄占领者于翌年在他们的占领区宣布了农奴解放。波兰王国农奴解放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这里的民族和阶级压迫依然十分严重,一些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对黑暗的现实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刻揭露,同时也以民族英雄主义的思想精神,鼓舞和激励波兰人民去和压迫者进行坚决的斗争,以赢得波兰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这些作家的一系列作品成为波兰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宣扬了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观点,这在当时的波兰和今天的社会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现实主义 正义战争 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下载PDF
以战止战:《吕氏春秋》以人为本的战争观
14
作者 孔令梅 李德好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61-163,169,共4页
《吕氏春秋》的兵学思想继承并发展了前期儒道墨法各家学派的思想精华,倡导“义兵”学说,提出古代贤明君主凭靠正义之师维护和平、以战止战这一智慧论断。《吕氏春秋》义兵学说之精髓,即提倡正义战争,主张攻伐无道之国的战争具有正义性... 《吕氏春秋》的兵学思想继承并发展了前期儒道墨法各家学派的思想精华,倡导“义兵”学说,提出古代贤明君主凭靠正义之师维护和平、以战止战这一智慧论断。《吕氏春秋》义兵学说之精髓,即提倡正义战争,主张攻伐无道之国的战争具有正义性。义兵学说强调“义”,即对暴君治下之民讲道义、正义、信义和仁义等。在儒家倡导以仁义治理乱世、墨家主张以非攻救守弱国的思想背景下,义兵学说强烈反对前两者的迂腐之见,批判地继承了其前代战争学说,形成具有朴素军事辩证法理念的战争观,其间融合了古老的民本思想,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独特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义兵 朴素军事辩证法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孙膑兵法》士气思想探析
15
作者 郭海燕 《滨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0-24,共5页
作为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兵书,《孙膑兵法》有着丰富的士气思想,不仅强调了在战争的不同阶段激励军队士气的重要性,提出了“激气”“利气”“厉气”“断气”“延气”之说,还提出了义战、赏罚、将领表率、军事训练和道德教育、造势等一系... 作为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兵书,《孙膑兵法》有着丰富的士气思想,不仅强调了在战争的不同阶段激励军队士气的重要性,提出了“激气”“利气”“厉气”“断气”“延气”之说,还提出了义战、赏罚、将领表率、军事训练和道德教育、造势等一系列培育和激励军队士气的方法,以及“让威”等避敌锐气的方法。其士气思想较之同一时期的其他兵书,内容更加丰富、具体、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膑兵法》 士气 义战 道德教育 让威
下载PDF
弘扬杂家思想的文字解读
16
作者 宗志武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4年第4期49-50,共2页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它综合先秦诸子学说,保存了古代学术资料及佚文、遗事、传说、故事,称"杂家"。为秦实现政治统一、发展经济和各种基本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
关键词 杂家 子学 先秦诸子 《吕氏春秋》 学说 思想 学术资料 故事 佚文 解读
下载PDF
“例外”之幕下的新帝国——《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新读
17
作者 方旭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63,共9页
哈特、奈格里所著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论证了新帝国秩序的生成逻辑,其中有三个不可回避的关节点:一是当代国际法秩序的理性奠定者汉斯·凯尔森,通过理性解构民族国家的主权理论,在主权国家之上建立一个超越各民族国家... 哈特、奈格里所著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论证了新帝国秩序的生成逻辑,其中有三个不可回避的关节点:一是当代国际法秩序的理性奠定者汉斯·凯尔森,通过理性解构民族国家的主权理论,在主权国家之上建立一个超越各民族国家的国际法秩序,从而形成各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具有大同性质的跨国政治有机体;二是由中世纪开始出现的正义战争理论,通过奥古斯丁、阿奎那经院神学家到格劳修斯等新教神学家",正义战争"的概念经过几次嬗变,最终通过几次大型战争创造出符合新国际法秩序的唯一正义;三是借助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福柯、阿甘本等预言(证实)的例外状态常规化治理手段,通过"警察权"充当"例外之幕"遮蔽全球规训之实质,对普世秩序进行干涉的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帝国 “正义战争” 例外的常规化 普世干涉
下载PDF
选择正义:关于战争性质的评价
18
作者 苏宗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7-30,共4页
当代 ,对战争性质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标准 ,一种是有关的国际法准则 ,一种是西方的“正义战争论”。这两种评价标准都有局限。应在利益、道德、法理三项原则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评价模式 ,对战争的原因、目的、方式和后果四个方面... 当代 ,对战争性质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标准 ,一种是有关的国际法准则 ,一种是西方的“正义战争论”。这两种评价标准都有局限。应在利益、道德、法理三项原则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评价模式 ,对战争的原因、目的、方式和后果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正义战争 国际法 利益
下载PDF
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及对当代中国国际人道法理念的影响
19
作者 梁卓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6-20,共5页
国际人道法的发展离不开各国对其的文化认同。文章考察了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国际人道法理念的影响。认为,古代中国将战争理解为维护天下和平秩序的最后手段;发动正义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惩罚有罪者,而不应对无辜者施以伤... 国际人道法的发展离不开各国对其的文化认同。文章考察了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国际人道法理念的影响。认为,古代中国将战争理解为维护天下和平秩序的最后手段;发动正义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惩罚有罪者,而不应对无辜者施以伤害。由此,中国古代理论家纷纷提出了在战时保护无辜者的主张。这些主张与今天国际人道法的一些基本规则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古代中国的人道主义至今仍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的国际人道法理念。首先,中国充分肯定国际人道法的原则、精神和制度;其次,中国始终认为遵守国际人道法是正义战争的必然要求;再次,中国格外重视在战时对平民和战俘的保护问题。这些理念均与中国古代的人道主义遥相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道法 人道主义 正义战争 交战正义 仁义之师
下载PDF
利比亚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干预”质疑——源自规范性理论的分析
20
作者 张世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93-101,121,共10页
2011年3月,美英法等国为首的北约以保护平民、制止人道灾难作为发动战争的主要理由发动了利比亚战争。因此,利比亚战争涉及"人道主义干预"这项课题。从西方正义战争道德理论视野去考量利比亚战争,利比亚战争称不上是"人... 2011年3月,美英法等国为首的北约以保护平民、制止人道灾难作为发动战争的主要理由发动了利比亚战争。因此,利比亚战争涉及"人道主义干预"这项课题。从西方正义战争道德理论视野去考量利比亚战争,利比亚战争称不上是"人道主义干预",其在"正义战争目的"这一层面上存在道德短缺。即使按西方人道主义干预原则,唯有当极其严重的人道灾难发生时,人道主义干预才能成为正义的战争目的,但这并不适用于战争前夕的利比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比亚战争 人道主义干预 正义战争 道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