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枣疯病植原体tuf和r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文力 牟海青 +4 位作者 赵文军 徐启聪 田国忠 廖晓兰 朱水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枣疯病是一种重要的植原体病害,本研究旨在明确北京及河北地区枣疯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为枣疯病在亚组水平上分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fTufu/rTufu和rp(v)F1A/rp(v)R1A对北京和河北地区枣疯病植原体... 【目的】枣疯病是一种重要的植原体病害,本研究旨在明确北京及河北地区枣疯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为枣疯病在亚组水平上分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fTufu/rTufu和rp(v)F1A/rp(v)R1A对北京和河北地区枣疯病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和核糖体蛋白基因(rp)进行PCR扩增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获得北京地区JWB-XFSZ株系、JWB-XFDO株系以及河北地区JWB-TXSZ株系的tuf基因片段均为824 bp;北京地区JWB-XFSZ株系的rp基因片段为1196 bp。经序列相似性比较表明:tuf基因与16SrV组的葡萄黄叶病(Flavescence dorée)相似性最高,为92.84%,而与已经公布的其它地区(陕西杨凌)的枣疯病植原体tuf基因相似性较低,为57.29%;关于rp基因,北京地区枣疯病JWB-XFSZ株系与16SrV组的枣疯病泰山株系(JWB-Taishan)以及大麻丛枝病植原体(HFWB)相似性最高,均为99.83%,与16SrV组的成员相似性均在96%以上。【结论】北京与河北地区枣疯病植原体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在tuf基因水平上,与陕西地区枣疯病植原体具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中北京与河北两地区枣疯病植原体归属于16SrV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植原体 tuf基因 rp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 I)检测不同抗枣疯病枣树品种嫁接接穗中的植原体浓度 被引量:9
2
作者 任争光 王合 +6 位作者 林彩丽 刘曦 宋传生 冯术快 于少帅 卢绪利 田国忠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0-529,共10页
在枣疯植原体16S rDNA片段内设计并合成引物对DZ16SF-2/DZ16SR-2(扩增190 bp片段),用重组质粒pMD18-DZ16S为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并建立枣疯植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 I)检测体系。溶解曲线分析显示:该引物特异性好,该体系对... 在枣疯植原体16S rDNA片段内设计并合成引物对DZ16SF-2/DZ16SR-2(扩增190 bp片段),用重组质粒pMD18-DZ16S为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并建立枣疯植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 I)检测体系。溶解曲线分析显示:该引物特异性好,该体系对质粒模板的检测灵敏度达102 copies/μL。利用该体系对不同月份、不同发病级别的嫁接接种枣树接穗样品进行植原体含量测定。通过对高抗品种‘星光’,中抗品种‘黑腰子枣’、‘嘎嘎枣’和‘葫芦枣’,感病品种‘月光枣’、‘马牙枣’、‘莲蓬子’、‘北流西冬枣’和高感品种‘大红袍枣’嫁接到发病‘冬枣’砧木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病级、病情指数和病原浓度比较结果发现,表现无症状的样品中植原体的含量在每克鲜重10^5~10^6个,发病Ⅰ~Ⅱ级枝条中植原体浓度在10^6~10^7个/g,Ⅲ~Ⅳ级发病枝条含量在10^7~10^8个/g鲜重,而V级发病枝条达到每克鲜重109个,表明接种发病的接穗症状严重度与其体内植原体浓度积累密切相关。高抗枣疯病‘星光’品种嫁接接穗体内病原浓度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且有较多‘星光’接穗嫁接的发病砧木症状有所减轻,植原体浓度也有所降低。本研究可为探索枣树品种的抗病机制、抗病性鉴定及枣疯病植原体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植原体 抗病品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嫁接传病
原文传递
陕北枣区枣疯病、枣裂果病及桃小食心虫发生危害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玉鑫 张钰析 +4 位作者 刘瑞昌 李琳琳 李春沁 李伯辽 李广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7-327,345,共12页
陕北枣区是我国重要的红枣种植区,枣疯病、枣裂果病和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已成为制约当地红枣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陕北枣区“两病一虫”的发生程度及分布特点进行全面调查,旨在为当地制定红枣重大病虫害的预警和综合防控策略... 陕北枣区是我国重要的红枣种植区,枣疯病、枣裂果病和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已成为制约当地红枣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陕北枣区“两病一虫”的发生程度及分布特点进行全面调查,旨在为当地制定红枣重大病虫害的预警和综合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根据陕北枣区红枣的分布特点,调查了延川、清涧、吴堡和佳县4县15个乡镇60个行政村枣园的枣疯病、枣裂果病及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枣疯病在陕北枣区普遍发生,呈现偏南部发病率高、偏北部发病率低的特点,15个乡镇枣疯病平均发病率在0.17%~33.63%,感病最严重的枣园发病率高达61.00%。枣脆熟期的裂果率在10.33%~77.40%,也呈现枣区偏南部裂果重、偏北部裂果轻的特点。枣裂果率与枣园所处纬度呈负相关,与8月-9月降雨量呈正相关。此外,枣裂果率的高低与枣树品种有关,‘骏枣’和‘团枣’的平均裂果率显著高于‘木枣’;‘骏枣’裂果以纵裂和不规则裂为主,‘团枣’以不规则裂为主、环裂次之,‘木枣’则以不规则裂和纵裂为主。陕北枣区桃小食心虫蛀果率较低,介于0.50%~10.40%,‘团枣’和‘骏枣’的蛀果率显著高于‘木枣’。在陕北枣区枣树病虫害防控中,应以预防和治理枣裂果病和枣疯病为重点,通过防治媒介昆虫叶蝉和加强田间管理延缓枣疯病的发生蔓延,在桃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的枣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一代幼虫的蛀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枣区 枣疯病 枣裂果病 桃小食心虫 病情分级
下载PDF
来源于湖北省枣疯病植原体分离物16S rDNA和rp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利平 洪霓 王国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以田间采集的来源于我国湖北省枣树产业主产区随州市随县种植的表现为"枣疯病"症状的枣树分离株为试材,对其16S rDNA和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rp)基因采用Nested-PCR进行扩增以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湖北JWB-Hubei植... 以田间采集的来源于我国湖北省枣树产业主产区随州市随县种植的表现为"枣疯病"症状的枣树分离株为试材,对其16S rDNA和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rp)基因采用Nested-PCR进行扩增以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湖北JWB-Hubei植原体分离物16S rD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我国山东、河南等地的分离株一致率均为99%以上,在进化树中位于同一亚组的不同进化分支;虚拟RFLP图谱分析表明,JWB-Hubei属于16SrV-B亚组一个成员,与其进化树分组结果一致。JWBHubei分离株r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也与我国山东、陕西等地区的分离株一致率均为99%以上,在进化树中聚为同一亚组,与报道的基于RFLP分类属于rpV-C亚组的中国枣疯病分离物(JWB)聚集于同一亚组不同分支。该研究结果明确了湖北省枣疯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以及与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分离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植原体的株系划分、基因遗传变异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16S RDNA rp基因 进化树分析
原文传递
抗枣疯病枣树品种及品系的选择 被引量:24
5
作者 温秀军 孙朝晖 +2 位作者 孙士学 史忠儒 陈德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7-92,共6页
测定了 6个枣树品种和 1个酸枣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及河北太行山区主栽品种婆枣的 45个单株对枣疯病的抗性。利用连续两年嫁接病皮的方法测定了采自山西果树研究所中国枣树基因库的 5个枣树品种砘子枣、马牙枣、长红枣、哈蟆枣、壶瓶枣... 测定了 6个枣树品种和 1个酸枣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及河北太行山区主栽品种婆枣的 45个单株对枣疯病的抗性。利用连续两年嫁接病皮的方法测定了采自山西果树研究所中国枣树基因库的 5个枣树品种砘子枣、马牙枣、长红枣、哈蟆枣、壶瓶枣及河北唐县的婆枣和酸枣两个品种的抗病性。通过四年的跟踪观察 ,以上 7种枣树的发病率分别是 10 0 %、78 5 %、6 6 6 7%、0 %、0 %、10 0 %、80 %。结果表明 ,壶瓶枣和蛤蟆枣对枣疯病具有高度抗性。利用连续 3年 2次嫁接病皮和 1次嫁接病枝的方法测定了采自河北太行山区七县的婆枣 45个单株 112株根蘖苗的抗病性 ,经 4年观测 ,结果有 3个单株 6根蘖苗经过三次测定苗木未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枣疯病 植原体 抗病性 选择 枣树品种
下载PDF
北京地区枣疯病植原体潜在介体叶蝉种类筛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代丽珍 郭家洛 +6 位作者 冯玉环 王龙 郝少东 郭力 杨宝东 任争光 王进忠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9-65,共7页
【目的】筛查北京地区枣园感染枣疯病植原体的叶蝉种类,确定枣疯病植原体潜在介体昆虫,为预防和控制枣疯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扫网法和黄板诱集法,对昌平区流村镇流村、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目的】筛查北京地区枣园感染枣疯病植原体的叶蝉种类,确定枣疯病植原体潜在介体昆虫,为预防和控制枣疯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扫网法和黄板诱集法,对昌平区流村镇流村、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州区永于路北京观光南瓜园4个地点枣树上叶蝉种类及枣疯病植原体感染的叶蝉进行调查和分子检测分析。【结果】北京地区枣园枣树上有13种叶蝉发生,其中包括片突菱纹叶蝉( Hishimonus lamellatus Cai et Kuoh)、凹缘菱纹叶蝉( H. sellatus (Uhler))、小绿叶蝉( Empoasca spp.)、斑叶蝉( Erythroneura sp.)、横带叶蝉( Scaphoideus festivus Matsumura)、大青叶蝉( Cicadella viridis (Linnaeus))、新县长突叶蝉( Batracomorphus xinxianensis Cai et Shen)、红闪小叶蝉( Zygina sp.)、白边大叶蝉( Kolla paulula (Walker))、桃一点叶蝉( Singapora shinshana (Matsumura))、一点木叶蝉( Phlogotettix cyclops (Mulsant et Rey))、条沙叶蝉( Psammotettix striatus (Linnaeus))和窗耳叶蝉( Ledra auditura Walker)。通过对采集的叶蝉标本采用植原体通用引物进行PCR检测,片突菱纹叶蝉( H. lamellatus )、凹缘菱纹叶蝉( H. sellatus )、大青叶蝉( C. viridis )、白边大叶蝉( K. paulula ),均发现感染枣疯病植原体,感染率分别为1.4%、3.0%、7.4%、8.3%,其他叶蝉经检测未发现感染植原体。【结论】凹缘菱纹叶蝉( H. sellatus )、片突菱纹叶蝉( H. lamellatus )、大青叶蝉( C. viridis )、白边大叶蝉( K. paulula )可能为潜在的枣疯病植原体介体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蝉科 潜在介体昆虫 枣疯病 植原体
下载PDF
北京市区古枣树单株种源抗枣疯病测定与抗病品种(系)筛选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合 任争光 +5 位作者 潘彦平 冯术快 林彩丽 常恩忠 于少帅 田国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4-132,共9页
【目的】调查北京枣树资源,了解城区古枣树对枣疯病的遗传抗性状况,为抗枣疯病品种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采集健康的古枣树单株接穗,利用嫁接传病的方法在北京疯枣园内开展抗枣疯病能力鉴定和抗病品系选育工作。【结... 【目的】调查北京枣树资源,了解城区古枣树对枣疯病的遗传抗性状况,为抗枣疯病品种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采集健康的古枣树单株接穗,利用嫁接传病的方法在北京疯枣园内开展抗枣疯病能力鉴定和抗病品系选育工作。【结果】自2012年始,在怀柔区经过对嫁接到发病砧木上的接穗的发病情况跟踪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和病原PCR检测,初步从147种接穗中筛选出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接穗45种,其表现为嫁接接穗症状轻或无、病菌扩展与增殖慢、平均病情指数低等。2013年在昌平区的复筛试验中,进一步依据月度病情指数调查数据,从上述45种接穗中确定一批具有抗枣疯病能力稳定的品系。最后结合2014年的调查结果优先推选出7种正常生长结果、园艺学性状良好,具有利用价值前景的枣树品系。【结论】研究结果初步明确北京市古枣树中具有一定抗枣疯病能力的资源,筛选出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古枣树株系,为今后抗枣疯病的枣树品种开发利用和病害防控提供重要资源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枣树 枣疯病 植原体 抗病品种 嫁接传病 病原检测
下载PDF
片突菱纹叶蝉感染枣疯植原体与Wolbachia的检测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家洛 王金萱 +7 位作者 贺光学 哈帕孜·恰合班 代丽珍 黄利斌 张志勇 张铁强 任争光 王进忠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9-958,共10页
【目的】探讨片突菱纹叶蝉Hishimonus lamellatus Cai et Kuo不同种群中枣疯植原体与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情况和Wolbachia在不同器官组织分布,明确枣园菱纹叶蝉中Wolbachia的感染类型和分类地位,为研究Wolbachia感染对枣疯植原... 【目的】探讨片突菱纹叶蝉Hishimonus lamellatus Cai et Kuo不同种群中枣疯植原体与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情况和Wolbachia在不同器官组织分布,明确枣园菱纹叶蝉中Wolbachia的感染类型和分类地位,为研究Wolbachia感染对枣疯植原体潜在介体叶蝉生物学及生态学影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枣疯植原体和Wolbachia的基因特异性引物对片突菱纹叶蝉田间自然种群和实验室种群进行分子检测和鉴定。【结果】田间采集的片突菱纹叶蝉成虫植原体感染率在55%-61%之间,而Wolbachia感染率为3%-4%。田间采集的片突菱纹叶蝉自然种群经室内饲养,在1-4龄若虫中检测到Wolbachia,2-5龄若虫中检测到了植原体。片突菱纹叶蝉实验室饲养无植原体种群在其卵巢、卵和若虫中发现感染Wolbachia,在其唾液腺和消化道也检测到了Wolbachia,感染率在58%-100%之间。基于Wolbachia的wsp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片突菱纹叶蝉体内的2个Wolbachia株系同属于B大组,但不同于B大组其他株系,属于新株系w Lam1和w Lam2。【结论】片突菱纹叶蝉成虫采自田间种群可以感染枣疯植原体和Wolbachia,无植原体叶蝉实验室饲养种群成虫感染Wolbachia显著高于田间种群,片突菱纹叶蝉体内2个Wolbachia株系属于B大组。这一研究结果为Wolbachia作为介体叶蝉生物防治剂进一步利用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突菱纹叶蝉 潜在介体 枣疯植原体 沃尔巴克氏体 系统发育分析
原文传递
嫁接于3个枣园病砧的抗病接穗枣疯植原体检测及分子变异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鑫 于少帅 +6 位作者 田国忠 王合 任争光 王圣洁 孔德治 李永 林彩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58,共10页
【目的】检测3个枣园不同抗性枣树材料嫁接传毒后携带植原体状况,分析不同植原体株系传播流行、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及其与枣树品种抗性之间的关系,揭示枣疯植原体群体遗传变异特性,为抗病品系合理利用与病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4月... 【目的】检测3个枣园不同抗性枣树材料嫁接传毒后携带植原体状况,分析不同植原体株系传播流行、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及其与枣树品种抗性之间的关系,揭示枣疯植原体群体遗传变异特性,为抗病品系合理利用与病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4月采集不同抗性枣树材料嫁接到北京玉泉山枣树资源圃、北京昌平王家园和河北唐县军城镇三地枣园的发病砧木上,当年8—10月分别提取接穗和砧木组织样品总DNA,利用植原体16S rDNA、16S-23S间区(SR)、secA、tuf、fusA-tuf间区、himA及其下游假定蛋白基因等片段进行PCR和LAMP检测,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遗传变异和系统进化。【结果】抗病品系的接穗材料症状严重度大都低于感病砧木;表现无症接穗T30通过直接和巢式PCR与LAMP均未检测到植原体;3个枣园枣树样品中的植原体16S rDNA、SR、tuf和sec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根据所测38份样品中himA及其下游假定蛋白基因序列在117、154和190 bp位点的碱基变异,军城镇样品序列聚于T-A型,玉泉山样品和河北唐县梁家沟枣疯序列聚于C-A型,而昌平样品和泗洪、泰安、通州枣疯序列聚于C-C型;根据所测29份样品中fusA-tuf基因间区序列在第39 bp位置有碱基A插入或缺失,将玉泉山和军城镇样品归于TJ2型,而国内其他地区各株系和昌平样品为TJ1型;himA及其下游假定蛋白基因序列及fusA-tuf基因间区序列在3个枣园各有优势菌株序列,序列分型对应且互相佐证。【结论】本研究首次测定枣树‘骏优2号’(Z18)优良品系具有高抗病性,并首次检测到3个枣园内枣疯植原体株系的himA及其下游假定蛋白基因与fusA-tuf基因间区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且与样品抗病性强弱无关联;初步排除玉泉山枣园植原体来源于江苏泗洪大枣移栽苗传病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 抗病性 枣疯病 植原体 16S rDNA himA及其下游假定蛋白
下载PDF
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动态和主导因子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田国忠 张志善 +2 位作者 李志清 申艳普 郭加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91,共9页
对我国陕西清涧、佳县 ,河南濮阳 ,山西临县、太原枣品种圃 ,安徽 ,浙江和北京等部分枣树传统分布区的枣疯病进行了典型调查研究。通过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历史和危害现状的比较分析 ,初步摸清了各地区枣疯病发生的不同特点和为害状况 ;... 对我国陕西清涧、佳县 ,河南濮阳 ,山西临县、太原枣品种圃 ,安徽 ,浙江和北京等部分枣树传统分布区的枣疯病进行了典型调查研究。通过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历史和危害现状的比较分析 ,初步摸清了各地区枣疯病发生的不同特点和为害状况 ;发现根蘖苗繁殖方式仍是目前多数枣产区病园内苗期和幼树发病以及病害从病区传入无病区的主要原因。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田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局部空气污染以及施肥等枣树管理措施不当会导致枣树的抗病性降低。用DAPI荧光显微镜和PCR技术检测植原体结果显示 ,病园内存在比例不等的无症带菌树 ;由此判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发生动态 主导因子分析 中国 植原体 传播方式 抗病性 潜伏侵染
下载PDF
枣疯病过氧化物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淑红 高宝嘉 温秀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62,共4页
采用分光光度计和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分析了不同枣树品种及株系接入病原植原体后,其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一枣树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的株系间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同工酶有一定差异,抗病品种苯... 采用分光光度计和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分析了不同枣树品种及株系接入病原植原体后,其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一枣树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的株系间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同工酶有一定差异,抗病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这两项可作为研究枣树抗枣疯病机理的重要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枣疯病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下载PDF
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植原体16S rDNA和tuf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王海妮 吴云锋 +2 位作者 安凤秋 顾沛雯 张昭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00-2205,共6页
【目的】枣疯病是枣树上由植原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遍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25个省(市)的枣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方法】经PCR扩增,分别对中国陕西的彬县、阎良、武功、佳县、杨凌,河北沧州和山东德州7个枣区的枣... 【目的】枣疯病是枣树上由植原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遍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25个省(市)的枣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方法】经PCR扩增,分别对中国陕西的彬县、阎良、武功、佳县、杨凌,河北沧州和山东德州7个枣区的枣疯病样品和杨凌4个酸枣丛枝病样品植原体16SrDNA基因保守序列和延伸因子tuf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获得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植原体的16SrDNA基因片段均为1239bp,tuf基因均为851bp。通过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中国陕西、河北、山东的枣疯病的病原一致,归属于植原体16SrⅤ-B组。由于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的植原体16SrDNA有5个碱基的差异,tuf基因的同源性为99.6%,推测为同一个种的不同寄主生物学型。【结论】首次报道了中国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植原体16SrDNA和延伸因子tuf基因的序列,确定了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为研究枣疯病植原体的致病分子机理、遗传本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酸枣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DNA序列 tuf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枣疯病病树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赵锦 刘孟军 +1 位作者 代丽 周俊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55-2260,共6页
【目的】揭示枣疯植原体对枣树内源激素的影响,弄清枣疯病病树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HPLC法分别对健株、病株和盐酸土霉素治疗后转健植株中的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eatin)、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 【目的】揭示枣疯植原体对枣树内源激素的影响,弄清枣疯病病树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HPLC法分别对健株、病株和盐酸土霉素治疗后转健植株中的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eatin)、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亚周年检测。【结果】在根部,健株、治疗株和病株中IAA、GA3和ABA的含量没有明显区别,但在7、8月份病株根部中Zeatin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健株;在叶部,健株、治疗株和病株中的IAA、GA3和ABA的含量也没有明显区别,但在生长后期病株叶片中Zeatin含量显著高于健株。不同患病程度叶片中激素的比较结果表明,患病程度越重,Zeatin/IAA(C/A)比值越高。【结论】植原体侵染枣树植株后致使其内源激素失衡,主要是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最终导致了枣疯病症状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枣疯病 内源激素 变化
下载PDF
枣疯病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子文 陈永萱 陈泽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9-55,共7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枣疯病的发生、症状发展过程、症状形成的病生理学基础、传病介体昆虫、病原菌在枣树体内的运行规律以及枣疯病MLO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技术等的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 枣疯病 类菌原体 研究
下载PDF
枣疯植原体的分布特点及周年消长规律 被引量:23
15
作者 赵锦 刘孟军 +1 位作者 周俊义 代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4-146,F0003,共4页
Jujube Witches’ Broom (JWB), caused by phytoplasma, is the most serious and destructive disease of Chinese Jujube. The distribution and year_round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of JWB phytoplasma were studied under fluores... Jujube Witches’ Broom (JWB), caused by phytoplasma, is the most serious and destructive disease of Chinese Jujube. The distribution and year_round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of JWB phytoplasma were studied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using DAP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ytoplasma might exist in the sieve tubes of all organs, phytoplasma contents varied with organs, sides of organs and growing seasons, phytoplasma usually existed in the roots of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diseased branches. The uneven_distribution could be observed much often in lightly diseased trees than in seriously diseased one. In roots, the content of phytoplasma was highest in May, relatively low in June, July and August, and lowest in December to March. In branches, the content of phytoplasma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rising of the temperature after bud sprouting in April and May, then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reached peak in July and August, thereafter decreased in autumn.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there was still a large amount of phytoplasma in diseased branches. The content of phytoplasma in branches kept higher than in roots throughout a y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植原体 分布特点 周年消长规律
下载PDF
枣疯病病情分级体系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孟军 赵锦 周俊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3,共3页
在多年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病原的浓度、症状表现和病情的可控程度等,提出了组织、单枝、单株、枣园和枣区5个水平的病情分级指标体系,可供枣疯病研究及其防治效果评价等参考。
关键词 枣疯病 病情 分级体系
下载PDF
枣疯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郭建民 杨俊强 +2 位作者 薛新平 马光跃 申仲妹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389-1392,共4页
枣是我国重要的干果之一,近年来枣疯病频发且呈加重趋势,给枣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国内外对枣疯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生危害调查、病原鉴定、发生流行规律及其相应的防治方法上。主要介绍枣疯病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旨在为深入研究枣... 枣是我国重要的干果之一,近年来枣疯病频发且呈加重趋势,给枣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国内外对枣疯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生危害调查、病原鉴定、发生流行规律及其相应的防治方法上。主要介绍枣疯病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旨在为深入研究枣疯病的抗感病机制及寻找更好的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植原体 防治方法
下载PDF
抗枣疯病枣树品系选育及抗病机理初探 被引量:12
18
作者 温秀军 孙朝晖 +3 位作者 田国忠 郭小军 王振亮 李永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5期12-18,共7页
通过野外嫁接病枝病皮和室内PCR检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枣树品种和单株对枣疯病的抗性,历经12 a的时间,筛选出了抗病性较强的壶瓶枣和婆枣单株。建立了总面积24 hm2的6个试验示范园,观测了林间生长表现,证明选择的枣树品系抗病性稳定。... 通过野外嫁接病枝病皮和室内PCR检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枣树品种和单株对枣疯病的抗性,历经12 a的时间,筛选出了抗病性较强的壶瓶枣和婆枣单株。建立了总面积24 hm2的6个试验示范园,观测了林间生长表现,证明选择的枣树品系抗病性稳定。通过与感病枣树品种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研究了抗病品系的抗病机理。抗病和感病品系间在酚类物质含量、绿原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在抗病品种中发现一种感病品种中没有的酚类物质,经提取测定,该物质的提取液可对过氧化物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抗病品系 选育 林间表现 抗病机理
下载PDF
枣疯病发病因子和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任国兰 郑铁民 +6 位作者 陈功友 时向阳 李军 乔振喜 孔福全 马莉莉 王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7-71,共5页
枣疯病病情与距侧柏林远近、间作物种类、树龄大小及品种等有关。距侧柏林近发病重,发病率达52.2%~90.6%;与小麦、玉米间作发病较重,为14.4%;与花生、红薯、芝麻间作发病轻,为3.6%;树龄小的(20a生以内)发病重,为42.9%,树龄大的(100a生... 枣疯病病情与距侧柏林远近、间作物种类、树龄大小及品种等有关。距侧柏林近发病重,发病率达52.2%~90.6%;与小麦、玉米间作发病较重,为14.4%;与花生、红薯、芝麻间作发病轻,为3.6%;树龄小的(20a生以内)发病重,为42.9%,树龄大的(100a生)发病轻,为5.7%;品种之间抗病性和酶活性有显著差异,灰枣、扁核酸为感病品种,发病率为71.0%和70.0%,灵宝枣和九月青抗病,发病率为0.6%和4%,鸡心枣、广洋枣介于中间。田间防治试验证明,用“去丛灵”钻孔施药带和曲颈瓶施药法疗效显著,治愈率12.5%~25%,总有效率为50%~56.3%。采取综合措施和伐除重病株,可预防该病害的扩展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品种 防治
下载PDF
枣AP2/ERF转录因子鉴定及其响应枣疯病植原体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继东 倪静 +6 位作者 叶霞 陈鹏 谭彬 张梦洋 郑先波 张玉 冯建灿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63-1474,共12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植物转录因子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中分别得到175和164个候选的枣AP2/ERF转录因子序列,使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去除重复序列,采用SMART软件预测蛋白结构域发现,枣基因组中包含有145个AP2/ERF基因,其中ERF、AP2...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植物转录因子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中分别得到175和164个候选的枣AP2/ERF转录因子序列,使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去除重复序列,采用SMART软件预测蛋白结构域发现,枣基因组中包含有145个AP2/ERF基因,其中ERF、AP2、RAV亚家族分别含有116个、23个、5个,另有1个独立基因。预测枣AP2/ERF转录因子氨基酸数量在111~692之间,分子量在12 446.87~76 154.10之间,pI在4.31~10.11之间。鉴定出的145个AP2/ERF转录因子,105个分别定位到12条染色体上,40个未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利用嫁接病芽方法将枣疯病植原体转至健康枣植株,通过转录组测序和qRT-PCR手段,分析了AP2/ERF转录因子对枣植原体侵染的响应,在植原体侵染枣的6个不同时期,枣AP2/ERF表达数量和表达量均不相同,共有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ZjAP2*9、ZjERF49和ZjERF91是响应枣疯病植原体最为重要的AP2/ERF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植原体 AP2/ERF转录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